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000字,分为两部份,Part 1是攻略,Part 2是游记,各6000字。
攻略就是在纸上的详细自助旅行团,游记就是旅程上的种种细节。如果你准备去@绍兴 ,你值得读读本文;如果你不是要去@绍兴 ,光看看Part 2过过瘾也是好的。
本文是原创的,版权所有,但是欢迎翻印,私用,公用,你喜欢怎用就怎用。
Part 1 : 纸上游@绍兴
游@绍兴 ,主要就是一个老城区加上三个稍远的景点。老城区的景点有15个,包子把它们分为南北二线。稍远的三个景点就是东湖,鉴湖和兰亭。
大家如果准备好,请对时:现在是上午8:30AM
老城南线的起点是沈园北门。
地址:@延安 路洋河弄
门券:40元
这是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故事发生地,故事是悲剧;沈园南门一进门就是一块断石,上书『断云』二字。断云,就是断魂的意思。
来沈园一定要看的,是一堵用宋朝旧砖新砌成的照壁,壁上面刻了陆游和唐琬的【钗头凤】;故事详见下文的介绍。
这园子是旧园翻新,真正宋朝留下来的就只有一个壶芦形状的水池:壸芦池和少量假山假石。其他的都是现代@新建 的。
沈园的回廊现在辟作许愿廊,大家可以买个木牌子,写点卿卿我我,挂在廊上留念。园里还有陆游的事迹馆,走马看花的十分钟看完,认真看的也都是十五分钟左右。
这是陆游的手迹,字体非常不错。
从沈园北门出来,跟着地图出来向左走五分钟就到了鲁迅故里,门口就是鲁迅先生的大壁画招牌,不会走失走错。
『故里』两个字,其实是就咸亨集团把鲁迅故居的整块小区发展了,变成综合游览区;当中包括鲁迅祖居一间,鲁迅周家破落后卖了祖居后新买的小房到一间,房后的花园百草园,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新建 的鲁迅事迹馆,鲁迅妈妈拜神的长庆寺和长庆寺对面的土谷祠。这些星罗棋布的景点之间,大部份其他房子变了卖手信,纪念品和小吃的店子。
大家明白了?
地址:鲁迅中路,鲁迅西路交界@都昌 坊口
门券:免费不免票
鲁迅故里是@绍兴 最挤拥热门的景点,免费不免票,大家是需要到入口的游客服务中心拿票。
下文会介绍多一点这个故里,在这里提提大家几件事,首先故里门前的大壁画是@绍兴 旅游,人人都留影纪念的场景,大家不妨随众拍一张留念。另外一处是百草园的石碑,也是拍照必备;这两幅照片,一套两张,到此一游。
第二,是三味书屋的陈设是原庄的,鲁迅先生的书桌也是真品,还有墙上的梅花鹿图也是原庄的,这等等都值得一看。Part 2会带大家拿着鲁迅先生的小说,把书里描写的东西都找出来看看。
再者就是游人通常忽略的土谷祠,是供奉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的祠堂;这祠堂甚大,是少有的巨大土地庙,里面的土地公公婆婆笑容可鞠。这里从前是流浪汉,露宿者栖身的地方;在其他寺庙露宿者们不敢借宿,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的地方却是最亲民的,地方值得看看。
看完整个鲁迅故里,要两个小时。
故里尽头,就是咸亨酒店。
地址:鲁迅路秋官第
店面小小的一片老酒庄,是散文【孔乙己】的场景,墙上还写着孔乙己欠十九文钱。有兴趣可以买一壸酒,一碟茴香豆,坐在店面吃吃。
穿过店面就进入咸亨食堂,这里建筑典雅,堂上都是板凳木桌,顶上一个大光井,光线刚好,适合吃中午饭。如果阁下跟随包子的行程,走到这里刚好应该是上午11:00,正好早一点吃中饭。
这里的餸菜味道不俗,有点小贵,三素一荤,两碗白饭,105元。形式是半自助,茶水餐具,要自己张罗;但是大家必需留意,买餸菜的柜位,管理极差,同一时间,只可能招待一两位的客人,付钱拿菜,一塌糊涂。如果撞着是用餐高峰时间,人一多,混乱情况不能想像。大家如果看看网评,就会看见这店恶评如潮。
不过话分两头,这里餸菜味道还算可口,而且气氛上佳,厕所更是极好,游了几小时,大家都需要梳洗一下的了。所以只要早一点到达,避开午餐高峰的人潮,问题就迎刃而解;整体来说,在这里用餐还是愉快的。
咸亨的一楼还有庖厢,不过包子夫妻二人,与其包个厢冷清清,倒不如在楼下坐木台木櫈来得热闹。庖厢是点菜的,人够多不妨试试。
还有一点,游完鲁迅故里,在咸亨酒店午膳,的确有一种顺理成章的感觉。好像在这里吃一顿,有一种完满结束的感觉,包子还再进一步,明知这里的黄酒比外面贵一点点,仍然买了。不知是否心理作用,酒的味道好像特别好的。
鲁迅故里旁边,有一乌蓬船码头,但收费是全城最贵的,由沈园过来,短短三分钟,盛惠50元,而且没有风景可看。
包子不建议在这里做乌蓬,反正到了东湖,乌蓬船是必坐的。
地址:@都昌 坊口
午膳出来向东南走十五分钟就是秋瑾故居。懒惰的可以做10元三轮车过去,时间紧张的可以省略此景点,因为迟一点的@大通 学堂也有秋瑾的文物看。
这里有不少的秋瑾手迹,秋瑾临刑前的绝命诗,也收藏在这里,值得一看。
和畅堂的『和畅』二字,出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地址:塔@山南 麓和畅堂路
门券:10元
参观时间十五分钟就够了。
出来向北走,十五分钟左右,到徐渭的青藤书屋参观。徐渭是明代的最伟大画家,更可能迟些会成为@中国 历史上最伟大画家;但在明朝当年,徐渭的年代,他只是不得意的仕人,是潦倒而死的。一个潦倒文人的破宅能保留到今天,可算是个奇迹。
屋子当然很小,但来到@绍兴 ,不到这里看看,阁下将来一定后悔。
徐渭的字迹
地址:前观巷大乘弄
门券:5元
参观时间也是十五分钟
接着是向@西北 走二十分钟,到@绍兴 市博物馆。
地址:@延安 路481号
门票:免费
包子是星期一到馆的,刚好是博物馆定休日,所以无缘参观。
馆藏的第一宝物是:越王不光剑。
不光是越王勾践的孙子,这把剑是他的配剑。越王勾践的配剑也出了土,在@武汉 博物馆,包子见过了。越王的儿子者旨於賜的配剑在西湖旁的@浙江 省博物馆。看完后,祖孙三代的配剑,就可以集成一套!
