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主教座堂
100张
慕尼黑的城市符号,标志性的的双洋葱头塔楼是巴伐利亚众多教堂建筑的典范
+49 89 2900820
蜂蜂点评(137条)
双塔正在装修,所以近期应该是无法登塔的,教堂气势恢弘,门口的魔鬼的脚印原来是这么清晰,这么脚印,大家都围着看,正对着的大玻璃窗应该是后来重建的,这要一开始就有,魔鬼估计留下的就不是一个脚印了,教堂估计都给拆了,没有宗教信仰,来了也就是感受一下气氛,看看画,看看建筑。
Cassie LV.45
圣母教堂(Frauenkirche) ,也译作玛丽恩教堂,又称 慕尼黑 大教堂。在玛丽安广场往西,就可以看见有两个绿色“洋葱头”尖顶的双塔建筑,是 慕尼黑 市的地标建筑和精神象徵。。它是天主教 慕尼黑 - 弗赖辛 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 慕尼黑 的重要的游览胜地。登上教堂的塔顶可以观看 慕尼黑 的全景和远处绵延不绝的 阿尔卑斯山 脉。圣母教堂有两个特点,一就是大,它是 德国 南部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内部可以承办约两千人的集会。第二个特点就是高,它的塔顶高99米, 慕尼黑 任何 新建 建筑都不得超过它的高度。此外,圣母教堂建于十五世纪,但是著名的两个圆顶在十六世纪初才开始动工。由于当时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已经过时,开始崇尚从 意大利 传来文艺复兴风格,因此哥特式的教堂顶端放了两个洋葱状的拜占庭式圆顶,被人们称为“罗曼国家的”帽子,它的意思也就是“异国风味的”,或者也可以说是“ 意大利 风味的”。正是这种圆顶风格成为了以后 巴伐利亚 众多教堂建筑的典范,一些比较古老的、同样也是哥特式的教堂发生了改变,也被纷纷安上了圆顶,还有许多建于17世纪的教堂建筑从一开始就采用“洋葱”塔顶。圣母教堂用红砖建造,建造工程持续了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毁于轰炸,1953年得以重建。其样式属于后哥特式风格,由于没有太多的装饰,而显得十分庄重。这座教堂长109米,宽40米,双塔高达99米,其中北侧比南侧高12厘米。
世界和平 LV.45
这座大教堂建筑时间超过二十年,建成时,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在欧洲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所以教堂的尖顶就自然而然变成了当时时髦的大圆顶。圣母大教堂内有夏加尔创作的大量彩画玻璃,这是用肉眼可见的方法向信徒讲述宗教故事,灌输宗教理念。
唐风宋雨 LV.45
离开玛丽恩广场,我们走向西北不远处,一座红砖建造、外墙十分古朴的教堂就是玛丽恩教堂。建于1468-1488年,但教堂的尖顶却一直没有竣工。直到50年后的16世纪,人们才决定完成此塔顶的建筑。当时,哥特式的建筑时代已被文艺复兴风格时代代替。哥特式教堂免不了也被安上了当时时髦的“洋葱”圆顶,人们将其称为“罗曼式”帽子,正是这种圆顶风格成为了以后巴伐利亚众多教堂建筑的典范。教堂内部也曾按照文艺复兴风格改建,但是1858年再次改回哥特风格。1821年设立慕尼黑-弗赖辛教区后,玛丽恩教堂就一直作为主教教堂,也是慕尼黑最重要的一座教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毁于轰炸,但它的重建工作非常迅速,1953年得以完成。 教堂是后哥特式砖砌建筑,两座钟塔高约98米,其中北侧比南侧略高。南塔楼是开放给游客参观的,登上塔顶,晴天时可以在这里眺望南面的阿尔卑斯山脉群峰和慕尼黑市区。走进教堂会感受到浓郁的中世纪风情,各种庄严圣像、雕塑及彩绘玻璃窗都十分精美。值得一提的是巴伐利亚路德维希宏伟壮丽的衣冠冢就紧挨在圣母教堂的入口处,教皇本尼迪克十六世(出生于巴伐利亚)及前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青铜纪念匾额则附于旁边的立柱上。
