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天葬台
100张
当地人为死者举行天葬的地方,亲临现场感受那份虔诚
蜂蜂点评(904条)
我们先左转去了天葬台,上山的道路是沙石路,崎岖不平,尽量把车停在天葬台之前过去比较方便,停在半山腰要爬很远的山,我们的司机经验丰富,直接开到葬台之前停车,我们到的早,还有几个车位。西藏天葬条例规定不得组织游客观看天葬,所以这里没有门票也没有讲解,观看天葬完全是个人行为,大家心照不宣。藏族如果做了坏事,就躺到这块石板上忏悔,汉族游客就不要随便躺了,有点晦气。这里的大嘴人可以爬进去,里面是由无数个骷髅头组成的屋顶,女人孩子就不要进去了,要做噩梦的。这孩子在大嘴门口好奇一定要进去,刚爬进去又吓坏了大哭大闹要出去,no zuo no cry。天葬台,僧人在这里念经超度死者,然后把死者大卸八块等待秃鹫来啄食,只有死者家属可以进入葬台观看全过程。大约一点僧人开始念经,秃鹫听到声音,遮天蔽日般地聚集到天葬台前,它们已经养成了习惯,在念经停止之前不会上来吃肉,都停在天葬台前等候,少数坏规矩的,会有两个把手大门的工作人员驱赶走。僧人一边念经,一边把死者的尸体切块,现场气味很难闻,我有点小感冒所以闻不到臭味,反而因祸得福,据其他闻到气味的人说,这个味道终身难忘,我特地选了最低的位置看天葬,高处的位置可以看到处理尸体的血腥场面,我还是不想看这么血腥的场面了。大约两点,念经停止了,秃鹫们蜂拥而上,现场顿时刮起了狂风,围观的人群也就此散去。藏人相信轮回,这一生是为了下一生的幸福积攒福报,死亡也不是生命的终结,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经过轮回他们会重新降生拥有幸福的一生。布施的最高境界是肉身布施,用自己的肉体去养育其他生物是最高的恩赐,也是给下辈子积攒福祉的。
Julie7light LV.17
不管阴晴风雨,尸陀林每天都会有数具尸体被拉来天葬。尸体在被拉到天葬台之前,会先送到佛学院,有僧人会专门为亡者念经超度,之后有专门的运尸车会把遗体拉到天葬台。天葬的整个过程依旧伴有喇嘛悠长的的诵经声,天葬开始,天葬师会把亡者的遗体肢解成一块一块的骨肉,在天葬师挥刀肢解过程,天葬台外几米远的山坡上早已排满了密密麻麻虎视眈眈的秃鹫。藏传佛教里秃鹫是空行母的化身,人死后的肉身供养给空行母是一种无上功德。待天葬师肢解完毕,只需一个口令,这些秃鹫便蜂拥而上享用他们的大餐。期间一些大块的骨骼秃鹫咬不开,天葬师会再次挥刀把骨头分成小块再喂给秃鹫。短短几十分钟,所有骨肉就会被吃的干干净净,肉身终究回归尘土。吃的越干净,代表灵魂越干净。其实,人在不同的皮囊外表下都是一堆相同的血肉,一具人的尸体和一具动物的尸体又有何不同呢? 整个过程,家属只是在旁边静静观看,没有悲天跄地地失声痛哭,也没有故作坚强地镇定自若,只是平静地看着亲友灵魂的升天,是一种全然接受死亡的豁达。死和生一样,只是灵魂旅途中的节点,有生就有死,无生亦无死,都是对立体验。
陈茶衣 LV.18
观看天葬时有一些注意事项: 1、天葬时有很浓重的尸臭味,注意戴上口罩。 2、天葬进行时,不要拍照,这既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也是对藏族文化的不尊重。 天葬开始前,可以参观一下天葬台附近,这有一座标志性建筑,阎罗山,里面挂满了骷髅头骨,向人们展示死亡和无常的意义。还有一座挂满了头发的塔,那都是真人的头发。在天葬结束后,会留下主人的头骨和头发。 时间越来越近,2点多的时候,有4辆车拉着尸体慢慢开上山,藏人死后,会在佛学院一旁的红房中停尸三天, 然后由家人送往天葬台。车停下来后,家人抬着尸体上天葬台,绕着白塔顺时针转,一路不可回头。 