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北上随行记

作者:wxren001 显示图片

@五台山  北上随行记-上

 

 

 

 

 

 

 






  

 

    按照预定计划,第一天晚上从@上海  坐火车去@太原  ,Z96:19:00—08:39,一行五人在火车上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到了@太原  。@太原  ,华北的门户。当年@太原  战役是新@中国  城市攻坚战中持续时间最长、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这个和@山西  的土皇帝阎锡山的碉堡战术密不可分。出了火车站,问了几辆的士都不愿意去博物院,可能嫌太近了,有点拒载的味道(包括博物院出来回火车站也一样),感觉@太原  人民不太厚道,最后只好老老实实按照攻略坐公交到迎泽西桥换车到@达博  物院,在迎泽西桥站遇到一@太原  人刚好上月从@无锡  旅游回来,和她聊了会,交流了下她在@无锡  旅游的情形,她还十分热情的向我们介绍@太原  的景点以及博物院里有些什么展览,真是此一人彼一人啊。一会儿10:00到了博物院,外型酷似斗型建筑,和世博会@中国  馆一样。门票免费,一天只发四千张门票,进去安检,食物和水都不能带入。一楼正好展览天 山文物,一楼的展柜是作为各地博物馆定期交流展出的,我们遇上了@新疆  的文物交流,上次是马王堆的展览。    

 

(@山西  博物院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总投资近4亿元人民币,于2001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建成。@山西  博物院建筑群由主馆与四角辅楼组成。整个建筑群如山似阙,跌宕起伏,雄浑大气,成为@太原  市重要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四角辅楼分别是临时展厅、多功能报... 更多
@山西  博物院位于@太原  市@汾河  西畔,是@山西  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是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作为@山西  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  博物院荟萃了全省文物精华,珍贵藏品约20万件。其中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文物、商代方国文物、两周时期晋及三晋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  地方陶瓷、金元戏曲文物、明清晋商文物等颇具特色。
@山西  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

 
@山西  博物院展馆有太多宝贝了,博物院外墙上挂着的标志就是@山西  文化的标志—晋壶,外型是鸟的造型,惟妙惟肖。周末时博物院有好多个小小讲解员非常有特色,这些小学生自愿报名,经过培训像真正讲解员一样有声有色的讲解着每件藏品的来历以及历朝历代的历史故事。这种做法太好了,对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是很好的锻炼,有利于培养孩子对历史人文的兴趣。但由于人实在太小了,对这些只能做到死记硬背,如果有点问题孩子没法回答出来。在《土木华章》里见到了晋祠的鱼梁飞沼,佛光寺的大殿,@应县  木塔,各种大院,以及悬空寺的木结构模型,这些都会在后面几天去现场一一观摩。《翰墨丹青》展厅里的文房四宝房间里挂着傅山的一付对联:“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切实的反映出了傅山当时惆怅的心情。@太原  近郊有傅山园,当年隐居地,等以后有机会去看了。

由于时间安排关系,在博物院四层楼一一转下来,走的脚也酸了,也是走马观花的看了看,用了两个多小时,就急着回火车站坐车去@平遥  了。@太原  @大名  鼎鼎的晋祠也没有去。一来晋祠内都是古建筑了,二来门票比GDP 涨的还快,就不凑热闹了,定定心心去@平遥  玩了。

 

(晋祠在@太原  市区西南25公里处,悬瓮山麓,是集@中国  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晋祠始建于北魏,曾是西周武王次子、晋国开国君主姬虞的祠堂。现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  古典园林游览胜地。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

 





 

 

 

坐上了去@平遥  的火车,在@无锡  网上买好票的时候还纳闷怎么只要九元钱,现在坐上了知道了,是辆没有空调的绿皮车,人很挤,挂着的风扇还要转一圈才能吹到,还晚点路上等高车。下了火车,安家小院的安老板早早的在等我们了,坐上他的@北斗  星去住他家,他家位于文庙附近(古城@西北  侧)。放好背包,骑上他家的自行车就去逛@平遥  了,我们先去了距离@平遥  城十几公里开外的双林寺。一路骑过去十五分钟就到了,这里地理位置较偏,显得很冷清,游客到的少,就显的很脱俗,只见几个老外很有兴趣在那拍照。双林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至宋代取佛祖释迦牟尼涅盘之地“双林入灭”之意。寺内1500余尊作品全由木胎泥塑而成,它们继承了我国唐、宋、金、元彩塑的优良传统,是我国明塑中的佼佼者,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色彩艳丽,造型生动。此外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钟、及古建筑、壁画都十分珍贵。千佛殿殿内的彩塑都用铁栏杆围了起来,以至于拍照也不太方便(只是没有看到管理员或禁止拍照的牌子,这和以后几天的情形截然不同,当然自己是早早的关闭了闪光),终于见到了“不可一世”的韦驮像,同伴说这个“韦驮像”是国内罕见的,他的造型站立的姿势我们常人是无法做到的,只见他的帽子、肩膀、肚皮的衣襟、膝盖的护甲上都是龙的造型,在介绍@山西  的旅游杂志上可以看到他。大殿内的泥塑大多支离破碎了,断手断脚的,但是看得出色彩还是很好,能够想象出当年崭新的摸样,一定是金碧辉煌,光艳照人,气势一定十分雄伟。儿子在门口地上拍的蚂蚁个头是相当的硕大,大伙在围墙上拍了张集体照,逛了会就骑车回@平遥  城里。

 





 

 
@平遥  的景区联票是120,这个看个人情况,自己觉得没有必要买,觉得哪个点有趣再进去不妨,玩上几个点也就够了,不用一一走到,古城中心大街上商业味太重了,和这边@江南  古镇的氛围也差不了多少,只是老外较多,估计都是奔着它的名气来的。在路边买了烧饼,倒是蛮好吃的,内馅是甜的。走到二郎庙,这个二郎庙是目前国内专门供奉二郎神唯一的庙宇,二郎是蜀郡太守李冰的次子,帮助父亲治水,造成了举世瞩目的@都江堰  工程。他死后历代皇帝都加封于他,加上《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明清小说的广泛影响,二郎神成了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神仙。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他的生日,百姓都会到二郎庙内祭祀这位治水英雄。骑着车,啃着烧饼,篮里装着西瓜,继续游走。一会到了日升昌,门口留了个影,这个就是当年票号的龙头,执全国金融之牛耳,晚清帮助慈喜完成庚子赔款,@山西  票号功不可没。当年以日升昌为首的八大票号,在全国45个城市设立分号,与@美国  @旧金山  、@纽约  都有汇兑业务,正式这些金融业巨子造就了今天的@平遥  ,那一座座美仑美换的大宅门至今仍是@平遥  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余秋雨说@山西  票号就是@中国  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山西  人是如何做到这等宏伟之举,这个和他们的勤奋是分不开的,热播的《@乔家大院  》只是@山西  商人其中的一部分,靠卖豆腐起家,靠几代人努力,@乔家大院  的宏伟就摆在那。@山西  人走西口,到@包头  做生意,复盛公等老字号现在都响亮的很,这群做生意的@山西  先驱堪称@中国  东方的犹太人。@山西  晋北这段贫瘠的土地上像@榆次  、@太谷  等还有很多这样的大院,最大的是介休市(介子推)的@王家大院  ,气势磅礴,可以想象当年的富甲天下。大院很多,不能一一参观,@比如  阎锡山这个@山西  的土皇帝,他的故居位于明天从@太原  去@五台山  的路上。说到阎锡山,就说说他的功,当年他引进的@德国  窄轨铁路挡住了@日本  火车的行进,间接的保护了@山西  多少文物,免遭涂炭。不然的话梁思成林徽因找到的佛光寺也许现在已不存在了,早就遭受了炮火的洗礼。@山西  左边是@吕梁  山,右边是@太行山  ,当年挡住了鬼子机械化装备的侵略,在这里八路军抗日的故事很多,雁门关、娘子关、平型关大捷等等大小战争,@山西  南面就有@左权  县,这位抗日战争阵亡的八路军最大的参谋长。远在古代的时候,这些山脉横亘在进入中原地区的路上,自然的挡住了外蒙少数民族铁骑的侵略,使得汉族人民得以生生不息,繁衍安定。远在@代县  的雁门关就位于这个战略要冲上,这个过几天我们将要去参观,这个名气大的古代关口(雁门关、@宁武  关和@偏关  合称三关)。扯远了,晚上在古城街边饭店吃饭,点了当地的面食栲姥姥(就是莜面做的面皮卷成的卷),@山西  的面食品种有八百多种,熟知的刀削面、猫耳朵(这个去年在@灵宝  尝试过了)、栲姥姥、头脑、剔尖、托叶儿--------真是数不胜数。同伴晚上洗好澡出去溜达了,我为了照顾孩子没办法了。他们回来说晚上逛了逛文庙,晚上了没有人守门了(有维修工程在做),也算是蹭到便宜头了。晚上自然吃开了西瓜,这边的西瓜自然没有甜蜜素了,十分的可口,还买了西红柿,吃起来能让你回忆起小时侯的味道。

 

(@平遥         标签:古迹游 古城游 古城古镇 自助游   门票:120元    开放时间:8:00-19:00

地址:@山西  省@晋中  市@平遥  县,  简介:位于@山西  的@平遥  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  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  的@古县  城。@平遥  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
@平遥  古城 包括景点:古城墙、日升昌、县衙、清虚观、城隍庙财神庙、明清古街、百川通、协同庆、天吉祥、雷履泰故居、@中国  商会馆、同兴公镖局、古民居博览苑、华北第一镖局、@中国  镖局、蔚盛长、汇武林、文庙、苗世民藏报博物馆、蔚泰厚)文庙挺有气势的,戏台挺漂亮。)

    





    

 

 

第三天早上我们打好行装,背着背包慢悠悠的从@西北  角往东南角外火车站方向步行,早晨,街道里只有当地早起的居民,未见游客,慢慢地欣赏最后的街景,和昨天熙熙攘攘街道又是另一番味道,静静的@和平  遥说再见了。在火车站门口吃了小米粥,上了开往@太原  的火车,火车依旧晚点半个多小时,火车旁依是旧望不到边的高粱地和玉米地,到了@太原  下了火车出站口时硬是让孩子补了张半票。出了车站在右侧方向匆忙地叫了辆啪啪车直接赶往东客站,已经10点多了,排队买到豆村的票,轮到自己买时,售票员纳闷你们这么多人为啥去豆村(干吗不去@五台山  ),我说我们去佛光寺,她才恍然@大悟  。11:20的车次,一天四趟车,错过这趟就要下午三点了。(因为去@五台山  的车都走高速了就到不了@五台  县了),在往@忻州  的高速路上开始下起了小雨,过了@忻州  下了高速,途径的路上看到两个标牌:阎锡山故居和徐向前故居。这里不得不费点笔墨说说这两位老对手的趣事。阎和徐年龄相差18岁,琥沱河都流经他们的故乡,两地距离18里,徐18岁时在黄埔军校第一次见到了阎,后来徐带领的是18军团在@太原  战役中和阎一战高下。当年清政府时期阎被派往@日本  军校学习军事,见到了孙@中山  加入了同盟会。回国后他受了明治维新思想的影响,要想强国必先教育,于是他在@山西  推行了教育先行的路子,推掉佛堂办起了学堂。徐也就是是在他举办的@山西  国民师范毕业的,包括后来的薄一波,某种意义上说是他间接的培养了新@中国  的元帅以及国务院总理,三人的家乡都在滹沱河上,阎也经常去学堂视察训话。徐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加入了共产党,当年默默无闻的他,连蒋校长也看走了眼,想不到这个并不出众的学子在以后成了他的强劲的对手,最后当上了新@中国  的元帅。在@太原  战役中成了阎的对手,两位老乡在@太原  这片故土上苦战了几个月,华东@济南  @南京  、华北@北京  相继解放,@太原  这里却还是炮火满天飞,双方伤亡上万人,使用的火炮弹药相当于整个淮海战役,在这场战役中集中了新@中国  两位元帅(彭德怀)和100多位将军,阎这个土皇帝凭借着@山西  的地势以及他的碉堡战术苦苦支撑,最后校长派飞机接走了他,到了@台湾  ,当过教育厅厅长,最后解甲归田,隐居著书,这位显赫一世的人物也最终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言归正传,三个小时后到达豆村,下了车租了辆面包车前往佛光寺。一会儿就到了,佛光寺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山坳中,十分的幽静。门口就停了两辆从@北京  来的宝马奔驰,看来也是暮名而来的。1937年9月,在@五台山  盘旋陡峭的山路上,来了几个骑着骡子的城里人,他们中有一对@中国  现代史上著名的夫妻---梁思成和林徽因。为了求证宋代以前的建筑物,他们四处奔波,对@中国  古建筑进行大规模考察。因为宋代以前的建筑十分罕见,而清代匠人的后裔对宋代的建筑也所知甚少,这给@中国  现代建筑学家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梁思成着手研究@中国  古代古建筑之前,@日本  学者断言:@中国  大地上没有唐朝以及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对于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的梁思成来说,寻找唐朝以前的遗存就成为一个梦寐以求的愿望,而这个愿望就在佛光寺实现了。后据调查宋代以前的古建筑90%以上在@山西  ,(在考察佛光寺的第三天,远视眼的林徽因发现了梁顶下面有墨写的淡淡字迹“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殿外经幢@石柱  上也有这个名字,且有“唐大中十一年”,可以基本肯定是唐代建筑了,终于打破了@日本  人说的唐代的建筑需要到@日本  去看的神话。佛光寺被梁思成称之为“@中国  第一国宝”),(唐代遗存的唯一四个建筑:佛光寺的东大殿,@五台  南禅寺大殿,@芮城  广仁庙正殿@和平  顺@天台  庵大殿)它告诉人们唐代人是怎么盖房子的,殿的斗拱很雄大,屋顶坡度缓和,光檐翼出,雄状豪迈的气象和@敦煌  莫高窟壁画净土变相中的殿宇极为相似,(莫高窟61窟五代时期绘制的《@五台山  图》中就有大佛光寺,一望而知是唐末五代时的原物。佛光寺的精华还不至于此,北侧的文殊殿是座金代的建筑,是我国木结构中的孤例。雨还在淅沥淅沥的下着,买票进入,各大殿都是上了锁,寺内也就我们几个加上外面两辆车的游客,寺内已不见和尚主持了,只有穿着像米彩服的工作人员打开了殿门,殿内不允许拍照,殿内墙上装了探头(包括寺庙各建筑体外墙上都装上了,可见安全等级之高),工作人员说你不能拍照,拍了会丢了他的工作,只能偷偷用摄像功能拍了会。文殊殿上的牌匾清朝康熙的“古今一照”,还有万历的,足以见证它的历史。走上一段很陡峭的台阶,上面就是东大殿,匾额上书“佛光真容禅寺”,管理员为我们打开了大门,里面就是林徽因发现的大梁(内书宁遇公的那个),可惜殿内没有灯火,全靠大门打开的自然光,无法看清大梁字样,殿内都是铁栏杆围了起来,观赏起来也大打折扣,忘了看佛龛一偶的宁遇公塑像了,也只能偷偷拍摄了会,开门的小伙子也不愿说话,出了殿门,小伙子急急的关起了大门,显的格外小气。或许是因为下雨,怕水气给佛堂内的泥塑带来影响,起到保护的作用。我们只好在殿外拍了些照,右侧有祖师塔,梁思成判断为北魏时期的建筑。观赏了会就下去了,出了寺庙门山脚下几只牛在草地上吃草,两只小牛犊欢快的戏耍着,着实羡慕起这几只神牛能与国宝如此亲近,天天围绕在国宝的身旁,无忧无虑的生活。

