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
100张
是世上无与伦比的地下军阵,非常雄伟壮观,在此感受古朝代的历史辉煌
029-81399174
蜂蜂点评(8064条)
首先说交通:在西安火车站对面靠近古城墙的那个广场有直达景区的公交车306路(游5)(白色公交车一定记住!)暑假去的时候人特别多,会在广场上排很长的队。这时候会有穿蓝色短袖制服戴红色袖章的“工作人员”打着类似“队伍太长了,排成2排”或者“去华清池的在原地排队,去兵马俑的跟我走”的旗号(反正就是要你跟她走),千万不要上当,每次都会有一大波人跟着走。笔者也被骗跟着走了一段,路上会说要游客跟着导游走。笑话,公交车怎么会有导游!于是赶快回到原来队伍中去,跟着这帮人不知道会被拉到什么地方去,细思极恐系列。而且,正规公交车工作人员竟然对此行为视而不见,既不制止也不提醒,这点特别无语。306路公交车班次特别多,而且由于需要走高速,会保证每个乘客都有座位,票价7元一位。路上公交车工作人员会简单介绍一下华清宫和兵马俑两个景区的概况。据公交车乘务员说,由于兵马俑博物馆属于终点站,一般傍晚从兵马俑发车回西安市区的时候一般都会坐满,这样在中间站华清宫就不停了。可能华清宫也有单独回市区的车吧,由于没去,就不太清楚了。 对于兵马俑景区:1、个人建议拼几个人请个讲解(90元/5人),不要去租用售票大厅里的自动讲解器(30元/个,押金100现金),那个讲解器基本上就是在三个坑的门口逼逼些百度百科都能查到的内容,讲解都是用的话筒和耳麦,不是传统的扬声器,相对来说讲解更生动活泼一点。2、景区人实在是太多了,西安暑假还特别热,本人差点中暑,游览体验很是一般。个人感觉现场看还不如上网搜。
恶魔路西 LV.12
兵马俑的变化倒是不大,连讲解台词也是一尘不变,依稀记得但是观光车很短又很贵,这次机智的不坐观光车结果发现路程还挺长的。。。从第一馆进去,就这个字形容,震撼!!!细观就更加有趣,每个人的造型都各自不同,而且装备也各不相同,你可以从中读到军阵的构造,骑兵的配置,军阶的等级等等,俨然一只所向披靡的战国军队就完美的呈现到你面前。。。当然,兵丁的配置必须个个虎背熊腰,该夸张时还是必须夸张一下,满足了第一任皇帝的虚荣心,可惜的是秦皇还是驾崩的早,所以兵马俑还是没有真正的完全竣工,这次来玩恰逢遇到专家在修复兵马俑,整体上看修护的进程还真的是步履维艰的推进,为了大家可以见到越来越多的兵马俑,有一群人却是在不日不夜的付出。 走出大三馆,还有一个特殊的博物馆,里面有特别的是将3000片成功拼接起来造型精致的铜马车,真的的精美无比,这是中国考古史上发现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马车。另外馆里还展示从兵马俑发现至今的历史片段 ,想当初村民发现兵马俑时以为是菩萨,吓的赶紧跪拜就谅解,还好遇到一些学识之士,总算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才把这些历史文物慢慢的重现天日,才使如此历史悠久的军阵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很多人都说应该感谢打井的那位老汉——杨培彦,据说以前有十几个杨培彦在博物馆门口签字,而我认为更该感谢的是赵康明,一个为了修复兵马俑付出终身的学者。
门票被导游收走之后,就没还给我,有存票根习惯的我至今心里膈应的... 拿到门票后,坐小车:¥5/人  到达集合地。 参观后不得不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 此外,馆内还收录着大量遗迹珍宝,秦国曾经的辉煌可见一斑。 讲解员首先带我们来这里看了世界遗产的标志。 因为殉葬品戾气太重,大厅里的装修设计都与辟邪相关:几个顶梁柱在顶棚的照耀下,似宝剑;顶梁柱的底端由墨玉制成。 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参观快结束时,导游说:你们参观完兵马俑,在回去的路上必经一条商业街,这条商业街政府没有办法关掉,因为这就是政府为了弥补占用村民土地而给他们的西洋房。 五点结束了参观,因为跟着讲解员,有很多兵马俑没有看到~报团游的弊端。
杨三岁 LV.15
