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三月—— 用脚步丈量美丽

作者:自渡 显示图片

一直以来有个梦想能够成为像余纯顺那样独身一人完成徒步旅行,哪怕只有两三天,可能就是想一个人有时间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所以就有了这次的婺源徒步之旅。

平时不喜欢去人太多的地方,所以给自己制定了婺源东线和北线的徒步线路,大多为婺源山区的古村落,这里绝少游客的喧闹,但同时也保留下了徽州古村落应有的古朴、宁静与祥和。
出发前每天都在关注婺源当地的天气预报,害怕事先规划的行程会因为大雨所取消,还有就是担心自己的体力能否顺利走完整个行程,事实证明了我对于自身还是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滴。


































出行时间:3月25日——3月28日
26、27、28三天徒步距离53.5公里,平均每天步行距离17.8公里≈29712步。背包负重10公斤,包括换洗内衣,防晒衣,速干衣,洗漱用品,剃须刀,应急药和创可贴,雨伞,一次性雨衣/鞋套,保温水杯,手机/充电器,充电宝,干湿纸巾(瓶装水,红牛,牛肉干,葡萄干这些可以在徒步之前准备)


关于门票: 
婺源通票210元/人(网络预定180元)5天内都有效,景点取票后需要在3小时内要本人指纹开通才能生效,否则过时门票就作废了。通票包含14个景点:思溪延村、彩虹桥、严田、大鄣山卧龙谷、灵岩洞、石城、江湾、李坑、晓起、汪口、百柱宗祠、江岭、文公山、鸳鸯湖。除江湾120元外,其他单买60元一景点。
非通票景点:篁岭145元(含索道)、理坑60元、庆源20元、查平坦10元。 
这个套票整体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因为要徒步,原则就是走到哪算哪,所以也就没有提前做预订。

关于行程:
D1:上海→上饶→婺源,宿江岭景区内里岭村
D2:江岭→汪槎→茶坑→庆源→官坑,宿官坑
D3:官坑→岭脚→虹关→沱川→簧村,宿沱川
D4: 沱川→理坑→彩虹桥→婺源县城→上饶→上海

关于交通:高铁、拼车、包车、摩的、班车、农用车、自行车,步行

上海也有直达婺源的高铁,不过每天只有两班(上午8点多和下午2点多),但每天到上饶的车次就有很多,上饶到婺源的高铁每半小时就有一趟车程也就20多分钟,在上饶站换乘时间上的选择会较多。

关于食宿:因为工作中会经常出差,所以对待食宿的要求不高但前提是一定要卫生干净!如果能吃到美味的一餐那就更好。

3月25日 婺源 雨

周日下午4点10分到达婺源站
一出站就发现下雨了,出口处站满了接送客的司机,看到背着行李的游客马上就有司机问需要租车吗?我说要去江岭,这时旁边马上有人说她们也去江岭已预定了滴滴专车,一问她们是三位北京来的大姐算上我四个人刚好是一辆车,看来今天运气不错。大姐们让我坐在前排的副驾驶座位,一路上和她们聊着天,原来她们也预定了江岭山上的房间,只不过我订了景区内里岭村的客栈,她们定的客栈在景区大门外。路上非常畅通不到一小时就到了江岭山上,结账时人均不到40元。和三位大姐道别后买票进入景区,询问工作人员里岭村的位置,告知顺着右侧油菜花田里的青石板小道一直下去就是里岭村了。

一入景区马上就闻到了扑鼻的花香,这里简直就是黄色的海洋!
此时仍然下着小雨,地上有点滑,小心翼翼地走在石板路上但脚底下还是一滑摔倒了,身边的游客蛮好的,忙问有没有事,雨天路滑要小心脚下,连忙答到我没事没事(至此开启了我每天一跤的悲催)。

踏进江岭景区门口


第一次滑倒的地方


黄昏时分山脚下的里岭村




三月的婺源不只有油菜花,梨花和桃花也都竞相开放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始终围绕村子时隐时现,几乎每户人家都会在自家院子里挖一个水坑,引入溪水养上几尾当地的红鲤鱼





每户人家门前都贴有一张这样的家训,读来挺有收获




正在抓鱼的最美人家客栈老板娘


变为成品


住宿是在携程预定的摄影之家客栈,从景区入口一走下来就能见到,照片上红色招牌的非常显眼。房间干净整洁无异味,但就是被子不够长,睡觉时我的双脚都露在了被子外面,只能加了条被子盖在脚下。