多说一句,爷爷名『勾践』,这个人尽皆知,就是卧薪尝胆那位,儿子名『者旨於賜』,孙子名『不光』。
博物馆后面,就是府山公园。这公园的山是一条小山脉形状的,从前叫龙山;说清楚一点,名酿『古越龙山』说的龙山,就是这个龙山。
大家可以在博物馆广场拿龙山做背景拍拍照,也可以进公园,爬上山去看看。山虽不高,但爬上去却要费时,上或不上,大家自己考虑了。
看完之后,大概是下午一时半,南线到此完毕,之后打的到东湖,车费20元不到。东湖在市中心东面,刚离开了旧城区。
地址:东湖
门票 :40元
船票 : 75元
东湖是一个怪胎,不可不游。
简单来说,东湖不是湖,它是一座大石山。自汉朝开始,人们就在这个石山上采石,于是乎山给砍开,形成一幅幅毕直的石墙。当然,先民采石工具原始,爬上山上采石,绝不容易,当他们发现这座石山原来深入地下,在地平线下也是石头,他们就开始放弃爬上山去凿,改为向下掘。终于有一天,地下的水层给凿穿了,地下水涌将出来,把整个石矿浸了。石圹没有了,但变了一个湖,而且不要看湖面陕窄,湖水深达60米。
现在的东湖,就是一条窄长的水面,浸润着一个毕直的石矿山。东湖之所以好看,是因为湖水是地下水,和井水一样,十分清澈,再者就是因为人工雕凿的石矿,壁高百米,景观奇特。游览时是坐乌蓬船由湖的一面游览到另一面,然后再沿湖边走路回来,全程约一小时。
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门票买的时候可以悭75元,不坐船,自己沿湖边走过去再走回来的,但气氛就差得太远了,这75元应该花,反正来到@绍兴 ,怎样也应该坐一次乌蓬船的。第二,是坐船就要有心理准备船夫会索取一点小费;说来有趣,包子游了两次@绍兴 ,两次到东湖,船夫都在同一位置开口索取小费。可见这个是@绍兴 习俗,东湖潜规则,乌蓬船码头也写明的。
不坐乌蓬,自己来也是可以的,祝大家好运。
第三,如果你这天已经游玩够了,准备把北线游留待明天,你可以爬上东湖石矿山的山顶,那里望下来的风景更佳。但如果你还想一天之内游完北线,那你就要赶紧打车回到市区去了。
由于包子去的不是节假日,时间也稍晚,出来时出租车没有,于是做黑车回城,也就是20元就到了八字桥。
这部黑车比出租车更赞,因为八字桥附近地形复杂,黑车司机左穿右插,务求要把包子载到离桥不足三米处才算完成交易。反而出租车经常会在路口一停,师傅用手一指,随便说声:在那里,跟着车门已经自动弹开,请君下车。
打车回来,如果要继续游玩,目的地是北线起点:八字桥。如果你已经游玩完毕,那就直接打车到@绍兴 饭店或仓桥直街吃晚饭吧。
八字桥是@绍兴 可考,最老的桥,也是真正的宋朝古董。
地址:八字桥直街
门票:免费
八字桥其实不是八字形的,是一条有四个上落口的老桥,从天空望下来,真正的形状是『上』字形。在桥的西面第五根@石柱 上,刻得有字:『時寶口口丙辰仲冬吉日建』,時寶丙辰年是南宋1256年的时候,距今七百多年。但是,你必需要眼力極佳,才看得見時寶…..的一段字,因为年代久远,大家看看上图的石栏,实在已经风化得十分厉害。
八字桥附近都是民居,生活平静,气氛特别的好。
从八字桥向西走八分钟,就来到周总理故居。
地址:劳动路近保佑桥
门票:18元
总理故居的门票是一票三号的,包括总理故宅,总理事积展览厅和刚好在旁边的贺之章故居。
周总理故居里有总理的汉@白玉 立像,神情栩栩如生。包子在总理的遗物中,找到总理临终时写给哥哥的遗言,大家请看看。
临离开前,请不要忘记向总理鞠躬。
贺之章又是谁呢?