宽敞明亮的售票大厅,门前会有很多很多讲解问你要不要拼团,说什么就差你一个人就可以马上出发了,先不要答应他们,进售票大厅买了票再说,出来再找讲解也不迟。 售票厅隔壁就是检票口,讲解会跟华清宫一样,发耳麦,门票一定不能丢,要过两次安检,跟紧讲解,离讲解太远的话那个讲解机器会跳到另外一个讲解员的频道上
这个场面是真的很震撼,你站在那就可以感受到真正的古今对话,而且兵马俑千人千面,没有一个是一样的,每个兵马俑上面都是有制造者名字的,当时如果建造者造兵马俑时哪个部位没造好,就会砍下建筑师哪个部位,所以才会有这么震撼的作品 买了一本兵马俑博物馆出的书,这个是有收藏价值的,对于爱看书的我来说,必须得收藏呀
Jocelyn LV.28
进去之后说去主要的地方还有点距离,可以坐观光巴士,价格好像是五块钱吧,我们想着也不贵那就坐吧,结果发现并没有多远也。 我们是从二号坑开始参观的。 二号坑除了坑里还有一些像这样已经挖出来放在陈列柜里供观赏的兵马俑。 然后到了三号坑,比二号坑要小很多啊,不过可能因为小所以离的近,看的很清楚,不知道大家懂不懂那种心情,就很神奇,不知道咋描述的感觉… 一号馆真的超大的啊,进去心里就一声:嚯! 我们应该进的是后门…因为这边的兵马俑都貌似是挖出来还没有处理的部分… 然后走到了正门进来的地方…现场看还是挺壮观的呢…
小baby LV.31
兵马俑的人真的是人山人海都不足以形容。而从景区口到博物馆还要走十多分钟的路。然而当我们终于进入博物馆,看到兵马俑真迹的时候,能想到的词只有“壮观”。虽然很俗,但确实很壮观。 仔细看去,每一个陶俑都形态各异,仿佛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其余几个坑里的陶俑就没那么幸运了,在出土的时候或多或少有了不同程度上的损伤。相比之下有一种隐隐的苍凉。 而文物修复者们,就是在每天努力的修复着这些残破的陶俑,力求最大程度的恢复他们本来的样貌,让他们在千年之后重新站立起来,继续无声诉说他们的故事。
小飞象 LV.12
我们进去喊了个讲解,那个阿姨对讲解不太走心,但聊起她儿子,就是讲不停的走心啊。我们两个人花106rmb,觉得不太值吧,这个还是看个人了。 原谅我导游讲的东西基本上不记得了,只能感叹一下古人的神奇技艺。我还记得古代人身高不高,但兵马俑都被做成了平均180cm+! 其实到这对于我最大的意义就变成了赏大西北冬日风光:苍茫褐色山丘,绿色的只剩松树柏树长青树种,绵延的山啊树啊在远处隐匿起来。 那一路上令人反感的一件事就是到处都有拉着你喊你买他柿子的人,喧嚷,霸道,拉住就是:“十块钱一篮,柿子带回去,自己吃送人都划算!”还有就是那里的鸽子不知道是不是多久没自由过了,在路上走着寻找吃的,飞都不会飞了。
海洋之心 LV.17
西安火车站坐游5白色公交车直达兵马俑博物馆,全程大概1小时,人满发车。兵马俑博物馆有3个坑,最大的是1号坑,出土的陶俑数量最多。兵佣神态各异,可以根据穿着判断他们当时的官阶,也可以根据站姿跪姿知道他们的兵种,比如跪射俑。不少陶俑需要修复,后面可以见到修复操作间。考古工作者是平凡而伟大的,做着细致的工作,带着崇高的理想: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让我们更加了解历史。
来自我的西安游记《千年一瞬长安梦❤饕餮西安红尘中(美食美景——网红新派地道传统人气美食,西安初雪跨年美景旅拍)》http://www.mafengwo.cn/i/11626046.html 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满载先人的遗迹,这里有他们生命的点点滴滴,这里有我们心中的未解之谜, 我遥望天际,来自远方的夹杂着微雪的冬风里,是否也有你的气息,也有穿越千年的心有灵犀。 据说兵马俑没有淡季,只有旺季、旺旺季、和超级旺季,好多人的经历都是进去了就排着队往前挪动,一旦被挤进去,即使天生神力,也无力回头,只能被澎湃人潮一路推送一圈,然后出来了,兵马俑几乎没看到,看遍了成千上万的后脑勺…… 怎么办?到底怎么办?——虽然我们是元旦去的,但冬天大抵是相对人少的,一进一号坑,就发现人满为患,果断绕道先去参观了二三号坑和博物馆,冬天下午5点半闭馆,我们在5点左右回到一号坑,已经有大排的空旷地带可以和亲爱的兵马俑合影了。大家可以选择早晨一开门,或者下午快关门的时候来。 展开一卷竹简,回到两千年前,四处烽烟,战火八面,得天下开盛世元年,长城万里相连,陶俑震撼人间,终落尽又千年。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