放下行李就在村里闲逛快到村尾时看到门口的水坑中养着几尾红鲤鱼,客栈名字叫江岭最美人家,之前看了攻略荷包红鲤鱼是婺源当地的特色美食就想着尝尝。点了三个菜(荷包红鲤鱼,竹笋炒腊肉,清炒油菜心)。
老板娘拿着网兜去水塘里捞鱼,可好半天也没捞着一条我就也想试试,拿着长长的网兜慢慢靠近鱼儿,因为水下有阻力当快要接近鱼时它们就快速的游走了,老板娘开玩笑的说捞不到就吃不了鱼了,最后还是老板娘捞着了一条。
因为遍地油菜花当地人做菜使用菜籽油,三个菜都很好吃特别是荷包红鲤鱼——鲜、嫩、香、滑。

饭厅里两张桌,一张圆桌上坐着一对年轻情侣在吃饭旁边坐着几个等待入住的游客,另外一张八仙桌只有一位女生坐着吃饭,上前问了她能拼桌吗,女孩爽朗的答道完全没有问题。那几个等待入住的游客他们是自驾过来的,和我们聊着一路上游览的地方和看到的有趣事情。
女孩是浙江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已经完成学业被分到中学当老师,她还给我们3次机会猜她是教什么学科的,可我们3次机会都用完也没有答对,最后还是她自己揭晓是体育老师,呵呵,这可能是我见到的最娇小可人的体育老师了。
其中一位大姐对这位姑娘是非常喜欢,还要把自己年龄相仿的儿子介绍她认识,说干就干马上电话视频就接通了对面传来了男孩的声音,大姐把手机拿到女孩面前,姑娘此时羞涩的用手捂住了脸,哈哈哈…….
旅途中最值得回忆的可能就是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从素味平生到一见如故。

3月26日  婺源  多云转晴

当天步行距离20.6公里, 34286步,汪槎→茶坑→庆源为徒步 。

因为不太习惯睡客栈的硬板床,晚上醒了两三次,所以5点半就起床了6点下楼时老板娘已经在厨房里忙活了,早饭做的面条给我。15分钟搞定早饭,退了房背上包10分钟就上到了一号观景台(里岭村位置靠近山顶的一号观景台),这时景区内的各个山头上已经有不少人早早就占领了有利地形正在忙着拍摄。早上有雾气能见度有限,云层压得很低今天肯定是看不到日出了,即使这样仍然无法抵挡游客们的拍摄热情,长枪短炮尽显其能。






江岭的梯田坐落在海拔近千米的山上,她规模磅礴、气势恢宏、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流畅蜿蜒的如同一级级登天阶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奇。同时她又是一幅极美的田园风光画卷,山谷盆地中的小溪流,溪边聚集的几个村庄,炊烟袅袅,四周青山环绕。






从山顶的一号观景台一路往山下走,路上美景不断,同时进入景区的游人和车辆也渐渐多了起来。




金黄色的油菜花肆意蓬勃地怒放,粉墙黛瓦的徽州民居鳞次栉比,古老村落点缀在广阔的油菜花丛中,成为江岭风光的大背景。山风里更飘荡着淡淡的花香,不愧为“中国最美乡村”田园风光的代表作。






呵呵,圆月弯刀


来到二号和三号观景台时雾气更大了,满眼尽是白茫茫一片跟本就看不到山下的东西。









一路上还见到不少摩的司机载着游客上下山,我就这样在这大花海中边走边拍慢慢来到了山脚下的景区出口,一看时间已经8:50了,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了两个多小时。

景区门口大多都是旅行团的大巴车和刚到景区准备进入的人流,根本就看不到班车和其他车辆,只有几辆摩托车停在路边。“去庆源吗?”“去的,你几个人?”“就我一个,多少钱?”“60!”我知道这个价格比平时贵了一些,一来这个时间几乎没有什么游客和我一样从景区出来所以拼车也就无从说起,二来去庆源的班车还要等1小时才开。这时摩的司机的一句话打消了我的顾虑:“你坐我的车不用再购买庆源的门票。”我知道庆源古村不在打包的通票中,进入古村的路口上有专人卖票每人20,当地人叫做清洁管理费,所以这样一来60元也不算贵。“好,走!”
坐上摩托后座司机踩下离合一拉油门我们就上了去庆源的山路,此时太阳终于露脸了温度也慢慢开始爬升,摩托车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迎面吹来温润的山风,置身于这青山绿水之中深吸一口空气,仿佛整个人的身心也会得到洗涤。
“师傅,你能直接把我送去汪槎吗?”“可以,但去汪槎60元可不行,要加些钱。”司机答道。“那我再加你20,一共80行吗?”“可以!”

