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博物馆
100张
75
蜂评
因为一本书而建立的博物馆,很特别!非常特别!
+90 212 252 97 38
蜂蜂点评
(75条)
盒子
LV.19
一座因为一本小说而诞生的博物馆,T1线做到Tophane站,过了马路沿着指示路牌一路向上爬就到了一桩红色的房子-纯真博物馆。一路上窄窄的欧式街道两旁旧旧但多彩的房子宛如步入了童话世界。 博物馆一共4层,每层面积并不大,但是展品真的是琳琅满目,非常丰富。所有展柜按照小说章节的顺序布置,将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痴恋及思念一点点展现在参观者眼前。 进门右侧的墙上一整面墙展示了男主人公收集的女主人公抽过的4000多个烟蒂。每一个下面还做了详细的备注,时间、地点等等细节。旁边墙上的9宫格循环播放着一位女士的手在不同场合把玩香烟的镜头。确是有些性感。我很喜欢这面影视墙。 上了二楼看到的第一个展柜就是一切故事的开端也是整个故事的引子,芙颂的一只蝴蝶形状的耳环。相比我想象当中的耳环,看到实物稍稍有一丝失望。耳环的后面衬了一块白色的蕾丝绸布,被风微微吹动着,仿佛一丝青春躁动的气息。这只耳环的蝴蝶图案应该算是纯真博物馆的标志了。博物馆出售的海报、博物馆的印章都是这只蝴蝶的图案。 其实这本书在讲述这段痴恋故事之外,更多的是向读者展示了那个年代伊斯坦布尔的城市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座博物馆收集了大量那个年代生活中的老旧物件,还能看到勾起人们对老伊斯坦布尔记忆的影像、照片和声音资料。看着这些老物件,作为一名中国读者,也能从中体会到很多的熟悉感。它是一本书的博物馆,更是这个城市曾今那段时光的博物馆。 博物馆的顶楼完全按照书中男主人公最后生活的状态所装潢,还能看到这本书的各种版本,以及帕慕克小说的手写稿和这座博物馆的设计草稿。可惜我并没有找到这本书的中文版。馆里还放着3、4本供读者翻阅的书,已经变成了记录着密密麻麻读者留言的本子了。 博物馆的票价已经升至40里拉了,带着纸质书可以免票,还可以在shop里盖上芙颂的蝴蝶印章。有兴趣的小伙伴还是推荐过来看一看的。
蓝色飞扬
LV.27
来土耳其之前,我专门去买了一本土耳其的骄傲—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的小说《纯真博物馆》,认认真真拜读了一遍,按照帕穆克的话“这是我最柔情的小说,是对众生显示出最大耐心与敬意的一部”。 通过书我知道了这世界上还有一座与书相伴相生的同样起名“纯真博物馆”的博物馆,不知道是先有博物馆还是先有书,似乎它俩就是一个整体,书里的一切你可以在博物馆里找到,博物馆的一切你也可以在书里看到,一处很奇妙的存在 博物馆门票40里拉,因为是帕慕克私人的,所以博物馆通票不可用。我拿出《纯真博物馆》这本书,小心翼翼地递进售票窗口,工作人员很娴熟地把书翻到548页,啪的一声盖上了章,一枚红色展翅的小蝴蝶印,我把章印轻轻吹干,生怕被弄花了,对,这就是我的门票!全世界所有版本的《纯真博物馆》书中都印有一张门票,门票不是票,而是印在书中第548页的一个空白小框,仅够盖一枚蝴蝶章的地方,如果你没有买书,那只好付款40里拉买票。 走进博物馆的第一眼就能看到满满的一面烟蒂墙,芙颂抽过的4213个烟头,一个烟头一个故事一段思念。 每个烟头旁,几乎都有小小的手写文字,记录着它源自芙颂生命中的哪个瞬间。烟头上的口红,似乎芙颂刚刚抽过,未曾离开。 烟头墙旁边的9个电视屏幕里循环播放着女主人拨弄香烟的动作,仿佛芙颂就在屏幕后面。 整个二楼都是小说中芙颂曾经用过的物品,每一个章节有一个对应的展示橱窗,满满的芙颂,令人唏嘘。 用一个博物馆来珍藏一本书的故事,这在当今世界可谓称得上绝无仅有。 博物馆的三楼,是芙颂车祸身亡后凯末尔居住的小阁楼,他就睡在爱人的回忆和味道中,在这些浸透了深切情感和记忆的物件中入眠。
