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游记

作者:七月栀子 显示图片

一、游太姥山
端午节的三天假期,是游学的好时机,机缘造化,我们一行二十多人到福建福鼎领略这一称为“海上仙都”的地方。太姥山,位于福鼎市东海之滨,三面环海,山海一体,奇异山峰与漂动着的云雾,若隐若现,犹如仙境一般,故有海上仙都美称。由于这里地处偏僻,旅游业并不发达,因此这里的自然环境并未被破坏,充满着自然的风貌。太姥山既有其险峻陡俏风姿,又有溪潭瀑布众多的绰约,更有滨海环绕,星罗棋布的列岛,山水一色的妖娆。
太姥山也充满了人文景致,山内拥有六十四座古刹,传承佛道文化和民间信仰,遗有文人的摩崖石刻,太姥娘娘的巨形石塑,畲族的民族风情和明清年间的古民居。
我们因缘而来,但不能逐一观赏,只能随遇而安,走到为止了。
坐着旅游车,在山间穿行,一会儿就盘旋到了太姥山风景区入口处。先是走木栈道上山,远看的是别致造型的奇石形成的奇妙山峰,给人充满无穷想象,很多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就是在这想象中生成而流传的。首先经过的是瀑龙漂,这是不远处的瀑布飞流而下,汇集而成瀑龙潭,由于离瀑布远,谭上的水面非常平静,周围的景色倒影在其水中。于是几位夫妻同学以山峰上的“夫妻拥抱”的怪石为背景,也以其相似造型,互相对视,一一拍了照片。
 


                                    太姥山全景
 
 
 


                                       我在瀑龙漂边上,水清见底碧绿碧绿的
  


                                 夫妻峰,感觉还是在蜜月中的夫妻,哈哈
 


 这是夫妻峰的另一面(右边山顶上)看上去像不像一位老奶奶和孙子在一起啊
 
 在木栈道两旁不时看到小溪奔腾,流水潺潺,穿过柳杉树林,映入眼帘的是奇形怪状的“天柱峰”,擎天立地,威武壮重,一转身又看到一块天公造作的石板石,称为“仙人锯板”,先后按导游启发观赏到“二佛谈经”、“金猫板鼠”等奇景怪石,让人目不暇击。
走的很累了,在山峰的旮旯处,少部分人陪老师休息,大部分休息片刻就开始了钻洞穿山,这是在太姥山游玩的最尽兴时刻,太姥山走廊式岩洞很多,都是天然形成,洞中很黑,水滴声不断,我们手挽手慢慢地走过洞口,一出洞口,出现在我们面前就是著名的太姥山一线天,这一线天就象斧头劈开的石缝,长三十多米,宽不到一米,很窄,窄到必须侧身贴壁,且先让上身朝右,让身体殿部慢慢向下移过去,然后才能擦壁而过,之前我穿过很多其他山上的一线天,太姥山一线天确实别具一格,怪不得导游说若不过一线天,不算游过太姥山。原先我们同学间并不熟悉,一线天走过一下子都变得很熟悉了,笑声不断,都感到值得一游,没有白来。
 


一线天,就我这胖身材还真的在里面卡住了,只能慢慢移动过去,其中一个小胖子使出吃奶的力气挤过去后发现胸口衣服挤破了,自己惭愧的说,唉,胸太大(是个男小胖
顺着一线天小道我们来到太姥娘塔,传说太姥娘在这里练丹成仙,因此香火也特别旺,旁边有一棵千年古茶树,上面还长着嫩芽,称为“绿雪茶”,传说是太姥娘娘手工种植,是福鼎大白茶的始祖。在这里买了一些小礼物后,经过丹井,是一座古井,然后来到悬空而造的“大雄铜殿”,虽然在石崖边顺势而造,但全部都用铜建造,确实不易。点香跪拜后,来到了这段景点的最后一处,称为“一片瓦”,其实是一个自然山洞,洞上面有一块扁石,形状象瓦。
沿着另一条山道,我们很快回到了原来歇息的地方,两队人马汇合后与同行的两架轿子一起返回停车场。
 