汪槎是一个离庆源不太远的村子位于它的西南面,从汪槎到庆源当中还会路过一个更小的村子——茶坑。汪槎和茶坑都不通班车,因为交通不便所以也是造成游客稀少原因。我计划从茶坑的一条古栈道徒步去往庆源,这样一来就不用走回头路,也可以相对节省些体力。

大概半个多小时后,摩托车停在了一个岔道口。“到了,下面就是汪槎。”司机说道。

汪槎是婺源都不知名的一个小村庄,首先是被一些驴友发现了这里,至今还未进行开发所以整个村子都不收门票,现在来这里的人都是徒步的驴友和一些摄影发烧友。这里海拔要比庆源低,一到花开季节,不仅山坡上、田野里的油菜花鲜黄一片,就连那些房前屋后、溪边地头的桃花、梨花,也已经浪漫开放了。

通往汪槎村的是一条水泥机耕道,顺着水泥坡往下走四周非常安静能清晰地听见鸡鸣声。拐过一个弯,眼前立刻出现了大片的金黄,在这片金黄色的海洋中有两处粉墙黛瓦的徽派村庄,他们就是里汪槎和外汪槎。汪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绝没有李坑和晓起的游人如织和商铺栉比,路上依稀只见到三五个手拿相机的游客在拍照,汪槎带给人的感觉是从容、宁静与祥和,如果把江岭比作牡丹,汪槎就是莲花,有一种纯粹的出世的美。

第二次滑倒的地方
透过长长的茅草能够看到坡下的一大片金黄,走上这条小道可能心急想走得快一些,昨天下了雨地上还没有干透,所以在这个地方再一次滑倒了......






外汪槎










村里随处可见几百年树龄的古树


里汪槎





在村里遇到一位正在打电话的大姐,问她去茶坑怎么走,大姐说正要去那里让我跟着她走



跟着大姐来到了村里的小学门口对我说她到了,告诉我沿这条道出村一直走就能走到茶坑


一出汪搓村口面前就有两条路,左边一条通往上面的沥青大路,右边一条往下相对窄一些的水泥路,汪槎徒步到茶坑约半小时(前提是在走对路的情况下,我就是走错了20分钟再折回),事后再想想大姐的意思可能是让我沿着这条小道走出村子不要往大路上去,一直就能走到茶坑村。


远处眺望茶坑村


路上遇到牧羊人赶着一群羊





茶村村口遇到一位砍柴的大娘,今年已经71岁高龄了,背着树木仍然行动自如。大娘很好客,还邀请我去她家里喝茶。




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清澈的溪流里几只大白鹅在水里游弋觅食







村子里见到的都是些老人、妇女和孩子,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打工去了,老人们还要负责家里的日常劳作


快到12点半了,也该吃午饭了。茶坑村很小几乎一眼就能望到头,路过一户人家见到两位七八十岁的老人正要出门做农活,看到我就问有没有吃饭,可以在他家吃饭。我问有什么可吃的,老太太说可以给我做面条吃。其实我原来没打算再吃面条,因为早饭吃的就是面条,午饭想换下口味。但看到两位老人年纪那么大了又不好意思拒绝,而且走了一上午路也有些累了想休息下再说,反正我也好养活不忌口。

不一会儿面条就煮好了,大爷端出来吓了我一跳,满满的一汤碗!”
远远地我就闻到了一股香味,是真的很想啊!赶紧尝了口,确实香!
原来不单有菜和香菇的香味,里面还有炸得焦黄的猪油渣渣,吃在嘴里不香才怪!
两个小菜是辣腐乳和萝卜干,也是非常爽口。


看到了吧,不到一刻钟就被我风卷残云一扫而光,我也被自己的战斗力惊吓到了真是吃撑了
这时边上的大爷说道,不够锅里还有......