FrancesLok
LV.38
从多尔玛巴赫切宫出来,乘T1到Karaköy,不行不多远就能找到隐藏在安静小巷里的纯真博物馆啦。博物馆建筑是深红色,售票小窗口也透露着一种淡淡的神秘气息,仿佛后面就是另一个神奇的世界。 终于来到,奥尔罕·帕慕克笔下的纯真博物馆。 帕慕克给每位参观纯真博物馆的人都预留了一张免费门票,在《纯真博物馆》书的第548页。我看书比较爱惜,基本上没什么翻过的痕迹,也是翻了很久很久都没有找到盖章处,还是售票小哥哥翻到的。 一进入展馆,目光就会被这块巨大的由烟头组成的橱窗所吸引。这是凯末尔去芙颂家吃晚饭的八年时间里,积攒了芙颂的4213个烟头。为了平复爱的痛苦,他悉心收集起心上人的一切,她爱过的,甚至是她触碰过的一切,将它们珍藏进自己的“纯真博物馆”。 在这部作品中,帕慕克馆长证明了一件事,究竟什么才是爱? “这之后的整整七年十个月,我为了看芙颂、吃晚饭去了楚 库尔 主麻。其间一共是2864天,409个星期,去了他们家1593次。在我去芙颂家吃晚饭的八年时间里,我积攒了芙颂的4213个烟头。我爱芙颂,也爱她爱过的,甚至是触碰过的一切。我悉数收集起那些盐瓶、小狗摆设、顶针、笔、发卡、烟灰缸、耳坠、纸牌、钥匙、扇子、香水瓶、手帕、胸针等等,将它们放入了自己的博物馆。” 来到这里,我的感受除了震撼还是震撼。原先以为充满了琐碎生活细节的博物馆,是细节但并不琐碎,每一件物品都是有意义的!按照书中的章节顺序,纯真博物馆悉数呈现了关键的物件。每一个玻璃小橱窗精巧呈现了一个故事,吸引我在每一个章节前停留,想的是在书中看到过的内容再一次以生动的形式出现在我眼前的奇妙的感觉,这可能就是文字的神奇魔力。 帕慕克说:“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凝视着对方的眼睛,谈论爱,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爱情。”
猫小光
LV.17
这座博物馆的选址很有意思,伊斯坦布尔的库库尔库马区的一条街上,故事中男女主所住的街区,就在这座博物馆的隔壁。 真实和虚拟交错,似乎这一分纯真,是真实存在在世上的感情,即使那么不像真的。 书迷来的话书里有一页纸,上面可以盖章,免费参观,章很特别,是女主的一只蝴蝶形状的耳环。 逛完这座博物馆,爱情正如你所见,在所有细枝末节里,你都可以感受到凯茉尔对芙颂的爱。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不能在一起,但他可以把他爱的灵魂带给芙颂。
cassiolien
LV.13