阿土 LV.37
远处的圣母教堂。圣母教堂用红砖建造,建造工程持续了20年。其样式属于晚期哥特式风格,由于没有太多的装饰,而显得十分庄重。这座教堂长109米,宽40米,双塔高达99米,其中一座比另一座高12厘米。圣母教堂是 慕尼黑 最大的教堂,也是 慕尼黑 最醒目的地标和精神象征。教堂建于15世纪,但教堂的尖顶却一直没有竣工。直到50年后的16世纪,人们才决定完成此塔顶的建筑。当时,歌特式的建筑时代已被文艺复兴风格时代代替。歌特式教堂免不了也被安上了当时时髦的圆顶,人们将其称为“浪漫国家的”帽子,它的意思也就是“异国风味的”或者也可以说是“ 意大利 风味的”。正是这种圆顶风格成为了以后 巴伐利亚 众多教堂建筑的典范,也有人称其为“洋葱头”。
荒梁 LV.36
老城的建筑高度都不高,更没有什么摩天大楼。因为按照慕尼黑政府规定,老城的建筑高度不能高于圣母教堂的高度。仅此一条,已经可见圣母教堂在慕尼黑市区内的崇高地位。城市里多个角度都能看到这座“双塔”教堂,光芒四射,骚气十足。有人说它的双塔像洋葱头,对,挺有东正教洋葱头的感觉,但别误会,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天主教慕尼黑-弗赖辛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整体具有晚期哥特风格,走进圣母教堂,会看到一幅对比图,显示了1945年前后被轰炸后的圣母教堂模样,今昔对比,时也命也,还是和平好,世界和平最好!重建后的教堂内装潢风格相对很多历史悠久的教堂而言,显得简洁现代,朴素而不失肃穆。教堂大厅里上方的十字架,上面放置的是木雕的耶稣像。中世纪时欧洲大部分的天主教信徒不识字,因此教堂的彩色玻璃上和墙壁绘制了大量的圣经故事,包括使用雕像,这些成为流传甚广的布道方式,也有部分成为艺术大师留笔的杰作,如今其中一大功能是艺术性的装饰。矗在教堂里的立体徽章,你们可别小瞧它,里头有着巴伐利亚州的各种元素,中间是巴伐利亚州旗的菱形格子,是由当年的维特尔斯巴赫王朝演变而来,宝马汽车的logo的创意和拜仁慕尼黑球队的logo也是据此而来。圆形格子下面的那个环形logo,是经典的Brezel符号,最早可能跟宗教有关,但如今变成了德国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符号,并且由此衍生出一个同样造型的Brezel面包圈(英语拼写为pretzel),这可是德国街头最常见的食物。圣母教堂里最有趣的传说,当属里头“魔鬼的脚印”……我小心翼翼将自己的脚放了上去,嗯,看来魔鬼……应该穿42码的鞋子……没到周末,教堂里的人并不多,游客为主,也可见不少安静祈祷的人。教堂门外有一个小池塘,一到晚上会亮起荷叶造型的灯光,会有不少市民盘坐附近喝酒聊天。我拍摄此处时已值深夜10点多,因此人去池空。我也挺想在此休憩一番,喝一瓶酒,奈何时间有限,赶着拍摄的我,只能叹气离去。
广场往西走几百米有两个洋葱头的建筑就是圣母教堂,我们去的时候大门在修,就没有拍照,从侧门进去瞅了一眼,内部不是很华丽的那种(里面不给拍照),相对比较朴素,对我们的震撼也没有那么大,相比后几天看到的教堂真的是简朴很多。圣母教堂里有个魔鬼的脚印,我还特地去找了脚印比了一下大小,魔鬼得穿四十五码以上的鞋hhhhhh…
雨里蒹葭 LV.18
在圣母教堂的塔顶可观赏慕尼黑全景,红屋顶甚是壮观!
圣母教堂位于圣母广场以西,后哥特式建筑风格,圣母教堂的大门庄严肃穆。教堂内饰比较纯美简洁。
走进教堂会感受到浓郁的中世纪风情,各种庄严圣像、雕塑及彩绘玻璃窗都十分精美。从教堂出来,边上有个HM。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