 





 

(佛光寺位于@五台山  县城@东北  32千米的佛光山山腰,距离台怀镇30多千米。据史料记载,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471-499)曾路过这里,看到一团佛光,于是下令鼎新寺院,名为“佛光寺”。到了唐代,武宗皇帝大灭佛教,佛光寺被毁为一片废墟。现存的东大殿,则是唐宣宗大中十年(856)重建的。

佛光寺内殿堂高大,层层相叠,而且而局疏郎,主次分明。东大殿踞于@高台  上,外观简朴@大方  ,门、窗、墙壁、斗拱、柱、额等全用朱色涂刷。 

东大殿内的佛坛上,有唐代彩塑的35尊。释迦牟尼佛端坐于佛坛正中,阿弥陀佛居右,@弥勒  佛居左,左右是普贤,文殊二位@菩萨  。这和一般寺院不同,一般寺院都是文殊@菩萨  在左,普贤在右,因为@中国  古代的座位次排列以左为上;而在佛光寺和尚山所有的寺院中,却都将文殊塑在佛祖的右边,普贤塑在佛祖的左边,右智左理,这是表示理智涉入之胎藏界曼荼罗的。 

殿内的胁侍@菩萨  和供养@菩萨  都是女儿身,弯弯的娥眉中间还有一点朱点,显得颇具风韵。围绕着佛坛的殿内墙壁前,排列着五百罗汉,为明代塑造,是身材差不多大小的“小品”。值得注意的是佛座背面的一幅唐代壁画,此画长80厘米,高30厘米,上画天王降伏妖魔鬼怪的故事,中间站着一个头戴花冠、神情恐慌的女子。这幅画虽历千余年,但仍色泽犹新。还有一幅绘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的壁画,也颇具特色。画上有七个圆光,每个圆光中有10尊佛像,圆光下的方框内还写着各尊佛的名号。最左一格题:“佛光庄信佛弟子的刘太知……宣和四年三月初……”这些壁画,连同佛像,梁下面的一些黑迹及东大殿建筑,被人们誉为佛光寺的“四绝” 

文殊殿在前院的北面,于金代天会十五年(1137)建成。此殿用人字梁柁架,建筑结构的独特,是@中国  古代木建筑中仅有的形式,具有辽、金时代的建筑特征。 殿内佛坛上,有文殊@菩萨  和侍从像七尊。这些塑像装饰富丽,面目接近真人,具有金代塑像的风格,为国内现存最早的文殊七尊像。

佛光寺内还有两座唐代石幢端立在院中,4座唐塔分布在寺内寺外。东大殿南侧屹立着一座祖师塔。塔的平面呈六角形,塔座由逐级收分的六层青砖砌筑,第六层上再起台阶三层。上置六角形塔身,正面开有扁平的拱卷门,顶上饰以莲瓣形的火焰,室内供有禅宗的无名、慧明两位祖师塑像。第一层塔檐是由一层叠涩、一层砖砌斗拱,再一层叠涩和三层密檐是由一层叠涩,一层砖砌斗拱,再一层叠涩和三层密排着的莲瓣及三层叠涩构成,檐顶再用反叠涩逐层收进,整个塔檐显得深远重厚,十分精彩。其上置有下面为四层叠涩和九瓣覆莲,上面为@三重  莲瓣。中间为仿胡床式的束腰须弥座,承托着仿木结构的六角形的小阁。小阁开有火焰形的假券门,门扇相错,犹似半开之状;小阁上还开有直棂窗,并绘有木结构的额枋、短柱和补间辅作;小阁四角柱的上、中、下饰以捆束莲花。整个小阁的装饰带有@印度  风格和南北朝的遗风,充分表现了我们的祖先对外来文化的吸引,运用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塔刹的下部是两层仰莲承托着六瓣形的宝珠,宝珠上又覆莲瓣两层,顶端再冠以宝珠。该塔造型殊异,风格独特,是我国唐代古塔中的精品,也是我国现存楼阁式古塔中的佼佼者。 

上文提到的无名祖师,即是大德方便和尚。其塔在本寺后面的东山坡上,是一座六角单层亭阁式砖塔,高约5米。塔门西向,用砖叠涩挑砌,门呈长方形,上置一梯形,结构简洁,古朴@大方  。塔心室也为方形,室顶为叠涩砖砌的六角攒尖顶,没有任何装饰,粗犷稳重,朴实美观。塔心室北侧的外壁上嵌有一块塔铭,楷书:“唐东都同德寺故大德方便和尚塔铭并序,和尚讳无名……贞元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建。”详细在记述了塔主大德方便和尚的生平事绩,且有唐贞元十一年(795)的建塔主大德方便和尚的生平及佛光寺的佛教活动,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大德方便和尚,俗姓高,渤海人,为宦官高力士之孙。因神会禅师说:“吾之付法无有名字”,故其号“无名”。贞元六年(790),他至@五台山  ,九年(793)十二月十二日坐化于佛光寺,春秋七十有二,僧腊四十有三。贞元十一年(795)火化,@泽州  节度使李抱真建塔刻石于寺。贞元十一年,距今已有1200余年了,塔还苍劲屹立在寺后东山坡上,表明了北宗禅在@五台山  的修久历史了。再从塔的演变来看,唐塔@中方  塔居多,六角塔,八角塔甚少,无名祖师塔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可惜它那叠涩挑出而又收分的塔顶已经残缺不全,难以言状了,但它的这种形式,在唐塔中也是罕见的。仅此一点,它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就不可估量了。)

 





 

佛光寺  佛光寺是我去过的寺院中最喜欢的一座,此次是第三次前往。从台怀镇到佛光寺并不近,来回近一百公里山路,出西门还要登记,否则再回来要重新买票。不过但凡对真正的古典建筑稍感兴趣的游客,都会对这段旅程感觉值得,甚至能成为很长时间内不断回味的记忆瞬间。前往佛光寺的山路开车最是惬意,高速开通后这里车很少,山谷中经常是只有自己一辆车,大幅度的转弯和上下坡,还有一些港湾可以停车赏景。佛光寺隐身于农田山地中一条小路的尽头,即使停好车也很难看到入口,而东大殿则位于陡峭的台阶和浓密的树木后面,几乎没有任何角度可以用镜头拍摄其真容全貌。正是这份隐忍,以至于从门口的售票人员口中得知节假日最多时每天也不过五六十人参观;也正是这隐忍,得以将寺内的唐朝木结构大殿完整的保留到今天。佛光寺中的几座大殿是全木结构的,曾有人称要想看到唐以前的全木结构建筑只能到日本  去看寺院了,佛光寺的发现改变了人们的看法。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座寺院的重要性。老师傅们圆寂之后,已经多年没有僧人了,由文化保护单位看管。大殿门口有两棵唐代栽植的松树,非常挺拔高大,距今已上千年了。我们上一次来这里是十年前,十年对于人的一生是不少的年头,可对于以千年为计量单位的寺院,真是显得渺小啊!与十年前相比,寺院显得干净了许多,少了些许颓败。上次来的时候,心中颇有几分凄凉,担心这座承载着历史的古刹会轰然倒塌,挺立不了很多年。所以看到寺院今非昔比,我的担心也少了很多。走在当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曾很费周折才找到的这座寺院中,抚摸着当年他们乃至很多前人激动的双手抚摸过的经幢和石碑,不知心中的感慨是否能交织缠绕到一起,而又被后来者继续堆积和品鉴。寂静的庙宇是最好的怀古之地,在这里参观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看,寺庙的布局,殿宇的结构和塑像的造型都和其他地方的迥异。没有人打扰你,大殿的门通常紧锁着,你走近了,工作人员才会适时过来开锁,支呀呀的推开巨大的木门,轻轻迈步进去,就可以独自欣赏千年沉淀下来的艺术瑰宝了。民国时重涂的塑像依然鲜亮,为庙宇修葺出过力的女弟子宁公遇也还偏安在偌大的佛龛一隅,听说屋顶的蝙蝠也还在。各处墙壁角落中很多的模糊字体不知是哪朝人留下的印记等待细心人慢慢研究。院落中,有更古老的北魏时期的石塔,那也是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历史时期。再向外,金代的文殊殿门口是一些明清时期的碑刻,有一块应该是明朝某官员路过时的题诗,仔细读来,其中一句是“古今来往几时休”,明朝的今早已变成了现在的古,来往的人却从未停歇。连门口的几株丁香也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里参禅修行,是否能领悟的更多呢?文殊殿内墙壁上有佛像图画,应是五百罗汉,就着殿外的@日光  ,可以看得清楚,每一幅都惟妙惟肖。其中一幅,人物画的相当传神,长眉下垂,看起来眼睛一直在看着你,对着你笑,我把他看做我的有缘佛像。

 

 






 

 

差不多四五点的样子我们包车前往@五台山  ,花费一小时左右,至于怎么进的检票山门,网上都有不再祥述,也是淋着雨历经了一番苦难。进@五台山  有很多进山路线,南线是从@太原  方向进山,还有西线,北线从@五台山  火车站(@沙河  镇)进山。一般驴友都是北线进山到鸿门岩,@东台  北@台中  台西台休息,第二天爬南台。网上看到一牛人@北京  火车过来凌晨开始爬@东台  ,五个台爬完已经到晚上九十点了,一整天都在爬山,再一路睡回@北京  ,这人属于铁人,一般人学不来。像驴友这样朝台的线路是不要买门票的(168+50),到了南台再下到台怀镇,只是全靠自己的双脚。车子送到目的地(杨柏峪桥那,台怀镇的中心,出发前预定好的青年旅社),从南门进山时,已经感到山间的凉爽,和山外是另一番天地。雨还是不停的下着,越下越大,想等等出去吃饭,没办法都7点了还不见停只好冒雨出去找食吃了,这边景区内吃饭要比外面稍贵,这边推荐的@五台山  台蘑就和我们吃的茶树菇一样,却贵的离谱,不料吃好饭出来雨倒是停了,空气格外清爽。

 
@山西  省@忻州  地区@东北  部@五台  县简介:@五台山  位于@山西  省@忻州  市@东北  部@五台  县境内,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点北台叶门峰海拔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五台山  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  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  。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五台山  ,那时,每天听广播小说《杨家将演义》,话说杨五郎后来在@五台山  出家。之后看《水浒传》,又知道鲁达,为救弱女子金翠莲,他三拳打死镇@关西  ,被官府追捕。逃亡途中,经赵员外介绍,鲁达到@五台山  文殊院落发为僧,智真长老说偈赐名曰:“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他有了安身之处,隐姓埋名过起了日子。可鲁智深在寺中难守佛门清规,大闹@五台山  ,智真长老只得让他去投东京  汴梁大相国寺。

第四天早上,天空晴朗,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真是个好天气,@五台  知道我们来了特意露出了太阳迎接我们,据山上的人说昨天这边是一场暴雨。在杨柏峪桥站台等观光车,这边主干道正在扩建,早上都是旅游团的车子,过了几站开始堵了起来,只好下车步行了一站到达黛螺顶站,询问了下没有到@东台  鸿门岩的车了,只能80包了辆小车上山,地图上看看一小段路在@盘山  公路上绕了好一会,原来砍价60的看了走过的路也就照实付了没有再去讨价还价。出了北山进山的卡口,由于我们是要回来的所以在那登记了下,有了号回来只要报号和名字就不用再掏钱买门票了。山路越盘越上,气温也越来越低,天空的云层似乎就可以伸手触摸,想象中知道山上气温低,真没料到如此之低,估计已经零下的温度了,山下短袖,山上棉袄,真是冰火两重天啊。鸿门岩下了车,能见度也不高,是雾还是云也搞不清了,孩子老人穿着线衫仍旧簌簌发抖,只好租了棉大衣上@东台  了,我也匆忙将包内的三件短袖都套在了身上,薄薄的外套也挡不了肆虐的寒风。整装好后开始登顶@东台  望海寺,顺着前人走过的小路开始登山,登山路上偶遇一内蒙来的年长僧人,只见他一件单衣,挎个香包,问他也不觉得冷,看来真是佛祖护体保护他们的。他说他每年都来朝台的,一路山互相照应开始慢慢的登山之路,孩子走了会开始走不动了,只好背着他登山了,有了负重,走了会开始气喘嘘嘘,就让孩子下来自己再走一段,年长僧人也教导孩子要自己走走,他似乎也听的懂了,慢慢的自己登上了@东台  顶,十分的虔诚。一路上都是散养的马群和牛群,这些有灵气的动物也不见人怕,和它们合影也是十分的配合。当然一路上也是它们的排泄物,走路需要当心,这些反过来又滋养着绿草,这个生物链倒是相得益彰,@五台山  披绿也就夏天这两个月,其他时间都是枯黄的,六月的山上可是还能见得到雪的,在冬天,银装素裹,积雪到膝盖,那又是另一番景象。写游记的这两天八月份看了下@五台山  的最低气温已经是零下6度了。到了@东台  牌坊前平台上,一团云雾过来,顿时看不见前进的路,山风也毫不客气和你玩起了游戏,看你能不能站的定?儿子一路被风吹着跑,着实吓了我赶紧拉紧他,躲进了房子内,房间内躲了好多刚下车的游客,穿的裙子短袖,冻的瑟瑟发抖,连忙问和尚租棉衣,他们是乘专门朝五个台的汽车直接送上山顶的,汽车朝@五台  连票350。儿子倒是兴奋的不得了,高兴的连连说走路不费吹灰之力,这或许是他第一次遇到的如此之大的风。原来在书本上看到的词语:风卷残云、风云突变、风云流水,云蒸日出,这次基本是都体会到了。望海寺顶上的白云被吹的如流水般哗哗的飞快的流着,在屋顶上飞快的平泻下去,犹如大海的海水波涛汹涌,不停地翻滚着流向彼岸,一泻千里,顿时巍巍壮观,在@东台  看云海的确名不虚传。