贺先生是唐代诗人,也是@绍兴 原籍。他的一首诗大家一定听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之章其他的诗,大家一定没有听过,所以不录了,可免。
地址:周总理邻居
探望完总理,向北走五分钟,就来到书圣故里。
书圣,是东晋的王羲之;大家有了早上游览鲁迅故里的经验,大概已经猜到书圣故里的结构,将会和鲁迅故里差不多;也就是由几个王羲之有关的景点,打做一个景区。
不过书圣故居和鲁迅故居,有一个明显的分别,就是书圣故里,除了展馆之外,其他全是民居,没有商业味道;而且民居都是普罗百姓的老宅。
故里包括戒珠寺,墨池,笔飞弄,王羲之展览馆和题扇桥,再加上一个刚巧在附近的蔡元培故居。
东晋是1700年前的事了,当年王羲之曾经住在@绍兴 ,就是书圣故里这一块。
那时王右军住在现在戒珠寺的地方,据说王羲之爱鹅,也爱珍珠,在这屋子里,他的一只鹅吞了一颗大珠子;王羲之遍寻珠子不获,竟怀疑起当天来探望他的一位老僧友人偷了。羲之口里不说,老僧心里明白,大家心里郁闷,后来老僧竟然看不开,悬梁自尽。之后王家杀鹅时在鹅肚子里终于找到珠子,王羲之十分懊诲,于是把宅子改建为戒珠寺,来纪念老朋友。
这戒珠寺也有一个特别之处,天下寺庙,十九都在大门口供奉个韋陀像,但戒珠寺供奉的却是王羲之像,比较特别。
墨池就是书圣练字后,『非法排污』的结果,不知是否心理作用,包子总觉得今天的墨池好像仍然染了墨迹的样子;也可能是后人继承王羲之的排污伟业的成果吧。
题扇桥是王羲之从戒珠寺老屋,搬了新屋之后的事;据说羲之有一天看见有老妇在卖扇子,生意清淡,一时贪玩,在老人的扇上题几个字,还吩咐老妇叫卖时说是『王右军题的字』,然后坐地起价,由五文钱涨为一百文。
这批扇子据说『火热售罄』,接着老人天天来磨着王羲之,要他来料加工;结果是羲之不胜其烦,先是离家躲在小桥之下,即今天的题扇桥,再而正面冲突,羲之以笔隔窗射婆,毛笔直飞巷口,即今天的笔飞弄。
游这一片故居,有几点值得注意。
这片民居古老但却十分干净,拍的照片效果理想,加上书圣故居后面就是蕺山,有蕺山古塔给照片作为远景;而且游览至此,@日照 已然偏西,拍照的光线更佳。
第二是整个景区都是免费的,只是戒珠寺收费5元,蔡元培故居5元。唯独是王羲之展览馆坚持要包子到旅游中心购买80元的联票才准进入,又不设单独购票参观,于是乎包子一怒之下,放弃了展览馆不看,反正王羲之一件传世的作品都没有,一定不会有真迹展出,而且兰亭集序的几大摹本,包子都见过了,多添几十元看个展厅,值与不值,阁下自己决定了。
地址:解放路,@萧山 街交界
门票:10元至80元不等
在书圣故里的边陲,有蔡元培先生故居。
地址:笔飞弄中段
门票:5元
蔡元培先生是革命学者,北大校长,下文有较详尽报导。蔡先生和包子的@香港 有一点点渊源,因为蔡先生不幸死在@香港 ,葬在我们百姓的公墓里,就在包子的祖坟附近。
书圣故里和蔡元培故居,总参观时间大约一小时十五分钟左右。
下一站是吕府,在书圣故里一箭之遥。
吕府是从前大户人家的台门;台门,就是大宅的意思,相当于@北京 的大型四合院。
吕府的门是锁起来的,进不了去,因为吕府现为私人地方,不对外开放。台门本身有六进,每进有六七间屋了,共五十多间平房,现为民居,仅主厅堂保留原貌;本来包子应该研究如何内进参观,等有居民出来时,相求一下;但这个时候有事发生了!……….详见下文
地址:新河弄
门票:免费
吕府再向南走十分钟,就到了西小路社区。这里街道又不够书圣故里特色,又没有东西看,没有东西吃,没在东西买,唯一就是小区超级干净,一尘不染。一言蔽之,这里是已经整理好,等待发展为旅游区的一个小区。
说实话,现阶段这里可以过门而不游。
再前行几分钟,就到了古越藏书楼。
地址:胜利西路503號,@大通 学堂旁
门票:免费
古越藏书楼,也都是清朝的台门,书楼今已无存;现在@绍兴 有很多台门都已经变成几十户人家合住,藏书楼里面现在已经改建为新式小房,从前的建筑荡然无存,仅剩门楼一座。
不过,古越藏书楼却是值得大家瞻仰的地方,因为它是@中国 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在清朝时,印刷术落后,书籍仍然是极贵重的东西;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以偷书为生的,可见书籍的价值。当时办一间图书馆可是极大的心力和慷慨,原主人是一位兵部尚书,馆成之后就撒手人寰,但书楼却造福后人,连蔡元培先生都是因为住在附近,才得以在古越藏书楼博览群书,终成一代大儒。
从古越藏书楼出来,再走两分钟就到了@大通 学堂。
地址:胜利西路
门票:5元
@大通 学堂就是秋瑾女仕的学校,她就是在这里教学,在这里被捕的。学堂在明代是贡院(考科举的试场),所以占地很大,清末时名义上是学堂,实为革命党人的基地。
下文将有较详细的介绍。
这里有不少秋瑾女士的遗物展出,例如下图的短刀,就是秋瑾女士相片中常拿着的佩刀。这渊源是纪念馆说的,但包子越看就越觉得实物好像太长了一点点?大家认为呢?
