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刀苗寨
100张
80
蜂评
一个有600多年历史的苗寨,因游客较少而受外国人青睐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三...
蜂蜂点评
(80条)
跟我走四方
LV.45
季刀苗寨也是一个有600多年历史的苗寨,因《孤独星球》的推荐很受外国人青睐。季刀苗寨虽然人口很少,却拥有着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古歌”、“苗族刺绣”、“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蓝靛染技艺”、“苗族植物彩色染技艺”等。 季刀苗寨 季刀苗寨在 凯里 东南部20公里,凯榕公路穿寨而过,2004年,季刀村被 贵州 省列为 巴拉 河乡村旅游区的村寨之一。季刀,苗语意为深潭,因寨脚 巴拉 河中有深潭而得名。季刀苗寨坐落在 巴拉 河畔,分上、下两寨。主要景点有百年粮仓、古花街、风水树、神仙洞、埋坛山、牛马腌脚印、鼓藏场等景点。
纳兰诗雨
LV.35
非常有特色,非常淳朴的一个苗族村寨,从凯里城区开车过去只需要30分钟!大概二十公里左右!季刀苗寨的百年粮仓是到这里来必须要去参观和了解的一个特色之一,看到那些功能强大的粮仓能让你想象到苗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季刀苗寨,对于我这样的超级吃货比较记忆犹新的的是在这里可以品尝苗家特色的的苗王鱼也就是青椒拌素鱼、还有非常开胃的酸汤鱼、鸡八块、腌鱼、腌肉、腌汤等巴拉河风味的美味佳肴,简直是好吃的不要不要的,特别是酸汤鱼,鱼肉非常的鲜嫩,好吃到,我每次都是吃完鱼之后把汤都喝掉了。 我们上次是自己开车过去的,如果是要坐客车过去的话呢,在凯里客运站坐到雷山的客车,从季刀这一站下,如果怕睡过了,可以跟司机说一下,他们都会记得到了喊你下车的。 寨子很小哦!玩个一天就绰绰有余了!
~悄然自醉~
LV.29
季刀上寨是个没有商业化的小寨子,村口的卫生室陈琴家是唯一能投宿的地方。一楼是卫生室,二楼是厨房加大厅加主人卧室,三楼是7个房间,120元/间,走廊尽头有两个洗漱台、两个使用马桶的卫生间和一个电热水器的洗澡间,人多的时候要排队。木房子挺新,但隔音效果不好,没有空调,但是有无线。 古朴的季刀村尚保持着原貌,村前依水,村后傍山,百年粮仓,百年步道,默然诉说沧桑世事。季刀村很小,也就几十户人家的样子,中间最宽敞的地方是起鼓场,偶尔也会有表演,旁边贴的红纸清楚地记录着村里的演出收入和分配。两边各有一个小小的窗口杂货店,除此之外未见商店,也几乎看不到人,偶一抬头,在二楼的阳台上会坐着个老人,或打旽晒太阳,或垂首绣花。
小淼
LV.24
村后有一片古木风景树,寨前一片水田加河流。整个寨子几乎没有任何的游客,村民也很热情。寨子很古朴、原始,没有任何的商业化,感受下难得的安逸与内心的平和
SUNNYOUNG
LV.27
季刀上寨比我想象中还要古朴,没有一个生意人
活宝贝mandy
LV.13
季刀苗寨离南花苗寨很久,大约也就十分钟车程。 寨子紧邻一湾溪水,我们决定不走寻常路,涉水进寨子,虽然水很浅,但里面的石子还是很滑的,我们一路小挣扎地穿过小溪,进到苗寨。 季刀苗寨分上寨和下寨,我们到的是下寨,纯粹的民居,没有任何的对外商业,寨子里的人非常淳朴。老人们甚至都不大会普通话
~旭~日东升
LV.34
季刀苗寨上山的路非常窄,只能允许单排车通过,我们担心如果遇到对面来车无法错车的问题, 所以并没有把车开上去,而是选择了徒步上山,还好上山的路不远,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进入寨子,季刀苗寨依然是一个未经开发的苗寨,这里也无需收取门票。 季刀苗寨明显要比刚刚的南花苗寨要大很多,上下至少分为三层,因此深入寨子的路并不是一条,这里的村民生活依旧安静,迎面走过来的村民也会把目光注视在你身上一会,就像你同样会注视他们一样,但是也仅此而已,随后便依旧是他们自己的生活,没有人会去迎合一个作为游客的你,当然你也别去打扰他们宁静的生活。这才是真正我们想要见到的属于他们的生活。 要想仔细的转转季刀苗寨的话, 怎么也得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从季刀出来,远望一下季刀苗寨,虽不及西江苗寨般壮阔,但是他的古朴确实它本该有的模样。
Ethan
LV.45
季刀苗寨是从西江到郎德的必须经过的,一个很大的牌楼是很多寨子都不具备的。一眼望去,村子整体不大,村寨沿山而居,依山傍水,古树参天,风景宜人,民族风俗淳朴、动人、浓郁。主要景点有百年粮仓、神仙洞、埋坛山、牛马腌脚印、鼓藏场、风水树等。
心。
LV.14
知道季刀苗寨是看一个纪录片中提到的,刚好离凯里不远 线路地址:在凯里坐6路或8路公交车,再二龙路下车,往前走可以看到有凯里--排乐的大巴车,终点站排乐下车后,坐摩的去季刀苗寨10元/人。 倚山傍水、景色秀丽、闹市中的宁静、人烟稀少...看百年粮仓,走百年步道
寒飞home
LV.42
西江就像喧嚣热情的周庄、丽江、阳朔、凤凰一样,他们本来的面貌已经在商业大潮下变成了欢迎游客的一种表演形式,那些沿街的商铺、小吃、酒吧。。是一个个千篇一律的秀的形式,呈现在初来乍到的游客们面前。而左近的朗德、南花、季刀,就像曾经的宏村、黄姚、碛口、雨崩。因为人迹罕至和开发有限,在晨昏之间,游客未至之时,还是能窥见一些生活的真谛。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