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潭村
100张
166
蜂评
黄山市“百佳摄影点”的第一位,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石潭村
15955591508
蜂蜂点评
(166条)
瞎玩
LV.41
根据景区游览图, 石潭 主要游玩点有 石潭 村、下汰、湖山、北山、柿木汰,在 石潭 和下汰均有住宿, 石潭 村位于山脚下,其余地点位于山上。 上山可以选择步行或乘坐当地的小面包车,山路狭窄,会车比较困难,游览旺季不允许外地车上山,当地面包车按照 石潭 -下汰-湖山-北山- 石潭 的逆时针线路单向行驶,最主要的观景点位于下汰,如果时间有限,可以只看看下汰。建议上山( 石潭 -下汰)及下山(北山- 石潭 )乘坐当地面包车,因为这两段个人感觉没什么风景可看,坐车上山后可以沿环线步行游览。 春天可以看油菜花,夏天可以看向日葵。
梓媛
LV.30
石潭村由地处高山,位于霞坑镇东面,昌溪乡北部,辖7个自然村,20个村名组,全村 户农户,人口4585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茶叶、蚕桑、菊花以及外出打工,2011年人均收入7722余元。全村共有中共党员165人,党总支下有7个党支部。石潭村突出的优势在于旅游资源丰富,为全市百佳摄影点的第一位。[1] 石潭村静谧幽深的街巷格式(十八街),诗情画意的村边水口景观 石潭 石潭 ,淡雅明快的建筑色调,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景,精湛华丽的装饰风格,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石潭村越往里走,风景越好,也越有野趣。村与村之间仅靠一条羊肠小道相连。当春季来临时,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梨花,盛开地如火如荼,那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啊!而且由于交通不便,游人罕至,是摄影、写生的好地方。
ekship
LV.45
在歙县公路客运站坐开往霞坑或杞梓里或金川的班车,在苏村下车,然后租乘三轮车(两人共10元),行驶7公里到达石潭村。村里有吴氏宗祠(明代建筑)可以看看,过后在桥头亭子处走上坡路100多米到达游客接待处,坐村里微型面包车(见图)上山到下tai村观景台,60元/车,除司机外,最多乘坐5名游客。观景台不远处是下tai村,有客栈可以住宿。这个tai字,左边是“土”字,右边是“太”字,新华字典里没有这个字。观景台西侧下方是S形河道,河边有徽派建筑和油菜花田,上午拍照好,下午逆光。早晨可以观日出云海。下山时可以约村里面包车,也是60元/车,不想坐车的话,步行沿着水泥路下山也可以,大约2公里路程,回到石潭村。坐三轮车到苏村,路边等回县城的班车,车次很多。最多20分钟就可以等到车。县城到苏村、苏村到石潭村路况良好。石潭村到下tai村是盘山路,水泥路面,路窄弯多,但村里规定为单行路,有人值守,所以不会堵车。自驾的话车子可以停在游客接待处旁边,换乘村里的面包车上山。
自由人的足迹
LV.40
石潭 也是一个古镇,也有祠堂和古民居,雨在不大不小的下着,远山近岭就升起了云霭,明天肯定是有云海了。因正值明前茶上市顺便又买了些高山毛峰。
欣喜
LV.33
每到春天,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梨花,盛开地如火如荼,再加上藏于深山中的古朴村庄组合成了一幅美妙画卷。 石潭 村为全市百佳摄影点的第一位。
河豚
LV.29
黄山石潭村是皖南隐秘的山水画卷,春有梯田油菜花海铺满山谷,秋晒秋色斑斓,晨雾缭绕时如入仙境。下汰观景台可俯瞰云海浮村,湖山村古桥流水与徽派民居相映成趣,昌溪古村保留原生态生活气息。建议自驾或包车前往,清晨拍摄光影最佳。村内农家乐可住,尝地道毛豆腐、腊肉笋干。适合摄影发烧友和短途游,避开旺季更能感受桃源诗意。四季皆景,流连忘返。
陈冰
LV.45
一个很古老的村子,有原住民,老宅也很多,去别的村子时都会来这里看一下。
驿北
LV.42
石潭村被昌源河隔为新旧两部分。走上桥梁,越过昌源河,便可走进入石潭村的老街。石潭村静谧幽深的街巷格式被称为十八街,相比山上的下汰、北山,石潭村的街道宽广了许多,也更为平整。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景,精湛华丽的装饰风格,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石潭古村至今仍保留一姓一村,历史上人口最多时号称千灶万丁。石潭村一面临河,沿河边走走挺舒服的。
牛奔走天下
LV.41
入口处就看得到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再配上小桥流水和金黄的油菜花,典型的徽州山水色! 绕过一道石门,驱车到达最高处。看见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有一处楼房比较高,被大家当成了拍摄取景的胜地。 山上总共有三个观景台,个人觉得第二个是最漂亮的,它在一座山顶上修了平台,站在这里可以环顾360度的美景。 再最后的一个观景台,可以看到一座完整的“金”山,整个山贴满了金箔。
shelly_gwj
LV.21
已经被全部修成功路,对HIKING一腔热血的人还是不要去了 吃灰,避车,毫无意思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