上面这个房间,是原@大通 学堂的学生宿舍,包嫂看了说心里发毛。但这羣学生,在秋瑾死后,被虐待迫供至死,惨不忍睹。秋瑾死了,只不过是杀头,俗语说:『杀头不过头点地』,而且秋瑾死后留名;真正可怜可敬的,倒是这羣无名英雄。
从@大通 里出来,就到了晚饭时间。
在我们的终站@大通 学堂附近,有两间用餐的好店。第一间是@绍兴 饭店的中餐厅。
@绍兴 饭店是老牌饭店,装璜雅洁,食物水准有一定保证,而且莫要看它门高匾大,价钱完来不贵;包子点了腊鱼蒸鹅,霉干菜焖肉,霉千张,麦糊烧
一共才一百一十多元。
地址:环山路9号
第二间是@绍兴 城最兴旺的本帮菜馆,寻宝记状元楼。
寻宝记下午四时半开始做晚饭,五时不到已经高朋满座。包子点了醉鸡,炸臭豆腐,绍三鲜,酸菜鱼,绿茶芋饼。
冰的麦茶是奉送的,味道十分特别,有点像@日本 的玄米茶。状元楼还有一个卖点,就是部份菜有半份可点,份量少一些,人少的都可以多点几味,多尝几味;谓之半俸菜。
地址:仓桥直街,府横街口
饭后就到仓桥直街逛夜市,这里还有三个东西可以看。
第一是古轩亭口的秋瑾纪念碑,即秋瑾就义处。
第二是大善古塔,这塔建于南朝天监三年,公元504年,距今一千五百年,塔顶为铁制,单就这顶铁帽子,就重逾5000斤。南北朝是佛教鼎盛的年代,当时汉人仅半壁@江山 ,但寺庙竟然多达数千,僧尼以万计。
地址:城市广场
塔旁的人民广场,晚上热闹非常,东一堆西一堆的人羣,做运动跳舞,十分健康。
所以第三个节目,就是看人跳舞。
舞罢就打车回酒店。
城外的景区,还有鉴湖。
地址:城西鉴湖
门票:115元
鉴湖在@绍兴 城外西南,和东湖一东一西。这里有三个主题,鉴湖和湖上的古纤道,柯岩的佛像和云骨,还有一个根据鲁迅笔下而堆砌出来的鲁镇。
古纤道是古代人行舟背纤的古道;背纤就是用人力拉着船,所以纤夫们是很吃力的工作。@绍兴 的纤道不止鉴湖这一小段,其实还有很长的一大截,断断续续的伸延至@萧山 。
云骨是一块上阔下窄的怪石,大概十层楼的高度,上面生得有花草树木。据说大书法家米芾,曾经坐着看着云骨几天几夜,因为米芾爱石成狂,但这也说明云骨的奇特。
另外的佛像,据说是高手匠人,祖孙三代合力雕成的。景区还有@绍兴 的乌毯帽为题材的凉亭。乌毯帽的毛比较粗,戴起来十分痕痒,包子买不成。女仕们戴了更糟,像白雪公主:不过是里面的巫婆。
柯岩的三个景点是用游船连接的,门票已包括船费,不过船是假乌蓬船,不能算坐过乌蓬。到东湖时,还是要坐真的。
最后一个,是王羲之的兰亭。
这个景点比较远,在市区西南24公里。
地址:兰渚山下
门票:40元
这个景点是明朝遗址,现代复修。
进山门先是鹅池,王羲之爱鹅,所以景点特地建了鹅池。鹅池亭有石碑,上书『鹅池』二字,据说鹅字是王羲之亲笔所书,池字是他儿子王献之写的,一碑二字,父子合作。
全区以@曲水 流觞为中心。@曲水 就是弯弯曲曲的小河,当时王羲之等26人就坐在水边;而觞就是酒杯,盛酒之后就放进河里,流到谁就由谁作诗,作不出来就罚酒。
兰亭是地名,兰亭其实不是一个亭,大家不用找亭了。
值得一说的,是@绍兴 各大景点都有全市景点联票购买,索价140元,淘宝就卖125元;但大家不适宜购买,因为散买可以更便宜,而且有些偏远的景点,像徐锡麟故居,会去的机会不大,沈园白天去了,晚上就不会去,浪费的居多。最昂贵的鉴湖和东湖乌蓬船又不包括在内,各位宜三思
Part 2 : @绍兴 游记
@绍兴 ,是一众旅行者漏了眼的地方。当大家一窝蜂的去@乌镇 、@西塘 ,人挤人的瞎冲,@绍兴 却静静的过着日子。
@绍兴 旧城小小的几公里范围内,遍布着小河流和上百道的石桥;@江南 水乡的白墙黑瓦,比比皆是,不少@绍兴 人,还过着旧@日宁 静的日子,一片悠闲;@乌镇 西栅的居民,坦白说,只是受雇的住在那里,装个样子给大家看的罢了。
到@乌镇 @西塘 @周庄 @同里 ,倒不如来一次@绍兴 。 而且@绍兴 ,要比包子探访过的五、六个水乡都要来得整洁,干净,不能不赞。
包子住的@开元大禹酒店 ,原本是大禹堎的守堎村,全村原居民皆姓『姒』,是大禹的嫡后人,世代为大禹守坟的。开元集团后来把整条村买了,改成一个由八十间古村屋构成的度假村。
包子是村里的贫穷户,住的是最便宜的小屋,平成街第151号。
但虽说是贫穷户,但屋子已经是原本两间村屋贯通,睡眠区,偏厅,小书房和厕所,一应俱备。七、八十坪的地方,两口子住进来十分的宽敞舒适。
村子晚上宁静得很,只有蛙鸣蟾叫,包子可以坐在酸枝床上和包嫂聊天喝酒,天南地北,看书吃零食。
倦了就睡到阔大的床上,好好的睡一懒觉。得到了早上,鸟儿自然会支支喳喳的把你叫醒,起床的时候,推开木门,外面已经阳光泻地。
推门出外,第一眼就看见邻居的太太利用阳光,贴心把老公的红内裤拿出来晒晒,好让男人晚上嗅到这一片仲夏初秋的气味。可惜包嫂拒绝把包子的内裤『依法处理』。
晨早出来溜达溜达,拍拍照,吸吸新鲜空气,人也精神一点,信步才慢慢到餐厅吃早餐和喝杯咖啡也不迟。
开元酒店经常在网上办优恵,有时候会送全@绍兴 景点门票(全 = 全市13个景点),有时还送晚餐,包子这次给送了四张@绍兴 @水上 乐园的票子,还有免费晚餐。酒店奉送的早餐也很丰富;包子最后一天要赶飞机,不会有午餐吃,于是当天早餐认真的吃个饱,先来一套美式早餐,再来一套中式的,大吃一顿。
酒店靠着大禹陵。大禹就是咱们老祖宗,治水的那位;他向来都是包子佩服的。
据说,大禹为了治水,因为长时间泡在@水里 ,弄至手脚骨骼也变形,人也佝偻着,四十多岁看上去像七十岁。他也因为太忙,四、五十岁才结婚,而且婚后三日,已经取消婚假,回到冈位;往后日子三过家门而不入。包子最佩服大禹的,不是因为他勤力,而是史书上说:『禹妻抱儿候于门』,这个才厉害。也就是说,大禹新婚仅三天,禹嫂已经怀孕。以四五十岁,还要佝偻着的人来说,果然是真人不露相。这个禹嫂手抱的孩子,就是@中国 第一个世袭的皇帝,由老子传位给坐上龙椅的皇帝:启,这也就是夏朝的开始。现在大禹的铁铸人像,站在山顶上,英明神武。要探望他,请爬上一千两百级@石台 䃈吧。