 





 

 
@东台  名望海峰 海拔2795米,@东台  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中国  佛协前会长赵朴初填词赞曰:“@东台  顶,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

 

下面是霞客游记中摘录一段描写他登@五台山  的情形:

(据说这部《游记》稿本几经易手,辗转到了@浙江  @湖州  @南浔  镇嘉业堂藏书楼  ,这楼曾经到过,题外话暂且不提)

 

癸酉(1633年)七月二十八日出都即今@北京  为@五台  游。越八月初四日,抵@阜平  南关。山自@唐县  来,至@唐河  始密,至黄葵渐开,势不甚穹窿矣。从@阜平  西南过石梁,@西北  诸峰复嵱嵷yǒngsǒng上下众多起。循溪左北行八里,小溪自西来注,乃舍@大溪  ,溯西溪北转,山峡渐束。又七里,饭于太子铺。北行十五里,溪声忽至。


初五日进南关,出东关。北行十里,路渐上,山渐奇,泉声渐微。既而石路陡绝,两崖巍峰峭壁,合沓攒奇,山树与石竞丽错绮,不复知升陟之烦也。如是五里,崖逼处复设石关二重。又直上五里,登长城岭绝顶。回望远峰,极高者亦伏足下,两旁近峰拥护,惟南来一线有山隙,彻目百里。岭之上,巍楼雄峙,即@龙泉  上关也。关内古松一株,枝耸叶茂,干云俊物。关之西,即为@山西  @五台  县界。下岭甚平,不及所上十之一。十三里,为旧路岭,已在平地。有溪自西南来,至此随山向@西北  去,行亦从之。十里,@五台  水自@西北  来会,合流注滹沱河。乃循@西北  溪数里,为天池庄。北向坞中二十里,过白头庵村,去南台止二十里,四顾山谷,犹不可得其仿佛大概。又@西北  二里,路左为白云寺。由其前南折,攀跻四里,折上三里,至千佛洞,乃登台间道。又折而西行,三里始至。


初六日风怒起,滴水皆冰。风止日出,如火珠涌吐翠叶中。循山半西南行,四里,逾岭,始望南台在前。再上为灯寺,由此路渐峻。十里,登南台绝顶,有文殊舍利塔。北面诸台环列,惟东南、西南少有隙地。正南,古南台在其下,远则@盂县  诸山屏峙,而东与@龙泉  峥嵘接势。从台右道而下,途甚夷,可骑。循西岭@西北  行十五里,为金阁岭。又循山左@西北  下,五里,抵清凉石。寺宇幽丽,高下如图画。


有石为芝形,纵横各九步,上可立四百人,面平而下锐,属于下石者无几。从@西北  历栈拾级而上,十二里,抵马跑泉。泉在路隅山窝间,石隙仅容半蹄,水从中溢出,窝亦平敞可寺,而马跑寺反在泉侧一里外。又平下八里,宿于@狮子  窠。


初七日@西北  行十里,度化度桥。一峰从中台下,两旁流泉淙淙,幽靓靓同静迥绝。复度其右涧之桥,循@山西  向而上,路欹倾斜不平甚。又十里,登西台之顶。


日映诸峰,一一献态呈奇。其西面?虮漳а遥对蜓忝殴兀筛黴iè即提取、拾取也。闭魔岩在四十里外,山皆陡崖盘亘,层累而上,为此中奇处。入叩佛龛,即从@台北  下,三里,为八功德水。寺北面,左为维摩阁,阁下二石耸起,阁架于上,阁柱长短,随石参差,有竟不用柱者。其中为万佛阁,佛俱金碧旃zhān檀tán即檀香,罗列辉映,不啻万尊。前有阁二重,俱三层,其周庐环阁亦三层,中架复道,往来空中。当此万山艰阻,非神力不能运运作、修造此。从寺@东北  行,五里,至大道,又十里,至@台中  。望@东台  、南台,俱在五六十里外,而南台外之@龙泉  ,反若更近,惟西台、北台,相与连属。时风清日丽,山开列如须眉。余先趋台之南,登龙翻石。其地乱石数万,涌起峰头,下临绝坞,中悬独耸,言是文殊放光摄影处。从@台北  直下者四里,阴崖悬冰数百丈,曰“万年冰”。其坞中亦有结庐者。


初寒无几,台间冰雪,种种而是。闻雪下于七月二十七日,正余出都时也。行四里,北上澡浴池。又北上十里,宿于北台。北台比诸台较峻,余乘日色,周眺寺外。及入寺,日落而风大作。


初八日老僧石堂送余,历指诸山曰:“北台之下,@东台  西,中@台中  ,南@台北  ,有坞曰@台湾  今台怀镇,此诸台环列之概也。其正东稍北,有浮青特锐者,@恒山  也。


 










在@东台  上给孩子买了个开光葫芦,葫芦代表悬壶济世,中医的标志,希望他身体健康。众所周知,@五台山  是文殊@菩萨  的道场,现在已是汉传佛教和藏地佛教的道场,@中国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当地流传这样一句俗语:@东台  看日出,西台赏明月,南台观山花,北台望雪景,站在中台顶,伸手摸星星。山中气候凉爽,故@五台山  古称清@凉山  。在望海寺内看了会就准备下山,孩子老人让上山的车送了下去,自己和同伴继续走下山,由于接近中午了,太阳也时不时的冒出来,气温比上山时好很多了,风一点也不减,顶上平台估计有个八级大风的,下去的时候吹起的小石子扑扑地弹到眼镜上,以至于只能倒着走下平台。下山途中依旧是绿草茵茵,牛儿、马儿懒洋洋的躺着,享受着@日光  浴,吸收着天地间的灵气。和它拍照玩了会就下去了,到了鸿门岩遇到上山的内蒙和尚,他说他要回去了,不爬其他台了,也爬不动,听我们还要去北台,也挺羡慕我们,和他道了别。在鸿门岩救护站安顿好孩子,孩子当然爬不动北台了。出门问问去北台花多长时间,有的说去3个多小时,6-7个小时的都有,看来只有自己尝试了,开始自己的漫漫征程。减轻行装,就带了中午的食物出发了,沿着前人走过的小路。鸿门岩右侧是汽车道,开往北@台山  顶的石板路。起初沿着山体的小路,走的很快,小路在山腰上,挡住了狂风。山路上就我们三个同伴,路过的牛啊马啊眼睁睁的看着我们,仿佛在说我在这儿很久了,你们怎么才来啊。远处天空中的白云也变化多端,一会一个卧佛造型,一会一个牛造型,煞时好看。走了半个多小时,翻过了一个山体,肚子开始饥肠碌碌,坐下补充了点能量,把包里的食物消耗了点就继续赶路了。漫山遍野的绿草,小黄花,偶尔看到一两朵小蘑菇,成群的牛,成群的马,看不免有点视觉疲劳,只见牛耳朵上嵌了小牌子,上面写着“@山西  世行肉牛项目”。看来最终它们都要进入罪恶的人肚里的,不过这样散养的动物的品质一定很好。人们讲一直吃某种动物,那么这种动物的习性也会传染到人身上,@比如  吃养鸡场那呆呆的肉鸡,人也会慢慢变的呆呆的。再翻越了一个更大的山体,见到前面有了两位驴友。在这个山坳口可以清楚的看到刚刚下来的@东台  ,即将上去的北台和北台不远处的中台,以及远远的南@台山  体,只是南台上的牌坊建筑看不清楚。这个角度上也看得到远处北台的牌坊,顺着公路走了一段,见山体上的石头多了起来,有块牌子上写着北台花岗岩风化地貌,大大小小的石块堆满了山体,我们也不太好翻越,只好沿着@盘山  的石板路向上,这边是山体的右侧,山风直接吹在人身上,行进也比较困难,只好侧着身走S 行。走累了蹲在石头上休息,刚刚被我们超越的一位道士和一和尚结伴着蹒跚而来,道士的样子超尘脱俗,雪白溜长的胡须和他的拂尘一样长,见我休息上来搭话,问我上山为何不坐车,我说朝台自己锻炼锻炼,他说好。问他来自@武当山  ,我说以后定去@武当山  看看。一路和他攀谈,他和我说了一些重要的事,可以称之为天机,由于是天机,在这儿不便泄漏。说笑着道士口渴直接接了山涧流下的涓涓溪流,也不嫌泉水是否干净,走的累了两人直接坐在石路旁边护拦的@石台  阶上休息。我和同伴继续前行,渐渐的同伴三个人其中一个体力不支远远的落在了后头,主要也是因为底盘轻,经不起风吹,行进更困难些,相对来说抗风的等级比我们低。途经法云寺,山风大的只需要张开了口,你都不用呼吸,风直接灌进了肺里,想想这里可是海拔3000多米了,走在山脊上,呼吸困难,几乎站立不稳,。由于缺少户外经验,太阳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在脸上,当时也没有什么感觉,只有头上戴个帽子,脸上没有遮挡,在下山后明天额头开始洗脸时觉的生疼,再隔一天脸上开始蜕皮,后面的几天行程中一直在蜕,到@呼和浩特  时整个脸上都换了一层皮,看来驴友脸上常备的帕巾是必不可少的,以前不懂,看他们穿越@西藏  啊@成都  啊等都戴着,那时侯还想怎么不嫌热啊,现在吃到亏也终于长到知识了。过了会终于抵达华北屋脊牌坊的下,北台是整个华北地区最高峰。

 





 

北台名叶斗峰 海拔3061米,@五台  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拍了个照继续前行,过了牌坊就能清晰的看到北台顶的牌坊和庙宇建筑,看看近在咫尺,可是向上的山路开始陡峭了起来,山风吹的几乎站不稳,同伴提前就在眼镜脚上绑好了细绳,他说眼镜被一阵风吹来刮了下来,挂在了脖子上,幸好没有被吹跑。上午爬@东台  时结在孩子身上的条裤子在上山途中掉了,后来下山沿着路也没有找到,估计也早就被风吹的无影无踪了。爬这段上山路是最艰苦的,即要向上攀登,又要对付迎面的山风,走起路来格外艰难,几乎耗尽了体力,每走20米的样子都要停下休息会再走。当登上台阶时我也瘫在石板路上,在路上足足躺了十分种再起来。这时看见天边的白云边上挂着几缕彩云,指给同伴看,他硬是看不见,他说那是你的佛运。看来经历了艰苦才会有收获。过一会儿终于到达台顶,以至于登台阶的时候两脚也不听使唤了,只好慢慢的爬了上去,总共花了三个多小时从鸿门岩到达北台,没有大风估计可以快一点。北台顶方圆较大,在北台顶见到了无垢文殊殿,诚心参拜,点上三柱清香,也不往我们这一路辛苦的朝台过来,听着梵音,心灵在这里释放,灵魂在这里升华。

 





 

 浏览了会,看见道士也上来了,他接着向中台走去,估计晚上要去西台住了,因为西台去南台需要七八个小时的脚程,那又需要一天的行程。询问了朝台的车子30每人送我们回到鸿门岩,我们也只好搭车下山了,已经没有体力再走回头路了。车子到了鸿门岩,已是下午四五点的样子,带上孩子叫了辆车带回台怀镇,北山进山卡口报上名字号码就可直接进去了。安顿好孩子,我们几个继续前行,误打误撞去了镇海寺,是黄教喇嘛寺院,这里是章嘉活佛的道场,他曾约同乾隆朝拜@五台山  ,最后圆寂在这里,乾隆用7000两黄金建造大塔一座,安放国师灵骨。在大堂上两旁放着喇嘛的衣服和帽子,只是没有看见辩经的场面。 我们包了辆车直接送上南台,一小时不到就到了南台顶,正好赶上日落,已经七点了,@山西  属于内陆,天黑要比我们晚,八点才天黑。南台看花海,可惜来的不是时候,没有看到成片的小黄花。站在南台上看北台,正对着的遥远的地方就是。南台普济寺参拜了会,依旧看见了神牛,天空中两架战斗机划空而过,几处小白塔。我们几个也学者僧人用石块在牌坊前堆起了石堆。不远处就是旧南台顶,现在变成了气象站了。趁着日落,趁着晚霞我们下山了,在车上连拍壮观的晚霞景色。这一天的朝台之旅结束了,今天接连朝了三个台,以后若有机会去完成用脚朝@五台  连穿的壮举,向户外论坛里的老驴学习。近八点到达台怀镇用了晚餐,晚餐后买了点香准备明天寺庙群上香用。

 

南台名锦绣峰 海拔2485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著名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 

西台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当年@狮子  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 

中台翠岩峰 海拔2894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策杖@千山  浑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

 

