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之家
100张
846
蜂评
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大师绝唱。
+34 932 14 25 76
蜂蜂点评
(846条)
rover
LV.12
米拉之家建于1906-1912 年间,又叫“采石场”。它是建筑大师 安东 尼奥•高迪的杰作之一,当时是因为富豪米拉先生非常欣赏高迪为巴特洛先生设计的巴特洛公寓而请高迪设计的,也是他设计的最后一处私人住所。早上9点准时来到米拉之家,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了,都是预定了票的人,反而排队买票的人很少。排队过安检,领讲解器,直奔楼顶阳台。因为上来得早,楼顶基本没人,可以更加自如地欣赏这高迪设计的奇幻作品。屋顶其实并不算大,但各种拍照凹造型还是能玩上近一个小时。等我们都拍完照准备下去时,人也渐渐多起来。从屋顶下来,到达阁楼层,不禁再次感叹设计师的巧妙,整体的骨架结构不仅支撑起上层的阳台,更让整个各楼层更显神秘有趣,巧妙的采光系统让这好似洞穴的阁楼并不显得阴森。阁楼层再下去就到了生活区域,各式各样的家具和功能房间让人不禁感叹100多年前人家就过着这样奢华享受的生活,而我现在还蜗居在几十平米的小窝里,差距啊。米拉之家我预留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但实际上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足够。
SO去旅行
LV.9
这里一定要重点重点重点推荐一下!唯一一张自己在官网购买的门票就是米拉之家。原因是在官网对比时,发现有一种清晨票,在网上找遍也没看到有代买。 清晨票是在米拉之家开门面对游客的九点前的一个小时,八点开始的参观。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英语讲解,可以看到太阳升起时的屋顶,也可以避开游客拍照。(上网看一下,现在貌似变成只有周四周五有清晨票了)。 八点前在门口集合,就会有一位工作人员带进去,从大厅开始讲解。整个大概12位游客左右。相对于大多数听不懂的西班牙英语来说,讲解小哥的语速不快,也比较标准,有些词不太听得懂但是基本意思也都能明白。 这张门票订的非常得意能在国庆这种旅游高峰,躲开游客,看到米拉之家一天之中最美的清晨时刻…心满意足。 结束之后还能坐在米拉之家的一楼餐厅喝一杯饮料。
小飞鱼不是小肥鱼
LV.17
被低估的米拉之家,因为通过看别人的图片,觉得米拉之家的精彩之处就是屋顶,而它本身设计的游览路线也是从屋顶开始,外加我们为了拍照,要不停等待过往的人离开,因此我们一开始在屋顶逗留了太久。心想反正看完屋顶就可以直奔巴特罗之家了。然而,我又错误地估计了目的地的丰富程度……原以为只有屋顶别致的米拉之家,实际上,下一层楼的展览区更是游览的精髓!因为那里有对高迪设计的超详尽解说!!它通过语音配合微缩模型的展示,介绍了米拉之家的设计构想,结构意义,还有高迪其他建筑设计,包括圣家堂等的用心之处。内容特别细致特别全面,听了才能真正了解和看懂这位大神的奇思妙想。另外,解说器的自动感应设置也是一大亮点,当游客站到哪个模型旁,耳机里就会立即感应播放出对应模型的解说,这是其他所有景点都不具备的。而约了2小时后在巴特罗参观的我们,并没来得及一一体验,便一步三回头地忍痛离去……真的好~~~可惜呀! (敲黑板!!!所以要欣赏高迪建筑之美的大家,千万留足充分的时间,别像我一样很傻很天真呀…) So,这是西班牙第三个还要再去一次的地方!
大野633
LV.36
米拉之家的主人,相较巴特罗之家来说,就是土豪和贵族的区别 他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因为有了巴特罗之家在格拉西亚大道上的光辉夺目,富豪米拉才想找到高迪给自己也设计一套婚房 很显然,米拉之家建成之后,在19世纪初的年代,超前的设计思路及太不趋于大同的方式受到了市场的考验 所有的评论都恶意相向,指责这栋诡异的建筑,就像一个老鼠住的房子 因为看不懂,你与我不同,源于人类的恐惧心理我们害怕那些小众的出现,但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又在无比的需要小众谁都不想和谁变得一样 但是外界的压力面前,考验的就是每个人的认知和定力这是高迪的专业巅峰 米拉之家,以那个令人咋舌的鲸骨结构撑起了整栋建筑,所谓有呼吸感的建筑,就是丢掉了传统的承重墙,让米拉之家里面的每一个住户,都可以肆意更改自己的户型 米拉之家适合下午去,它的精髓是在楼顶,可以多感受下屋顶,等个落日之类的,拍照比较美,内部参观更多是知识点的介绍,会了解很多讯息
Celine恋小狐
LV.45