来土耳其之前小zhi就一直想着要去纯真博物馆看看!这是一座为一本小说而建的博物馆~书的名字就叫做《纯真博物馆》~光想想就觉得很神奇!! 小zhi为了来纯真博物馆还因此特地买了这本书呢!!大老远从中国背过来了呢!!带这本书去还能换一张门票呢!! 纯真博物馆的整栋房子都是红色的~稍不留神就会错过呢!!所以一定要注意呀~ 在这本书的第548页留有一大处的门票空白~把书给售票员看一下他就会在书上的门票空白出按下蝴蝶小印章!!小zhi好喜欢!!后来发现这个印章的形状就是芙颂的耳环的形状!!是书中写道的有关这个博物馆的第一件藏品~带书去的话按完印章还能免一张门票~嗯!门票比书贵!! 博物馆中收藏的都是凯末尔收集的跟芙颂有关的所有东西~除了有芙颂的衣服、装饰品、生活用品等~还有凯末尔想念芙颂时心痛的位置图、为了避免触景生情时所封杀掉的路线、看到了芙颂“影子”的地图等等等~进入博物馆我们最先看到的就是一整面烟头墙~凯末尔收集了能找到的芙颂所抽的所有烟头~总共有四百多只呢!! 接着我们上了二楼看到了更多的藏品~小zhi也是在这里找到了芙颂掉落在凯末尔床上的一只耳环!蝴蝶下面还坠了一个字母F~小zhi想象过很多次这只耳环到底长什么样子~如今可算是见到实物了!!好精致啊!! 然后我小zhi依次找到了许多书中写道的收藏品!!果然这个博物馆就是应该看了书再来!! 每一层都会有几本纯真博馆的书可供人们阅读~旁边还有笔可以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感受!!翻开这些书就能感受到真的是各国文字与原文齐飞~~with各种颜色、各种字体~~ 博物馆一共有四层~最上边一层是还原的小说中的房间~可以说无比真实了!!就是小zhi想象出来的样子!!旁边还摆放着各国翻译的纯真博物馆的书~~so cool!!回头小zhi一定要把这本书读完!!!
爱摄影旅行的猫
LV.26
博物馆四层楼高(没有算上地下室),面积不大。进门后,一整面墙展示烟头。看这这面烟墙的时候我真的有深深被打动。。每个烟头都仔细的写上了当时当刻的记录,这大概是最特别的爱情表白吧。 纯真博物馆还会展示让人回忆起老伊斯坦布尔的片子、照片以声音资料。9个电视屏幕里循环播放着女主角抽烟和拨弄香烟的动作,我盯着看了好久,仿佛我和主人公只隔着一块屏幕,仿佛他们的故事仍在另外一个时空上演。。 在这个以纯真命名的博物馆里,你看不到价值连城的世界名画,看不到珍贵的珠宝,你看到的是是你生活中每天使用的小玩意儿,微小却不可或缺的重要事物,也是和你自己的人生与人性有关的那一部分。 上楼梯,墙上写着那句最幸福的时光。第二层第三层按照书中章节顺序排列,电视机上的小狗啊,芙颂吃剩下的东西啊,报纸上登出来失去了贞操被遮去眼睛的女子的照片啊,都有。 去纯真博物馆可以早一点过去,这样人不会太多,人多就比较难独占一个窗口仔细观察了
白桃乌龙不加冰
LV.7
其实我对这些并不是很了解,只是单纯的觉得有趣。
碧落幻灭
LV.11
此馆把同名小说章节里的场景物品实体化,还看到了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手稿,以及其创作时所看的书,那种思想的碰撞确实引人入胜
Joanna
LV.5
纯真博物馆其实是一个相对小众的景点,但是对于读过土耳其国宝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穆克所著的《纯真博物馆》的人(比如我的闺蜜)来说,这里一定是个必须要拜访的地点。
Rollin妖儿
LV.10
《纯真博物馆》是一本书,纯真博物馆是一座为这部书而特别建立的博物馆。作者在现实中建立了他在书中建立的博物馆!好绕口,不过感觉非常的神奇,现实与小说结合,有心的朋友会把这本书读完,再带着书来到现实中的博物馆找到书中博物馆相关的物件。挺有意思的,有种调入梦境两层的感觉。 曹同学简单概括,纯真博物馆展示的是一个女人的一生。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