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墓教堂
100张
圣墓的各个部分被基督教的不同分支教派所控制,基督教主要分为七个教派,其中希腊东正教派、亚美尼亚教派和罗马天主教主要瓜分了圣墓教堂的各个财产...
蜂蜂点评(121条)
聖墓教堂是基督教最神聖的地方,然而在擁擠的、多維度的耶路撒冷老城,教堂的外表相當不起眼,我們兜兜轉轉找了好一陣子才找到。教堂入口是兩扇很普通的石拱門,進入聖墓教堂,幽暗的光線,濃重的香氣,擁擠的人群,一種壓抑的神聖感緊緊地把我包圍。教堂裡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物品,每一件都意義非凡,讓整個教堂分外擁擠。跟著人群在教堂裡遊動,腦海裡浮現《耶路撒冷三千年》描述的畫面⋯⋯ 下午4點,聖墓旁邊的小教堂裡,天主教會在這裡有Procession,面對一臉好奇+純真眼神+尊敬態度,神情嚴肅開始清場的教會工作人員突然露出難得的微笑,示意我們坐到旁邊的木椅子上看,但一定要安靜。我們就乖乖的,靜靜的坐在那兒,感受神聖的氛圍。 儀式開始,身穿白袍的神職人員在教堂裡誦念聖詩,然後點著蠟燭熏著香,彈著管風琴念著經,按照幾個世紀不變的路線把教堂每個重要地點都走一遍,然後來到聖墓門口,唱誦一大段經文,最後回到小教堂裡,儀式告一段落。 緊接著,希臘正教會、亞美尼亞使徒教會、敘利亞正教會、埃塞俄比亞正教會、科普特正教會的神職人員焚著香誦著經按照同一條線路逐一進行Procession。
圣墓教堂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亡又复活的地方,罗马信奉基督教后,在公元4世纪初,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来耶路撒冷巡游的时候,下令在耶稣死亡和埋葬的地方建造一座教堂,之后又几经毁坏和重建。 圣墓教堂是基督教的圣地,但是基督教又分为七个教派,于是对于圣墓教堂的所有权就成了各教派争执的重点,其中,希腊东正教、亚美尼亚教和罗马天主教主要瓜分了各个财产,1757年,为了解决各派不休的争斗,最后国际仲裁组织发出了一个类似停火协议的分割协议,教堂内每一个钉子、蜡烛、石头都登记在案,分归各个教派所有,还有一些是共管区。   最搞笑的是最后分配争议到目前为止还在争执,结果就是现在圣墓教堂大门的钥匙是掌管在一个阿拉伯望族手里,每天早晨是由阿拉伯人负责打开大门.... 进入圣墓教堂右手边有一条狭窄的楼梯,可以登上二楼,二楼的第一处壁画就是苦路的第十一站,表示的是耶稣被钉上了十字架。第十和第十一站都是属于罗马天主教所有。 当年这里没有教堂的时候是一座小山,罗马人喜欢在高处处刑犯人,所以耶稣被要求爬到耶路撒冷的高地来接受死刑。  教堂顶部的壁画正在修复,重新上色。   第十三站,在圣墓教堂一进门的地方,这里有一块大石板,这是当年在耶稣死后,快到安息日了,犹太人将耶稣的尸体从十字架上拿下来,免得尸体在安息日还挂在十字架上,有个士兵还在放下之前用长矛扎了耶稣的身体以确认他已经死亡了。之后耶稣被放在这块石板上,涂油膏,裹布准备下葬。 我们在这里站了会儿,无数的虔诚的信徒走进来,跪在石板前俯身亲吻石板。 最后的第十四站,就是圣墓,耶稣下葬的地方,据说耶稣当年就是被埋在这里,3天后复活的。圣墓其实就是小个非常狭小的石洞,后来建教堂的时候才给盖了上面的墓冢。   因为没有去排队看圣墓,所有还有充分的时间,我选择在圣墓教堂里到处转转,好好欣赏一下。
这并不是一座华丽的教堂,但知道它历史的游客和虔诚的信徒一定能理解,也许只有这样破旧、伤痕累累的外观和装饰物更能让圣幕教堂显得厚重神圣,更能让耶稣受难永垂不朽。 今天的圣墓大教堂其实是由若干个小教堂组合在一起的,分别被基督教不同的教会进行管理工作,最戏剧的是如今整个教堂的看守者居然是一个穆斯林的名门贵族,他们世世代代保存着大门的钥匙,并负责每天打开和关闭这个基督教的圣地。 圣墓教堂有别于所有我见过的教堂,这里没有明亮的大厅和圣坛,没有流光溢彩的彩色玻璃。教堂内部昏暗老旧,微弱烛光勉强能照亮眼前,这里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朝圣者,他们充满哀叹的祈祷着,用手触摸着和耶稣相关的所有圣物。
排队进入耶稣墓的人很多,我们到达的时候是傍晚,据说白天的时候人更多。虽然排队的人不少,但是等候的时间没有传说中的长,大约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得以进入耶稣墓参观。 耶稣墓的墓室非常狭小,入口处有工作人员引导,一次只允许最多四个人进入。每次进入后,大约只能在里面呆几十秒钟,时间一到,工作人员即会在入口处轻轻敲门,示意里面的人出来。 圣墓教堂正中,有耶稣从十字架上放下来后停放尸体的油膏石,有虔诚的教徒跪地亲吻这块石头。
如果没有那么多人在门口 根本看不出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教堂—圣墓教堂。  教堂里面财产的管理权至今也是错综复杂的,包括还有教养外面那个梯子也很有故事。 进门右手上楼有两个中殿,也可以说这里是苦路的第十一站—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地方。我们要排着队参观,好多人到处拍照让我很出戏,感觉并不在耶稣受难地。下面祭坛里有个受难石,朝圣者排着队触摸跪拜这块石头。 教堂里挤满了人(很少在耶路撒冷的景区会挤满人的),昏暗的灯光让我有些压抑不安。 阳光的照射应该会让这里有点生气吧。 昏暗的灯光、拥挤的楼梯、嘈杂的声音、再精美的壁画也没想停留超过一小时。 我觉得圣墓教堂可能要了解圣经里耶稣的故事会更为触动,就像去布达拉宫要了解他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而建等等故事才更有入境感。
