7月21日我们离开富锦,今天的目的地是佳木斯市区
离开富锦地界了
路过佳木斯桦川县。桦川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以“天然福地,鱼米之乡”而著称。
过了星火乡燎原村的三绿源米业有限公司后,有一个有机桦川水稻基地的观景台。
观景台这里没有停车场,车只能停在路边。
佳木斯桦川县星火朝鲜族乡,是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祥地,是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2月)全国第一个集体农庄——星火集体农庄的诞生地。其名称来源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里风景不错,即可休息又可赏景
朝鲜鼓雕塑
这里有个二层观景台
可以在此欣赏水稻田。头次见到黑色水稻
稻田里都有标牌说明
桦川县既是黑龙江省著名的产粮大县,又是全省著名的绿色水稻基地县
桦川大米素有“风吹米香人欲醉,食罢人去路还香”的美誉
这里土壤肥沃、水质优良、日照充足,具备农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
进入佳木斯收费站
佳木斯是我国最东端的大城市,是仅次与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的第四大城市,素有“东方第一城”之称。
街拍
清真寺
大剧院
好吃的东北大酱
鱼市
佳木斯博物馆没有什么太多值得看的,没时间的话可以忽略
一楼民俗展厅展示了东北汉民族、朝鲜族、满族三个民族的民间风俗。
佳木斯是松花江通往黑龙江江口的古驿道,曾生活着满族的先祖肃慎。
满族民居
拉合辫子民居,是用水、土和谷草编成的拉赫辫子墙修建的。这种简陋的关东民居,曾是满族、朝鲜族与闯关东人的家。
博物馆二楼是近现代史展厅
佳木斯沿江公园位于松花江畔,是1958年修建松花江堤坝时建的。沿江公园给百姓创造了一个既能观赏江面、又能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沿江公园有松花江广场、外滩广场、知青广场、太极广场、火车头广场等。
松花江广场的地标,1959年建的建国十周年纪念塔,由于纪念塔建在松花江边,很多人又称它为“佳木斯防洪纪念塔”。
沿江的打鱼人
收获不小
沿江步道
码头
航道码头
正在进行佳木斯水上救助演练。出动无人机搜索。
冲锋舟支援
是公安、消防联合演练
假装溺水人员下水
用遥控无人机将救生圈投掷到人员溺水处
溺水者拿到救生圈后等待救援
佳木斯市是原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所在地。当年下乡的兵团知青,多从这里转乘火车和汽车,向东向北进入三江平原腹地的。2008年,为纪念知青下乡40周年,佳木斯市在松花江畔修建了知青文化广场。
知青广场的主题雕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帆船造型好似一页掀起的纸张,寓意翻开历史的一页。上面铭刻着毛泽东亲笔书写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八个大字。帆船造型的下方是由一个经过艺术抽象的高耸的犁杖和以为开拓者正在驾驭耕牛奋力开垦土地的情景。
知青广场的浮雕墙
浮雕墙的后面是老知青们的留言题词
近拍
在知青文化广场东侧,有一条曲折的S形知青足迹长廊,长廊有9座异形门口。每座门口上以公元纪年顺序,标注着从1968年至1976年这9年的年份,意味着这9年间,有几万知青在北大荒走过的曲折艰辛的道路。
“他们有:姜昆、张抗抗、濮存昕、梁晓声、赵炎、刘宝元、曹焕荣、刘江永、汤琪、熊静敏、杨世祺、张锋利、匡伯成......”
