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克海峡
100张
17
蜂评
德雷克海峡南美南端与南设得兰群岛之间,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970公里),也是最深的海峡(最深处5248米)。德雷克有“魔鬼海峡”之称,因为这片海域...
蜂蜂点评
(17条)
极地梦
LV.7
海峡中常有狂风巨浪,有时浪高达10-20米。为预防起见,吃了一粒晕船药以后,我就躺上床上慢慢地进入了梦乡。回想起来我们觉得非常幸运。在经过两天的航行,在绝少有的风平浪静中我们横穿了德雷克海峡。那浪一般也至少有两三米高吧,但此时此地可根本就不算什么。
海瑞云
LV.18
德雷克海峡以其狂涛巨浪闻名于世,如果你以为只是有点风浪邮轮有点摇晃那就大错特错了,如图,这只是刚刚进入西风带,风浪疯狂地拍打着船身溅起的水花让你有种身处台风风暴中心的错觉,而这只是德雷克海峡最正常的天气情况,海峡内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飓风狂浪,一年365天,风力都在8级以上。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
好運
LV.37
海峡内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狂风巨浪,全年几乎每天的风力都在八级以上,十米以上的海浪是家常便饭,二十几米的浪高也是很常见的事。在这里即便是万吨巨轮,也被摇晃得像一片小小的树叶,曾有无数船只在这里倾覆海底。因此,德雷克海峡又被称为“杀人的西风带”、“暴风走廊”、“魔鬼海峡”,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走廊”。 据说,对海员而言,有德雷克海峡的航行阅历可算是一个很值得在同行面前炫耀的资本,按照不成文的行规有这个经历的人在海员聚餐时可以将一只脚放在桌子上。 我们的船通过德雷克海峡需要36个小时。 我们算是很幸运的,卫星云图显示在我们穿越德雷克海峡的这段时间里,不会有太大的风浪。根据以往我从不晕船的经验,我没有吃晕船药,躺在床上,摇摇晃晃的,好像是在摇篮里一样,混混沉沉的睡了一夜。 清晨,一阵阵晕船的感觉袭来,心里好像翻江倒海一般,非常难受。 为了缓解晕船,07:30早餐开始以后,就去餐厅简单吃了点东西,想赶紧回房间休息。不想,刚刚走到三层甲板的楼梯口,一阵强烈的呕吐感冲上来,赶紧抱起探险柜台旁边的垃圾桶吐了出来。然后到对面的服务台,要了晕船药。回到房间服过药以后,躺到床上。
leslie
LV.23
真的不好评价,因为来回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但并不像大家说的那么恐怖,至少我们那一趟,来回都还算平静。
JET
LV.15
空一片蔚蓝,大海一片深蓝。涛声、风声、还有信天翁不时发出的叫声,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声音。风力每秒15~20米,浪高5~10米,巨浪将邮轮玩弄于波谷浪尖,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极友们已经二目无神,三餐不进。
裸鸡快跑
LV.4
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和最深的海峡,最深有四五千米,它就像南极这片净土的守护神,将很多人拦在外面。由于受西风带影响,这里通常风浪较大,但想要一睹南极的美,这点困难还是能克服的。
发光体
LV.31
又称做魔鬼海峡,去南极必经之路。由于会有10米以上的浪,所以很多人都会出现晕船呕吐的现象。防止晕船记得吃晕船药
旅居天地间
LV.14
风浪大又晕船时,这个海峡基本上是没风景可言了。但如果没有晕船症状,过这个海峡时,风浪就是最好的风景,在风浪中翻飞的鸟儿便是其中的精灵。经过这个海峡,没想象中那么难,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我有晕船症状,但吃了晕船药得到缓解,风浪不大时,还是挺喜欢这里的海天一色,风起浪涌的。
三栖摄狼
LV.22
德雷克海峡是去南极必经之路,所有去南极的游客都要经过考验,这里巨浪滔天,但对游客来说是一个异常难得的经历,非常值得纪念,是必须要体验的
Mola
LV.10
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魔鬼地段了,没啥需要评价的风光,能够淡淡的晕船就是最大的祈祷了。可惜我一直昏睡,很是难受,能够深深的感受到巨大的浪,船晃动的很厉害,就连走路都成问题,东晃西晃的,东西也是吃不下啊,吐得严重时,不吃也吐。吃晕船药也几乎没什么效果,沉睡才能挽回一颗勉强舒服的心。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