第五天早上,吃了早饭,这边有一种个油条一起放锅里炸的面疙瘩,上面撒了白糖,吃起来倒是蛮入味的。依旧观光车直接开到底碧山寺下车,向上走了一段,就到了五郎庙的入口。五郎庙地处幽静,走进去过段山林向上便是,但是门口挂了几块牌子,有般若寺金刚窟,五廊庙,茅蓬山庄,林彪别墅,而且里面都是士兵管理。这个要慢慢道来,原来这里是杨五郎庙和般若寺金刚窟,杨五郎在@兴国  寺出家,圆寂后弟子塑了等身像。@兴国  寺又名五廊庙,五廊庙后面是般若寺金刚窟,这两处风水极佳,处在三面环山之中,后面座山犹如@弥勒  佛的肚子,又好象一吧太师椅,背靠着,古代讲究风水,所以这里是一块绝对的风水宝地。当年叶群于69年6月4日召见@北京  军区后勤说“林副统帅在@五台山  休息几天,你们给他修个草房”。工程代号“七六四”工程。69年9月13日炸掉了金刚窟和五廊庙,当时有人抓拍到了在烟气里显现的童子身文殊@菩萨  像,保存在大显通寺内。别墅外表很普通,前面五廊庙位置建了林手下四大金刚的行宫,金刚窟位置修建的自己的行宫取名静斋,内部修建的当时来讲相当奢华,进口的材料规格高于中@南海  ,林全家在里面总共住了一天。后来林在71年正好9月13日折翅@内蒙古  ,日期相当的巧合,工作人员介绍说属于三年现世报,时辰一到立马就报。别墅外面取名茅蓬山庄,有欲盖弥彰之意。所以现在这个属于军队资产,有军队把守管理,当年寺庙内的和尚尼姑老弱病残早被赶到了外面。五郎庙也不是庙宇建筑,现代房屋结构,大堂内的瓷等身像是这边的村民后来集资修建的,在五郎庙内有他的降龙棍,重162斤,这个是复制品,当年他的铁棍重九九八十一斤(师傅取意九九归一),在与辽将对战中用力过猛折断了,儿子试着抬起一端,抬起了一段,高兴的不得了。庙后是五郎栓马树,是五郎在寺内栓马的,当了和尚仍旧不忘报效国家,教练僧兵。





 

    中午十分坐车下来到黛螺顶,黛螺顶1080个台阶我们没有走到,其实就在右侧,我们则是顺着缆车左边的登山路上山,边上交错的是马道,可以骑马上山。和惠山差不多高,一会就到了山顶,在山顶看见一@河北  来朝拜的和尚,一步一磕头,全身匍匐在地,起身再拜再磕头,重复重复再重复,专注之时我数的便数都忘记了,都磕的数不清了次数,他则脑门上起了厚厚的老茧,身上关键部位的补丁是订了又订,足有四五层之多,可见一路磕拜过来的艰辛,其内心的诚心可见一斑,佛祖看到了一定会保佑他,如他心愿。在黛螺顶可以朝拜五方文殊,是集五个台的文殊在一起,这里你不用去五个台了,在五方文殊殿就可以一一参拜五位代表不同含义的文殊@菩萨  ,称之为小朝台。让儿子烧香拜佛。孩子在我的熏陶下也很虔诚,一一参拜,点香磕头,功德箱内广种福田,智慧聪明文殊定会保佑他聪明伶俐,有慧根。顶上还有租望远镜可以观察五个台,可以清晰看见远处五个台上的建筑。

 

黛螺顶简介

位于台怀中心寺庙群以东的陡峭山脊上,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明万历年间和@清康  熙、乾隆年间都曾重修。黛螺顶上的寺院内有@五台山  5座台顶的5种文殊@菩萨  法像,到这里,可以一次性朝拜5尊文殊@菩萨  。





 

罗睺寺简介

位于塔院寺东,与显通寺遥相对应。该寺始建于唐代,明代重修,寺内共有殿堂楼房110多间。山门旁的一对石@狮子  气势威猛,是台怀地区仅存的唐代遗物。

显通寺简介

显通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时有所扩建,唐太宗时重建,易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时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明成祖朱棣赐名为“大吉祥显通寺”,明神宗朱翊钧再赐额为“大护国圣光永明寺”,简称永明寺。@清康  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再改名为大显通寺,直到今天。

大雄宝殿:是举办佛事活动的场所,殿内正中央供奉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塑像,整座大殿开阔疏... 更多

显通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时有所扩建,唐太宗时重建,易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时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明成祖朱棣赐名为“大吉祥显通寺”,明神宗朱翊钧再赐额为“大护国圣光永明寺”,简称永明寺。@清康  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再改名为大显通寺,直到今天。

大雄宝殿:是举办佛事活动的场所,殿内正中央供奉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塑像,整座大殿开阔疏朗,古色古香。

无量殿:一座砖砌结构建筑,该殿奇特之处在于殿内无梁无柱,殿外无廊檐,形制非常独特,因此又称为“无梁殿”,艺术价值很高,殿内壁上有走廊一圈,在走廊的任何一个部位均可看清全殿面貌。

千钵文殊殿:殿内供奉着铸于明代的千钵文殊铜像,铜像上叠五个头像,胸前有手六只,其中的两只捧着一个金钵,钵内坐着释迦牟尼佛,背后向四周伸出一千只手,每只手上都有一个金钵,每个钵内都有一尊释迦牟尼佛,造型非常奇特。

铜殿:铸于明万历年间,是一座青铜建筑物,高8.3米,宽4.7米,深4.5米,殿内四壁铸满了佛像,号称万佛;隔扇的外壁铸有各种图案和花卉鸟兽,非常精致。铜殿前原有铜塔五座,暗含@五台  之意,现仅留下两座,八面十三层,玲珑秀丽,引人注目。

幽冥钟:在显通寺前的钟楼里,有@五台山  最大的铜钟幽冥钟,钟的外部铸有楷书佛经一部,共一万余字,因为钟声绵长,又叫做长鸣钟,也称为长命钟。

 

 





 

 

 

 

 

参观完就下山了,在停车场排挡里吃了凉粉和台蘑肉夹饼,肉夹蘑味道还不错。接着步行到中心寺庙群,不知不觉到了罗睺寺,属于喇嘛黄教,红墙外就是白塔,逛了会,儿子也学着大人推起了经轮。出来旁边就是去大显通寺的路,过去转了个弯就到,买了门票进去,大雄宝殿内参拜五位文殊@菩萨  ,殿后参观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铜塔。铜殿上鎏金庙顶更显金光灿灿,十分好看,和@峨眉山  金顶(普贤@菩萨  道场)差不多,自然流下了不少快门。显通寺内正在办@五台山  摄影展,有自然景观,有人物,关于@五台山  的方方面面,()。出了显通寺走了一段就是五爷庙,五爷是龙王的儿子,广济龙王@菩萨  ,在这里有求必应,挂满了各地信众送来的“有求必应”旌旗。这边是@五台山  香火最旺的地方,以至于要求外来的香在外面香炉烧了再进去,,外面地上烧了厚厚的一大盘香灰,因为在里面的话人挤人的时候容易发生问题,由于是周一又临近下午,游客相对来说少很多,没有照片上的拥挤情况。我自然也想求助@菩萨  保佑儿子身体健康,祛除过敏体质,愿他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几个寺庙慢慢悠悠走下来,也差不多下午三点多了,为了提前赶路,我们也没到@菩萨  顶以及再往下的殊像寺,以后有机会再来吧。一天的寺庙游结束了,上香朝拜心诚之旅也圆满落幕了。这次的心诚,为我们后面的行程遇到的贵人带来了好的运气。回到旅社结好帐拿好行李回到黛螺顶停车场(寺庙附近的@五台山  汽车站看来也没啥班车),坐上了去@沙河  镇(@五台山  火车站)的汽车,车子还是从@东台  鸿门岩走,等于我们又来了次山顶,@盘山  而上,山上凉飕飕的,满山遍野,绿叶成阴,树大根深(借一年级课本上的成语)。清@凉山  ,说拜拜了。过了鸿门岩,@盘山  而下,半个小时左右到了@沙河  镇,问好去汽车站的停车点下了车,去汽车站转@繁峙  的车。车一小时不到到@繁峙  ,马路特别干净,找了个旅馆放下背包,就出门觅食了,这边路边金店很多,小吃店很少,这个到和去年的@山西  @永济  差不多,住古城的人们在外聚餐的少,一路的金店,小家电、奶粉店。在小吃店点餐,吃些米饭(主要一路过来面食有些吃腻了),点个番茄蛋汤,人家说不会烧,呵呵,然后告诉他们怎么做,结果上来汤不是那个清汤,重重的一层油。这边的人民都是很淳朴的,吃完饭出去瞎逛了圈,到了他们的古城墙城隍庙那,由于已是傍晚,天有些黑了,城隍庙里老人替我们开了殿门参观了下,古城墙就只有城门古街这一段,其他估计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晚上了,上城楼的大门上锁了,我们打了售票窗口的电话预约好明早上城楼,因为这个城楼平时都不开的,当地也很少有人上去,有人要上的话只有叫管理员来开门,管理员是老人,讲的土话乡音,对起话来费了不少口舌,愣是听不懂他们说的。这边有些古建筑,正贤寺、关帝庙,都有一定年代了,约定明早一早来上楼观看。

 














 

 

 

 

第六天早上,我们赶到城门楼下,打他电话,过了一会一老太替我们开了门,我们才得以上了城楼,鼓楼简介得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楼上很简朴,05年是@五台  县各方乡绅捐资重新修建的,主城楼门楼匾额上书写“天开文运”四个大字,背面匾额上书“声闻远振”。鼓楼从始建起供奉着“@文昌  帝君”,是神话中主宰功名,象征禄位之神。民间曾有“不登鼓楼不朝拜,十年寒窗也白费”之传说。儿子也虔诚参拜@文昌  君,老太说这小娃心诚的,还让他敲响了边上的古钟,大鼓则不能敲了。在楼上看着@繁峙  古城,底下房屋显得很陈旧,很古老的样子,我们问这鼓楼是多少的门票,老太说没门票,你们自己给,呵呵,这个第一次遇见门票自己看着给,只能说淳朴的一塌糊涂了。

 

下了楼包了辆车去东留属村的杨七郎墓,东留属村在@繁峙  县过去三公里就到了,出租车司机居然也不太认识,在村的南面田地间,平地上有一长方形围墙,到了看见大门紧闭,旁边一行小字:有事请按门铃。看来这边的游客少的可怜,按下门铃过了会一花甲老人替我们开了门,老人带我们进去,估计老人是村里派来看墓的。正面一间房屋,两侧各一间,正面房上挂的是“威振神州”的一块牌匾,上联:壮志铸边疆英风浩气撼五岳,下联:血肉作干城忠肝义胆镇三关。里面内供奉的是:宋赠武勇将军杨延兴神位,以及他的塑像,背肩上插着两面杨家小旗。案上有个算命的竹签筒,好玩让娃娃摇了摇,老人让找案上的一本阴阳图案的布书,找到了对应签的解释,呵呵。屋前一块碑上刻的是2000年一@台湾  许先生在@台湾  拜遏杨七郎而后来到这里,出资修建的功德记事。屋后就是杨七郎墓,墓前的墓碑上书:宋赠武勇将军延兴杨公神墓,是清朝乾隆年间当地知县立的。高高的坟冢,是后人再修建的,以前也只是一些乱石堆(在杨家祠堂看到的照片),儿子在墓前向心目中的英雄磕了三个响头,敬仰@中国  古代的英雄人物。墓道两旁松@柏林  立,由于夏天杂草丛生,也有爬满的南瓜藤等一些农作物。两侧的偏房一个是“功德流芳”,内供奉的是杨家的男性,杨家的第三代的儿子侄子辈的人物:杨宗保、杨宗英等。另一个是“护国佑民”,内供奉的是杨家的女性,第二代的老婆浩名夫人杜金娥等。门楼上都彩绘这杨家将的故事,象连环画一样讲述七郎怎么被害。《搬兵遭陷害》《恶箭穿忠躯》《逆尸东留属》《魂游杨兴铺》《缢封赠武勇》《勒建将军陵》,简单讲述了七郎遇害受封的故事。话说杨令公围困陈家谷,七郎突围向潘仁美搬救兵,到了营帐见灯红酒绿,气不打一处来,质问潘为何不去救援,潘说我的兵还有其他用处,你们杨家父子不是号称天下无敌吗,七郎说道你只派五千人如何敌十万辽兵,骂着走出帐外,潘让彪形大汉捆上七郎绑在树上,射上103箭,72箭正中要害,顿时气绝身亡。(要问为何宋将帅间为何如此反目,要从六郎七郎学武下山在汴梁七郎在比武擂台上打死潘豹有关,潘仁美这属于公报私仇),潘让七郎身上绑上石头扔进了@黄河  。六郎在@黄河  下游发现七郎尸体,葬在现在的东留属村,杨无敌在无救援情况下撞死李陵碑。六郎埋了弟弟和父亲,去汴梁告发潘仁美,最后潘死在六郎之手,这是后话,暂且不表。这些都是杨家将演义,正史包括宋史都不是这样的,@比如  杨老令公不是撞死的而是被围困后饿死的,这只有到了这儿你才会知道,杨家将演义中六郎叫杨延昭,五郎杨延德,但是在后来杨家祠堂中见到六郎叫杨延朗,五郎杨延昭,以及多了九妹等等,这和我们电视中经常看到的影视剧是不相符的。屋外堆放着一堆长条形的砖,底下刻着相同的字“忠”和“将”,和活字印刷的字模一样,这些个砖雕是建造房屋时安放在屋檐下装饰用的。向老人买了门票,我们浏览了会和老人道别,老人守着英灵,祝愿老人身体健康。

 











 

