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讶洞
100张
充满奇形怪状乳石的海上溶洞,乍一看确实很让人惊叹呢
+84 985 873 537
蜂蜂点评(42条)
紫澄 LV.45
惊讶洞需要先沿着台阶攀登到半山的入口处,此时狭窄的台阶上各国游客渐渐拥挤在一起,好在还算有秩序,要不然还真是容易出现危险。进得溶洞,视野随着深入瞬间开阔,钟乳倒挂,光影婆娑,最奇特的是,在溶洞的顶部有着无数的小窝,好像走在云纹密布的天空下。
水杉 LV.45
第一站惊讶洞,登岸后需要沿石阶爬至山顶,女儿耍赖不走路,只能抱着她,到洞口衣服已经湿透。不过如此辛苦确实值得,登高远眺下龙湾,画面和在海上平视时不同。游船们经过山与山形成的隘口后来到巨大的驳船场地,白色的船只在淡绿色的海里行进,身后留下的波纹很快被抹平,似乎这些船未在运动,是静止的。 惊讶洞洞口不大,里面空间非常开阔。看到进门处巨大的钟乳石屏障,每个人都发出一声惊叹,我想这就是溶洞名字的由来吧。 洞里温度骤降,凉爽异常。洞顶垂下的石笋是被冻住的瀑布,上面还有水的印迹,触之湿冷,时间久远的已与地面汇合,形成巨大的石柱,加上灯光效果,具有了魔幻色彩,像陷入混沌黑暗的盘古,用身躯将空间撑起,以神力支持天地。 洞穴深处幽暗,要不是到处有光亮,真会觉得误入某妖怪的巢穴。怪石如拦路小妖突现,有像乌龟的甲壳,有像天狗的利齿。一条巨大的裂痕拦住去路,朝下看深不可测,小路只能绕开,在怪石中穿行。 出洞前,耀眼的光束从裂缝投射进来。 拾级而上,重见光明时,漂亮的下龙湾再次出现在眼前。 下山后,不知哪跑来的大猴蹲坐在石桥围栏上,皮毛顺滑,颇有灵性地打量着过往行人,女儿被它深深吸引,怎么也不肯离开,还好导游帮忙解围,说下一站就去看猴子,这才上船。
东奔西跑 LV.34
导游VAN在介绍下龙湾,大致是“古代英勇的越南皇帝在下龙湾运用智慧击败外来入侵者”。当然,侵略者就是来自蒙古的“中国人”。(历史上越南的确打败过十万蒙古军,我猜可能是蒙古人不擅水战?)。这是英语团,不知道国内团参观时他们是如何介绍的。进洞后的第一洞面积不大,据说只有30几平方米。然后进入第二洞,豁然开朗,当年法国发现者看到后“哇”了一声,惊讶洞由此得名。第三洞的面积巨大,洞顶很高。该洞的特点是洞顶的波纹状。若跟天朝比,“惊讶洞”算是一般,也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灯光。但是海上钟乳洞很少见,因此弥补了壮丽奇巧之类的缺憾。还有什么好说的?尽情享受海上溶洞的美妙吧。
爱思 LV.23
惊讶洞,场面开阔,虽不算大,但仍有一定气势,洞外的海景同样很美。
LV.19
与桂林的岩洞相比,下龙湾的岩洞更原始一些,同时也更干燥,干燥意味着岩洞受得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无法继续生长,会日渐消失。进洞的时候,船就停在入口处,我们玩好了,再坐船去下一个景点。去游玩一般是包船,我们一个团17个人,坐了一条30人的船,提供一顿午餐。当地人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和意识都没有,推荐旅游产品没有特色,显得廉价和粗糙。洞穴里温度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光线虽然不是很强但也不黑,只有一种颜色的灯光,但可以很近距离地看、摸,过道也设计的尽量与环境相协调,高高低低顺着地势。非常值得一去,一定要趁早,趁没有太浓的商业气氛,趁没有被破坏的太过。
路客Luke LV.42
越南人引以为豪的溶洞,与国内的一些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台妹Anita LV.15
很夢幻的地方,不管外頭的天氣如何,洞內都很涼爽,一道道自然的太陽光射進來,就像天堂。
若逸Rois LV.39
惊讶洞,下龙湾最著名的溶洞。 然而,对于从广东、广西等地来的游客而言,完全没有吸引力啊摔! 这种货,在两广地区谁没见过啊……
神马农庄 LV.36
它是下龙湾上最宏大,美丽的岩洞之一。惊讶洞特色之一是洞顶都是无数的小窝,游客进洞后感觉好像是走在云纹密布的天空下。不过,这样的溶洞太一般了——对于来自天朝的游客,简直是小菜一碟
沁竹一叶 LV.34
说实话,一点都不惊奇,特别是看过我国大好河山后,你会觉得这个溶洞也没啥特别的,也不知道当初那几个法国人发现这个洞有啥好惊讶的。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