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
100张
印度的母亲河,是教徒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91 70605 07245
蜂蜂点评(321条)
恒河 的看点主要是一早一晚两个时间段。 早上,请于6点日出前来到河岸边,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朝圣者:洗澡的,游泳的,甩头的,静坐的,洗衣的,烧尸的。 包个船,泛舟江上,游历各个河坛,看不一样的风景。(包船价500INR,一小时,一船)
过气正太 LV.10
恒河比想象中的宽不少,水流也很大。恒河里圣浴的人们。沿着河边走往前走,人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圣浴的人,令人眼花缭乱。已经洗完的妇女就在旁边直接换衣服,一大块纱丽在他们手里慢慢被折在身上。五颜六色十分好看。恒河的水流比想象中的要大很多,河水也不像传闻中那样脏。河边的建筑很有风情,这是属于瓦拉纳西的印记。
杨舒然 LV.7
这里聚集了很多将死之人,因为教徒认为只有死后尸体在恒河边进行焚烧并入河内,才能得到灵魂的升华。 我们到时,河边聚集了等待日出的教徒和游客,教徒们顶着衣物待日出后祈祷焚香沐浴,游客们则准备好相机随时记录。很多6、7岁的小朋友端着祈祷用的鲜花蜡烛贩售。 登上一条手摇船后才窥见恒河的壮阔,流水缓慢但河床宽阔,一眼望不到河对岸而是堆满“金刚砂”(当地商贩称Diamond Sand,其实是石英砂。。。)的河心滩。 太阳还在河滩上徘徊,整个河面宁静悠远,我们坐在船上,手上拿着祈祷用的蜡烛,河岸边的景物慢慢略过。 绿色的水塔旁就是著名的烧尸场,空气中飘来烧尸用的名贵木材的香气,我们正要拿起相机准备拍,小明马上严肃的组织我们,作为一个印度教婆罗门,他说不要拍我们自然就放下相机。 但我还是好奇就严肃地问为什么不能拍,他用烂中文说:“你不怕他跟你回去啊?”  我一阵好笑又一阵鸡皮疙瘩,当时的氛围可以说是温馨的,我们一艘小船一路说说笑笑,但说到这个烧尸场,两只水鸟飞到船舷停住,一种诡异的气氛蔓延开来。 9点左右,太阳升起来了,整个恒河沐浴在温暖的晨光中,我们纷纷把祈祷用的蜡烛放下水,用右手划两下把它送走。 然后是精通各国语言的贩卖小商品的商贩主场,我们被物价惊呆了,在这样的景区,放生一桶野生小鱼居然只要30卢比(3块钱!),一个铜铸小壶100卢比(10块钱)。 船夫带我们绕了三圈,结束了今天的恒河日出之行,这样的景致,更让人更期待晚上的夜祭。
疯子' LV.17
这里你将看到的是最真实贴切的印度。 无论水里的人们如何嘻闹,也影响不了教徒虔诚的祈祷。 沿岸到处都是洗衣服洗澡的人们。 白天四散停泊的船只此刻也都开了过来,开始兜售起了船票,可以让许多没提前占到有利观赏位置的游客坐在船上观看。 祭祀台前有少许座椅,观看祭祀并不收费,座椅早来早坐。 每到下午四五点,这条路上便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大家不紧不慢的走向恒河的祭祀台,等着夜幕降临时日复一日的恒河夜祭。 四周能看到祭祀台的地方都会挤满观众。 当夜晚来临,整个祭祀台灯火通明,大家都在等待着。 仪式达到最高潮时,所有人自发地站起,面对恒河挥舞双臂高呼,其中不乏有游客。 随着悠扬的唱赞结束,开始了神圣而又古老的祭祀仪式,祭台上有几种不同的法器,祭司们按照传统的顺序依次使用。 也许你会和我一样听不懂,甚至看不明白,但当你站在恒河边拥挤的万人堆中,你一定能感受到印度教徒对于信仰的虔诚和狂热。台下的印度人就和游客不同,整个过程专注认真。 当祭祀结束,拥挤的观众有序的离场回家。这里的夜晚街道都是昏暗的,除了夜祭似乎没有其他夜生活。