不过,大禹陵这个山顶巨像,却有模仿@巴西 世界驰名耶稣像之嫌。
开元酒店虽然投资极大,但也不是纯粹用钱打造出来,当中也是有心思品味的;房间内挂的水墨画,虽然都是复印品,但包子房间的四幅画,都是八大山人的。八大山人,姓朱名耷,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传世作品不太多,一套四幅,应该是细心张罗回来的。明亡清兴之后,朱耷落发为僧,心情抑郁,在画上的落款,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着,看起来又像个『哭』字,又像个『笑』字,谓之哭笑不得,山人的画,却属于『大写意派』。
酒店挑八大山人的画,不无意思,因为大写意派的开山祖师,明朝的徐渭,就是@绍兴 本地人。徐渭的破宅,上面也提过,能保留到今天,可以说是奇迹。
以他晚年潦倒而死,连殓葬都成问题的一个老人,留下的一间破屋,应该老早要烟没了。今天我们有幸可以看看徐文长的遗迹,还有他亲手种的葡萄藤,和手书的两阙小匾,包子实在有点激动。
徐渭,号青藤山人,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人。少年时自然有过大抱负,曾追随胡宗宪,打@日本 鬼子,当时称的倭寇是也。后来胡宗宪得罪了奸臣严嵩,死在狱中,徐渭眼见恩人下场如此悲惨,精神开始起了问题;加上妻子势利,对徐渭潦倒失意毫不同情,还要冷嘲热讽。结果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秋天的一天,徐渭终于用锄头杀了妻子。
十多年后,徐渭出狱时已经是53岁的老人。往后的日子,就是孤独的生活,不断的自杀,每况越下的困境,和每天的写字作画。
本来这样一个潦倒文人,不说也就罢了,但偏偏徐渭的艺术天才,震烁古今;郑板桥称自己『青藤门下走狗』,说自己连替徐渭提鞋子也不配;齐白石说『恨不生前三百年,为青藤磨墨理纸』。
大家看看徐渭的一幅墨竹,和包子挑的一幅近代名师的墨竹,就分别得出天份和功力。
可能徐渭也不知道自己的画画天份高到这个地步,不知道自己可能是@中国 古今画坛的第一人。他的破屋里,月门上自己亲书的,还是『天汉分源』四个字,心里记挂着的,念念不忘的,还是少时跟着胡宗宪时那些剿倭寇的日子,和那点微薄的功勋;『天汉分源』,包子也找了很久才找到,是北魏的一篇墓志铭来的《分源天漢,引照扶桑,置功厚德,國阜家昌》,是关于抗日保国的。
包子来到青藤书屋,人迹杳然,只进门时有一个女生参观完毕出来,边走边駡:啥个破屋子,骗了我五元入场费……….
跟画圣相比,书圣就幸运得多。
王羲之是东晋人,是@山东 @琅琊 的望族,他的兰亭集序,无人不识。晋朝是奇怪的朝代,『门第』无比的重要,出身好的人,结婚也好,当官也好,一生保证一帆风顺;所以望族的人,鼻子也生在头顶上,气焰不可一世。
各位同学,很抱歉,我们的书圣王羲之,正正就是这样的人。
他喜欢时,随手就拿卖扇婆婆的扇子涂鸦,不喜欢时,阿婆来求他,他就把毛笔往阿婆扔,直飞弄口。
不过王羲之的故事,倒也有一个相当有趣的。话说某年过新年,羲之写了对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让仆人贴在大门外,怎知对联趁夜已被人偷走,被人当书法收藏去了。翌日王羲之唯有再书一联,过夜又给偷了,那天已经是大年三十;于是羲之另书一联《福无重至,祸不单行》,命人再贴。
这回因为词语不吉,没有敢人再偷了;到了大年初一,羲之到门外添几个字,把联变成《福无重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晚行》。一室皆春。
偷字的小偷也当真识货,两年前2010年,王羲之的一幅《草书平安帖》,刚卖了三亿元。这帖还要是古代的临摹本,不是真货。当时的《福无重至,祸不单行》对联,今天当值五亿。时光如果可以倒流一千七百年,包子决定年初一晚上对联改好才去偷,《福无重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晚行》,今天一定可以卖十亿。
看完王羲之故居,走不远就是@绍兴 饭店。这是老牌的饭店,有很不错的餐厅;但原来这地方明朝时叫『快园』,是一位姓张名岱的先生家里。
张岱,字宗子,纨絝子弟也,大凡要花钱又好玩的东西,他样样皆精,件件皆能,他自称: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当时乃大明崇祯年,@江南 一带,声色犬马,十分繁华;可惜没过不多久,满人进关,崇祯皇帝煤山上吊,明朝就完蛋了。
明朝完蛋,动荡之中,张岱的家也完蛋了;张岱辗转成了乞丐,流落@杭州 。奇怪的事,这时却发生了,张岱破落后反而体验到生活的味道,一粥一食,晨钟晚鼓,张岱渐渐活出另一种境界来。后来他还写了《陶庵梦忆》一书,说生活体验的;薄薄的一本,十分好看。
快园现在变了酒店,去吃吃饭相当不错,反正张岱从前招待朋友每次都数以百计的;去吃吃不相干。
但如果要包子住在快园,这个可免了,包子不大想步张岱的后尘。
从快园出来,要走进近代了。
推翻满清,让@中国 走进@共和 ,@绍兴 最重要的事物是@大通 学堂和秋瑾女仕。
整件事是1907年7月初的@安庆 起义,主角是徐锡麟先生,不是秋瑾。@大通 学堂本是@绍兴 贡院,清末时革命团体@光复 会在这里办了学堂。
学堂原本为徐锡麟负责,1906年后,徐转到@安徽 活动,交由秋瑾主持。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 的警察学员毕业礼上,用手枪行刺杀害了主礼嘉宾@安徽 巡抚恩铭;但当日事起仓猝,欠缺周详计划,结果四小时内,@安庆 革命党死的死,擒的擒,一网打尽。徐锡麟给逮着,第二天凌迟处死。