                                                     石崖顺势而造的全铜一片瓦禅寺


                                      听说是位80岁老爷爷手工而雕琢的全铜罗汉像


                         看左上角的石头是一片瓦,看上去像不像一个龟背呢
二、 穿过枫榕树林和漂流杨家溪
第三天上午我们前往杨家溪漂流,这是一个有历史文化的秀丽风景区,与温州苍南相邻,位于太姥山西侧,相传与北宋名将杨宗保有关,其子女杨文广、杨金花曾奉命在此平定南蛮而驻守在此。
我们没有先进入杨家溪,而是穿过田野,进入人烟稀少的杨家溪榕枫公园,这个公园与旁边的村庄紧紧相依,融为一体,一派田园春色。不远处是海口湿地,农民们正忙于插秧,公园四周农舍一幅鸡犬相闻的景象。
步入公园几乎就我们这队人马,两边茂盛的枫树和榕树,把我们紧紧吸引住,此时临近中午,当头的太阳照在树叶上,吸干了昨晚下雨留在树叶上的水珠,雨过天晴的清风和时隐时现的太阳让你在呼吸中感到一丝丝的潮意。枫树边上的空旷草地不规则地布满了日照雨淋很久的大小不一的石头,犹如一片矮石桩,经了解原来是供放盆景的石头,盆景不放了才成这个样子。紧挨着枫树林的是十七棵大且茂盛的古榕树,树龄最长有800年,非常粗实,地面呈现出古榕树盘根错节外形,特别大的榕树还有很深的洞穴。我试图翻越进去,但一想到这里是毒蛇出没的地方,就不敢下去,只能对里面喊几声,听听回声,深邃而幽深,位于中央一块空地的榕树最粗,我们14个人手拉手正好围成一圈,请导游按360°拍了一组照,如拼起来就很特别了。我们在古榕树边逗留较长时间,领略这古树苍天的岁月,感受着人生的苦与乐。在印度一般有榕树的地方必有菩提树,但奇怪的是这里没有发现菩提树。
 


                             800岁的榕树爷爷Maybe是奶奶
 


                   这颗古榕树我们20个人很费力的才把它围起来,真的好大啊
从公园走出来,我们坐电瓶车直奔杨家溪渡口,先走过半山腰的窄小的公路,短短的一段公路,竟有二个小古刹,可见佛教文化在山区里还是很根深蒂固的,一面是宽阔的杨家溪,一面是裸露的山崖,大约行驰十分钟,到了宽阔的渡口,竹排划得很慢,溪水清澈见底,有深有浅,两岸是郁郁葱葱的山峦,临近山脚大多种得是枇杷树。我们一群人分坐在三个竹排上,原定计划一个竹排是要到溪水落差处顺水向下冲,另二个竹排到落差处前就结束漂流,不料事与愿违,我们原本想寻找刺激,冲浪直下三百尺,不料到了冲浪前船老大因年事已高,又是第一次带客,只能偃旗息鼓了。于是到落差处,船工用手把竹排顺势推下去,我们走过落差处再上了竹筏,错过一次精彩体验。惊讶的是另二个不准备冲浪的竹筏到了落差处,两位年轻的船工鼓动他(她)们激流勇进,于是就顺势而冲了,这个结果真是好玩,好在大家都是学佛的,一句随缘随喜就消除遗憾,自我认命了。
杨家溪漂流确实没有其他溪水那么惊险和急流,而是更多像静静水潭,平稳静谧,充满着神韵。二岸的景色气势恢宏,山野风清,我们漂流过有钱王古道、杨明山、金龙山和象鼻山,一路饱尝这风光秀丽、山清水秀的杨家溪景致。
 



 
三、观牛郎岗海景
由于要赶下午四点半的火车,我们在所剩不多的时间里决定去牛郎岗观海。走进牛郎岗景区,太阳骄阳似火,让我们一下感受到炎热的南国情调,由于太阳高照,我们中不少人只能在遮荫处小坐一会儿,也有三三两两打着赤脚去踏浪了。
远眺美丽的大海,静静地席地而坐,欣赏着大海周围三面环抱大海的岛屿,不远处还可看到有大吊车在工作,据导游说那里将建核电站。坐了一会,我们就到牛郎岗的底洼处散步,这里有山洞,有水潭,水潭的水可能是海水倒灌而成,在岛上有一座小亭子,这大概是观景亭,如早晨来也可观日出,虽然是沙滩,但我看到更多的是各种岩石,形状各异,大多是焦褐色,岩石表面被海水冲刷成光滑状。
 


                                                                       牛郎岗


 
约定出发的时间了,我们准备坐电瓶车离开,有三位同学迟迟没来,电瓶车驾驶员催我们快走,我们只能先返回,车子刚起步,秘书长江群头上草帽飞下来了。就在车子停下来拾草帽时,三位同学出现在不远处了,于是坐满了车一同走了。这正是草帽飞了,人却来了,也是一种机缘巧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