唐伯虎 LV.45
在这座有4000年历史的城池上,刻满了征战和兴亡的印记。传说耶稣被害前,就是沿着“受难之路”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一步步艰难地走向刑场的。在外面就能看到教堂上的十字架。 教堂的正面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里等待着进入教堂里看一下究竟是怎么样的。当我走入教堂时,被里面的教堂装饰所震撼,和我们看到普通的教堂不一样,这个教堂有好几层,我们先爬上一个比较陡坡的楼梯,这里人很多都在等待着上去二楼看看情况,当我爬到二楼后看到的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前面有好多人排队着等着进去祈祷着。 到二楼看到拱型的古老教堂,上面有各种精美的壁画,再往上一层看也是一个拱型在中间里还有一座小的拱顶四周全部都是一些壁画,阳光透过顶层的塔顶照到教堂里面金光闪闪。 这里就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地方,神圣又庄严,前面持着无数个灯,人们下在等待着在耶稣雕像下面桌子里祈祷着,以前从未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也许都在书本上才能看到的情景,如今就出现在我的眼前。 从教堂的中部抬头看教堂的圆形拱顶,阳光从顶部照入到教堂里面,仿佛一道金色的光穿梭在教堂里,把原本有些暗的教堂照得发亮。就在教堂的中部还有一座在教堂里面的教堂,这里就是葬耶稣的地方。 想要进去看看耶稣的葬身地门口早就排满了一大圈的人了,而在旁边有一个入口,进去后里面还有一个洞点着蜡烛,听当在人说这里才是真正的耶稣葬身的地方。而且没什么人来这里参观,这里显得更加神秘。教堂除了主殿外,教堂的里四周都有好几个入口又来到了另外一个殿堂,在灯光的照射下,处处都显得古老又神圣。
喵小青 LV.18
圣墓大教堂沉重的木质大门每天一大早开启,日落后关闭,踏进这扇大门,就进入了耶稣遇难、安葬和复活的地方。 进门右转有一截石砌阶梯,楼上是当年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各各他山。信徒们沿此上楼,表达对耶稣的敬畏和膜拜。 我们跟在信徒后面,前面是一位穿着复古,头戴白纱的老奶奶,奶奶腿脚不太灵便,在家人的搀扶下,坚持从轮椅上站起来步行上楼。只见她一步一颤,口中唱着圣歌,虔诚之心可见一斑。 从各各他山往下看,圣墓大教堂进门处,一块红色的大理石板被安放在路中间。 圣墓大教堂同其他基督教堂一样,内部有绘着精美壁画的巨大穹顶,也有彩色玻璃的窗饰。
孙疯人 LV.34
一进圣墓教堂的门口就能看到非常多的人长时间跪在一块石板时,跪拜亲吻。这里便是苦路十四站中第十三站,耶稣被从十字架上放下来,便放置在教堂正门大厅中间的这座石床,据信是停放、擦洗和包裹耶稣身体的地方,据说这块石板上面浸着耶稣之血,所以无数信徒来此都一定会如此这般的在石板上跪拜祷告亲吻石板。而苦路的第十四站,便是这里的圣墓,也是整个圣墓大教堂的中心。耶稣死后便被安葬在下面的墓穴中,三天后耶稣在此复活。圣墓是允许进入内朝拜的,不过基本要排队至少30分钟以上,里面很狭小,并且不允许拍摄及录像,基本上1分钟不到你就会出来。当我走进圣墓时,光线非常昏暗,那是一种极为压抑的感觉,四周摆放着七彩的圣器,如果一定要形容里面的样子,你可以试着联想一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来到这里的人,不论你是否信仰基督教,都会不由自主的带上一份虔诚,那是对这个世界的尊重。
猫之茶 LV.42
耶稣处死、埋葬及复活的地方。 4世纪初,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希拉娜太后巡游至耶路撒冷,下令在耶稣蒙难和埋葬处,建造一座教堂,即现在的圣墓大教堂 进门处一块大理石板的周围围满了人,在石头上叩头,抚摸,亲吻,原来这块石板是当年曾经放置过耶稣尸体的地方,人们因此把这块石头视作圣物,还会拿出自己带的信物,在台面上摩擦,翻来覆去,让东西的每一面都接触到石头,再将“沾了圣物的东西”带回家去供奉。 进入圣墓教堂,右转踏上楼梯,就来到了当年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各各他山,也就是苦路的第十二站。这里有一个祭坛,上方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模型,下方有个耶稣像,像前是一个大理石的圆孔,说是当初竖十字架的孔。每天都有无数虔诚的教徒排着长队来摸这个孔,把整个各各他山挤得满满当当的。 各各他山下面的右前方就是苦路的最后一站——耶稣墓,耶稣被处死后就是安葬于此,三天后又在这里复活,这里同样也是无数信徒排队的地方,因为里面还有当初墓上的大理石,人们排队就是为了进去摸一下那块原物。
风往北吹 LV.23
在全球超过25亿的基督徒来讲,圣墓教堂毫无疑问是最神圣的地方,基督徒认为这里就是耶稣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并升天的地方。所以在过去的将近1700年的时间里,各个国家的基督教朝拜者不断的来到这里来悼念和祈祷。亲吻那块石头。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