知青们走过的9个岁月
松花江畔——灯塔广场。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僵尸舞)的正规军
杂牌军
铁锚广场
沿江公园拍的花草
马鞭草(马鞭草科、马鞭草属)
蛇鞭菊(菊科蛇鞭菊属)
蛇鞭菊因多数小头状花序聚集成密长穗状花序,小花由上而下次第开放,好似响尾蛇那沙沙作响的尾巴,呈鞭形而得名
啤酒广场
有吃有喝
玩乐齐全
火车头广场。钢轨上有一蒸汽机车(上游2003号),车厢内是一个布置的非常温馨的酒吧
上游型机车简介:上游型机车,代号(SY),于1960年由唐山机车厂设计制造,是当时较为理想的工矿用小型蒸汽机车。该型蒸汽机车是由机车和煤水组成,并且分为三大部,即锅炉部、机械部和走行部,此型机车的构造速度为80km/h,机车自重为95.5吨,整车重量140吨。可以装煤9.5吨,装水25吨,机车全长2159mm,最大高度4446mm,最大宽度3300mm。该机车由佳木斯铁路分局于2005年3月18日赠送
北京——佳木斯
杏坛。老师与学生
好萌
在纪念塔附近的外滩码头可以乘轮渡前往对面江心的柳树岛游览。顾名思义岛上主要以柳树为主。
往返柳树岛的轮渡
看看天色已晚,我们还是选择乘坐通往莲江口轮渡的客船兜风看江景了。每人只要8元,票是重复利用的,回来要收掉。估计票的成本为2元
松花江上看佳市
从松花江佳鹤铁路大桥下穿过
碉堡式建筑,不知什么来头?(谢谢蜂友zn2308告知,这是当年日本人建的江边碉堡)
到了莲江口后不下船,很快就原路返回了。
夕阳下的松花江佳鹤铁路大桥
江上看佳市
返回我们上船时的码头。来回一个多小时每人8元,超值
顺便说下我们住的酒店,纪念塔边上的佳木斯江天大酒店。位置超好,还是江景房,只是离江边广场太近了,晚上广场舞音乐声很大,怕吵的慎选。
到岸后太阳就快落了
白天晚上江边都很热闹
江边的文艺演出
建国十周年纪念塔是沿江公园的主体建筑,也是佳城主要标志性建筑之一。
佳木斯西林公园,始建于1940年。当时东园为日本神社,西园为东宫公园。1946年孙西林烈士曾葬于此,东西两园统称为西林公园。
1946年1月佳木斯市民主政府正式成立,当月31日孙西林副市长被暗藏的国民特务邬捷飞等人暗杀。同时牺牲的还有闻讯赶来的公安局副局长高英杰。二位烈士均被安葬于原东宫公园(孙西林、高英杰等烈士于2005年迁到佳木斯烈士陵园)
这是个城市森林公园
梓(音“紫”)树(紫葳科梓属乔木植物)
古代曾把“梓里”、“桑梓”做为故乡的代称。因为在我国古代桑、梓是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两种树。桑树不用说了,梓树的嫩叶可食,皮是中药,其木材可用来制作家具、乐器、棺材等。此外,梓树是一种速生树种,在古代还常被作为薪炭用材。所以古代的人们经常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
梓树蒴果细长如豇豆
蚂蚁雕塑罕见
革命烈士纪念塔。1949年7月,佳木斯为了纪念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在西林公园西院修建的高达三十余米的烈士纪念塔。塔型为凸楞方型,水刷石面,上端镶着红色五星。
塔身上刻有原省长冯仲云书写的“为祖国独立人民解放而死难的烈士永世光辉”的题词
感觉纪念塔前后的物件是日本时期留下的遗物
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塔的周围有在解放佳木斯和剿匪斗争中英勇牺牲的苏联红军烈士合冢墓。
我们一路上遇到了很多这样的纪念碑,为解放中国东北共有1.2万名苏军士兵献出了生命
建于1958年的杏林湖公园是佳木斯市市区大型的休闲开放式公园之一
毛主席塑像是1993年从佳木斯火车站广场迁移至杏林湖公园(当时称儿童公园)的。原塑像是1969年在火车站广场落成的,塑像采用铝质合金浇铸,由佳木斯造纸厂铸塑。塑像高度为7.1米,象征党的生日。
吊索彩虹桥
桥下的小船
杏林湖。由于公园建于杏林河中上游,河水穿湖而过为此而得名杏林湖
悠闲垂钓
三岔轿
罗锅桥
(全文完)
来自蚂蜂窝用户:zhizhim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