将尸体运到天葬台的院子中后,天葬师头戴面具,戴着红色手套,手拿大屠刀,开始磨刀,并开始念经超度。香烟升起后,周围山上的秃鹫即飞至天葬场上空。 念经声越来越大了起来,天葬师一边念念有词,一边拿着刀熟练地进行碎尸处理,骨肉剥离,再把骨头用石头砸碎,把肉切碎,并拌以糌粑。这时候秃鹫已经越来越多,并且自觉的在帘子前排排坐。 尸体全部分解完后,天葬师点燃了几处糌粑火堆,并发出哨声,请“神鹰”来食之, “神鹰”即秃鹫,秃鹫一见烟火,立即飞到天葬台上,只几分钟就将碎尸抢食一空。这时候我们开始往下走,我正好看到了院子中的一个秃鹫,嘴巴叼起来了一条长长的肠子。整个画面不会很血腥,因为大部分画面都被院墙挡住了。 家属是不会哭泣的,如果他们想,也可以为家人留下他们想要的部位。在这里,死亡是又一个新生,生死轮回,就是在此。如果家属哭泣,只会让死者飘风渺于生死之间,不得轮回。藏族人全民信奉藏传佛教,他们把人死后升天作为最大的愿望。网上有人说,只有有地位的人才可以享受天葬,但是我在和当地藏民聊天中得知,他们一般死后都是天葬。
一点就到达天葬台和佛学院附近,这两个地方离得很近。因天葬一般在1点后开始,我们吃过午饭才过去天葬台。去之前有些犹豫和恐惧,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接受那画面,后面发现想多了,游客能观看的地方是离天葬台有段距离的山坡上,而且天葬台有围墙围着,不会看得很清楚的。不过最好准备口罩,有人说有味道,反正我一直捂着鼻子和嘴。天葬据说是藏族最高级别的葬礼,只有一部分人死后才有这待遇。死者由天葬师骨肉分离之后喂食给秃鹫。我们去到的时候天葬师早已在天葬台中,他拉开一张布隔开天葬台和后面的山坡。差不多时间看到四个人抬着白布裹着的东西进入天葬台,绕着白塔转了几圈,然后抬入天葬台,天葬师开始念经。与此同时,秃鹫好像收到什么信号似的,从山后面成群结队飞来,在天葬台上空盘旋后落在后面的山坡上。仪式后期,秃鹫簇拥着挤向天葬台,但是被工作人员往后赶。终于仪式完了,天葬师拉开布,秃鹫一拥而上。。。因为尊重死者没有拍秃鹫分食的场景。。。
Tang.. LV.9
宏大的天葬台,庄严肃穆。扎巴和觉姆围绕着白塔一圈又一圈祈求佛祖对生者死者的保佑,此刻山坡上的秃鹫时而三三两两,时而成群结队,呼啸而过,好不震撼!(14点到15点开始)没过多久天葬师完成前续工作拉开布帘,秃鹫前拥后挤的奔向天葬台,场面的震撼程度让人们呆立在山坡上,脸上复杂的表情难以言表,少了喧闹人们默然离开,也许是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也许体会到存在与消亡的距离感,无多言语,只愿把握此时此刻。
冰点 LV.32
天葬台在距离佛学院6、7公里之外的半山腰。一般在下午两点半以后开始,铁丝网将天葬台圈了一个很大的禁区,人们只能隔着栅栏远远观望,想要看清整个过程,基本不可能。 天葬必不可少的主角——秃鹫。藏人传说如果神鸟将尸体全部吃净,就表明死者生前没有罪恶,灵魂就能够升入天堂。而秃鹫不像其它鹰类,从不吃活物,所以成为沟通凡人和神佛之间的使者。这也是藏人敬仰它、选择它的原故。 时间临近,秃鹰们似乎闻到了血腥的气息,开始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只、两只、十只、几十只……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天葬台四周的山坡。它们好像是经过训练似的,井然有序地排着队伍,双眼虎视眈眈地盯着前方,等待即将到来的又一顿免费大餐……
