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大峡谷-云龙地缝
100张
·云龙地缝是世界罕见的U形地缝,也是世界上唯一两岸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缝。 ·全长3600米左右,平均深约75米,目前对外开放1.6公里左右,主要景点包括...
蜂蜂点评(166条)
我在小伙伴的催促下,一步三回头,才挪到地缝入口,向下望去,几道瀑布坠入大地的裂缝中。 沿着台阶下到谷底,环境变得清幽,瀑布犹如乳白色的珠帘,沿着红色的崖壁,在绿色植被的簇拥下🍃,从人的身边跌进绿色河谷,瀑布下坠时的气流挟凉意扑面而来,瀑布的水量恰到好处,人仿佛从一道又一道瀑布间穿过,但不会被打湿☔,地缝中不需要雨披等防止被瀑布溅到的装备。 大多数旅游团玩到吊桥处,便往地缝的出口走去,走完全程的游客不多,所以在地缝的后半段可以开启包场模式,峡谷愈发深邃,地缝的后半段,有一段又一段雨棚防止瀑布直接落在头上,伸出手就能摸到瀑布,有几道瀑布声势浩大。 两侧绝壁与崩塌在谷中的巨石,彰显着大自然的神力,雨棚通向地缝的终点,地缝终点的垂直观光电梯还在施工,未投入使用。要想爬出地缝,只能走台阶,台阶绕山壁而上,爬得我气喘如牛😤。
Abby Huang LV.32
景区门口有一个一个平价超市🏦,价格和外面保持一致,还有专门的面包师制作新鲜糕点🍞。 推荐指数:⭐⭐⭐⭐ 门票:¥50元💴 景点类型:地缝 云龙地缝是一条罕见的U型地缝,既两边的石壁都是垂直到底的。据说全长有50公里,景区开发区域只有几公里。地缝里有河流、瀑布,四周阴凉,温度比地面要低许多。 从七星寨下来已经四点钟了,我们的计划是乘坐18:30的末班车回恩施市区🚌,因此时间紧迫,赶忙跳上去云龙地缝的班车,十分钟便到达景区门口。 在地缝景区仍可仰望七星寨绝壁, 横跨地缝两端的风雨桥,站在上面可以俯瞰地缝全貌 出口在地缝的中间段,是非常陡峭的阶梯,爬上去很辛苦😤。若时间充沛可以一直走完地缝,终点处有垂直电梯可以乘坐上山,省去一段辛苦。
何kw LV.15
来到这里,令人有种远离城市的喧嚣,去到世外桃源的地方,去寻找一丝静谧、最真实、最自然的感觉😊。 我们沿着垂壁上的栈梯往地缝中去,一股潮湿的寒气袭来,感觉清凉惬意,渐渐听到水声💦,看见底下幽蓝的涧水在乱石间蜿蜒。 “云龙地缝”最美的景致,莫过于悬瀑和岩石。我们在瀑布的斜下方,向上望去,两条瀑布水同时倾泻而下,仿佛有着神龙🐉入深渊般的气势。 一路过来,木制的栈道虽然潮湿,但栈道上都铺有防滑垫,行走起来安全而方便,可见景区的管理是多么的贴心,值得一赞👍
雨昊 LV.43
云龙地缝呈“U”型,上下垂直一致,全长3600米,平均深75米,是奇异独特的喀斯特景观。囊括了众多旅游资源单体,外部绝壁巨壑环抱,山峦叠障,地形多变;地缝内流水淙淙,飞瀑跌落,五彩黄龙瀑布、彩虹瀑布、云龙瀑布、冰瀑、沐抚飞瀑都是观景的好去处。我们到地缝时已经是下午3点了,团队都离开了,人很少,爬了5个多小时的山,出了不少汗很热,进入地缝感觉好凉快很舒服。
云龙地缝是世界罕见的U形地缝,据说至少形成于5千万年前,曲折蜿蜒,不见头尾。全长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宽15米,最窄处不过10米,两岸陡峭,飞瀑狂泻、缝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联莽莽清江。目前对外开放1.6公里。 云龙地缝因云龙河而得名,它曾是云龙河的伏流段。地缝以暗河的形式在地下奔腾了亿年,终于没抵住水流的坚韧和强烈剥蚀,大概在二至三千万年前暗河顶部坍塌,地缝才被人们发现,并成为大峡谷的一处奇异的地貌。 步入云龙地缝景区不久就会看到这座风雨桥,风雨桥从光绪十年(1885年)始建到现在已经重建6次了。第一次是三根木梁桥,据说当时怎么也搭不过去,只见地缝下面白云升起,隐约有龙吟咆哮,之后三根木梁就顺利搭过去了,于是就称该桥为“云龙桥”,该河为“云龙河”。