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水帘洞景区
100张
武夷山最大的岩洞,有“山中最胜”之称,适合夏季雨季的时候游玩
蜂蜂点评(460条)
看过大红袍继续下一站走起来,果断选择徒步,石头上标记了“距水帘洞2780米”相当于小3公里还是很远的,正常速度都得走半个小时以上,但恰巧这一段是我们在整个武夷山行程中,最最喜欢的部分,远超于那些游客们都参观的景点。 这一条徒步道,有小溪相伴,有曲曲折折的山间小路,身边是原生态的茶园,就像走在一副移动的山水画卷之中,美不胜收,心情也随着美好起来~ 走了一半路程会看到慧苑寺,继续跟着指示牌方向走。 快到水帘洞还有一段20分钟的爬山路,颇有万里长征的辛苦,不过去水帘洞路上的风景,远比水帘洞本身美太多,我们去的季节是枯水期,水稀稀拉拉的几滴,大老远走了那么久的人会很失望,都在说水帘洞没有水呀!不过我已经很满足啦,重要的是过程。我在想水多的时候应该很壮观。
水帘洞景区,从景区入口走到水帘洞要好远,从入口走到上山入口就得两公里左右。上山又得走三百米,好多人都受不了放弃了。一路上是各种茶田,都标着公司名称。上山后快到水帘洞时经过一片空地,有一群鸽子,给养鸽人三块钱可以合影,给十块钱可以买包鸽食喂鸽子,我给闺女买了包鸽食,闺女玩的很开心,养鸽人也很热情,还教闺女怎么把鸽子引到手掌上来。 从养鸽人那里再走一百米就到水帘洞,就是从山崖上倾泄而下的一条瀑布,可能是季节的原因,水量不大。瀑布后面,崖壁之上有个三仙祠,这就是水帘洞的来历?
彪標 LV.45
水帘洞是 武夷山 风景区最大的岩洞,位于章堂涧北侧,是水平岩层中较软岩层受流水侵蚀凹陷而成,故不同于石灰岩溶洞,洞内比较宽敞,可容千人。洞顶有泉下落,形成高达80米的瀑布,水大时如水管涌出,汹涌澎湃,水小时如白色玉带,随风飘洒。古人赞之:“ 赤壁 千寻晴疑雨,明珠万颗画垂帘。”被誉为“山中最佳之景”。洞中还有三贤祠、三教堂和清微洞真观三座石建筑遗址,及古人摩崖题刻多处。去时枯水期,崖顶上只有极少的水珠串泻下,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到。崖下的浴龙池由水滴石穿形成。
林乖乖兔 LV.17
这个景点不太建议去,因为它几乎没有水,只有一面孤形的巨大峭壁,峭壁中间再建了一座庙,时断时续的水雾从上方飘下来。景区的宣传口号是,全国各地的水帘洞有很多,但只有武夷山的这个洞,其命名是在《西游记》之前的。言下之意,吴承恩的灵感还是武夷山激发出来的,而连云港的花果山水帘洞,可能也是冒牌的。但这种话,听听也就算了吧。
Jessy LV.41
水帘洞为武夷山七十二洞之一,是武夷山风景区最大的岩洞,位于章堂涧以北。洞顶危岩斜覆,洞穴深藏于收敛的岩腰之内。洞口斜向大敞,洞顶凉爽遮阳。原本岩顶有泉水倾泻而下,像珠帘飘洒山间。但目前的水帘洞,只见山石不见水,原本水帘飘洒的地方现出一条发黑的水痕迹,貌似已干涸多年。
掘金 LV.40
门票上写有此打卡景点,不去打卡看看觉得遗憾,去看了就后悔。因为看不到水帘洞的特色,稀稀拉拉一点水滴,也许我来的时候不是雨季吧。另外,从水帘洞要徒步很长一段路才到景区候车。
雪球狂舞 LV.45
武夷山天游峰为福建省武夷山第一胜地,位于武夷山景区中部的五曲隐屏峰后,海拔408.8米,它独出群峰,云雾弥漫,山巅四周有诸名峰拱卫,三面有九曲溪环绕,武夷全景尽收眼底。
一见倾心 LV.16
从水帘洞的景区的入口处走了将近3刻钟的时间,我们到了瑞泉岩,就是水帘洞了。这里的岩顶向外倾出,岩壁向内凹进,好似楼房的飞檐。岩上据说有一潭清泉,常年不断有泉水从岩顶奔泻而下,就象一道水帘。岩壁上还有旧时的三贤殿和三教堂,只因倾斜的岩顶,当泉水飞檐而下的时候,这两处地方一点也不会被雨水侵到。 可惜我们来的1月份,正是武夷山的枯水季,岩顶只有零星的泉水飘落下来,要走到近处才能看得见,我们也无缘目睹水帘洞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了。岩壁上的三贤观是纪念彭祖的两个儿子彭武和彭夷的,他们在此开山通渠,武夷山的名字也是为了纪念他们的
1.水帘洞长年水量很小,只能看到一缕,和人们想象不符,下面墙壁处刻有文字,记载着历史。 2.如果只看该景点会觉得很坑爹,建议大家先游览大红袍,然后从慢游道走到水帘洞,全程约2.8公里,期间可以赏茶,也可以看到武夷山悬棺。 3.水帘洞下的树林中,据说可以看到猴子图案,有很多人在那里看,要看到这个图案,需要你有一双慧眼
夜幕曲 LV.10
水帘洞这个景点很特别,我很喜欢,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