接着去往不远处的鹿蹄涧村的杨家祠堂,路口写着“天波杨府”的牌坊,过了牌坊进去三公里路就到了村上,司机送好我们就回去了,结果后来给我们出村造成了一点小风波。祠堂外牌楼下满座着些老人和孩子,门前种着两棵高大的槐树,地上铺满了一层槐树掉下的嫩黄花骨朵,忠武祠对面是个小戏台,忠武祠上挂着大明嘉靖年间的牌匾,门口挂着@代县  中小学教育基地的牌子。大门墙上彩绘着两幅“加官”“进禄”的壁画,大门两旁的墙上则画着两位大家熟知的门神:秦琼(叔宝)和迟尉恭(敬德),班驳的画面告诉我们有一定年代了。进了门,门上墙则挂着“宋朝浩勒券”,是皇帝对杨家的益美之词和对六郎杨延朗的嘉奖。两侧则画着八仙图案,不知为何。进去的房屋上挂着“气作山河”的牌匾,屋内墙上是“杨家将史迹展览”:杨家将一贯的愿望,收回于沦陷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从杨继业到杨延朗到杨宗保。现在的鹿蹄涧村是杨业的后裔,属杨氏第九世南宋抗金名将杨再兴之一派。元初,再兴之玄孙杨寿之子杨友、杨山曾官于代,镇守雁门关一代,留驻代地,嗣后子孙繁衍成今族。图上介绍着北宋杨家将抗辽的历史,告诉着人们杨家的丰功伟绩。天井内的玻璃橱窗内安放着块石头,当然是刻者梅花鹿的画面,这是鹿蹄涧村名字的由来。两旁屋内则陈列着杨门女将(杨家九妹和杨家媳妇),包括烧火丫头杨排风。墙上则画着一幅幅连环画,讲述着当年的战争历史。再往里走就到了忠武祠大堂,正面供奉着杨老令公和佘太君,旁边围绕着的是大郎杨@延平  、二郎杨延定、三郎杨延光、四郎杨延辉、五郎杨延昭、六郎杨延朗、七郎杨延兴、八郎杨延玉。这个是杨家祖谱上的历史记载,和我们影视剧里看到的排列是不一样。以及杨宗保、杨文广等世孙。还有是十几世以后的有名气的后代像。大殿后侧的偏房内陈列着降龙木的展品,大家知道降龙木是穆桂英大破@天门  阵时曾经使用的一种辟邪神物,是杨宗保去穆柯寨请来穆桂英带来的神物,看了木头的截面,是朵梅花的造型,均匀分布着六条纹路,的确名不虚传。出了忠武祠就为交通犯愁了,没有出村的交通工具,看见辆驴车想带出去可太脏了,只能背着负重走一步算一步了,路上过来辆普桑,邀上带了我们到了“天波杨府”的牌坊的路口,问司机多少路费,司机连忙摇手不用了,没多说什么直接开车走了,弄的我们很不好意思,恐怕就是我们@五台山  烧高香烧来的,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贵人,人家二话不说也不等你说谢谢就走了,看来杨家的后世族人也是相当的豪气@大方  ,颇有点英雄气概。

 
















杨家祠堂

沿村路向北约2公里来到鹿蹄涧村,这里属@代县  ,距县城20公里。杨家祠堂  就在村中心。门票15元,半票8元。杨家祠堂是为纪念宋代爱国将领杨业父子而修。杨业,北宋名将,初为北汉军官,官至建雄军节度使,因为屡立战功,人称“杨无敌”。后投宋,宋太宗因他熟悉边事,任命他为代州刺史,长驻代州(今@代县  )抵抗辽兵。杨业与其子能征善战,威震中原,杨家将的故事,一直被后人传颂。元代时,杨家十七代孙奉旨建祠,明清时又曾予重修,已大部分成为明代遗物。杨家祠堂分为前后两院,有堂屋、东西厢舍、正殿等。前院,奉祀杨业后裔。后院,东西厢房三间,正殿五楹,殿顶为悬山式。正殿内,塑有杨业与其妻佘太君的坐像。杨业八个儿子的彩塑分列两旁。祠内,有“佘祖图”碑一通,碑文铭记着杨业后裔世系。大殿前,竖有鹿蹄石一块,形状奇特,雕刻秀美。相传,杨业十四世孙杨友,镇守代州,一日外出打猎,射中一只梅花鹿,这只鹿带箭逃走,杨友紧追不舍,追到现在的鹿蹄村时,梅花鹿忽然钻入地下。杨友命人挖掘,挖出异石一方,上面刻有梅花鹿带箭,并有明显的鹿蹄印,后人将这块异石搬回祠中存放。

 

 

在路口等了会就来了去@代县  的中巴,坐了上去大约半小时后到达@代县  ,在中心街道上下了车,老远就看见@代县  高高的城门楼,此楼称之为边靖楼,四层屋檐,气势很壮观。也称“雁门第一楼”,它正面对雁门关,并是拱卫这关的首座高楼,故有此称,它是@中国  现存的最大一座木结构古楼,为北方文物中的一绝。城门楼牌匾上的四个大字映入眼帘:“声闻四达”,雍正十一年立。再上牌匾是:“雁门第一楼”。下面楼围栏上挂着条横幅:祝贺@代县  二中XXX,XXX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够光荣的。城门楼牌楼“天朝良弼”下则排着一溜烟的肉@滩头  ,真是大煞风景啊,怎么没有个菜场呢?反过来也说明了人们沿街为市的古老传统。侧面靠城墙堆放着一排一人高的南瓜,数量之多,赶紧抓拍了张。转到后面买了票上了城楼,楼上挂着两块牌匾“威镇三关”和“万里长城第一楼”。在平台上可以看见不远处四周围@代县  古老的土城墙以及四个角楼,城墙已经是一段一段的了,但是还是能依稀辨认出来。登高远望,北面勾注山莽莽苍苍,雁门关蹲伏于勾注山下恰像一头野兽,南面的@五台山  高入云霄,滹沱河在脚下从@东北  向西南流去,蜿蜒如带。上了楼,楼大厅内陈列着杨家祖孙四代的青铜造像,成环列摆设。朝南是无敌将军杨业、一代战星杨延朗、少年英雄杨宗保、杨门虎子杨文广,都是虎虎生威、英姿勃发。上了很陡的木楼梯来到三楼,中间是个沙盘图,@代县  的地势以及雁门关的位置。展览图上介绍在雁门关发生的四次文化大潮,以汉民族为主的中原文化和以游牧民族为主的草原文化在两千多年中交流、碰撞、融合。第一次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赵国在这里征战、通商、通婚,中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战国末期名将李牧的出现,这些事件和人物形成了雁门文化的包容、忠贞、尚武的特征。第二次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几个少数民族相继入主中原,突出的代表人物是慧远、慧持、昙鸾,对@印度  佛教的@中国  化,对净土宗的形成,对佛教文化的发扬光大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次为北宋时期,标志人物就是杨家将和元朝的伟大文学家萨都刺的出现。到了宋朝,勾注山的雁门关及长城成了宋辽两国的分界线,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杨业为首的杨家父子在雁门关上前赴后继、英勇卫国,在雁门关一带上演了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保家卫国、疾恶如仇、舍生赴义、昂扬向上的人格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代州人,成为代州人乃至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元朝的回回萨都刺在雁门关下接受了中原文化的熏陶,逐步成长为有元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他的《雁门集》对后世,特别是明清时期的诗歌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第四次明清时期,雁门文化空前发达,以儒学建筑群文庙为轴心,孔孟学说辐射四方。从唐到清光绪三年,@代县  总共出现科举及弟进士107位,他们之中不乏名儒、大儒。明朝时期有代半朝之说,在清顺治、康熙两朝中有所建树的冯如京曾获博学鸿儒之殊荣。这四次文化大潮形成了一个又一个蔚为壮观的雁门关文化交流大潮,这些文化大潮以“玉石之路”“@丝绸之路  ”“茶马之路”“佛教东之路”为载体。在雁门关还发生比较有名的是民族血缘的融合,西汉初年开始实施的“和亲政策”,缓和了南北两大民族的对立,促进了汉民族和少数民族血缘的交流,从此以后,雁门关上便不断有中原女子北上和亲。最著名的是发生在汉朝中期的“昭君出塞”。内地边民的互迁、少数民族到内地做官戌边以及战争中双方俘虏的安置都为血缘融合做出了贡献,以增加民族团结、经济互补、共存共容、和谐发展。














 

 

闪烁,历史星空

岁月的饿年轮碾过沧桑,历史的辙迹淘过英雄,雁门,以其厚德载物,人杰地灵的风姿,闪烁在历史的星空。

春秋末赵襄子灭代,开启战国大幕;李牧镇守雁门,成千古佳话。刘邦“白登之围”,始行“和亲之策”,昭君出塞,雁门关上抚琴歌。太守牵招,筑“雁门渠”,为我国北方最早最大的水利工程。慧远、昙鸾成一代佛学宗师。李可用,独撑唐半壁@江山  。杨家将满门忠烈。萨都刺为元以来最伟大的诗人。张风翼、孙传庭是明王朝的坚强柱石。代州冯氏文化大族登上历史舞台,以王廷相为代表的代州商人@成功  崛起。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代州历史人物的精神依旧启迪着今天。

 

下了门楼,就在门楼旁边的饭店吃了午饭,叫了辆出租车去往雁门关。这位司机人很好,一路为我们介绍这边的风土人情以及注意点,算是遇到的第二位贵人,为什么这么说,原因是他向我们介绍上雁门关的方法,有在@代县  城里通过关系买50的门票,雁门关现在的门票是90,网上70,还有是他带我们进去……(此处省略三百字),汽车从县城出发,进了山,开始走山路,旁边有工程作业钻隧道,估计以后穿过勾注山将大@大方  便。这边的山不算高,但是连绵不绝,公路的路牌显示有十八弯,其实称之为弯的都是大弯,小弯是不知道转了多少个,山体也慢慢向上拔高,路上过往的都是集装箱卡车,司机说都是为了省高速费用,这些卡车司机为了省高速费而情愿走弯弯曲曲的@盘山  公路,这里面就不多说了。十八弯是倒着数过去的,快到第二、第一个弯的地方就远远看见高高耸立的雕像,是杨六郎威风凛凛的站在那,面对着关外的敌情,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快到景区门口的弯道内我们提前下了车,司机停好车,带我们开始穿越,刚下过雨,有些山体还有冲毁的迹象,路上都是长满低矮的荆棘植物,以至于鞋子袜子上粘的全是小刺球,这边的山路是登山比赛的徒步路线,路上还有铁牌设立的标志。不一会就到了杨六郎脚下,雕像是花岗岩做的,有两三层楼高,只见杨六郎一手红缨枪,一手指着对面山谷,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盯着关外,仿佛告诉关外的辽人有我六郎在此,而等不可放肆。顺着六郎背后的小道继续前行,在山坡上看见两只奔跑着的梅花鹿,司机说这边有养梅花鹿的基地。太阳照着显得很热,整个山体也没什么@大树  遮阴,走走就顺势在@山阴  面休息了会,才继续赶路。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  之藩卫,内固太原  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山海经》)。

 

翻过两个山坡就能清晰的看见雁门关的主城楼和雁门关段长城了,诗人李贺所描述的雁门关:“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关与@宁武  关、偏头关为内长城之“外三关”,这里峰峦叠蟑、山崖陡峭,关墙雉谍密集,烽猴遥相呼应,地势十分险要,为千古兵家征战之地。过了会就顺着小路下了山,进入景区内,直接对面看见的就是“豹突泉”,这只是重名而已,一口古泉井,千百年来滋养了无数守关将士。向内走,两旁是@新建  的商店,这个雁门关景区也刚刚处于开发建设翻新阶段。再往上走,到了瓮城,是在2010年明代基础上修复如初,门额石匾书刻:“雁门关”,两侧镶嵌有砖镌连语一副:“山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均为傅山所题。走进瓮城,再上是是地利门和宁边楼,门洞上方匾额书刻“* 利”二字(*:是山水土的上中下结构),为武则天所题。宁边楼上展示的是@三门  火炮和古代城门楼上作战的大型弓弩和投石器。下面是点将台,当年打仗点将之用。再往左侧走是衙署,是守关将军处理公务的地方。再往下就是天险门及雁楼,天险门为关城主城门,门洞上书刻:“天险”二字,为武则天所题,但是其中的天字是这么写的,上中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中间田,下面是个戈字,意思是这个地方要有粮草、田地、武器,那么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主体为明代所建,残缺部分于10年修复如初,这个在以前的一些杂志上可以看到雁门关门楼的右侧还是残垣断壁,门楼前的空地还很荒凉,杂草丛生。城门楼上的房屋@上高  挂一块匾额,上书“中华第一关”。门洞内铺的是整块的青条石,只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两侧是两条深深的车辄印,这里历朝历代帝王将相出关,士兵出关打仗都打这过,所以这些青条石也见证了历史。门楼旁边是镇边祠,建于1506明正德年间,纪念战国时赵国的守将李牧而建,原叫李牧祠。1937年遭日军毁灭性破坏,2009年按原样恢复,成为展示幸偃公、李牧、薛仁贵、杨家将等西@周至  明朝2600多年间守关名将的事迹展馆。门口两只威武的石狮以及高高的一副石杆,此物为上竖石旗杆,上面有四个小节,节数越多表示等级越高,相当于苏武牧羊手里拿的那个旌节。进入镇边祠,就是偃公堂,是镇守雁门关最早的大将,西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姬幸(号偃),因镇守雁门关有功,被成王赐名为姓,从而成为全球幸氏之祖。边上忠武堂,主塑北宋名将杨业(忠武为杨业谥号,也是古代武将最高谥号),同时供奉的是他的八个儿子。武惠堂内供奉的是北宋名将潘美,潘美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潘仁美,大家也许要问了他怎么也可以进庙堂。其实他是北宋开国大将,在雁门关屡败契丹,以雁门关大捷功封“代国公”,因在杨业“死节陈家谷”一役中付有领导责任,而被“削秩三等”,死后谥曰“武惠”,出其历史形象,为其塑像,出于民间形象,让其孤立,取“无人愿与其为伍”之意。在堂内就他孤零零的一个塑像。@武安  堂内主塑赵国守关大将,被誉为“守关第一名将”的李牧(@武安  为李牧所得封号),同时供奉的是汉将李广,隋将李景,唐将李大恩、李克用、李靖、李嗣源。文定堂供奉的是张齐贤,是杨业的继任着。群英堂供奉的是西汉卫青、霍去病,东汉杜茂,西晋刘琨,薛仁贵等,明徐达、周遇吉、李文忠等征战雁门关的11人。哈哈,古代历史上的名将这儿基本上都快要聚齐了,大家可从上面这么多@大名  鼎鼎的名字中可见一斑,他们的名气也从这边征战得来,可以说和雁门这座历史名关密不可分。雁门关成就了自己,自己也在这里洒下了热血和余生。走过庙堂向下到了雁门关驿站,雅士洞内接待过娄敬、蔡文姬、李白、沈括、元好问、傅山、顾炎武等文人雅士。公主洞内接待过西汉竟宁公主(王昭君),东魏兰陵公主,隋义成公主,唐@咸宁  公主,唐太和公主等五位公主。帝王洞内接待过周穆王、赵襄王、代王、赵武灵王、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北魏道武帝等四位、北齐文宣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后唐太祖、后汉太祖、宋钦帝、明武宗、大顺皇帝、光绪、等22位帝王以及毛泽东。将军洞内接待过镇边祠内提到的历朝历代22位大将。在城楼上向下观望,下面就是关内,我们汉族人民修生养息的地方。接着继续从雁门关城门洞里返回,城门洞正好是个聚风口,穿堂风很大,尽管外面很热,但是你待在门洞里被风吹的感觉丝丝凉爽。原路返回,出了景区大门来到景区乘车点,以及我以上提到的所有名人的浮雕画像,记录着这座历史名关的文化名人和悠远历史。对面两旁则是两排花岗岩石头等身雕像,都骑在马上一付征战状。左边是佘赛花领衔的杨门女将11人(杨九妹和先锋杨排风),右边是杨业领衔的杨家父子11人(宗保+文广),个个虎虎生威,英姿飒爽。乘上观光车到了雁门关景区大门口。在大门口等司机向回走,去开了车子接上我们去@山阴  县。

