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坎德拉
100张
为了纪念给莫卧儿帝国带来的繁盛的阿克巴大帝,陵园大气磅礴
+91-562-2641230
蜂蜂点评(16条)
高登 LV.45
1.阿克巴陵Tomb of Akbar the Great位于阿格拉以东15公里的锡坎德拉Sikandra; 2.莫卧尔帝国第三代君王阿克巴(其地位相当于康熙在大清的地位)的陵墓,代表了莫卧尔时期最高的建筑水准,尽管不是世界遗产,但是精美的宝石内饰艺术超过了胡马雍陵; 3.游客可以穿过墓道,进入墓室祭拜这位帝王; 4.如果你当天参观了泰姬陵,凭泰姬陵的门票到这里可以打折省去10卢比的税费。
边缘儿 LV.45
一开始进到阿克巴的陵墓我惊呆了,以为自己重回了日本,到了奈良——因为草地上都是安静吃草的羚羊和梅花鹿。 其实后来想想,印度不管外面多么脏乱差,景区内部往往都特别干净有序,比中国很多景区的内部要好,起码不用担心光脚走路踩到某些游客张口就喷的口水。除了墙体有些脱落,阿克巴国王的陵墓,绘画精美程度真的细腻到极致! 有时间都应该来看看,而且下午的光线会特别美,人也不是很多,很适合慢慢逛逛然后拍拍照 印度很多景点都不能使用自拍杆,还有些地方不能使用三脚架(比如泰姬陵),但是自拍还是不能停,比如把小狗放到书包上,画面虽然奇怪了点,但肯定是相机从没有发现过的角度。
mallock LV.15
虽然很美,但毕竟不是世界遗产,所以游客少得很,和泰姬陵以及红堡都没法比。内部有一些很漂亮量的绘画,主墓室也可以进入,除了地方偏一点,没有什么可以挑剔了。
lilian LV.18
还是值得一看的,跟他那个修泰姬陵的儿子完全不一样的风格。我们去的时候,有不少穆斯林去参拜。
Lafe LV.11
阿克巴陵是早于泰姬陵修建的,从门楼四角树立的4根高大的白色大理石尖塔可见一斑。原本的设计理念是将其子孙后代全部安葬于此,实则除了阿克巴本人,只有他的一位公主安葬于此。陵园大气磅礴,南大门的四面墙上用窑洞似的拱形挖出门窗,把白色、黑色、蓝色的石头密密麻麻地镶嵌在红砂岩外墙上,构成绚丽的花卉和几何图案,由于都是本色的真材石料,在经历了几百年风吹雨打之后,至今仍然焕然一新,楚楚动人。沿着门框镶嵌着一圈白色大理石,上面用阳文篆刻着赞美阿克巴大帝的波斯语诗句。据说当初安装有檀香木的大门,门楼顶上用金银装饰,富丽堂皇。后遭班达尔人的侵袭和英国统治者的劫掠,遗留下来的便只有石头了。虽然所剩无几,甚至连主陵墓内煞白的墙面,还是英国人撤离前总督在此掠夺并焚烧之后刷上的。但从主陵墓前的大厅依稀残留的壁画,看是可以看出些当年盛极一时那份端倪的。
空潭映月 LV.19
看过了泰姬陵,确实很难再从阿克巴陵墓找到让人惊艳的景致。但它的宁静和空灵还是让我们不虚此行。阿克巴陵墓融合了穆斯林和印度教的建筑风格,主要由红砂岩砌成。陵墓入口处是一座巍峨大门,门上四边都耸立着四个白色大理石塔楼,完美对称。
沐风 LV.16
离开时的天气彻底晴朗了,最初晨雾里庭院的草地中有大群的白鹭在觅食,还能见到许多散养的羚羊。
wirola LV.13
陵寝正殿,他的陵墓在门口进去直走一个狭窄昏暗的通道进去,里面一个高顶,四壁光秃秃的房间里。正中一个陵墓,其他什么都没有。不知是不是没有窗户,里面空气有些潮湿。有一家印度人进去以后,那个工作人员示意他们围着转一圈,我也跟着他们后面恭恭敬敬的转了一圈出来了。这里入内是要脱鞋的。在放鞋的那里,我捡到那张5卢比的门票。虽然游客的价格贵的离谱。但看这份为民众考虑的心还是善的
olitomato LV.11
最后去阿克巴陵墓,当地人一般叫Sikandra。这里离Fatehpur Sikri十几公里,要开一个小时左右。阿克巴是穆斯林在印度的第三个国王,是胡马雍的儿子,Shah Jahan的爸爸(胡马雍的陵墓在德里,也是主要景点之一)。这里门票100卢比,也要另附10卢比的旅游税。
荷风 LV.15
城西北十几公里处,包车自然最方便,据说在阿格拉堡汽车站也有路过这里的小巴车,乘坐方式与去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差不多吧。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