老太太见我吃完了就拿起农具准备下地,我赶忙上前准备付钱,“大娘,多少钱?”大娘说:“随便,你看着给。”
——晕!我掏出20元递给她“够吗?” “够了,足够了”大娘满心欢喜的答道。


告别两位质朴的老人家我就继续赶路,一出茶坑村尾就是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道,我知道已经来到了茶坑古栈道。
沿途的风景也是美不胜收!











茶坑的地势相对来说比较低,去往庆源一路基本都为上坡路。

一段比较陡直的爬坡路......





45分钟后攀上一个垭口迎面出现一条水泥路,沿水泥路一直往前眼前的景至就逐渐开阔起来,路两边出现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








不一会儿经过一个小村庄叫梧村,我知道方向走对了。穿过梧村就看到一个岔口,路边有指路牌标注着去往庆源的方向。









以下这段文字来自网络:
庆源古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东北部的段莘乡,与安徽黄山市的休宁县五城仅隔一座五龙山,东与浙江开化也只隔一条马金岭。这里峡谷深幽,宽如太行之盘谷,美如武陵之桃源,地处万山之巅,阻外而溢中,是始祖几经选择的避乱胜地,素有小桃源之称。庆源村口“别有天”古亭内现仍留有古人绝句“空山隐卧好烟霞,水不通舟陆不车,一任中原戎马乱,桃源深处是吾家”。原亭大门口两侧有联为“车马绝喧阗忆前人三径怡情托迹不殊陶靖节、鸡犬声相闻惟此地四民安堵落花犹似武陵源”。横联为“桃源深处”。说庆源古村是小桃源,亦源于此。























这位老大娘手里拿着个纸牌子,上面写着她今年已经90多了,现在生活的比较艰难,希望路过的好心人能施舍一些。
我既然见到了自然也就献了一点爱心。


不知道这位大姐在洗的是什么,问了才知道是为清明果染色用的野菜。











庆源一圈逛完快下午四点了,正想着怎么去今天的住宿地官坑,村里停车场的一位司机大哥问我用不用车。“去官坑吗?”“去呀,你几个人?”“就我一个。”“一个人包车的话要80元。”
我知道庆源到官坑的距离有十多公里而且都是山路,所以很少有车去那儿,过去那儿的人几乎都是像我一样是去徒步的,所以拼车也几乎没有可能,再说我上午做摩托车也要花费80,所以这个价格也OK
“好吧,我们走。”
30分钟后我们到达了官坑村。

官坑也是婺源最美乡村之一,与美丽的高山平湖相依,和秀丽的江岭风光相连。这里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小桥流水般的自然风光,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动人传说,走进官坑就如同进入了一幅不可多得的山水画卷。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也是一条值得徒步的路线,从官坑-岭脚一路上自然风光秀丽,是徽饶古道的所在。

这次在携程预定的是官坑饭店,离停车场不到100米,饭店很好找一进村过个石拱桥就能看到。
官坑饭店老板 汪旺生:13576317639 QQ:1127941331人好,价钱比较公道。
汪老板见到我问我怎么过来的,我告诉他从庆源包车80到这儿,他说庆源下午3点多有一班车到官坑,要是提前能打他电话也是能赶上的......
哎!还是自己行前所做的攻略不足呀!

今天整个客栈就只有我和一对外国情侣,他们在婺源县城租了两辆山地自行车一路骑行到这儿,今天一早去古道徒步翻山到岭脚,然后再原路返回这儿
因为没什么人老板把我的房间自动升级到了3人间(带洗澡的)
看着天还早,他让我去村子里逛逛看看,等下回来吃晚饭。

站在村口的石桥上拍的,右边亭子就是官坑饭店所在位置



厨房感觉非常干净,还挂有自家做的腊鱼腊肉






不得了,会走独木桥的鸡













山上的木头就这样被运了下来





房间就紧邻溪边,窗下的场景


晚饭土鸡汤,要了一杯他们家野生猕猴桃泡的酒,据说有通络活血的作用。
嗯,挺好喝的。
土鸡汤也好吃!


今天一路走了20公里,30000多步,真累!晚上九点多就睡着了......