 

















 

 

雁门关简介

位于@中国  @山西  省@忻州  市@代县  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  关、@偏关  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雁门关在城@西北  大约40华里的地方,又名“西陉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关隘之一。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后经历代不断修葺,始成现在的规模。关城周长1公里,墙高7米,由三座@石门  沿给成,分别为东门、西门、小北门。在小北门的门额上该有“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各有一幅对联,上书“三关要冲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

“西径关”由来

古时的雁门关曾经数次迁址更名,秦汉以前的雁门关在今@阳高  县北的雁门山的阳和口,秦汉以后,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在勾注山一带设关驻兵,雁门关就移至那里了。唐代时关址迁到西雁门山的铁裹门,改名为“西径关”。北宋时期,为防御辽国的入侵,杨六郎曾长期率兵驻守在这里。

出了山体就是往关外走了,公路旁底下是碎石的河床,可以想象下当年杨业领者兵马从这里出关,以及穆桂英挂着帅旗领着杨门女将出战辽兵的情形。到达@广武  这一段,就看见一段白草口的土长城,停车我们去土长城近距离观摩了下,还能依稀辨认出远处的烽火台,以及一段段的土的泥胚长城,想象先民门造这个不容易,为了抵御外敌的侵略,汉代人民抛头颅撒热血。过了白草口就是@广武  汉墓群了,就在公路边上,成片成片的,估计有个三公里长,高高的坟冢,连个墓碑也没有。里面是士兵的群葬墓,不知道有多少汉代的军士埋在了这里,家里的亲人还盼着他们回家,可是他们永远回不去了,埋在了当时这关外荒芜人烟的地方。这些军士为了保家卫国作出了毕生的心血,也成就了汉武帝那辉煌的半个多世纪,反击匈奴,开拓疆土,灭@朝鲜  收南越,辉煌的大汉版图有他们默默无闻的功劳,甚至连个名字也没有留下。车子继续向前行驶,两旁的庄稼地也越来越少,是和他的土质有关,底下全是石头无法耕种庄稼,只是种了些稀稀落落的树林。一小时后到达@山阴  县,就在汽车站坐大巴去@金沙  滩镇,@金沙  滩是杨家将和辽兵征战的地方,是杨业兵败阵亡的地方,这个地方的人民过年过节戏台唱戏绝不唱@金沙  滩这出戏,这个大家能自己意会出来。@金沙  滩镇没有专车,是到@大同  的过路车,你买到陈家堡就可以了,半小时不到就到了陈家堡,下了车坐上一辆面包车想让他带我们去战斗遗址,司机是个胖子,很风趣,和我们说现在景区关门了,而且景区正在建设中,(主要是这个地区挖掘旅游文化资源抢争杨家将遗产),也没啥看头至多看看李陵碑啊什么的。于是决定去@金沙  滩镇住,明天再去逛逛,但是司机说这个镇已经搬到七八公里开外的地方去了,他带我们去看的地方原来的镇就相当于村落的样子,实在找不到象样的住的地方,没办法只能让他带我们去@应县  了。也算我们来过@金沙  滩了,虽然只是晃了两下,落了落地,也算是来过杨家将的战场了。车上司机和我们聊着他的天南地北以及自己出去旅游的经历。说他自己也搞不清自己的匈奴人还是汉人,因为这里就是关外了,呵呵。其实关外大有汉族人民在这里耕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辽兵来了再逃回关内的。其实根据《史记》和《汉书》记载,匈奴族和汉族本来同出一源,都是大禹的后裔,在夏王朝亡国后,夏桀的一支后代逃亡北方,成为匈奴族在不断吞并周围部落的基础上,匈奴迅速壮大,在秦汉之际成为@中国  北方最大的部族,建立了统治@中国  北方的第一个强大的奴隶制政权。看到这里你也许冒出这个想法,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人啊家庭啊国家啊都是为自己考虑,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争取利益最@大化  ,人性失然。如果本着同根生角度出发,历史还会如此演义吗?不得而知,一相情愿罢了。

 

   傍晚到达@应县  ,就住在木塔外商业街边上,放好行李,我们顺着街道向内走,景区前的一条街道都是仿古建筑,不远处是木塔,从街这头看过去景色其实也很不错。这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塔,全身上下没有一颗铁钉,全靠卯榫嵌套,这种技艺应该已经失传了吧,这座木塔当初可是让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赞叹不已的。里面的牌匾也大都是清朝以前的,已经傍晚了,景区大门已经关了。侧门则开着,主要是里面有工地存在,说是在木塔的旁边仿制一个新塔,没准儿新塔建成后古塔就不让上了,保护起来了,现在已经开始有点倾斜了。木塔上飞的全是燕子,塔上都快成了燕子窝了,我在侧门口拍了塔的全景照。@应县  木塔(佛宫寺释迦塔),始建于辽代,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与@巴黎  埃菲尔铁塔和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塔上现仍存历代帝王所提匾额,其中有明朝两个皇帝登木塔时留的题字。一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1406年)北征时,亲笔题"峻极神功"四字,制成匾额后悬挂在第三层南面的外檐。一是明武宗朱厚照于正德三年(1508年)到@应县  ,登塔宴赏时题"天下奇观"四字,匾额现挂在第四层南面。匾额中文物价值最高的是第三层南面的"释迦塔"木牌,不仅书法精良,同时记录了木塔几次修葺年代,是考证木塔历史的珍贵史料。塔内现供奉着两颗为全世界佛教界尊宗的圣物佛牙舍利。据说正是由于木塔特殊的建筑结构,造就了千年不倒的神话。门票有两种选择,门票60元(可登塔,限一、二层)或者 5元(可进园但不能登塔),我们没有登塔也算为保护古建做贡献了。商业街广场上大排挡了喝着啤酒吃着烤串,这边口味太重,有点不习惯。

 














 

木塔简介: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  省@应县  城内@西北  佛宫寺内。俗称@应县  木塔。塔总高67.31米,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的木结构高层建筑.佛宫寺释迦塔建于后晋天福年间,辽清宁二年(1056年)重修。木塔建造在高大台基上,台基高4米余,分上下两层。上层的台基和月台各角,都有角石,从角石上突起的@狮子  来看,雕刻风格古朴,应是辽代的贵物。木塔总高67.31米,其中塔刹高约10米。塔平面八角形,底层直径30.27米。塔有五个明层,各层间又夹有暗层,实为九层。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塔的整体比例适当,其外形也显得稳重而庄严。木塔外观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由底层到顶层,由明层到暗层,全塔共用斗拱五十四种,可谓集斗拱形制之大成。二层以上均用斗拱挑出平座,并围以栏杆。走进第一层塔的南门,迎面便是高约10米的释迦塑像。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的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的墙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内槽门额壁板上的三个女供养人。画面虽不大,但人物的体态匀称,面容丰满,神情安详而虔诚,衣带似被微风吹动,在表态中给人以动的感觉。画面的色彩至今仍很鲜艳,可能是后人在辽画的基础上重新描饰的。底层西南面有通往上层的楼梯,第一层楼高11.5米,二层以上每层都有塑像。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  和两身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本尊为毗卢舍那如来佛,周围有八大@菩萨  。在将近一千年的漫长岁月里,木塔经历过多次地震。据史书记载,元顺帝时大震七日,塔屹然不动。近年间@河北  @邢台  地区、@唐山  地区和@内蒙古  @和林格尔  地震,木塔都没有受到损坏。这种情况充分说明木塔的抗震能力很强,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工程学的伟大成就。木塔上的留名题记甚多,其中有明朝两个皇帝登木塔时留的题字。一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1406年)北征时,亲笔题"峻极神功"四字,制成匾额后悬挂在第三层南面的外檐。一是明武宗朱厚照于正德三年(1508年)到@应县  ,登塔宴赏时题"天下奇观"四字,匾额现挂在第四层南面。匾额中文物价值最高的是第三层南面的"释迦塔"木牌,不仅书法精良,同时记录了木塔几次修葺年代,是考证木塔历史的珍贵史料。@应县  木塔的设计,虽然是为了适应宗教活动的需要,辽代的优秀匠师们却能突破宗教束缚,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和发展传统的建筑技巧,创造出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宏伟建筑。因此,木塔是研究我国古代高层木构建筑结构和建筑形式的珍贵实物。


第七天早上包车直接前往北岳@恒山  ,一个小时后到达@恒山  脚下悬空寺景区门口,门口坡上树着标志上面书写悬空寺胜境,顶上是个飞马踏燕,@中国  旅游的标志,在@兰州  博物馆内珍藏。走过去就能远远的看见处于悬崖峭壁上的悬空寺,自然是快门喀嚓喀嚓响个不停。门票130,还挡不住那么多人上去,没准门票还得涨,对于悬空寺,很多人都选择了照张相片就走,因为在外面可以看的很清楚了。我们一来觉得门票较贵,网上图片看多了,二来也出于保护寺庙就没有选择上去。只在大门口拍了会照摄了会影。悬空寺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悬空寺为“天下巨观”,在悬空寺底下巨石上你可以清楚的看到李白留下的墨宝。流连了半个小时开始转战北岳@恒山  ,在停车场看见两个女老外在和当地的司机比划,她们想去@大同  的云冈,实在是沟通困难,我们上去帮助了下,司机要价500,转述给老外,两人直摇手走开了,其实差不多在一二百的样子,看来老外也不是好骗的,都猴精了。接下来倒是自己中道了,在包车去@恒山  景区大门口一车20,然后上@恒山  每人80,旁边还有人过来给你讲述坐班车也是六七十的样子,后来想想定是同伙了,坐上了他的车买了@恒山  门票55(这个是五岳中最便宜的门票了,等@恒山  脚下的北岳庙建造好后就要180了,所以想游乘早),@盘山  而上一会就到了停车场,也没多少路。感觉要不了这个价,被宰了,呜呜。(网上也看到过挨宰的事,只怪自己一不留神就中招了,@恒山  景区门口到半山腰停车场之间也没有景区观光车连接,也是外地游客来此被宰的主要原因,景区的混乱可见一斑,)等我们@恒山  下来后在停车场和司机理论了番(司机自然是凶神似的),最后送我们回@浑源  县汽车站全部在内60每人,还是被小宰了回。出门在外哪有不湿鞋的,吃一堑长一智了,对此@恒山  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恶劣的印象。

 





 

悬空寺简介

悬空寺@恒山  悬空寺位于@山西  @浑源  县,距@大同  市65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恒山  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  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恒山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值得称“奇”的是,建寺设计与选址,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悬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悬”是悬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悬空寺的“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都有,设计非常精巧。寺内有佛像八十多尊。 

悬空寺位于@恒山  山脚下,@浑源  县城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始建初期,距地面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据记载,寺始建于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该寺建筑采用凿洞插木的方法构筑而成,背倚陡峭的绝壁,下临@深谷  。全寺有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  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

寺名由来:悬空寺原名玄空阁,是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形貌楼阁而得名,后称悬空寺,是因悬与玄的谐音,以及寺院象悬挂在半崖之上,习惯地称作悬空寺。

 

到了停车场拾阶而上,山体上自然少不了历朝历代留下的墨宝,成化年间@大同  知府留下的“恒宗”二字。@恒山  山峰,从@东北  向西南延伸,很像一队正在行进的队列,清朝学者魏源以“@恒山  如行”来概括@恒山  的这种气势。走了不一会就到了虎风口,传张果老@恒山  修道时,经常系驴于此处休息。一天狂风大作,一只白额猛虎呼啸而出,白驴与其斗法,将古树连根拔起,悬于地面。故名虎风口,便有了虎口悬松的典故。再上是果老龄,张果老归隐@恒山  经常倒骑毛驴,往返于步云路的小道间,一个雨天大仙云游归来,行至此处仙驴蹄陷泥窝,情急果老欲坠忙以手托起,这便留下了颗颗蹄印和手掌印,曰果老仙迹。上去一段就是“人天北柱”的牌坊,过去是苦甜井,双井并列,相隔1米,水质迥然不同。往下岔道是姑嫂崖,也是@恒山  山上的小悬空,由于@恒山  不算太高站在小悬空上面也没觉得很险。回头走向上是北岳寝宫,原为北岳正殿,北魏所建,明弘治年间扩建@恒山  ,将旧岳庙改为寝宫,在@恒山  主峰上修建新岳庙,即恒宗殿。寝宫门口是飞石窟,四千年前舜帝北巡至@恒山  ,时值隆冬大雪不能前行,行至@河北  曲阳遥祭北岳,突有一飞石至帝前,便封为“安王石”在曲阳以石建庙祭祀北岳,石去山空留下一幽窟,因这一段“@灵石  东飞”的传说,后世人称之为“飞石窟”。在寝宫内有一些算手相的道士拉着你算命,这个看你自己信不信了。边上是女娲娘娘庙,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大家知道的是女娲造人,采石补天,这个去年在鹳鹊楼上看到过女娲补天的模型以及到过@壶口瀑布  不远处的人祖山(女娲和伏羲造人的地方)。继续向上,来到一个斜度有六七十度的台阶,看上去十分陡峭,一不留神就会滚下去,登100多级台阶来到殿前即是恒宗殿,见此殿为坐北朝南的歇山土木建筑,殿内塑北岳大帝金身神像,神座上方悬挂@清康  熙皇帝御题“化垂悠久”匾额。恒宗殿西侧有一石名为“金鸡石”,据说以石击之,酷似雄鸡鸣叫。孩子不停的在那敲击金鸡石的尾巴,对面山谷传来酷似鸡叫的声音,其实也就是山谷的回声而已。这时对面山谷慢慢的开始起云雾了,越来越大,以至于看不见对面的山体。离开恒宗殿向@西北  方向上行不远就到了会仙岩,那里依崖壁而建有道观,名为“会仙府”。殿前几株古松将庙宇点缀得颇有点仙境古意。附近悬崖上有“天地大观”、“壁立万仞”等摩崖题刻,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也有题刻“灵山耸秀”在此,而康熙御书的“化垂悠久”碑置于庙旁的御碑亭中。会仙府@西北  侧通往天峰岭峰顶的登山道还在整修,禁止游客攀登,看过介绍过去是天峰岭,上面有海拔高度2016.8米的石碑。在恒宗殿游玩的时候,天空开始打雷下起了小雨,也算是@恒山  雨中景了,在云雾的笼罩下@恒山  显得别有一番景致。浏览了会陪孩子坐了索道下山了,一会就到停车场回头走下山也不远。在停车场的停旨岭边上是真武庙,供奉北岳真武大帝,上去转了圈就下来了。总的说来北岳@恒山  这一带风光确实不能与其他几岳相提媲美,几个景点在二三个小时内基本可以转完,相对来说确实要弱很多,在看央视关于@恒山  的记录片时看到当地人是从北山门口进山的,要爬几千个台阶,风光看上去还行。而且半山腰有当地民众自筹而建的休息亭廊建筑,上面的一砖一瓦一柱全是当地人民锻炼时一样一样带上来的,也确实不容易。休息室有免费的凉茶,还有一位叫大美丽的村妇做的凉粉,很受当地人喜欢,她居然不认识人民币,看来是久居深山不识人间烟火的精灵,相当的淳朴。