秋瑾本来和徐锡麟是约了在7月中旬19日,@绍兴 和@安庆 一同起义,以壮行色的,但徐锡麟一时冲动,整个计划就乱了。秋瑾收到消息时,@安庆 起义已经失败了,于是秋瑾在@绍兴 决定按兵不动,继续上课。但结果十天后,清兵仍然找上门,逮捕了秋瑾,翌日在古轩亭口,秋瑾斩立决。
事件中革命烈士英勇牺牲,固然可叹,但背后其实有需要检讨的东西很多。首先是徐锡麟,他实在不应该一时冲动,把计划时间改动,尤其在一百年前,通讯落后,即兴的提早起义,同党们试问怎样收消息,怎样接应呢?胡作莽为就只有白白牺牲,不会@成功 的。第二是刺杀恩铭,基本就不是好主意,因为恩铭本身大力推行新政,尤其着重教育,恩铭本身并不是贪污腐败的满清大老,而是颇得人心的好官,当众打死了他,恐怕民众感觉憎厌的多,同情革命党的人少。
秋瑾本人,其实也不无责任,清廷不可能一无所知,更不可能没有朝廷的人混进了学堂卧底作奸细;而且徐锡麟是前任校长,离开@大通 仅一年,还经常回校视察;出了这样的大事,@大通 学堂不可能置身事外。秋瑾事发后为什么不跑呢?避一避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给革命党留实力;徐锡麟死后几天,@大通 虽然在放暑假,只有八个人留在学堂,但秋瑾坚拒离开,硬要挑战朝廷。
说老实,秋瑾如果本身不是革命党,尚还可以留在@大通 ,说自己身正心正,天日可表;但她本来就是名乎其实的革命党,连家里都建有窝藏通辑犯的暗格和刀枪武器,只要给搜上一搜,抄家杀头是应该的。朝廷死了一个正二品的封疆大吏,那时全国才十六个巡抚,巡抚的职位比现在的省长还要大,这样给你@大通 的人当众打死了一个巡抚,这是任何政府都不能接受的,你叫朝廷的面子搁在那里好呢?
秋瑾不躲不避,包子只能说她是『故意牺牲』的。
事情之所以越闹越伟大,后来还有其他情节的。首先是因为根据大清律例,处死女犯,一向不流行问斩,应该是用绞刑的;所以秋瑾判斩,民众哗然。凄迷的,另外还有一个可怜的角色,被迫监斩秋瑾的知县李钟岳。这个小官也曾尽力维护秋瑾,而且后来因此连官也掉了,他自己更在不久之后引疚自缢;李钟岳的自伐,距离秋瑾斩决不足一百日。更令人婉惜的,是秋瑾死后,给人又葬又挖一共十次,不足百年之内,秋瑾共十葬。革命先烈,不得安息。
秋瑾的坟现在@杭州 西泠桥畔的停车场旁边,说起来这个安排又的确有点那个。秋瑾的纪念碑,却竖立在她斩首示众的地方,@绍兴 市广场的古轩亭口。碑上的字是蔡元培先生写的。
蔡元培先生也是@绍兴 人,是革命学者,北大校长。包子对蔡先生最感兴趣的,是他的三段婚姻。蔡先生的妻子都不幸早死,于是乎蔡先生要两次续弦,而两次再娶,蔡先生都发表征婚启事,罗列娶妻要求。1901年的一次,他的启事说,他要求1)不缠足的女性 2)是识字的 3)男方不得娶妾 4)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 5)意见不合可以离婚
1922年蔡元培54岁时,他又说 1)本人具备相当的文化质素 2)年龄略大 3)女士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
包子觉得有趣的是,蔡先生娶妻,有如聘请媬姆,完全不用考虑『感情』这个因素;而且两次都是前妻两脚一伸,身后事办妥,尸骨都尚且未寒,数月之间,蔡先生已经捲土从来,刊登新的征婚启事。
蔡先生娶妻有如换衣服,去旧迎新,眼明手快。
相反的,900年前的陆游,就纠结得多。
陆游,号放翁,南宋孝宗时@绍兴 人,和王羲之一样,也是望族出身的。他和很多当时的人一样,19岁就结了婚,妻子是他的表妹:唐琬;婚后的陆游十分快活,和表妹如鱼得水,但却惹来陆游母亲的不满,认为唐婉会令陆游终日沉醉温柔乡,不思上进。于是第二年,唐婉被逐出家门,理由是『不当母夫人意』。
六年后,唐婉改嫁了,春和日丽的日子和新丈夫游沈园时,碰见了形单影只的陆游,旧夫妻两人从逢,相见面但不方便说话。唐婉鼓起勇气,征得丈夫同意,买了薄薄一点酒菜,命仆人送给陆游在沈园吃着。
唐婉离去后,陆游泪流满面,在照壁上题了驰名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过后,知道了陆游这首钗头凤,柔肠寸断,继而病倒在床,竟然一病不起,临终时还了陆游一阙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我们这里不是在欣赏文学作品,唐婉的词,虽然意境普通,但却是一个活生生的情感心声,所以当中有说不出的震撼力,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的人。
唐婉死后,陆游还过了六十个春天才走完他的一生。陆游顺着老母亲的意愿,六十多岁都只是六品的芝麻官,最后七十多岁,朝廷念其年老,勉强升为四品的闲官,营营役役,一生不外如是。
晚年时陆游说: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所以包子赞成大家有话早说,而且都是直接一点的好,把话写出来,挂在沈园的回廊上。
猪猪,你切莫辜负了母猪。
沈园旁边,就是一大片的鲁迅故里。
大家游览鲁迅故里要有味道,就一定要重温一次《孔乙己》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篇散文。
百草园的一篇是鲁迅先生儿时的故事,包子按着文章,找寻当日儿时的鲁迅。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
….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
….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
….在地上或桂树上寻蝉蜕….
