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风光之 天主圣地——板寺山

作者:Michelle hui 显示图片

   居住太原这么多年,真是孤陋寡闻,竟然未曾听说阳曲县万山丛中有一个特殊教堂,天主教“南有上海佘山,北有板寺山”。也许是对宗教有一种特殊情怀吧,于是相约好友前往。





    这里山下的许多山村都是100%的天主教村庄,沿着新修的公路一路走来,映入眼帘的尽是别致的哥特式教堂,散落于左右的小山村。大部分前来朝圣的教友都会在山脚下开始步行数公里,颂念玫瑰经并朝拜十四处苦路,待到十四处苦路结束,峰回路转处,眼前豁然开朗,高处平台上便是规模宏大,宛若西方山颠城堡般的大型建筑群,这就是闻名全国的阪泉山圣母堂,在华人中有“南有上海佘山圣母堂,北有太原阪泉山圣母堂”的说法,足可见其影响力。


红沟教堂




红沟教堂内景





   在风雨中寻找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景致……
      
   看得远,因为站的高……





  “板寺山圣母堂”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主教朝圣地,其全称为“天神之后圣母博”俊古辣殿”,同上海的“佘山圣母堂”齐名,被称为“南北二堂”,海内外朝圣的络绎不绝,是天主教徒朝拜圣地。 ​​​

   每年的8月2日是朝圣日,远近教徒纷纷来此朝拜,是朝圣重地。






     圣家节亦称“圣家族节”。天主教纪念耶稣、马利亚及约瑟组成的神圣家族的节日。视之为家庭的模范和圣洁及美德之所在。




   圣母殿内,西式的雕像和壁画,西式的教务活动,使人如置身于异国他乡。   






圣母堂



远塑像眺圣母堂及耶稣




坪堂洼教堂



一百年前的意大利籍主教艾士杰和当时著名的建筑师李有刚用当地普通的砖石等建筑材料,神奇般幻化出一座充满异国风情的高山城堡。主体建筑简练垂,顶部装饰方圆相间,十字架直指云天。进入里面,完全是西式的雕像和壁画,西式的教务活动,使人如置身于异国他乡。
 后来,圣母堂所有建筑均被拆毁,1986年落实国家宗教政策,太原天主教爱国会由李建堂神父主持,李毓文、郭继汾神父协理,新修了圣母堂,在山路上修建了14处苦路碑楼。


   这一共14座白色的精巧别致的充满异国情调的哥特式建筑路牌,就是天主教中象征着耶稣遭害的14苦路处,展示了耶酥受难,记录了从基督耶稣在橄榄山上祷告开始一直到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12小时全部过程,如此真实,残酷得让人震颤。

  14处苦路像分别为:
    
  第一处:比拉多判决耶稣死罪。在官衙,妄证多罪,受鞭打,戴茨冠,头破血流,比拉多听恶人言,断他该死,不辩如羔羊,冤死了耶稣。


    第二处:耶稣甘心情愿背十字架。决死案,押赴法场,恶人们抬十字架放他身上,接过去,不推辞,为赎人罪,走苦路,心喜欢我的耶稣。


     第三处:耶稣第一次被十字架压倒。背十字架,力尽筋疲,又脚踢又手拉跌倒在地,天神主,天地王,在人足下,受凌辱受践踏,我的天主。

 


    第四处:耶稣背十字架路上遇见圣母。背十字架路遇圣母,一见面惊得慌,心如刀割,两下里,相怜惜,愿赴法场,走愿同死,跟随耶稣。


     第五处:外方人西满帮助耶稣背十字架。恶人见他重伤,怕他死在半路,觅人相帮,有西满,背十字架被人勉强,我愿跟随你,我的耶稣。


    第六处:圣妇物落尼加擦耶稣的圣面。有圣妇,物落尼加,见耶稣满面血,毫不害怕,用圣帕,擦圣面,圣容印下,求圣容印我心,常想耶稣。


   第七处:耶稣第二次被十字架压倒。出城门,二次跌倒,伤重开,血重流,众人耻笑。天主士,至尊贵,如此卑贱,愿痛改我骄傲,效法耶稣。


    第八处:耶稣在路上教训满怀凄惨的妇女,众妇女,满怀痛哭,主回头惊醒说,哭你们的罪恶,主将死教训人,要救灵魂 我宁死不再犯,得罪耶稣。

  


    第九处:耶稣第三次被十字架压倒。到山下,三次跌倒,伤重开极疼痛,跌倒在地,教友们,这光景,谁不动心,我宁死不再犯,安慰耶稣。


    第十处:恶人强剥耶稣的衣裳。在山口,强剥衣服,连皮肉都带去,浑身血流,尝苦胆,喝酸醋,加增其苦,众人前无衣服,羞愧了耶稣。


    第十一处:恶人钉耶稣于十字架上。钉十字架,拉开双臂,钉两手穿两足,疼痛钻心,众恶党,极心狠,如狼似虎,为赎人的罪钉死了耶稣。


   第十二处:耶稣死于十字架上。竖十字架,恶党动摇,架左右钉两盗耻笑咒骂,坟墓开,帐幔裂,地震山崩,此情况证耶稣真是天主。


    第十三处:圣母把耶稣的圣尸抱在怀里。卸圣尸,圣母接抱,胸肋开,圣身凉,真正死了。浑身破,有伤开,谁不动心。圣母放声地哭,我的耶稣。


    第十四处:善人把耶稣埋在新坟墓里。入坟墓,盖以石板,重大石掩坟墓,圣尸不见,圣若望,扶圣母,忧闷回府,为救赎人的罪,苦死了耶稣。


  风光之天主圣地,满山翠绿,苍松成林,山花遍地,五彩缤纷,幽雅清爽,景色怡人,置身其间,犹入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