 










@恒山  简介
@恒山  ,人称北岳,亦名“太@恒山  ”,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海拔2017米,与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中岳@嵩山  并称为五岳,扬名国内外。1982年,@恒山  以@山西  @恒山  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曾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位于@浑源  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  市62公里。其中,倒@马关  、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  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主峰天峰岭在@浑源  县城南,海拔2016.8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以@双峰  并峙的天峰岭和翠屏峰为中心,包括天峰岭景区、翠屏峰景区、千佛岭景区、温泉景区和@浑源  城景点群;龙山一带为自然保护区。@恒山  主峰分东西两峰,东为大峰岭西为翠屏峰,两峰对峙,风格独具,断崖绿带、层次分明。金龙峡,居于天峰岭、翠屏峰之间,峡谷幽深,峭壁侧立,石夹青天,最窄处不过三丈。这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北魏时,道武帝发兵数万人,在此劈山凿道据守,作为进退中原的门户。宋代,杨业父子在此以险为凭,抵抗外族的人侵。@恒山  景观中,果老岭、姑嫂岩,飞石窟、还原洞、虎风日、大宇湾等处,充满了神奇色彩,还伴有优美的神话传说。

北岳@恒山  在五岳中的地位仅次于东岳@泰山  ,有“人天北柱”之誉,但如同@嵩山  @少林寺  之于@嵩山  一样,位于@恒山  悬空寺名气倒要远高于@恒山  本身,许多游客只到悬空寺而不到@恒山  。停旨岭因过去皇帝祭祀北岳时,@恒山  官吏在此停接御旨而得名。那里建有一座真武庙供奉北岳真武大帝,可以说@恒山  中心景区的起点就是停旨岭上的这座真武庙。见东侧一处山湾峭壁上镌刻“恒宗”两个大字,遒劲雄浑,为明成化三十年时@大同  知府张升所书,此处因而取名“大字湾”。 “云路春晓”、“虎口悬松”、“果老岭”、紫芝峪被列为@恒山  古十八景之一。道左出现一座木质牌坊,上题“人天北柱” 四字,为@清道  光皇帝御笔。过牌坊,面前一亭,内有北岳大帝坐骑塑像,亭后是一处名为接官厅的建筑。厅旁一座四柱木结构方亭,名曰玄井亭,亭内并列两井,相距不足三尺,而水质大相径庭。一口井水如甘似露,清凉爽口,另一口井水则奇苦浑浊,难以下咽,这便是@恒山  著名的“苦甜井”。继续前行,路左侧一德峰山崖间有一名为“北岳寝宫”的庙宇。此庙依一石窟而建,石窟名曰“飞石窟”。明时扩建@恒山  建筑,另在@恒山  主峰天峰岭的半山崖间建北岳庙即恒宗殿,而将其下方飞石窟北岳庙改为北岳寝宫。紫芝峪的尽头就是@恒山  著名的恒宗殿,又名贞元殿,俗称朝殿。登100多级台阶来到殿前,见此殿为坐北朝南的歇山土木建筑,殿内塑北岳大帝金身神像,神座上方悬挂@清康  熙皇帝御题“化垂悠久”匾额。恒宗殿西侧有一石名为“金鸡石”,据说以石击之,酷似雄鸡鸣叫。我以石叩之并无此音,看来此石已非原物。据说从朝殿东望,翠壁丹崖处白石累累,在云的拂动下犹如绵羊吃草,称为“玉羊游云”,与“金鸡石”并称为“金鸡玉羊”,也为@恒山  十八景之一。

下了山车子送到了@浑源  汽车站,转包了辆车子去往@大同  。一个多小时后到达@大同  ,车子停在城墙下,看到这边的城墙很高大崭新的样子,底下护城河的水也很干净。打的到了@大同  红旗广场,@大同  市内正在@大兴  土木,以至于我们在速8酒店到对面的华严寺广场无法直接走过去,直走过去很近的路却要饶很远才能过去。酒店对面就是@大同  博物馆,可惜他被包围在一片工地之中,大门紧闭。放好了行李,我们沿着主干道饶过去到了华严寺广场,华严寺分上下华严寺,问了下门票依然选择不再进去,在门口留了张影,就沿着广场仿古建筑往古城墙方向走,到了善化寺,同伴进了善化寺,我们选择上古城墙。善化古寺内有辽带的壁画,门口有五龙壁,历史十分悠久。在善化寺外围围墙上张贴的@大同  古城的复古图,是以华严寺为中心,正方形古城围绕,显得十分壮观,@大同  市政府想恢复远古时代那曾经的辉煌。遥想1500年前北魏首都@大同  是世界上第一@大城  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被马可波罗誉为“@大同  是一座宏伟而美丽的城市”。买了票上了古城楼,城楼正方形目前只修了一半,呈“L”字形,全长已经有八公里之多,可见规模,已是傍晚,游客不多,夕@阳西  下,微风习习,景致是相当的好,主城楼门楼牌匾上书“北方锁阴”。城楼平台上的砖修葺的很平整,青砖底下是原来高高的泥土城墙,现在用城砖把它包了起来(这个在另外一段城墙修复工地上看见的,黄夯土被青砖包裹,你能感觉到古城墙历史的厚重)。有少数游客租着双人自行车车骑来骑去,我们则在城楼上尽情的玩耍,放开了束缚,放肆了起来,玩起了各派三脚猫武术,孩子自然是欢快的跑来跑去,不亦乐乎。在城楼上拍了很多带景深的景观照,也给孩子丰富的表情和动作留下了停格,长大了回忆起这段孩提时光自然幸福之意溢于言表。接着想去租辆自行车,在城楼上走了好长的路到了租车点人家告之六点半了要下班了,走不动了只好坐了辆电动观光车回来。玩了一个多小时,还有点恋恋不舍,感觉这段城墙是整个行程中比较出彩的地方,兴趣很浓,较赞。在东门城楼@大同  五中旁边的粗粮馆用了晚餐,价格适中,味道很好,以至于明天晚上还在这里搭伙,点了重复的一个饼。这边饭店要六点半后营业,你去早了还要叫你等等,可见@大同  这座城市生活节奏还是很慢的。吃好晚饭出来,天才刚刚黑,继续往回走去华严寺广场,晚上广场上摆起了夜市,热闹非凡,都是年轻人摆起了各种小玩意,觉得@大同  的百姓生活很随意很放松很自由,好不羡慕。华严寺广场上被夜灯照的白亮,广场上孩子们则玩起了买来的各种夜光玩具,在空中飞来飞去,水池内孩子们水枪打的不亦乐乎。我们对着华严寺正对面的街道向前闲逛,前面没有路灯,到底是个清真寺,悠扬的回族音乐飘扬四起,带着白小帽骑着车的回回们则一路往这边赶,赶着去做他们的晚课。虔诚的人民啊,汉族啥时也有这副光景,多一些信仰,少一些私念,有个精神支柱,我们这个民族将更加强大,什么钓鱼岛、@琉球  啊、@黄岩  礁啊自然不在话下。儒术的糟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孩子从呱呱落地就开始三字经的教育,儒术的阶级观念已经进入了@中国  人的骨髓,还将继续深远下去。八点了,同伴继续前往@九龙  壁,我们则打道回府,穿过漆黑的工地回到酒店。

 























 
@大同  最早为代京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  ,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曾发生上千次大小战事。@大同  境东的马铺山是汉代刘邦与匈奴奋战七昼夜的战场;@金沙  滩是杨家将血浴沙场的故址。@大同  在历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国  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大同  是民族融合的大平台,在促进中华民族大融合上功绩卓著;是都城建设的里程碑,北魏平城的城市建设独具特色;是改革创新的大舞台,北魏平城时代的重大政治、文化改革,影响深远,荫及盛唐;是佛教@中国  化的先行者,佛教的政治化、本土化是从平城时代开始的;是古都艺术的新模式,无论是北魏时代的@云冈石窟  ,还是辽金时代的华严寺、善化寺等,均堪称旷世精品,开创了@大同  模式;@大同  还是军事防御的大前沿。@大同  是在@中国  历史上地位显著的古都、艺都、佛都、军都、融合之都、改革之都。

 
@大同  是晋北旅游的中心地带,以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见长。古迹中以始凿于北魏年间的@云冈石窟  最负盛名,是@中国  四大石窟之一。位于@大同  西南部的华严寺,为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佛殿之一。此外还有@九龙  壁、善化寺等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殿宇嵯峨,金碧辉煌。 公元1227年,@意大利  旅行家马可波罗到@大同  就曾盛赞“@大同  是一座宏伟而美丽的城市”。
@大同  市位于@山西  省最北部,1500多年前曾是北魏的都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  自古是我国的军事要镇,它的北面,就是一些塞外少数民族的活动区域,所以@大同  保留了一定的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交融的痕迹。

公元前三世纪:赵武灵王就“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置云中、雁门、代郡”。秦始皇北逐戎狄,在@大同  城西“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

公元四世纪末:控制了@黄河  流域以北大部分地区的拓跋鲜卑便: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修长城,凿石窟,历经七帝96年。@大同  遂即成为当时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佛教的中心,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繁荣。  之后的1500年:@大同  先后为北魏京师、辽金陪都、元封西京,明立藩王,清颁重镇。@江山  更迭,几番易名,不失“北方锁钥”;长城抗争,几番狼烟,更有“@大同  士马甲天下”。

 

华严寺简介

位于@大同  市西部,始建于辽代。它是依据佛教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修建的。明中叶后整座寺院分为上、下二寺,各开山门,自为一体。1963年又合为一寺院。

上华严寺:分前后两院,前院有山门、廊庑、佛堂、云水堂等,后院则是僧人居住的地方。上寺最值得一提的是大雄宝殿,殿内正中是五方佛塑像,四壁满是彩绘壁画,内容以佛教传说为主,技法娴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殿门北面,有宋代朱熹手书的《易经》石刻。

大雄宝殿,在华严寺内北隅。殿身东向,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面积1,559平方米,矗立在4米余高的台上,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殿内有五方佛和二十诸天等明代塑像,四周壁面为清代罕见。殿内还有一座2.5米高的木构楼阁模型,是仿制明代@大同  城@西北  角的乾楼而作,为研究明代@大同  城楼结构的重要实物资料。殿外的殿墙上嵌有四块石碑,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书写的《易经》碑,弥为珍贵。

下华严寺:以薄伽教藏大殿为中心,是存放佛经的地方,与大雄宝殿不同,此殿古色古香,佛坛当中是三尊“三世佛”塑像,表情生动、姿态自然。殿内还有众多的辽代塑像,其中一尊“合掌露齿@菩萨  ”最为有名。

华严寺合掌露齿@菩萨  ,位于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合掌露齿胁侍@菩萨  是佛坛上布列辽代泥塑三十一尊中最为生动的(如右图),面形丰满,体态秀美,合掌微笑,婉丽动人。它是辽代彩塑艺术的珍品,雕像被郭沫若称赞为“东方维娜斯”。
@九龙  壁简介
@九龙  壁@大同  市内众多“龙壁”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大同  市东街路南,原是明初代王朱桂(朱元璋之子)府前的照壁。@九龙  壁长45米、高8米,壁面由五彩琉璃构件组成,九条龙形神各异,每两条之间以水草、白云、山石作为连接,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正中的一条龙造型最具威严,昂首向前,目光炯炯,气宇轩昂,体现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雕刻技艺,颇值得一观,是我国四大龙壁之一。

 