arwensmn LV.22
当恒河岸上,落下一个空旷白日的时候, 恒河 祭礼就已经开始准备了。从瓦拉纳西诞生之日起,恒河边的祭祀就没有中断过一天,婆罗门祭师们,准备了水、火、香、灯、铃、鼓和一脸肃穆一心虔诚,一祭就是五千年。最丰厚的牺牲就是那忧伤血泪中尘埃斑斑的岁月,是岁月里逐年益增的渴望——渴望死,渴望重生,渴望梵,渴望人梵合一。这种渴望当然不是 印度 教徒独有,正如真理不需要标签,幸福也不需要标签,它不是 印度 教的、佛教的、伊斯兰教或者基督教的,它不是任何人的专利品,它属于每一颗希求圆满的心。 与夜祭同样重要的,还有晨浴。清晨五点,天还未亮,气温只有10度。瓦拉纳西的主街上已经有了不少去河边晨浴的人群,商铺虽然都关着门,但街道上一样热闹。沿着主街跟着人群一直走,就能到达 恒河 边的祭坛。来到恒河岸边的时候,还没有日出。人们遥遥赶来,将解脱后的第一阵喜悦献给恒河,将解脱前的最后一腔痛苦留给瓦拉纳西;将最初的答案献给恒河,而将最后的疑问留给瓦拉纳西。岸边并不平静,兜售鲜花的小贩穿梭于人群与牛群,苦行僧在为人们赐福,远处的祭师举着火把祷告,水鸟被船工的叫声惊起,又重新落到水面上。 瓦拉纳西是恒河边的城市,行人、神牛、游行的队伍、人力三轮车、突突、汽车、马车、狗和飞檐走壁的猴子,他们无处不在,高分贝的喇叭和喧闹会24小时充斥着这里每一条主要街道。这里丰富多彩令人目眩神迷,这里混乱无序也不留余地,这里无所顾忌还对此毫无歉意,瓦拉纳西不会对任何人手下留情,无论你是当地居民还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一切规则在这里无效,因为瓦拉纳西是神的土地,圣城从来不守人间的规矩。 如果你做好了准备,这里会成为旅途中最难忘的一站。
安哲_ran LV.25
沿着恒河岸边分布着大大小小80余个河坛,每当夜幕降临,河坛上开始举行火祭,而日出之时,同样的祭祀又被做起。 在恒河岸边众多的河坛中,一些河坛又被作为焚烧尸体的场所,印度教徒认为,瓦拉纳西是离神最近的地方,这里的恒河便是天堂的入口。 如果你去到瓦拉纳西,一定要在恒河边看一次日出。 当太阳跳出地平线渐渐升起时,浑浊的恒河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沿着河边进入恒河沐浴的人也多了起来。看着人们接连不断的进入恒河,我觉得这画面像极了飞蛾扑火,可到底是何种能量牵引着他们像着了魔似的进入这河水之中沐浴、漱口,甚至饮用恒河水。河水温暖,水面成淡金色,眼前满是虔诚祈祷的印度人,如果你静下心来在恒河边坐一坐,你能感受到的会更深。
越林帆 LV.35
终于得以在日光之下好好看清楚恒河的真容。这条哺育了地球上近十分之一人口的母亲河,这条印度文明发源地的河流,这条承载了各种生老病死的生命因子、污染物超标的河流,看起来,且漫且长,但并不十分污浊,至少比我想象中要干净许多。 恒河有几个知名的码头。南面的达萨瓦梅朵河坛是夜祭所用,北面的玛尼玛卡河坛则是最大的烧尸码头。 据说,有很多信徒晚年来到瓦拉纳西,住在当地的小旅馆,就是为了等死,好在死后能神圣的“归西”。如果住满一段时间没有死亡,还要把位置让出来给后边等待的人。 往回溯流,一路上是晨浴的人们。 虽然烧尸和刷牙洗澡都在一条河里,我们看来难以接受,但这就是他们心心念念所追求的的“神圣”。 在这里,人们忙着生,忙着死。忙着将自己化为恒河波涛中的一朵。