当地人们一直坚信有神龙守护着这片土地。 云龙地缝有一个很文艺的名字叫做:地球最美伤痕,据说这里整片区域就像一个凹陷的心,地缝则是从心上切过的伤。从风雨桥向下望去,但见地缝幽深狭长,两侧绝壁兀立。茂密的植被为山峦披上了绿色的外衣,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由于条件限制,我们无法用上帝视角去观赏它,于是一路向下,去探寻这神秘秘境。 循着阶梯缓步而下,慢慢地空气也逐渐变得潮湿而微凉,地缝底下的水声也越来越清晰。四周的崖壁之上,有许多垂悬的石帘,据说这是从洞壁裂隙中流出的渗流水,沿壁流动而形成的碳酸钙淀积物。之所以叫石帘,单纯是因为它长得很像现在用的门帘。 云龙地缝大大小小共有7条半瀑布。为什么还有半条呢?那是因为有一条瀑布叫“半流瀑”,丰水期有,枯水期无,所以称其为半条瀑布。 而我独爱这条“彩虹瀑布”,只见奔腾不息的水流自悬崖飞泻而下,水流迅速撞击底部的岩石,水花四溅,犹如喷雾行云。阳光透过水雾呈现出一道道绚丽多姿的彩虹,人行虹移,实在是太奇妙了。 云龙地缝是世界上唯一的两岸地质年代不同的地缝,右岸是三迭纪地层,左岸则是二迭纪地层。两边由一座名叫“璧合桥”的索道桥相连,取“珠联璧合”之意。站到璧合桥上就是站在了两个“纪”之间。走过这座桥就从2亿年前到了2.9亿年前,因此这座桥又被叫做“时空桥”,穿过“时空桥”,我们就从中生代的三迭纪到了古生代的二迭纪了,瞬间穿越九千多年。
石之若璞 LV.41
恩施大峡谷景区分为两部分,山上的七星寨和山下的云龙地缝。云龙地缝是地缝式峡谷,沿着阶梯下到地缝里,就好像到了大地的肚子里,头上是飞架的风雨桥,脚下是奔腾的河流,还有飞流而下的瀑布,景观很奇特,行走在地缝岩壁的栈道上,是种很奇妙的体验。
紫冰忆梦 LV.45
云龙地缝位于恩施大峡谷境内,纵贯大峡谷前山绝壁脚下。全长约20公里,平均深度为100米, 上宽平均约为16.8米,下宽平均约30米。地缝入口最宽达100余米。湍急的云龙河穿缝而过。地缝两岸绝壁陡峭,相互对峙,雄险无比;瀑布众多,飞溅而下,蔚为壮观;缝底内险滩众多,巨石林立,深潭密布,奇石怪石随处可见。
本来想去屏山大峡谷,但看到有网友说那边还没建设好,就在恩施大峡谷转了一天,下午来到云龙地缝(传说中的仙本那😵😵😵😵😵)我滴个天哪,一河臭水沟子,只开放了不到四分之一,上来的路又窄又堵坡度又大,千万别买通票逛这边。
雪球狂舞 LV.45
云龙地缝至少形成于5千万年前,从地缝顶部到地缝底部的地层主要为形成于2.1-2.9亿年间、跨二迭与三迭纪的灰岩;全长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宽15米,两岸陡峭,飞瀑狂泻、缝底流水潺潺。云龙地缝曾是云龙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二、三千万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强烈掏蚀,在地表不断剥蚀、致使暗河顶部坍塌,地缝才得于面世,成为恩施大峡谷一大奇观。 中国地质大学实地考证,这是世界上唯一两岸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缝。右岸为1.8-2.3亿年前形成的三迭纪地层,左岸是2.5-2.8亿年前形成的二迭纪地层。原因是:在早期地壳变动中由于断裂作用,使三迭纪地层与二迭纪地层呈断层接触,后经过山地抬升和水流沿断裂薄弱带长期下切、侵蚀,而形成深谷地缝。
自由行者 LV.45
喀斯特地貌在地表上的典型形态就是地缝和天坑,来了恩施当然必来此一游。 这两张图片就是在云龙地缝入口看大峡谷。 可惜目前已开发的只有一公里多,慢走慢看二小时足够。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