在加泰罗尼亚语中,它的名字释义为“采石场”。但那米白色的墙面,分明就是像极了海浪与孩子筑起的沙丘城堡。 看似随意而荒诞的外形下,却隐藏着心思奇巧的设计。整幢建筑物的重量完全由柱子承受,无论是波浪形的外墙还是房间的内墙,都没有承担建筑重量。整幢公寓的内部空间可以随意改建,而外墙面上也可以设计更大的窗户提高采光。 正午时分,阳光自天井洒落。彩色的墙壁俨然是又一个童话的世界。 而米拉公寓最美的风景线,一直都矗立在这座城市的天空里。公寓顶楼奇思妙想的排气烟囱,好像乌托邦世界的来客,守卫在现实与幻想的边境线上。 从屋顶进入室内,又见到了拱形撑起的长廊,还是动人的曲线。 楼顶的展厅里,能看到米拉之家的全景模型,逼真至极,甚至连屋顶上的烟囱都等比例缩小微雕。 虽然整幢公寓目前仍然有人居住,但供参观的楼层还保留了当年的模样。 虽然是为富豪设计的公寓,但实话说,旧时的家具与墙面看起来还是蛮简朴的。处处透着旧时光的痕迹。 中空设计的公寓,走在每一层的走廊,都能看到阳光与蓝天。 米拉之家的精华在楼顶烟囱区域,天气好时才开放游览。 现场不会有太多排队人群,基本可以做到即买即入。
完治
LV.30
用现代人的眼光品鉴,这100年前建造的米拉之家依旧非常前卫。甚至室内的生活功能区分也达到了21世纪住宅的标准。 在米拉之家的顶楼,有座小小的博物馆,展现了高迪的设计理念和作品,这些设计充满着深奥难测的神秘感,给参观者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Da.7_
LV.18
如果硬是要比较米拉之家和巴特罗之家的话,我们都比较喜欢米拉之家。而米拉之家也是高迪最喜欢的一个作品! 我们从巴特罗之家走来,远远地就看到了米拉之家,因为它实在是与周围的建筑都太不一样了。它的外表就像是波涛汹涌的波浪,像是与巴塞罗那周围的群山相呼应,又像是快要融化掉的冰淇淋,温软地柔和地趴在那里。而质地却又是坚硬的石块,在曾经不被理解的20世纪,人们嘲讽它为采石场,不能认可这一诡异的建筑。阳台上是海藻形状的扶手,整体呈现流线型的造型,线条都是流动的。天台还伫立着很多士兵状的烟囱,犹如外星生物一般。 现在的米拉之家仍然有人居住,所以只开放了部分楼层供游客参观。在中间的楼层,还原了一套20世纪的公寓给游客,里面还保留了高迪设计的家具和装饰。我们非常认真地参观后,真的完全被吸引。 天台有带着盔甲的中世纪士兵,真的超级萌,有士兵组烟囱,又有落单的单只士兵烟囱,层层叠叠,起起落落,又不让人觉得繁杂。 高迪还设计了两个类似拱门的建筑,一个遥望远处的圣家堂,另一个遥望巴塞罗那的圣山。 复原的20世纪资产阶级家庭的公寓的地板也非常有特色,就像是海洋生物浮游在深海中一样。其中一片还被特地放置起来供人们仔细观赏。为了纪念高迪,米拉之家的这个图案的地板也被铺在外面格拉西亚大街的地上。如果有一天你也来到巴塞罗那,来到格拉西亚大街的名品店购物的时候,可以看看哦,真的铺了一路。 陈列棺中陈列着高迪亲手制作的家具的副本。极具人性化的扶手椅,按照人体工学设计出最舒适的形态,而且不失美感,当时米拉之家制作家具的木材都是有高迪亲自选取。 通往米拉夫妇房间的专属楼梯上回旋梯的天花板用丰富的颜色、色彩和造型呈现出大自然的氛围和景象,让人如同置身于一座热带森林中。 米拉之家的蜂窝孔状大门以及拱形如洞穴般的彩色天花板。从这里走出去,我们就真的要跟米拉之家说再见了。
熙熙
LV.34
当时是富豪米拉先生(Pere Milà)因非常欣赏高迪为巴特罗先生设计的巴特罗之家CASA BATLLó ,为了和富孀 Roser Segimon 结婚,而请高迪设计的。米拉之家是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 米拉公寓屋顶高低错落,而整栋建筑如波涛汹涌的海面,极富动感。屋顶是奇形怪状突然物做成的烟囱和通风管道。米拉公寓里里外外都显得非常怪异,甚至有些荒诞不经,米拉公寓仍被许多人认为是所有现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有独创性的建筑,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该建筑无一处是直角,这也是高迪作品的最大特色,因为高迪认为:“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
江墅在望
LV.15
高迪著名建筑,可以看屋顶、阁楼、模型、家具和室内装修,丰富划算。 米拉之家在验完门票后可以领取中文讲解器,可以跟着讲解器的顺序参观,先看底楼天井,然后由工作人员安排分批次坐电梯直达屋顶。也可以趁着大家都在看天井的时候直接先坐电梯去屋顶,这样屋顶人不多。 上午刚开门半小时内就进场,屋顶上的游客并不多,可以趁着人少的时候多拍几张照片,即使游客渐渐多了起来,因为米拉之家屋顶有各种小过道,找到没有人走的过道,远离人群就能拍出比较干净的照片。 看完屋顶就可以下到阁楼,看看高迪各种建筑的模型和他设计的符合人体力学的座椅。 下了电梯到一楼,歇息用的椅子也做成了曲线的,配合墙面的曲线,很别致。
lalaoh
LV.32
我们在旁边的酒吧借了热水,找到长龙头出示我们的门票,是不用排队随时进去的,也有些人是我们这种票,等了一会就放我们进去了,非常幸运地省了排队时间啊! 我们没坐电梯上楼顶,用11路爬了好多层才到顶楼, 老公好像不大喜欢这里,很随便的看看就下去了,人也比较拥挤。下去时也是一层层去的,能看到米拉的这座房子里每一间房的布置,不是太特别我们下去就走了。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