瓦拉纳西的所有庙宇群都集中在恒河西侧,东侧则没有任何建筑。去恒河看日出,起初天暗沉,西方铁青,东方些微白意,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时,整个河面一片橘红,或许是空气从不曾清透过,日出显得朦胧。红日周围,姣光万点,霞光尽染无余,墨澄澄的河水缓缓流动,深邃而沉静。河面上漂浮着花瓣、飞虫尸体、五颜六色的船,河里有洗浴的水牛、祭祀的香火残骸、祈祷的教徒、焚化后的骨灰,还有没被烧成灰的尸体被抛入河中……各种污物或圣物在河水中时隐时现。河阶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太阳升高了些,把缤纷的色彩照得更加艳丽,人们在金色的阳光下享受着恒河圣浴,沿河而上,可以看到上游父母为新生儿的洗礼,母亲为出嫁女儿祝福,下游为逝去的亲人送行,看到了人从诞生到死亡的一生,生与死近在咫尺,却安之若素。各种姿态展现出来,念念有词高举水壶倾倒恒河水的,浑身泡沫搓澡刷牙的,双手合十闭目诵经的,浪里白条各种姿势游泳的,郑重祈祷的,谈天说地的,贩货卖花的,趺坐苦修的,画面看似纷乱嘈杂,仔细体会,却又那么自然世俗的和谐,这就是他们最寻常的生活场景、最朴素的人生剪影,一切都与物质无关。默默凝视着这涤魂荡魄、涤尘荡俗的画面,一动不动的凝望,久久默立,为之震撼。 晨祭仪式,不是夜祭的那班人,颜值是差了少许。河边很多兜售小商品的小商贩,推销的商品蛮有意思的,不过记得狠狠砍价。
麦浪 LV.34
 恒河日出是恒河非常美的景色之一,一般是早上5:30开始,泛舟恒河上,可以看到清晨的恒河河坛已经有很多在这里沐浴洁身的人,在恒河上等日出需要耐心,日出没有出来之前,有一些小冷,不过等待日出以后,就暖和了许多。       除了看日出,在恒河还能看到最震撼人心的一幕,那就是烧尸场,当地的小哥介绍,这里每天平均要少200具尸体,然后烧了之后骨灰再撒在恒河里,以此轮回自己生命。这里的民众,从出生到死,都在恒河,Gangga river。        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其印度文明的流传至今都附带着浓浓的宗教属性,从课本上所学习到的印度哲学思想到现场去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确实都充斥着仪式感。恒河作为他们的母亲河,其流域是也是佛教兴起之地,悠悠长河哺育着两岸的印度百姓,使这个宏大的民族从古到今,无数的教徒和民主涌入瓦拉纳西,他们为了朝圣;为了信仰;为了被恒河洁净……而我们只是一个游客。
我是薛森 LV.24
印度教徒把在瓦拉纳西恒河水里洗澡作为自己的人生大事,很多人来到恒河洗澡‘净身’。虽然现实状况水质非常糟糕,但教徒们得到了心里的解脱。 恒河夜祭,祭司们面向着恒河做着法事。每天都会上演,不论风雨。信徒们赤着脚从全国各地而来,来参拜湿婆神,奉养恒河,在圣河里沐浴,饮用圣河水。 早已在网上知道恒河水是有多么的混浊,不过第一次见还是震惊到了。从火车站前往恒河大概步行需要一个多小时。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在恒河岸边分立着很多的圣坛。圣坛在没有祭祀的时候成了孩童们游乐的场所。恒河包容万物,包容一切的生灵,甚至包容生死。有条件的印度人都会在亲人的忌日来到恒河边,理发,沐浴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