以上图片,全部鲁迅故居,实景拍摄,童叟无欺。
鲁迅的记念馆很新,很舒适。
包子在馆里找到一张鲁迅先生最传神的照片,是他临终前几天拍的。
大家参观完周家老宅,破落后买的新周家小宅,私塾三味书屋后,再往前走,就是咸亨酒店。
『咸亨』二字,来自易经,【含弘广大,品物咸亨】,寓意生意@兴隆 ,事事顺利的意思。咸亨酒店,本来真是鲁迅周家经营过的小生意,周家希望利用咸亨来帮补一下中落的家道,但因为经营不善,不足三年,咸亨就撑不下去,关了门。而孔乙己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
今天的咸亨,是硕大的企业,前面的复古孔乙己咸亨小酒坊后面,就是餐饮的大厅。大厅的设计真是无话可说,恰尽其份;包子点了三数个小菜,一大碗白米饭。
不知怎的,就是想吃白米饭。
饭饱之后,出来咸亨外面,就是@绍兴 城里最多人力车聚集的小广场。@绍兴 的人力车方便,在景点间转来转去最灵活,车运行时的凉风也比出租车的空调舒服。
包子坐了几次,其中一次坐这位老伯伯的车子到吕府参观时,遇上恶霸地痞拿棍子打架;结果吕府去不成,去了@大通 学堂。
包子和老人家在吕府一同走避,无意中也算同渡了患难,下车时,老人亲切的问包子,要不在门外等候,再接载包子到其他地方。包子心里感动,真想叫他之后踩车送我回酒店。但回心想想,开元酒店在城外,要老人家踩到酒店,可能辛苦得要了他的命,要不就只有大家轮着来踩,接力踩过去…….
@绍兴 的人一般都很友善,包子见过最差劲的一个,是第一天酒店给我叫出租车的司机,那位样子比大贼还要像贼的司机先生,最后都只是绕了老大个圈子多赚几元车费,和把包子送错了地方,可没有其他甚么的了。
最后一天,包子坐出租车到@萧山 机场的司机,也值得一记。此公为了悭回所有桥路费,把车子竟然开进机场禁区跑道里面,左穿右插,最后得偿所愿,创出零路费的伟大记录!
@绍兴 人的刁钻,由来已久,所以从前@绍兴 还有个特产:@绍兴 师爷
由晚明至民国,历时四百年,几乎每位官员都要聘请师爷,当时有『无绍不成衙』之说。师爷不是正式官员,称主人为东翁,主人称之为老夫子,下人称之为师大老爷。
这里讲两个最驰名的师爷故事,给大家过过瘾。
第一则,话说@绍兴 福全乡,有一个恶棍,经常滋扰乡人。有一次恶棍闯进一户人家,看到一个病妇睡在床上,他就揭开被子,将病妇的玉镯子抢了。刚好乡的捕快经过,逮个正着,把恶棍扭着,送到县衙。县官命病妇家人补写状纸一张,延公办理。病妇的丈夫也是秀才,写一纸状词自然不会困难;左邻右里都来串门子,希望秀才写得结棍一些,令恶棍多坐几年牢,为民除害。秀才最后决定状告恶棍『揭被夺镯』。这时乡里有长老建议,不如大家到省城找很有名声的李师爷,帮秀才的状纸增删润饰。
李师爷听完来龙去脉,看了状纸,微一沉吟,说『状纸写得不错,不过我只想帮你换一换字句的次序,也不收你的钱』。说罢,把『揭被夺镯』,改为『夺镯揭被』。
『揭被夺镯』是抢劫,『夺镯揭被』是抢劫加意图强奸。结果恶棍当然苦不堪言,乡人大快人心。
第二则,话说有书生殿试高中,皇上照例赐一副凤冠霞被,给新科状元的母亲。但问题来了,原来状元庶出,有二母,一为生母,一为父亲原配,而且二母水火不相容,都要据凤冠霞被为己有。状元无奈,只得写个奏本,如实奏禀圣上,请皇上作主。幸好写罢之后得一友好师爷看见,连忙喝止,师爷道,你这么一闹,万岁爷说你连小小的家务都处理不来,不能治家,还焉能治国,你的前途应该就到此为止了。状元听了,背上出了一身冷汗,请教师爷,如何是好。师爷说,奏本只需改一个字便成:『….两母相争….』,改成『….两母相让….』。皇上看见奏折,还赞状元母慈子孝,于是多赐一套凤冠霞被。
钦此。
厉害不厉害!