婺源古时属徽州六县之一(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在民国时期才从安徽划至江西,在此之前的一千多年婺源都在徽州府治下。故休婺地区实则一脉相承,只看那家家户户的白壁黑瓦马头墙就是了。休婺中间方圆百公里左右都是连绵的群山和星星点点落在其间的徽州村落,以及早已荒废许多年的古道。在徽州,古道孕育着一种特殊的徽州文化,体现了古徽先人不辞辛苦修建的古道保存至今,徒步古道就像是在阅读她一样,感受历史,欣赏美景,得到的是不一样的心境。

3月27日 婺源 晴

当天行走距离20.2公里,完成33694步。



早上五点半,伴随在窗外清脆的鸟鸣声和潺潺的溪水声中醒来,置身其中仿佛仍是在梦中。

晨曦中的官坑村








徽饶古道始建于唐代,均用长约4尺青石板条铺砌而成的,由长江以北通往徽州、饶州等地的客商必经之道,故被称“古徽道”,“徽饶道”即属旧时的“国道”。 
虹关古道是徽饶古道的一部分,也是一条经典的徒步路线,起点就是从住宿的官坑饭店开始,向西翻越大山到达岭脚村,然后再往南到虹关村,整个行程10公里,约4小时。(原先打算在虹关吃完午饭后再徒步翻山15公里古道到达理坑,可是……)

虹关古道徒步线路图



吃了早饭,与汪老板夫妇告别,7点开始徒步虹关古栈道,临行前特地向老板要了一根竹杖。

出发!

临行前再看一下身后的官坑村




过石桥后渐渐地就为上坡路了,这一段也正是古道中景色最漂亮的














半小时左右到第一亭直接穿亭而过,之后45分钟都是上坡的爬山路......


身后的梯田渐渐消失了


爬坡......


爬坡!


还是爬坡!



汪老板给我的竹杖也成了这样,调换个方向还能继续用!



已经走了一个多小时,一路上没有遇到过一个人。
这时想到了带我来官坑的路上司机大哥说这里的山上经常有野猪和其他野兽出没,高一些的山林里还有熊,前不久一位在山上砍柴的农民就被熊袭击而身亡,此时一股强烈的孤独感和一丝恐惧油然而生。
但我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唯有坚持往前一条路!


背上的寸衫已经被汗水浸湿了,脱下外套直接穿着速干短袖,放下背包喝口水稍微休整一下,继续前进!


终于见到了第二亭,过亭子有条岔路,官坑饭店老板娘讲过第一个岔路往左,50米后第二个岔路往右(记住先左后右就对了)。



这样一直走了快2个小时的时候远远地听见有人在交谈的声音,是三位当地的老人从岭脚那边翻山过来官坑。他们见到我一个人徒步翻越古道也感到有些诧异,但好消息就是听他们说马上就要到山顶了,再往下就都是下山路,不到一小时就能到山脚下的岭脚村。
看他们至少都是六七十岁了,可腿脚一点都不比我慢。


看到这个亭子你就来到了山顶,然后就都是下坡的山路了



下山时小腿发抖!——这时你就会知道有一根趁手的登山手杖是多么重要。


一个转角过来突然发现山脚下的村庄,应该就是岭脚村了。





下山的栈道变得又窄又陡,此时体力消耗的很快,小腿抖动得厉害,于是我放慢了速度小心地前行。





随着越来越靠近山脚,岭脚村也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在眼前





走右边有飘带标志的小道是进村的路


感谢我们浦东户外俱乐部的兄弟!



在靠近村口的石阶上遇到只壁虎



从看到岭脚村到进村又走了几十分钟,进村时已是10点整。













成片白色的是萝卜花








岭脚村给我的印象就是安静,村里没有见到一位游客,只是出了村子在村口的停车场边才看到一辆大巴载着一车刚来摄影的游客,他们在路边拍摄油菜花田还没打算进村子。

10:40出岭脚村准备步行去虹关,这时背包里的水喝完了,气温上升的很快,路边也没有一家商店。走到段村附近看到路边停着一辆卖蔬菜的汽车,也附带着卖一些水果就买了一袋乌梅带着路上吃,一斤多的乌梅就这样被我边走边吃全部消灭干净了(再一次为自己的战斗力点赞)


路边的景色也很赞!