天葬仪式一般是在每天下午一点至两点之间举行,建议大家提前到达去占据一个视角比较好的地方。 还有就是记得戴口罩,因为天葬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血肉尸体的味道,比较恶心和难以接受,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面对藏族同胞对生命的淡然和从容,我们何尝不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对于滚滚红尘和这生前名利追逐的态度和心理,放下一切,放下生死,学会解脱,才能拥有的更多。 注意事项: 1、观看天葬时请不要对着尸体照相,一定要尊重死者和当地风俗。
天葬台被铁丝网隔开,游客可以在铁丝网外面观看。虽然可以看,但这不是表演,是死者的葬礼,应该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场合。 下面被篷布挡住的区域,就是举行天葬仪式的地方,其实就死死者被秃鹫吃掉的地方。 秃鹫越来越多,下面分尸的人还在用刀肢解这尸体,有些迫不及待的秃鹫就钻了进去,当然被赶了出来。直到拉开帘布的时候,等在外面的秃鹫就像看到发令枪冒起了黄烟蜂拥挤了进去。 现场确实会有腥味,就像动物冷冻运输的胴体散发出的那种气味,因为尸体也冻住的,肢解的人用刀砍的声音就像在砍木头。因为离得较远,气味并不浓烈,不经意去闻甚至不易擦觉。所谓的腥臭恶心的气味,多半是人的心理作用使然,所以介意者慎入是句正确的忠告。 落单的秃鹫,想要钻进去尽一份嘴力,一路从上面跑下来,边跑边往隔离网里面钻,我纳闷它为什么不飞过去呢?或许是受伤了不能飞行,也可能是在情急下太过紧张忘记了自己的本能。 游客已经很少了,下面的秃鹫还是密密麻麻的在那里吃着。藏民认为秃鹫是天神的使者,死后被它们吃掉,会被引导进入极乐世界。
色达天葬台就在佛学院附近的山上。虽然露台是丧葬仪式场所,但新兴修缮后的天葬台,更像是一个陵园公园。 在公园广场上展示了许多雕刻作品,以呈现藏传佛教的起源与故事。有台阶而上,逐渐可以看到一系列具有浓重仪式色彩的法事相关功能区域。一座佛塔,佛塔后方是像石林一样回廊,张嘴神像模样的骷髅塔,头发架成的三米高经筒……一路走过背脊发凉。山坡上有一个供上百人观看天葬仪式的坐席区,许多游客已经早早地来到此处等候了。天葬仪式一般在中午进行,准确时间是不固定的,天葬的人数也是根据周边藏民家庭申请情况进行安排。  读书的时候听说天葬就觉得很惊讶,不敢相信人类会用这种方式送别亲人,因此我此刻就坐在观望台看到被秃鹫分食躯体的过程,成为陌生人葬礼的见证者时,心里不禁忐忑起来。 对于藏民家庭来说,这个仪式算是普遍认可且神圣高尚的,他们不仅将亲人带到仪式台,还要在秃鹫分食躯体的过程中守护在仪式台旁边。征服死亡恐惧,我没想到还会要直视死亡。对于死亡的焦虑,在此之前我可能有过短暂思考,但可能是避而不谈,逃避过去了。 现在回过头想想,成为秃鹫的食物,或是化为灰烬、成为土壤养分,这可能都是亲人离别后能量殆尽归零的一种算法吧。 天葬仪式持续了近一个多小时,在观望台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秃鹫们从头顶飞过时的压抑。
书生意气 LV.35
色达 主要是两个看点,一个是天葬台,一个佛学院。同车的旅友都不想去看天葬,只有我抱着探奇的目的去了天葬台。 到了天葬台,必须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黄色围墙围起来的天葬台、挂满了头骨的阎罗山洞、缠满了头发的转发轮无不给人强烈的心理压力,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异味。从我的思想意识上无法把一场葬礼,理解为一场娱乐,所以在天葬台停留了10分钟就走了。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