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天色阴沉很不适合去桌山,我们便决定前往弗朗斯胡克小镇(Franschhoek)观光。我们从民宿出发经开普敦市区,走N1公路,之后转入R44再转R45公路,一路淋着下雨来到小镇。
这个小镇坐落于开普敦迆东75公里的山坳里,据资料介绍,早在三百多年前,一名叫斯提尔的法国人来到这里,第二年又有176名法国的胡格诺教徒(Huguenots)为逃避宗教迫害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海路线远渡重洋来到这里。经过数百年的辛勤创业,这些法国人以及他们的后裔把小镇发展得日渐繁华,现在这里以法国风情小镇的面貌在南非享有很高的名望。
我们一到小镇便找到了位于主街(Main Rd)62号的游客信息中心。有点不尽人意的是信息中心里没有任何人接待游客,我们只能自助索取一份简介作为来这里旅游的资讯。
小镇自破文斯(La Provence)车站至纪念碑全长2.7公里,R45公路东南—西北走向贯穿主街。西北部以葡萄园和别墅区为主,东南部则以商业区为主,纵横市井沿主街向两侧展开。
在商业街区主街的两侧停满了各色车辆。尽管天气不好,但这里仍然吸引了不少游客。
不少小街里也是几乎没有空闲的停车位。
我们把车停放在一座教堂旁的停车场里。然后来到这座有着171年历史的教堂内参观。
走进教堂,大家有的欣赏着建筑的式样,有的则坐在长椅上感受着,有的与这里的工作人员交谈着。
从教堂出来已过正午,我们开始寻找就餐的去处。
听说这里有一家法国餐馆非常有名,我们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按照谷歌地图指引的方向走进一条叫做伯格街的小街(Berg St),结果发现导航给出了错误的信息,只好原路返回。其实餐馆就在我们刚刚路过的主街上,只是它太过于豪华,以至于我们没有把它当做我们寻找的目标。这家餐馆——卡尔捷酒店(La Quartier Francais)是佛朗斯胡克镇的一所豪华酒店,它不以高大宏壮为显,但门槛很高,在世界的酒店排行中也是很靠前的。我们只好退避三舍,另选去处吧。
最后我们在这家叫作“佛朗斯胡克咖啡”的乡村酒吧里坐定下来。裴大哥的食源性很广,他一贯紧着别人的口味,在点菜的空挡正在抓紧欣赏刚才照的照片。
大家要了几样餐点,有白葡萄酒鲜贝、有咖喱米饭和几种不同口味的沙拉。
这份白葡萄酒烧鲜贝中的两片面包算是主食了。
咖喱饭还配有蛋羹、果羹和香蕉段,营养丰富。
这盘沙拉配得五颜六色,很入眼。
菜蔬沙拉里怎么还有小乌鱼呢?
几个人吃得还是挺有滋味的。真应该再配点佛朗斯胡克出产的葡萄酒,无奈下午还要驾车,忍了吧。
如此丰盛的一顿午餐,我们连同小费仅支付了1552兰特,折合人民币830元。
饭也吃了,雨也停了。继续观光。
这又是一家五星级酒店——狮城酒店(Leeu House),豪华尽在内显。
酒店前庭的花园里立有曼德拉的立姿雕像。
一座观光车的售票厅坐落在人行道上。在小镇上有轨道观光车可以为游客提供观赏小镇周边风光的交通服务。
通往小院的夹道,里面也有餐馆。
这是一家以“Vendange”为店名的酒肆,它的广告招牌很别致,橡木桶和自行车都已经很陈旧了。它告诉路过这里的游客:我家的历史很久远。
在小镇里,不少店铺前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雕塑,艺术氛围很浓厚。
有理想的人一定会飞翔的。
在双角犀头像前来一张。
这位抱着小贝比的妇女腰间的铁链子一定不是原创。
这只机器狗可是利用废弃的机器零件拼组成的一件作品。
这座石雕展现的是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
这只兔子坐在酒店的台阶上吹着竖笛,像是在对游客表达着欢迎之意。
我们来到小镇的纪念碑 遗憾的是进入里面的小门被锁住了。但不知里面的游客是怎么进去的?别处还有门吗?没找到。
在悠闲中我们领略了法式风在南非这座山坳里的蔓延,也体会到当年那些被迫离家出走的人们在陌生的土地上流血流汗的艰辛。
在这座小镇我们逗留了四个多小时,大家的腿基本都有些酸麻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