一路经过都能看到写生的学生





看到这面白墙离虹关就已经很近了。可以继续沿大路走,也可以从右边的小路穿过油菜花田进村,我选择了由小路进村。







虹关千年古樟的介绍来自网络:
虹关古樟植于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被誉为“江南第一樟”。树高26.1米,直径3.4米,冠幅达3亩,气势非凡,1994年中央电视台就这棵樟树专门作了报道,它自浙源河边直冲天界,似一把大伞,树枝伸出,巨大的冠幅遮天蔽日。有诗称:“下根磅礴达九渊,上枝摇荡凌云烟”。古樟旁的古驿亭有字迹斑驳的楹联:“试问几何年曰宋曰唐古樟自晓,溯回多少事论荣论辱浙水长流”








进村不久就看到有一家商店买了两瓶水,老板娘问我吃不吃饭,一看时间快12点了。
老板娘家房子很大不单是开商店同时还经营着一家虹关徽州客栈,她人挺好还让我随便看,老屋里也可以去拍照,还拿了糖给我吃。






点了两个菜和一瓶啤酒。
和腊肉一起炒的是山蕨菜,和鸡蛋一起炒的可不是小葱,其实也是一种野菜名字我忘了,两个菜加啤酒一共50,味道不错!


聊天中得之她就是从理坑嫁到这儿的,她告诉我从虹关去理坑徒步的古道有15公里大约要走4个小时。
此时左腿小腿的肌肉胀痛,同时两条腿也有些发抖,知道那4个小时的徒步山路自己是走不下来了。问了下老板娘怎么坐车,老板娘告诉下午只有一班一点钟的车经过虹关到沱口,那里有换乘去理坑的班车。
匆匆吃完午饭,老板娘还亲自送我出来告诉我在村头的石桥边等侯班车。
老板娘真的很热心,顺便安利下老板娘的店




从村头的石桥上远望古樟



这趟班车很准时车上也没几个人,13:20就到沱口等下趟班车,在车上售票员告诉我去大理坑的班车14:10才会从县城发车,她让我也可以往沱川方向走一走,反正路上见到班车可以随叫随停。

14:10县城发车就算一路上不堵车到这儿也要30多分钟,也就是说我要在这路口等一个多小时!
环顾四下除了一个小杂货店其他也没有可歇脚的地方,看着去沱川方向的路左边有一条清澈宽阔的河流景色不错,那就走走吧!这一走就发生了之后的意外惊喜与悲催……

正午的阳光晒在身上真的热,走了约摸20分钟就没见到同方向的车进去(连自行车也没见一辆),对面方向过去的车倒有不少。此时双腿的酸胀感觉又逐渐涌来,心里暗想不管什么车经过我都要尝试下搭上车……
又走了五分钟身边驶过一辆农用三轮车,我一愣,随后大声喊了声:“师傅,请停下车!”车子驶过我身前有20多米停了下来。我赶紧跑上前去打招呼:“师傅,你们这是往沱川方向吗,可以带上我一段吗,如果到不了你们也可以在方便的地方把我放下。”司机大哥二话没说就让我上车。这个车是用摩托车改装的拉货三轮没有顶棚,后面挂斗装着几十个竹篾筛子,还有个大姐带了个小凳子坐在后面,原来他们夫妻二人是去靠近查平旦的茶场送货的。

意外搭车
超级无敌大敞篷


坐在农用车后挂斗里,司机大哥车开的很快,山路转弯的地方也丝毫没有要减速的迹象,有几个较急的弯真怕会被甩出车去。看了下旁边的大姐倒是神情自然一脸的淡定......

到了这个岔口司机大哥说他们要往右去茶场方向,去沱川的路是直行下去。
我下车和大哥大姐道别,感谢他们能搭我一段,这世界上几十亿人能够相逢也就是缘分。


又独自一人徒步向前。

顺着左边的山体不时有山泉流下,在这儿洗手时没注意脚下的石板上长满了青苔,第三次滑倒了


真不知道这两个妹子是怎么下去的



沿途的美景倒是能暂时让人忘掉疲劳。



又走了会儿,见到路边有一位砍柴的大姐就问她到沱川还要走多久,大姐说这里就是沱川了,你到沱川乡政府话还有五六华里路。五六华里也就是不到3公里,正常走路也就45分钟,我决定再往前走走。





如果真的选择坐班车去沱川,那么这一路上的美景也就不能被镜头记录下来,所以真是应了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也只有从山上滚落下来的巨石才能带来如此大的破坏力,幸好没砸上路人。

一路上见到有很多学生模样的骑着电动车过来在路边露营烧烤,这一个多小时的路也没见到过一个和我一样步行的路人。


终于看到村庄了



这标语,霸气!!


