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路相逢 | 超详细峨眉山地道美食一网打尽,本地人带你狂吃狂吃。

作者:Ryan 显示图片

峨眉山市作为四川省乐山市下辖县级市,这里除了闻名天下的佛教名山峨眉山,还有就是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地道美食。

两天时间14家店,网红的非网红的依次打卡,本篇游记为纯吃攻略,来过之后只能感叹自己的“肚量”还是太小。


在这里要感谢土生土长的峨眉人李小姐和豆豆先生,带领我们两天的胡吃海喝,虽然来过峨眉山好多次了,但每次都是空着肚子去顶着喉咙回。

📍新东路187号附9号

这家串串的位置就在马路边上,非常好找。我们晚上11点过去,外面的位置都已经坐满了。

油炸串串就是将选好的食材直接放入油锅炸至酥脆,再蘸上特制干海椒面就可以吃了,味道十分霸道。

来峨眉山必来这家店打卡,上菜快,价格感人,荤素统统三角/串,人均几十涨到饱。




强烈推荐广味小香肠,经过油炸之后口感爆棚,表皮酥脆,中间的肥肉一咬爆汁,绝对的肥瘦搭配,不油不腻。


莴笋尖尖也好吃,串串本身不辣,但裹一圈干海椒面味道撑撑撑往上涨,再加上莴笋尖尖自带的一点回甜,简直是味蕾的双重享受。



📍峨眉山市书院街128号

小小的一家铺面坐落在书院街一排老旧的平房里,典型的苍蝇馆子,整个店面就5张桌子,我们大概早上10点钟左右过去的,人不多,就几个本地人在悠闲的吃早餐。





包子都是蜂窝煤灶蒸出来的,满满的童年味道,面皮都是手工擀制,软硬适中,内馅是鲜肉馅,香而不腻。



一份包子一碗鸡汤再加一碟泡菜,是这里的早餐标配。

第一次吃到这种薏仁鸡汤,鸡汤味道较清淡,鸡肉不多,已经烂在汤汁里,每口都能吃到满勺的薏仁,吃遍了峨眉的火辣,早上来碗元气满满的鸡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包子铺门口的座位特别好,吃个早餐,聊聊天,习惯了大城市的大步流星未雨绸缪,找个周末到峨眉山来感受这里的市井生活;

放慢步伐,生活还是需要适当的烟火气。



📍书院街112-114号

几年前第一次去峨眉就是吃的这家,吃了他们家的咔饼之后一直念念不忘;

这家店也是峨眉山的老牌豆腐脑店,开了很多年,分店都已经开到成都来了,不过这次我们只打包了他家的咔饼,没有吃豆腐脑,李小姐说他们家现在的豆腐脑料越做越少,所以我们就去的别家吃。



咔饼还是不错的,面皮有淡淡的甜味,不会太软又十分有嚼劲;满满的牛肉馅每一口都超满足。


📍西正街28号

古记咔饼就在高记豆腐脑附近,也是一家开了好多好多年的老店了,很多朋友都推荐说是家他们从小吃到大的店;

峨眉的很多小吃都距离不远,所以专门过去买了一个咔饼来尝尝,古记的咔饼和其他家不同的是加了很多大头菜丝,吃起来味道偏甜辣味,饼皮也较软,由于本人不是很喜欢吃大头菜,所以不是很符合本人的口味;

好吃与否还是看个人口味吧。



📍 绥山东路233,239号

这家店可谓是峨眉山豆腐脑的代表了,超网红的一家店,已经成外地人来峨眉山必打卡的一个地方了;

本地人对这家店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不过看到门口一群随时待命的美团外卖小哥就知道在当地人心中它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这家豆腐脑的豆花不多,但料很足,牛肉,酥肉,花生,豌豆,香菜,芹菜等等混合在一起,口感顺滑,再加上脆脆的酥肉,真的是一口接一口。

因为每一碗豆腐脑都会加酥肉,所以点餐的时候就不用单独点酥肉豆腐脑,直接点牛肉或者肥肠,一样能够吃到酥肉。




东门豆腐脑的正对面是【搅三搅豆腐脑】,装修要高大上一些,但实际内容和其他豆腐脑都差不多,不过李小姐的原话是“东门的肉要大坨些!”

两家我都吃过很多次,其实在我看来味道都差不多,想去的朋友可以自己斟酌。

📍峨眉山市西正街28号(古记咔饼正对面)

永红凉皮最出名的就是他们家的炸土豆,在古记买完咔饼转身再买一盒炸土豆已经成了过来打卡人的标配;

炸土豆相当重口味,推荐糖醋麻辣味;土豆炸至表面焦脆,里面又是土豆粉粉的口感,再加上干海椒面,侧耳根,葱花等佐料均匀搅拌,简直就是好吃嘴们的最爱。



📍峨眉山市光辉路3号

这家店是我们每次来峨眉山都必去吃的地方,味道简直巴适惨了,并且价格相当亲民。

饭点的时候过去整个店面及过道全都满座,生意超级火爆,很多本地人都会到这里来吃,有朋友来峨眉山也会首推这家。

汤锅和跷脚牛肉不同,汤锅的汤呈乳白色,均为大骨熬制,所以会更加香浓。





【清汤牛肉牛杂】汤浓味鲜,没有腥味,再配一份浓汤时蔬,鲜香爽口;

【脑花麻辣豆腐】软软糯糯,和饭拌一拌,一口气吃两碗不是问题;

【火爆脆肠】脆肠和秘制酱料一起翻炒之后口感香脆,一口下去根本停不下来;

【粉蒸牛肉】牛肉十分嫩滑,洒上点干海椒面,再配上香菜,简直回味无穷;

