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客松
100张
黄山的标志性景点,据说不到过迎客松就没真正到过黄山
400-8899-808 0559-5561111
蜂蜂点评(2624条)
飞哥 LV.45
迎客松大家耳熟能详,它是 黄山 五绝之首 黄山 奇松的代表,也是 黄山 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树龄已过千年。有道是“不到迎客松,白跑一场空”,迎客松就在玉屏楼左侧, 黄山 奇松之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树地处海拔1680米处,树高10.1米,胸径65.6厘米,树下高2.5米。 最近迎客松刚入选“ 中国 最美古树”获“最美 黄山 松”称号。 黄山 松是松树里面一个独立的树种,其生长方式奇特,都扎根在岩石缝里和泥少石多的悬崖峭壁,枝丫都向一侧伸展,风姿绰约,挺拔多姿。
乘坐玉屏索道上来,下了缆车以后爬几分钟就到了著名的迎客松👍。这就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迎客松哦👍 迎客松是黄山十大名松之一,也是黄山的地标之一,它挺立于玉屏峰的东侧,破石而生,树龄至少有八百年,树高10米左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此松被称为黄山松的代表,姿态苍劲、刚毅挺拔、彬彬有礼👍。这几张是我在迎客松拍的照片,云雾缭绕着迎客松,仙气十足哦👍
这一棵在石崖边上挺立的松树所代表的,早已不只是生命力这样简单。它被赋予了具有珍贵寓意的名字,它见证了多少旅人的感叹和历史的变迁。 如今,它的枝干被金属绳索紧紧拴住,却仍能在大雾和风雨中稳稳伫立。生命终究不是无限,但无论何时每当人们提起黄山时,总能想起它的名字。 在华东这海拔超过1800米的各处,总有一些坚韧的松树挺拔在人们无法想象的地方。
走得一小时许,终于到达玉屏楼迎客松,这时人,渐渐的多了起来,拍照开始要排队了。黄山迎客松,风景如画,一览众山小…… 悬崖峭壁上的迎客松,在历代文人墨客的喧染下,象征起了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 这也成为了教科书中的典范,教导后辈不屈不挠、勇于进取……当然,能从中学习到领悟到多少有用东西,能从中取出多少日月精华化为自身的气质,那就是八仙过海的事了。
Alma LV.12
去黄山的时候,我才七岁。我记得同一个旅游团里,还有70多岁的老人家,他们不需要别人搀扶,可以自己走完全程。走到一处近够一人通行的山路时,导游征求每个人的意愿,不敢走的游客可以绕路。我当时一听是傍山险路,吓得脸色都变了,拉着我妈就走了好走的路。在黄山里面,山雨总会不期而遇,山上有兜售一次性雨衣和雨伞的商贩。5、6个小时可以把黄山走完,我还记得山里云雾很大,景色很美。迎客松,不必多说,是到黄山一游的标志。
安徽必去景点,黄山表示性景观。在黄山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黄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 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从人民大会堂铁画《迎客松》至车站码头,都有它的身影。迎客松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
l珂子 LV.35
2023.7.17老杨冲刺莲花峰后去打卡迎客松,这里的景色非常棒,迎客松自然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只是我看见迎客松没有非常激动的感觉只是觉得看见迎客松不虚此行。
自渡 LV.45
最先见到的其实还是送客松,游客全都挤在迎客松前争相留影,相比之下送客松下都没人去,毕竟迎客松名气太大,没来过 黄山 的人可能会将它等同于 黄山 。听当地的司机说当地旅游管理局已经在培植一棵和迎客松一模一样造型的 黄山 松作为 黄山 迎客松的备胎,哪一天迎客松如遇不测时就把这棵备胎松树拿出来迎接各方游客
登莲花峰必经迎客松。出玉屏索道经好汉坡徒步二三十分钟就到迎客松,迎客松是 黄山 的标志性景观,是 和平 友谊 的象征,历经800年依旧傲世独立,隽秀飘逸。迎客松也是游客的必打卡之地,拍照取景是必不可少的,游客多时还要见缝插针。
淡然 LV.22
黄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现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