拦路狗


发现这只狗一路跟随在我身边



我从包里掏出牛肉干喂给它吃



后来发现它好像是在为我引路



那只狗狗一直把我带到了这块石碑跟前,然后就不见了。



下午三点半到沱川。
后来查了下导航,从我下农用车的位置到乡政府实际路程大概为6公里左右,我走了一个半小时。

沱川是著名的写生基地,这里有从全国各地来此写生的学生




租了辆自行车骑去簧村,又是一路的上坡这次轮到酸爽的是我的大腿……

我的宝马


见到那个白塔了吗,其实那里就是大理坑了(当时还不知道)



骑了半小时左右(其实当中又骑错了一段路,而且还是上坡)看见路基下面有个村子,推车进村发现这里就是篁村了。







这个池塘里的鱼又大又多!












村里有个茶叶加工厂,附近的茶农都将自家的生茶卖给厂里。
现在还是清明前茶叶产量不大,进到厂里原先还想买些茶叶,厂里的师傅拿出茶叶一看全是芽茶一问价格600元一斤,乖乖,算了算了。











篁村的徽派建筑风格保留的非常完好



看见这个小朋友独自坐在门口吃饭,且吃得很香,此时肚子确实也感到有些饿了。


回程路上又遇到下午在谷底玩的那两个妹子,开着电动车从我身边一晃而过,看表情他们也和我一样差异,怎么这么巧!


回酒店洗了澡换了衣服就去街上找饭店吃饭,沱川是学生写生基地,街上全都是迎合学生们口味的烧烤摊点就没几家做炒菜的饭店,找了家新开的叫螺丝王的炒菜店,没有菜单所有食材都放在外面现场点菜,然后告诉老板做什么口味。
点了螺丝,油菜心和鱼头汤三个菜,老板娘差异的看着我问就你一个?对呀!别人家一个人就要一个菜,你三个菜吃的了吗?吃不了喝点酒慢慢吃呗,反正晚上也没事。
二两白酒喝完还剩好些菜又要了瓶啤酒,快喝完时发现角落一桌的两个妹子很像是今天已经碰见两次的妹子,打了个招呼没想到还真是她俩,沱川果真就那么小?


买单时真心便宜,3个菜2瓶酒一共才80


3月28日 婺源 晴

当天步行距离12.7公里,21157步。

在沱川的客栈房间又是临溪的,推开窗户看到的景色。


六点起床,六点半下楼吃早饭发现没一家店开门营业的,就连一个做早点的小摊点都没有,又沿街走了一遍才发现有一家做米面的小吃店刚刚拉开卷帘门准备做生意。吃完早饭7点多才见有一些店准备张罗着开门营业,看来这个地方的生活还是挺悠闲自在的……

这碗排骨粉味道真好!


问了米粉店老板走路十分钟就能到理坑,虽然双腿酸疼,但是班车是从婺源县城始发,到沱川时谁都说不准时间,最后决定仍然走路去理坑!(此时小腿条件反射那个酸爽,啊啊啊……)


这绝不是雾霾,就是雾气



一路上边走边拍照,到理坑村口售票处也不过15分钟,售票窗口关上了没人!看门的大爷叫了几声没人回答他告诉我验票的人可能是上厕所去了,我把网上购票凭证给他看问他能放我进去吗,回答是不能,要上厕所的人回来登记了才能放行,好吧那我就等吧。大门口没有可以坐的地方只能站着,此时我的腿瞬间又一阵酸爽的感觉涌来……还好十分钟左右那位验票的大姐完事后回来了,见到我还很不好意思的一直抱歉,其实我到没啥主要是我的腿(进入之前特地问了大爷去县城方向的班车时间是11:45到达)


理坑处于婺源县东北面的山旮旯里面,一条小路弯弯曲曲载着当地乡亲和外地游客进出。历史上,婺源也隶属于古徽州,理坑与黟县就隔着那道山。当地人把理坑叫做大理坑,而把李坑叫做小李坑。




一进村就看见河岸两边的村民在杀活鱼,手起刀落一气呵成,那刀法简直已入化境!
鱼内脏就这样被丢弃在河面上,随着水流缓缓流向下游......




这时看到有游客开始陆续进入理坑


大理坑小巷子里的民居保留的确实不错,几百年的屋子到现在还有人居住,鸡随处溜达,狗狗满巷子闲逛,鹅鸭在村前的溪流里悠游,有才起床吃早饭的,洗菜洗衣服的,送孩子上学的,市井气息浓厚。沿河的岸边店铺林立商业化的气息还是比较浓的……









这小眼神亮了!