第八天早上门口4路车到新开里转3路直接到达@云冈石窟  ,路过晋华宫煤矿的一个家属聚集小区,半小时不到到达景区门口,门口牌匾上是黄庭坚书写的“@云冈石窟  ”四个大字。进门广场是昙曜的雕像,再进去大道两旁分列的是两排大象驮的佛经幢,灵严寺大雄宝殿旁边过去就是石窟。石窟山门穿过建筑群,@云冈石窟  就在眼前。不管你看过多少图片介绍,对石窟有多深入的了解。当你真正站在石窟前,面对如此宏大的石窟造像群,你会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渺小。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也会对一千五百年前北魏王朝的石窟建造者由衷赞叹。@云冈石窟  有造像51000余尊,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座。最大的佛像高17米,最小的仅2厘米。其中五、六窟及二十窟大佛坐像最为精美。七窟上过历史课本的,二十窟大佛相传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总理为了让来访的@法国  总统蓬皮杜一睹五窟内主宰西方极乐世界的@弥勒  佛真容,下令去除了佛像面部的泥彩,露出了佛像的@庐山  真面目,也让我们有幸得见真容。石窟是依山而建,沿山凿壁,从第一窟石鼓洞第二窟寒泉窟一路过去,窟内破坏的很严重了,残败不堪。第四窟塔庙窟内是一佛两@菩萨  ,风化的很严重了。主佛眼睛上已是空洞,这边佛像的眼珠都被挖走了,古代的玻璃玛瑙制品,在历史长卷中已不复存在。身上的小方型的孔洞是历朝历代中为了保护佛像而弄的,在佛像外表敷上泥层,防止风化。两旁的@菩萨  已是断手断脚,第五窟六窟外围还存在仅存的亭廊的木结构建筑,木柱上顶都挂着龙王龙头的造型。这边禁止拍照,偷偷的摄了会。五窟内的大佛是云冈中最高大的,六窟内内壁上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我们是只能蹭着一外来导游讲解,这边的导游讲解是另外付费的,都是穿着红色制服美丽的姑娘,戴着耳麦轻声轻语(付费120的游客则有耳麦,旁人一般无法听到,这是四大石窟仅有的现象,是不是太功利了),是不是@大同  漂亮的女孩都到这来讲解了不得而知。六窟是佛主成佛的故事、七窟是佛主音乐会最为有趣,没有导游讲解真的你只能看看外表不知内涵,游起来大打折扣。八窟过去一带已经被修复工程围了起来,正在对佛像已经外围有裂缝的岩石进行加固,从外围的展板上看到这边石窟内的彩绘比较多。来到第二十窟白佛爷洞,这个主佛画面是大家熟知的图象,在课本上在@云冈石窟  介绍上都是以这尊佛像为主。原来前面都有木构窟檐,后毁于战火,佛高13. 7米,这尊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  雕刻艺术的代表作,且是我国古代雕塑中的精品,大佛的面容是如此的传神,堪称@中国  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纪世界雕刻艺术最高水平。大佛两侧的西面的@菩萨  已毁,非常的可惜。在这边尽情的拍照摄像,大佛是有眼珠的,是后人修复安上去的。大佛对面山体是晋华煤矿,据说以前大佛前面几里远的国道上都是运煤车,煤尘造成了大佛的污染和加速了风化,后来政府在大佛的山后新修建了国道,运煤车改道而走,间接的保护起了佛像。再往西是“西岩绝唱”,北魏迁都@洛阳  后这边的工程得以结束,剩下些连片的小佛龛。这时开始下起了小雨,往下走去了石窟博物馆。讲述了@云冈石窟  佛教艺术的源流,北魏@云冈石窟  分为三期:早期成文帝的“昙曜五窟”,中期冯太后和孝文帝营造的大窟,多为成组的双窟。晚期为迁都@洛阳  后民间开凿的小型洞窟。特别是云冈中后期的秀骨清像,集中展示了佛教造像从“像法西来”逐步走向@中国  化、世俗化的演进过程。出来转道上一块石碑,上刻余秋雨:“@中国  由此迈向大唐”。下午转到了门口,将门票的明信片寄往了家里,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继续门口3路转4路回酒店,下午休整,主要前几天两座名山下来有点小累,晚上广场继续溜达。

 




















 

 

 
@云冈石窟  简介
@云冈石窟  是@大同  市最有名的历史古迹,位于@大同  市西郊16公里处武周@山南  麓,始凿于北魏年间,因其高处名云冈,故取名@云冈石窟  。与@敦煌  —/booking/go2booking.php?from=travelnotes_user&mddid=0&to=ctrip&j=http%3A%2F%2Fdestguides.ctrip.com%2Fchina%2Fdunhuang%2Fsight1566%2F{莫高窟}    、@洛阳  —/booking/go2booking.php?from=travelnotes_user&mddid=0&to=ctrip&j=http%3A%2F%2Fdestguides.ctrip.com%2Fchina%2Fluoyang%2Fsight8865%2F{龙门石窟}    、@天水  —/booking/go2booking.php?from=travelnotes_user&mddid=0&to=ctrip&j=http%3A%2F%2Fdestguides.ctrip.com%2Fchina%2Ftianshui%2Fsight11038%2F{麦积山石窟}    并称“@中国  四大石窟”。
@云冈石窟  的洞窟类型多样,结构复杂。主要有大像窟、佛殿窟、塔庙窟、僧房窟、禅窟等,其中前三种是云冈洞窟的主要类型。
@云冈石窟  乐舞雕刻,是古代多元文化结合的产物,各民族深厚悠久的民间乐舞艺术在此积淀。石窟中目前有22个洞窟雕刻乐器图像,尚存各种乐器雕刻500余件,27种,乐队组合60余组。有表现佛界或俗界的专门性伎乐,也有点缀于壁面空间的图案化装饰性伎乐;有规模宏大,形式侈丽的天宫伎乐,也有态势缥缈悠逸,具有回旋流动之美的飞天伎乐。

石窟共有大小洞窟53个,其中第五、六、二十窟是具代表性的作品,最值得一看。
@云冈石窟  是在北魏中期齐凿的。北魏经历了“太武灭佛”、“@文成  复法”。@文成  帝@和平  年间@云冈石窟  开始大规模营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建成,前后计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昙曜主持。在这短短的60年中就能磨砺出1100多佛龛,巨型特窟多达45个。历史的变迁也在佛像的塑造手法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从其面部的胖瘦,身材的丰满消瘦,到衣饰再到表情的重现,无不感觉是一座座艺术宝库正在向世人展现。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  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  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  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  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第二十窟,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尊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  雕刻艺术的代表作,且是我国古代雕塑中的精品。

相关背景:鲜卑族拓跋部是一支兴于阴山山脉以南大草原的游牧民族。公远386年,鲜卑拓跋崛起,在盛乐今@内蒙古  @和林格尔  建立了北魏政权。随后,又威服塞北各族,于398年迁都平城今@大同  市,平城作为北@中国  政治、文化中心达96年。

鲜卑拓跋风俗淳一,原本不信佛法,与魏晋通聘后,特别是经过什翼犍的引进介绍,才开始接受佛教。

1500多年来,@云冈石窟  令多少文人墨客、学者名流、达官贵人为其倾倒、歌咏,留下了许多千年不朽的佳作,极大地丰富了@云冈石窟  的文化内涵。
@云冈石窟  早在窟前营造的木结构建筑,称“十寺”,又作“十名”。“十名”之说约自辽代开始。“十寺”的荒废,约在明中期以后。

 

第九天早上@大同  火车站坐车去@内蒙古  的卓资山火车站,原来打算去@乌兰  查布市转汽车去@察哈尔右翼中旗  ,后来觉得没有必要,直接去@乌兰  查布站下一站卓资山,在火车上补了票。中午到了卓资山,吃过中饭包车前往辉腾锡勒大草原。面包车一路向北,沿途经过一些山体公路,到了草原中途看见无数的风车,华能电力下的设备,走着走着天黑了下来,一会儿下起了暴雨,刚刚还是有太阳的天马上就变脸了。司机的车子比较旧,窗户也关不上,导致雨水飞了进来,只好在车里撑起伞来。雨越下越大,司机也看不见前进的道路,只好停在路边等雨小了再走。天闪雷鸣,草原的天娃娃的脸。过了几十风钟,雨小了司机继续向前行驶,路边有几个草原人民在卖草原蘑菇,路过窝阔台,是射雕英雄传拍摄的地方。再往前走,司机带到了景区点,这里有很多@蒙古  风情园,有很多毡包和水泥@蒙古  包,吃饭住宿一条龙服务了,看见很多@北京  来的车子,晚上你可以选择住在这里,住宿不贵,只是网上看到这边吃饭宰人相当厉害,烤羊有点乱喊价。司机建议我们在这里骑马,看看这边的马匹七八十一小时,孩子嫌马臭不肯上去,接着让司机开我们去黄花沟景区,到了景区我们决定从边上翻进去,一路走下山坡,泥泞的山路,黄花沟是草原上的一条山谷,草地上开着黄黄的小花,天空又开始下起了小雨,我们找不到躲雨的地方,只好冒着雨爬上山坡,天阴沉沉的,玩起草原来也兴致不浓了,急急的爬上山坡躲进了车里,雨继续下着不见停的意思,晚上篝火晚会只能泡汤了。转了转玩了玩让司机送我们回卓资山了,总的来说这边的草原比草地好一点,草不算高,没有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意境,和呼伦贝儿的草原比起来有一定距离的。在回来的山体路上开始堵车,是因为山体滑坡,山石直接冲到了路面上,直接将挡在山体侧的水泥排墙都冲断了,路面上水流湍急。这个都是来之前的一场暴雨造成的,没有想到会给路面带来如此严重的地步。这时小诸同学第一时间发出SOS信号,呵呵,感谢帮助我们脱困的善意,车子一步一步向前蹭行。路过不知名小河看见水流瀑长,有点小@壶口瀑布  的味道,外地的司机都停车下来观看拍照。回到火车站,住宿,外面溜达,看见屠夫正在杀一只整羊,这里的小店都有熏鸡,看来是这边的特产。

 




















 

 

第十天早上火车到@呼和浩特  ,出站公交19路到新华广场,我们在人民商场对面的快捷酒店住下,利用网络定房间省去了80大洋。放好行李,在商场内吃好午饭,下午去青冢。打的到小@黑河  转6路过去,后来知道网上的攻略有点偏差,其实只要市中心1路到底(@蒙古  大学创业学院公交中转站)转44路去青冢。因为44路车的起点站在郊区。44路车次半小时一班,公交车过去走国道收费站还要交费。(这里的公交投币机很有意思,这里硬币用的很少,都是纸币,所以投币机口有个纸币滚轴口,放的时候可要小心了)。到了景区,在门口就看见高高的坟冢,进去门口有董必武的题字,去了昭君博物馆介绍她的生平介绍,博物馆门口是呼韩邪单于牵着昭君的模型,展馆内介绍着汉代当时的历史,苏武牧羊图、班超投笔从戎、文姬归汉图等等。高高的单于骑马雕像,不觉的想起课外读物上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出来往主干道里走,过昭君雕像和青冢牌坊就是青冢了,前面是她和单于骑马的雕像,下面和亲二字。爬@上高  高的青冢,顶上一个亭子,周围摆着@蒙古  族用品的小摊。亭中碑上画着王昭君画像,反面则书写“大德”二字。站在顶上,向北市中心观望,一片青色的树木@和田  地,四周满目青翠十分养眼,终于感觉到呼市的别称“青城”,还是有道理的。走下青冢,两旁树的都是各代留下的赞扬昭君的碑刻,“懦夫愧色”“汉明妃墓”(规避司马昭的昭字,称明妃)等,出来道路旁有昭君故里的仿古建筑,仿照她的家乡@湖北  姊归(屈原同乡)建筑及物品。旁边是编钟演奏厅,正好演奏了一曲《苏武牧羊》,在悠扬曲声中想起了和昭君一样历朝历代出塞的和亲公主们,她们忍辱负重,用博大胸怀换来了历代短暂的@和平  ,汉武帝称之为汉朝靠的是女人的胸脯来换取的@和平  ,但是她们的功绩一点不比李广、卫青、霍去病低。

有诗赞云: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青冢

在呼市即将降落时,北方地平线上呼拉拉出现一长条连绵高大的山脉,那就是阴山,“敕勒川,阴山下”里的阴山,在北方边疆史里横亘几千年的阴山。为呼市遮挡从北方大漠呼啸南来的寒流和胡马铁流。我们内蒙游的第一站是昭君墓  ——青冢。昭君出塞,一个两千年的美丽且忧伤的传奇,不论有多少种解析和判读,俺个人都极其敬佩她!19岁的小姑娘,就敢于只身远赴寒冷清寂的漠北,以一已之力创造了六十年的世界和平  ,这种超出其年龄的胆魄、能力与识大局顾大体的牺牲精神,令俺除了赞叹,还是赞叹啊!

昭君墓小贴士

1、位于@呼和浩特  市以南的大@黑河  畔,墓高33米,又称为“青冢”,参观内容有:青泉牌坊、石雕嫱云、和亲铜像、董必武诗碑、昭君出塞陈列、昭君诗碑廊等。门票60元,导游30元,停车10元,游览时间1个半小时。

2、昭君出塞:王昭君名嫱,西@汉南  郡@秭归  (今@湖北  省@兴山县  )人,为@中国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原是皇宫中的宫女,西汉年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远嫁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使汉匈之间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战争得以@和平  相处。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呼和浩特  ,@蒙古  语意为“青色的城市”,亦称“青城”。它是@内蒙古  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内蒙古  中南部,南临@黄河  、北靠阴山,是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塞外名城。市内遍布各种历史古迹和宗教寺庙,早在明清之际就因为召庙云集而被雅称为“召城”。@呼和浩特  的昭君墓广为人知,是@中国  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衣冠冢,素有“青冢拥黛”的美名。此外,@呼和浩特  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大召、席力图召、五塔寺、清真大寺等民族宗教古迹也值得一游。

汉代的雁门,更是风云多变。汉高祖刘邦时期,匈奴曾南逾勾注(山),直驱晋阳(@太原  )。汉武帝继位后,面对匈奴不断猖狂的南犯,着手反击。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正是由于汉武帝时期创建了强悍的骑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护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换来了以后同匈奴的和睦相处。汉元帝时,有胆有识的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塞和亲的。从此以后,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第十一天早上春秋航空9C8882九点航班抵达虹桥机场,在机场看见远远的阴山,想起了《敕勒川》。《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回顾两年暑假假期,介绍下禹迹:

 

三山中一个:  @庐山  

五岳中的两岳:@嵩山  ,@恒山  ,@泰山  (准备重阳前登顶)

其他名山大川:竹林七贤的@云台山  ,@黄河  @壶口瀑布  

四@大名  楼中一个:鹳雀楼

四大书院中二个: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

四大@佛山  中一个:@五台山  

四大石窟中一个:@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擦肩而过)

四@大名  塔中一个:释迦塔(@山西  @应县  佛宫寺)

三大悬空寺中一个:@恒山  悬空寺、

著名关口:函谷关,雁门关

其他古迹:尧庙,舜帝陵,解洲关帝祖庙,风陵渡,@少林寺  ,佛光寺,@代县  雁门第一楼,青冢等

期待今后利用暑假期间向霞客看齐,争取实现以上大满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