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端午小长假乐乐团的成员各自活动,我们也不甘3天窝在家里发呆,6月17日假期第二天,我们临时决定在市区周围的小景点转转。从市区驾车到乌龙峡景区导航显示48.8公里。10:30到乌龙峡景区停车场。
景区门口搭建了一些人文景观,场面不小。
乌龙峡地处桑干古道,大同县鹅毛村南1公里册田水库库区下方,中间是一绵长峡谷,两岸为火山熔岩,经河水亿年洗刷,形成长10公里,宽百余米的天然峡谷。这里开发时间不长,2014年乌龙峡桑干河景区成功列入大同火山群省级地质公园三大景区之一。
门票50元。60岁半价,70岁免票。
入门不远处有2组雕塑,十几个大树根搁置于路边,也算是展示大自然原生态的一种美吧。
这里是小众景点,即便小长假,游客也不多。推着婴儿车,扶老携幼家庭游不在少数。
路边绿树环合,钻天杨和小叶杨竞相展示自己的高度和绿衣。
绿树掩映,绿草茵茵,
小船轻轻荡漾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水中的倒影望着我们,绿树和赤壁环绕在身旁。
乌龙峡河道内有许多死而不倒的枯树,与周边的绿色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却也是一种风景。
河道时宽时窄,时而分岔时而合一。
浅水滩涂芦苇丛,迎风摇曳仍从容,朴实无华默无声,一缕鸿毛天地中。
乌龙峡是由火山熔岩地貌,经河水亿年冲刷形成,两岸山崖及星罗棋布的乱石皆为火山石。时间和流水将它们打磨得棱角全无,形态各异。
清流潺潺东行,岸边火山岩赤壁耸立。
河道里的二块黑石像二只海豚,在一起戏水打逗。一块灰白石犹如海狮,在回首观看海豚嬉戏玩闹。
同根同源,却一半枯干,一半茂叶,残缺的生命,依然美丽!
端午小长假期间正是册田水库开闸放水输送北京的三天,乌龙峡内河道水位上升,水面增宽,水流湍急。今年天气干旱,平时这河道里的水量也是有限。
简陋的木桥倒也很原生态。
过桥前行不远即是红门寺及滑草场。
峡谷内滑草场,名曰国际滑草滑沙,真是雄心壮志,放眼世界!
滑草场对面便是红门寺遗址,据史料记载,红门寺曾是一座佛教古刹,其时僧人云集,香火旺盛。唐初,因寺院主持横行霸道,无恶不作,被唐太宗派兵捣毁。现在所见不过是近代建筑,并无僧人香火。不过这红墙黄瓦的建筑在波涛环绕中,赤壁绿树掩映下的景象却也让人驻足停留。
到红门寺后便无路可走,成堆火山石挡住了继续前行的脚步,游客们便也纷纷回头。如果大河在此或许会走过乱石滩一探究竟,我们为了安全起见,还是随大流吧!
这块马鞍状巨石,比单人床宽,足有三、四米长,姚明躺在上面也绰绰有余,我给它命名为“石床”。
乌龙峡景区地势较平坦,水面也不阔,水流平缓,景区深度二公里左右,路也好走,还有电瓶车,很适合老幼人群。
谷内有一处“梁祝飞来冢”。据传梁祝殉情之后,权势遮天的马家不甘有情人合葬一处,欲掘墓夺尸以泄愤。观音菩萨有感其旷世真情,一夜之间做“梁祝”疑冢10座。世人便谓之“飞来冢”。大同的这座“飞来冢”作为梁祝疑冢之一。这个传说有些些牵强。
疑冢的对面是一座兀然突起的火山断崖,人称“相思崖”。
林间拓展训练营。
林中烟雾缭绕,一股股烤肉味扑鼻而来,乌龙峡景区允许游客自行烧烤。约三分之一的游客都集中在这里吃着烧烤,喝着啤酒,听着水声潺潺,沐浴着峡谷中的轻风,欢声笑语,很是惬意。
不走重复路,拾级而上。
这里有几个蒙古包,看样子还没有启用。
东方美食城门庭冷落、门可罗雀。
乌龙峡不大,徒步往返2小时结束。
去过太行大峡谷,桑干河大峡谷,回来再看乌龙峡谷,这里只是一个小巫而已,谈不上奇险峻,却也是城区居民周末自驾休闲娱乐、度假游玩的一个选择地。
册田水库紧挨乌龙峡,是乌龙峡河流的上游。
从乌龙峡出来有一条标示着册田水库的水泥路,一路开去,行程至2公里左右被堵,问了过路农民,方知到册田水库需从上面另一条路进入,原路返回,重新寻路来到册田水库,门口立着出入登记牌,但驱车入门并无人看管。
册田水库是桑干河中上游的一座大型水库,隶属于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
库区永久性建筑物按百年一遇设计。
在堤坝上来一张人车合照。
水库总库容5.8亿立方米。从2003年开始,册田水库每年向北京官厅水库集中输水,至2017年底已累计向官厅水库输水4.1亿立方米。
水库堤坝
端午小长假期间正置册田水库向官厅水库输水,闸门下的激流呼啸着一泻千里奔向北京,山西本是个严重缺水的省份,山西北部缺水更甚,每年需从黄河调水以满足经济建设及生活需要。即便如此山西人民仍在无怨无悔地为首都的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
向大同方向输水的水渠。
从堤坝下到水边,水中倒映着碧水蓝天白云。已然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有水的地方就是美呀!
由于水库泄水和连续的干旱,水库的水量持续下降,水线前移了很多,许多鱼儿被干死在水边,可怜的鱼儿呀,真让人心疼,很多鱼儿足有两三斤呢!
从册田水库大门驶出一段距离,转向一条田间小路,从另一个角度看水库。路边的玉米地油绿油绿的,但只有尺把长,今年塞北干旱少雨,庄稼缺水,水库边的农民也许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呢!
如果没车很难想象能徒步走到这偏僻的荒郊野外,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景区人流的熙熙攘攘,原生态的滩涂边上只有水在轻声吟唱,四周似乎凝固了一般,宁静而祥和。
远处有两三个自驾钓鱼爱好者在静静的等待鱼儿咬钩,估计他们也是这里轻车熟路的常客。
下午16时回到家中。先生说了,周末自驾到周边走一走,看一看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