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成山头,又称“天尽头”,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成山镇,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距南北国际主航道仅5海里,与韩国隔海相望,仅距94海里。
成山头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春秋时称“朝舞”,有“中国的好望角” 之称。
成山头海拔高度为200米,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公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群峰苍翠连绵,大海壮阔辽远,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10月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 ,2004年由于地处边陲风景宜人入选国家地理名片 , 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与海南三亚的亚龙湾、台湾基隆的野柳一起名列三甲;201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
12年8月来威海出差,晚上到海边散步回来,在酒店里拍的威海夜景
威海来的次数不少了,心里一直牵挂着成山头,这次有点时间,与朋友一起来成山头一游。
因时间有限,外加一直是在雨中游览,也就没有下到下面的礁石
石上刻有石林二字,不过我实在看不出石林的模样
将军石
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来到成山头,要在此处建一座大桥观日出。他派人日夜运石填海,感动了东海龙王,龙王派海神帮助他造桥。海神为他驱石立柱,一夜之间造桥四十余里。始皇感恩,要面谢海神。
海神说:“我长得太丑,只要不画我的像愿与帝王见面。”谁知秦始皇不守信用,让画师藏在工匠中,把海神画了下来。海神觉察后十分生气,斥责始皇违约,让他回马,他要立即毁桥。秦始皇刚踏上岸,石桥便轰然倒塌,只留下了这四个桥墩。
时来运转石
据《史记》记载,成山头古时是日神所居之地。公元前219年、210年秦始皇曾2次驾临此地,拜祭日神,遍求长生不老之药,留下了“秦桥遗迹”、“秦代立石”、“射鲛台”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秦始皇称这里为:“天之尽头!”,丞相李斯手书“天尽头”,有秦东门立石。公元前94年,汉武帝刘彻率领文官武将东巡至此,被“成山头日出”这一天下奇观所折服,遂下令在成山头又修拜日台、拓日主祠、以感恩泽,且作“赤雁歌”志之。后历代帝王均有成山头拜日之举。
这里原为天尽头,后因领导到来不吉利,改为天无尽头(图片来自网络)
12年我去的时候叫好运角
现在貌似又被改回了天尽头(图片来自网络),就我个人看来,这一块礁石就是最好的代表,非要在这个礁石上加一个人工的水泥碑,极丑。
不远的祈运台也在烟雨朦胧中
各种奇异的礁石
秦始皇东巡雕塑,表现了秦始皇两次驾临此地,拜祭日主、修长桥、求寻长生不老之药。当然秦始皇没能找到长生不老之药,但从此留下了,秦丞相李斯手书“天尽头”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不同角度的天尽头
不远处的小山在云中
当时的福如东海景区还在大兴土木,在雨中一片朦胧
敢与邻国邻区比高低——胡耀邦题词
成山头灯塔方位65°11′93″,是中国领海基准点之一,被标作山东高角,这里距南北国际主航道仅5海里,与韩国隔海相望,直线距离94海里。
汉武帝巡海塑像
成山头灯塔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国际灯塔,于1874年由英国人修建,高16.3米,灯光折射21海里,至今仍正常使用。
大雾笛:为防止海上大雾船只看不见灯光,辨不清方向,英国人又在灯塔旁修建一只大雾笛,雾笛每隔两分钟便自动鸣笛一次,笛声可以传30海里,为过往船舶提供了极大方便。
好运笛
这是现在的造型(图片来自网络)虽然有点复古精致,面对这海浪礁石,可远不如以前的粗犷协调。
上面的秦始皇塑像
从天尽头出来顺便到隆霞湖看了看,完全的人造景观,没有太大的兴趣
百度:隆霞湖景区湖内红莲绿荷,鹤舞空中,鱼翔浅底,令人陶醉。飨蜜岛上三馆:雅馥斋、楹联馆和文化长廊,是一处综合艺术展馆与购取精美艺术品的地方;隆霞阁内珍藏古今和田玉、犀牛角、象牙、古青铜器等稀世雕刻艺术珍宝,堪称“天下第一阁”;还有国石馆——滋化楼、延年益寿园——龟鹤浦,以及观鱼王龟霸展的巨鱼潭。艺术馆高四层,馆内分设第三届北京国际书法展年展、中国近现代美术大师精品展、中国当代书画名家荟萃展等,是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十大基地之一。
这个巨大的金蟾肚子里是有货的
顺路还参观了中国海事巡逻船
时间匆匆,天气也不好,成山头并没有体现出中国最美海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