有不少老屋因年久失修已经倒塌了,剩下的就是这些残墙断瓦





一户人家的房顶上升起了一缕炊烟
















在村子里见到最多的还是散落在各条巷子里写生的学生








红色的是红鲤鱼,黑色的就是当地的冷水鱼。
冷水鱼一条至少都有四斤甚至更大,一个人根本就吃不了所以这次就没有点。
鱼池里的水就是门前溪流的活水,喂鱼的饲料就是地里的青草。




河岸的两边也都是赶来这里的写生学生






一个多小时后就逛完了理坑,看一下时间才9点半离11:45还有两个多小时,要找个地方坐会儿。临河就有家比较大的客栈还自带有庭院,院子里有几张石桌石凳,招牌上写着喝茶、吃饭、住宿。
要了壶茶就坐在河边看风景




平时都是喝乌龙茶,红茶和普洱比较多,好多年都没喝过绿茶了,今天喝着婺源的绿茶真是不错。问老板这茶多少钱一斤,开始他没听明白还以为我问这壶茶多少钱,“5块。”我一愣,又问了一遍。“哦,这茶一百多一斤。”我也没问具体是多少“一百一斤卖不卖?”老板爽快的点头答应。
别说这茶虽然是隔年的茶叶但都是一芽一叶的,放在现在时节这样的新茶至少都要卖到四五百一斤,主要是买回家里自己喝着,实惠!

靠着溪边都是卖当地小吃的摊贩,我也买了一点尝尝
这个叫水豆腐,物如其名真好吃。


梅菜饼和油敦就比较一般


正对岸一位村民大姐正好在杀鸡,拔毛、剃膛、清洗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不到十分钟整只鸡就被处理的干干净净,佩服佩服!可是鸡毛和鸡内脏就这样随意的流入了溪流中,本来是清澈见底的溪水上瞬间就飘起了一层油花。

可能当地人觉得在这里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生活着的,没觉着有什么不对,可是从大都市过来这的人整日呼吸在汽车和工业废气中,生活在受到排放污染的水源中,见到这么好的环境和水源瞬间就被生活垃圾所污染总会有一种暴殄天物的可惜......




tips:理坑原先门票是60,现打折后价格20元
理坑去县城的班车7:20  8:30  12:00

11:45准时来到村口班车还没来,直到12点整才坐上了去县城方向的班车。
大概45分钟后班车到达清华镇,司机告诉我在这儿下车往前面的一条巷子一直走下去就能到达彩虹桥,步行15分钟后到达彩虹桥景区。





红色标注线是2016年6月24日洪水到达的水位线,从远景就能清楚地看到当时洪水的位置已经漫过了彩虹桥的桥面。
这座历经九百年的古廊桥不知已经经受过多少次这样的洪水袭击了,但直至今日她仍然能屹立不倒其实是与她最初的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功劳。








桥面上有石桌石凳和这样的木质长椅可以供人休息




船长,开船


当初建造她的工匠科学合理的选择了建在最宽的河面 上;分解洪水冲击力的半船形桥墩设计;根据洪水主流速桥墩之间的差异分布;条石砌法的紧密牢固;桥面设计理念的长远、实用,易于后人维修,充分体现越简单实用的工艺越容易传承、延续的哲学思想。历经近九百年,依然完整、古朴、厚重、积淀感强。
它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廊桥,所以也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廊桥,也是婺源的标志之一。




正午时分很热,连狗狗都睡着了




在景区内的这座彩云寺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徽派建筑风格的寺院。




从彩虹桥出来后等侯去县城方向的班车,清华去县城的班车很多4点一刻到达县城老北站,回程票是6:11去上饶的,老北站到火车站十几分钟车程,想着当中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怎么打发,原先想找个咖啡店坐会儿,打开手机地图发现最近的都要1公里多,一想到还要走上二十分钟腿上那阵酸爽的感觉又马上涌来。做足浴!环顾四周马路对面有一排彩带花篮的新开足浴店也是附近仅有的一家,问了才知道是昨天才开张的,进去做了一个小时的经络按摩(肩、背、腰、腿全都酸疼)店长亲自上阵手法不错。

做完按摩后感受浑身的酸胀感立即就减轻了不少,出门就有摩的15元到火车站,早早地在候车室等待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