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宗祠
100张
322
蜂评
明代具有很高艺术水准的祠堂,与月沼组成宏村八景之一的“月沼风荷”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城山...
13965526193
蜂蜂点评
(322条)
Kahara_
LV.23
古徽州盛行敦本敬祖之风,各村均建祠堂,且有宗祠、支祠、家祠之分。古徽州名门望族修祠扩宇、营建支祠,规模胜似琼楼玉宇,以显示家族的昌盛。汪氏宗祠的建筑精美,内有不少明清时代的文物,如果来宏村旅游,千万不要错过。
雨昊
LV.43
汪氏宗祠,为祠堂名,位于安徽宏村。建于明代。整个建筑平面呈"凸"字形,面阔24.40米,进深32.70米,脊高10.20米。正厅七开间,中有天井,前有围廊,门旁有抱鼓石。全饲布柱70根,属"满堂柱"建造。正厅四根前檐柱粗大厚实,呈棱形。明间金柱也为梭形。前檐柱及廊柱均有"柱斗科",柱头科之间有"平身科",均为二跳斗拱。
Autumn1010
LV.18
汪氏宗祠是一处建于明代的祠堂建筑,属于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安徽宏村。整个建筑平面呈"凸"字形,面阔24.40米,进深32.70米,脊高10.20米。正厅七开间,中有天井,前有围廊,门旁有抱鼓石。全饲布柱70根,属"满堂柱"建造。正厅四根前檐柱粗大厚实,呈棱形。明间金柱也为梭形。前檐柱及廊柱均有"柱斗科",柱头科之间有"平身科",均为二跳斗拱。前檐斗拱比廊檐斗拱粗大,柱头科16朵,平身科18朵,转角铺作"小拱头"。曲梁与柱子衔接处均有丁头拱承托,拱眼如单幅云。斗拱、梁架、梭柱等镂刻精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自由人的足迹
LV.40
汪氏宗祠又叫乐叙堂,位于月沼边,是古人处理族中大小事务,祭拜先祖的地方。这里为典型的徽派三进间建筑,目前第三进已毁,现有的两进分别为“一进”家族聚会处理大小事务的地方和“二进”供奉先人牌位。里面的先人牌位中供奉着 徽州 唯一一位进入男性祠堂的女性——胡重,她主持修建了南湖,可是当地了不起的人物。
河豚
LV.29
宏村汪氏宗祠是徽州古建瑰宝,建于明代,为汪氏家族祭祀、议事核心地。建筑布局严谨,正厅梁柱木雕繁复精美,以"百子图"雕工最绝,天井采光巧妙。宗祠内设祖先牌位,保留明清匾额十余块,其中"世德发祥"为董其昌题字。门楼石雕层次分明,八字墙设计彰显宗族地位。建议清晨参观,光影透过天井洒落,木构纹理与石雕细节更显生动。可结合月沼倒影拍摄全景,周边三立堂、乐叙堂等古宅可串联游览。
Jenna
LV.27
汪氏宗祠算是一个知名景点,或者说是一个名人的别家小院,有自己的一定特色。在这里还是发生了一点小故事的,比较难忘。 从宏村进来不远处就能够到达这里,宏村的路都比较小,有河水要过桥,大多数游人都只是靠步行来到内部,所以来汪氏宗祠也是步行就能够解决的。从大门口进来也就五六分钟时间吧。汪氏的名字具体叫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但其也是对中国历史有贡献的名人之一了,当然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其感人的故事,当时导游有给我们解说,还是比较值得敬畏的。这里现在游客没有以前多了,估计看惯了这种风格,但总体还是可以的,就是缺少吸引人的地方,应该加强维护管理。
浴火为龍
LV.36
这里特别提一下这名叫胡重的女子,她的画像被挂在汪氏宗祠中,这个就很奇怪了,第一个她不姓汪,第二她是个女子,在古代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允许的。但是因为汪家的男子不是做官的就是在外经商常年不归的,当时的当家就是这位汪家的大夫人,她设计并带领全村人建造了 宏村 的水利工程,才让 宏村 有了如今的模样和规模,汪家人认为她的功劳比很多男子还要大,一致认为应该把她供奉在汪氏宗祠中,肯定了胡重对 宏村 、对汪家的巨大贡献。
水木年华
LV.3
在汪氏宗祠内,追溯了汪氏家族的兴旺史以及建设宏村的历史,真可谓门庭兴旺,耕读世家,书香门第。
Maika_Syou
LV.40
偏爱这种错落有致、黑白辉映的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代表,使人得到一种明朗素雅和层次分明的韵律美的享受~~
ʚ奈奈ɞ
LV.14
汪氏宗祠是一处建于明代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宏村是汪姓聚集地,所以有这个祠堂完全理解。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