@绍兴 的饮食,没有非常特色的餸菜,但是有几度菜,不能不试。
首先就是@绍兴 的『霉』。
正宗的@绍兴 霉,是用苋菜的霉菌的;常造的是臭豆腐,霉千张(百页豆皮),和霉苋菜本身。@绍兴 的臭豆腐,味道很淡,和有些地方发酵得变了绿色黑色的臭豆腐相比,温文尔雅得多。
霉千张也有相同的品味,大家不妨一试,不要老认为自己家门口的小摊就是全国的标准典范,应该多试试人家的东西。
霉的食品,却有一个名菜是不霉的,就是霉干菜焖肉。霉干菜焖肉在@绍兴 的地位,可能和@北京 填鸭在@北京 的地位一样。焖肉用的霉菜这次不是发臭的霉菜,而是有点甜味的普通梅菜;特色是霉菜下的份量特多,霉菜才是主角,扣肉只是配角。
不过因为霉菜下得多,扣肉的油份都给霉菜吸收了,而且扣肉特别的入味。上品也。
第二就是@绍兴 的『醉』。
醉的东西,就是用@绍兴 酒造的醉鸡,醉虾,醉蟹等。当中又以醉鸡最首选;包子吃过状元楼的醉鸡,果然名不虚传,难得的是酒香扑鼻,但鸡肉仍保持鲜嫩入味。
第三就是@绍兴 的『腊』。
@绍兴 地区,特别是@安昌 一带,腊的东西很多,腊肉,腊肠,腊鱼。当中的腊鱼,盐份不高,鲜味较多,不会死咸,比我们@广东 人的咸鱼优胜一筹,包子试过腊鱼蒸鹅,十分滋味。
第四是@绍兴 的『芋』。
原来@绍兴 、@宁波 、@奉化 一带的芋艿极佳。芋艿的菜谱,五花八门,不能尽录,这次吃了状元楼的绿茶芋艿饼,好吃得不得了。
晚上打包回开元雅舍,继续的吃,几色果点茶酒,度了一个愉快的晚上。
@绍兴 的仓桥直街,还有一个远近驰名的奶油小攀,网上说得莫衷一是,不知是甚么东西;但原来就是一个法式的Custard Meringue,不难造而且很好吃的。
食谱如下,大家可以依样葫芦,试试弄来吃。
这店的唐师傅,真人不露相,肯定是西厨造饼大师傅的底子,Patisserie是也。大家莫要欺他店小人老,当今国内的西点口味,这两年才走到『提拉米苏』左右的级别,但这个小攀的口味已经超前,前卫过当今口味十年以上,包子对唐师傅确实十分佩服!『小攀』二字,包子估计是『小pie』的意思,至于确实如何,却忘记了问唐老板。
可惜@绍兴 的小食,除了臭豆腐和这个小攀之外,就没有甚么其他特色的了。
小食没有,@绍兴 黄酒倒是天下闻名。
苏浙一带的人把喝酒说成『吃老酒』。北方人看见@绍兴 黄酒的酒精才10度,比啤酒也强不了一点点,和茅台的53%相比,不禁会一脸的微笑,很不屑;但这温文的酒,吃饭时兑着吃一点点,或者闲常拿来喝喝,却也充满情趣。特别是冬天时份,温一点老酒喝,要比喝啤酒强得多;秋天时吃大闸蟹,黄酒更是不可或缺,放一粒话梅进酒杯里,不知道喝醉了多少人。
包子还是打工族时,第一次喝醉就是喝黄酒,那一次是老板晚饭请大家吃大闸蟹。灌醉包子的同事们,事后极端后悔:因为那天包子应该上通宵班。
老酒这两个字说起来,好像暗示越老的越佳;但其实一般的饮用酒,潜质有限,放得三两年,也就到了尽头,再收藏下去也是徒然。这和洋餐酒一样,拿一瓶几百块钱的普通货色,再收藏多二十年,也是浪费时间,倒不如拿来给包子喝了,省时悭力,干手净脚。
干了吧!
包子读了一本老书,书里讲明朝开国之初,军师刘伯温摇一把小扇到了@绍兴 。
刘伯温就是作烧饼歌的那个奇人;他看见@绍兴 十万人家,乌瓦屋脊鳞次栉比,街河纠缠,刘军师细看之下却大吃一惊,因为他发现了城中一块街区,四周环水,成一片漂浮的薄岛。当地人称为荷叶地。
刘伯温的吃惊,是因为他发现这块周水环绕的荷叶地,地脉极佳,比皇帝朱元墇@南京 的皇宫更佳。护主心切的刘伯温决定要破了这里的地运;方法就是建十一座桥,把荷叶扣紧。桥建好之后,地的贵气被镇住,但地的富气仍在….对刘伯温来说,地富不是问题,地贵就恐怕会出帝皇之才,影响大明@江山 ,这才是大问题。
十一桥是香桥、长桥、保佑桥、小江桥,@瑞安 桥,日晖桥…………
包子拿着桥名,四处求教荷叶地在那里,结果一无所获,连老人们都不知道。最后酒店前台的小妹告诉包子,市广场的地上就画了一个@绍兴 古地图,上面画了所有@绍兴 的古桥,要不可以去看看。
包子于是巴巴的冒雨跑去研究,果然给找到这荷叶地出来,就在这里。
现在小河没有了,荷叶也没有了,但荷叶地上面建了间越都大酒店。
下一次包子去@绍兴 一定要住越都,住过之后,我们@广东 话就叫:『发达发过猪头』!
*PS 如果你喜欢本文觉得有用,可以先收藏了,留待以后用,而且别忘了给我一个顶,以示鼓励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