以上几个菜都是我们每次去必点的菜,要去的朋友可以放心大胆的点,绝不踩雷。






📍峨眉山市书院街16号大门市

传说中峨眉三鲜冰粉的鼻祖;

老七冰粉主打三鲜和红糖,但也有其他口味,我们来吃过好几次,每次都只吃三鲜和红糖,本人比较喜欢三鲜;

三鲜就是小汤圆,醪糟和银耳,这两天我们吃过三家冰粉,老七的料是最足的,小汤圆很有嚼劲,冰粉也有韧性,醪糟使冰粉的风味更独特;峨眉山的红糖和成都不同,看起来黏糊糊的,很浓稠;

网上说冰粉里面有很多小气泡就是正宗的手搓冰粉,老七的冰粉里面就没有气泡,店家说的是做工技术不同,所以没有气泡。






炎热的夏天真的想随时随地都来碗冰粉,清凉解渴;所以临走前都还要再打包一份冰粉回去吃。


📍峨眉山市书院街(高记豆腐脑隔壁)

这家冰粉和老七冰粉都在一条街上,隔壁就是高记豆腐脑,峨眉不止一家店,我们在去二毛冰粉的路上也看见一家;

本打算去老七吃冰粉,但途中路过这家就干脆打算进去尝尝味道,虽然招牌是糍粑冰粉,但我们还是点的三鲜和红糖,没办法,唯独钟爱三鲜;


这家三鲜冰粉的料明显比老七少,但是冰粉里面很多小气泡,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手搓冰粉?

在口感上来说有气泡的冰粉确实会比较软一些,轻轻一吸就滑进喉咙了,真的超爽。



📍峨眉山市东新路63号

这家冰粉也是峨眉老字号冰粉,和其他家不同的是可以吃钵钵鸡;

店面不大,我们下午4点过来,大厅已经有几桌人在吃了,这家的标配就是一人一碗冰粉加一盆钵钵鸡;

其他地方的人下午茶基本都是甜品加咖啡,然而对于峨眉人来说下午茶就变成了冰粉加钵钵鸡;


钵钵鸡始于乐山,底料为鸡汤,汤面漂着一层厚厚的红油辣子,再洒上白芝麻,将事先煮好的食材串好浸入汤汁,捞起来就能直接食用。



无骨鸭掌真的是一口一个爽的不得了。


峨眉山的红糖凉糕都是这样切成四四方方的,和小时候吃的一样,口感粉粉的。


📍彭燕路567号4

这里真的是不来不知道,一来吓死人;

自从抖音推荐过这里之后就彻底的爆火了,门口的小车都快停到路口去了,活脱脱的烧烤基地,老旧的宿舍房下面摆满了烧烤摊,坐满了人;

矿机厂烧烤不在市区,只能自己开车或者打车过去;我们去的时候差不多下午6点过,老板说至少要排队3个小时才能吃,由于排队时间太长我们只好果断放弃转战另一家烧烤“三小”。






据说吃完烧烤如果觉得太撑,直接走到矿机厂后面还能去跳跳广场舞,消化消化,哈哈。

📍育贤街84号(近峨眉三小)

峨眉山好吃的烧烤真的太多,这家三小邹氏烧烤也是本人很多年前就来吃过的;

峨眉均为木碳火烧烤,没有多余的酱汁,又香又脆,最重要的是连骨头都是脆脆的;

门口有三个烧烤架子,由于生意火爆,几个大姐都是一把一把的抓着烧烤在烤。






强烈推荐烤冻粑,超级好吃,表面香脆,里面软糯,吃完之后还很解辣。

还有就是五花肉,酥脆不焦,略带回甜,必点。




📍状元街35附6

这家米线不在主路上,在一条小巷子里面,喜欢吃米线的朋友千万别错过;

米线有多种口味可供选择,均使用酸菜及泡椒打底,汤汁酸辣可口,不想吃辣也没关系,米线本身也只有一点泡椒的辣味,完全能够接受。






香香砂锅米线背后的主路上还有一家【吴记砂锅米线】味道也不错,以前来吃过,他们家煮米线的砂锅是哪种很小锅,很有特色;

📍乐山市市中区苏稽大道660号

锅门串串位于乐山市市中区的苏稽镇,从峨眉山过来需要差不多半个小时的车程;

别说从峨眉,好多人专门从成都开车过来吃,吃完再回去;面对美食,吃货的座右铭是“就算有千万人阻挡,自己也不投降”。



不得不说的还有就是锅门的食材真的超级新鲜,牛肉都是现切现烫,厨师就在大厅切,切好马上下锅;牛肉烫熟立即吃,绝对鲜嫩。




他们家的锅底相对清淡,绝就绝在蘸碟,食材烫熟之后在蘸碟里面裹一转,连同佐料一起吃,味道简直不摆了。



成都的串串没有大蒜,没有尝试过的朋友一定要试试,烫熟的大蒜裹上佐料,香辣软糯,超级好吃。





蛋炒饭也是必点的,米饭软硬适中,每一粒都是分开的,配上泡菜,解辣爽口。


以上就是这两天的战力成果,好吃嘴们,提上裤腰带,腾出肚子,找个周末说走就走,去峨眉山狂吃狂吃狂吃吧,一天涨一斤膘不是梦。

可以选择【佛光广场】附近,大部分美食都在书院街上,书院街口就在佛光广场;可以顺着下图标⭐️一路吃过去,峨眉山不大,市区内各家店铺基本可以靠步行到达,顺便还能消化消化。


📍开车的朋友直接导航;

📍打出租车或者滴滴(优步);

📍如果是乘高铁至峨眉山,可以直接在高铁站乘坐13路公交车至农行站下车,再步行至佛光广场,票价2元/人;

不吃何以平天下!吃货们!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