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叔写朱家村年味前先严重警告一直觊觎一直求阿叔20篇扬州游记的某些网站的宵小之徒,你们的所作所为使得叔无法再信任你们,若要盗版必定侵犯了著作权,这里不说了。
接下去正文:
朱家村的每年初五初六,每家每户一共出200个二师兄云集在祠堂,开始阿叔以为是祭祖,去了后才知道是祭祀财神爷和官老爷的
今天元宵节阿叔应应景,插播一下阿叔初五初六参加的民俗摄影团的朱家村年味游,阿叔一般尽量避免跟摄影团出去的,因为俺知道摄影团里大咖多,而且跟摄影团出去有个对别人不是问题对阿叔是个很大问题的问题,就是要起早摸黑甚至不睡觉的去抢拍各种风景。阿叔有个年轻人才有的老年人不应该有的毛病就是赖床,大清早赖在床上爬不起来,因此阿叔不适应跟团游,因为跟团游都是六点半或者7点morning call,7点半八点钟就要出发的,摄影团甚至早晨5点钟已经出发了,而此时阿叔还赖在床上不肯起来呢,因此阿叔对日出一类的风景一概不感兴趣,宁可睡觉!
两个月前,两个驴友和阿叔谈起浙江省千岛湖有个秘境,问阿叔过年的时候是否拿个两天出来去一次?阿叔一听千岛湖第一想到的是农夫山泉,哈哈哈,就猜想地问他们俩所谓秘境是否去看农夫山泉的源头啊?他们哈哈一笑说不是的,是个深山老林里的千年古村,阿叔又问是否去玩“爸爸去哪儿”栏目的拍摄地千叶古村或者芹川古村呢?他们回答不是,是一个俺从没听说过的古村,阿叔就懵圈了,但对于古村一类的阿叔认为近的不会比安徽皖南的好,远的不会比云南的好,就说不去,这两个驴友依旧没有灰心,说出来一句让阿叔震撼的话使得阿叔不得不考虑改变自己的习惯了,他们见阿叔始终不松口参加就说了一句话:“假如这个古村有着中国独一无二的200个二师兄敬祖宗的场面你去不去”?
阿叔直接被雷倒了,他们继续加码、煽动性鼓惑性很强地继续说:“白天看祠堂、玩古村古桥古道、吃柴火饭,晚上看社戏可以让你去演员化妆间拍照、半夜看火把转山抢县官,然后看村民挑着抬着猪头进祠堂,第二天一早舞狮竹马舞,高潮是看二师兄称重比赛,这么多的节目目不暇接的民俗摄影团还不去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去的,何况不远就在千岛湖的淳安,费用几百元就够了”。
说实话阿叔心动了,句句话打动了阿叔心中最柔软的部分,那就是想看别人不看或者看不到的,说到后来最后竟然可以叫阿叔改变自己赖床不起早的习惯,自己和家人都有说不出的惊讶,于是也就有了阿叔第一次跟摄影团游的经历,体验下来应该说跟摄影团很辛苦,非常辛苦,阿叔年初五晚上基本没睡,两天的行程非常紧凑,现在阿叔把这个朱家村怎么去的攻略写一下然后上照片。
Tips:朱家村属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金峰乡,导航要找淳安金峰乡朱家村,否则一个淳安朱家村多了,你知道是哪个吗?朱家村的猪头大赛是固定不变的每年初五初六举行,因为到了千岛湖淳安县还要开车一个多小时,这个古村基本处于与世隔绝状态,这个特具年味的猪头大赛外人还不知道,那两个拉阿叔去朱家村民俗摄影游的是因为人头不足拉阿叔去凑数的,但也感谢他们让阿叔看到了别开生面的民俗。
此外朱家村的猪头大赛一年一次,过了初六就要等明年初五了,因此朱家村的接待条件很差,我们住在村长家条件算好的,但农家乐里没有空调,取暖全靠棉被加厚,客厅里有煤炭炉子取暖,当地一点没有商业化,商店仅有一家过年还关门了,饭店没的,吃饭找个农民家给他们30元钱随便吃,他们吃啥你就吃啥,没得挑。民俗摄影的程序是下午到了朱家村参观祠堂和古村古桥古道—晚上看抢县官表演—去以前的公社礼堂看社戏—拍摄演员化妆间—拍摄革命群众的看戏表情— 拍摄村民抬着猪头进祠堂— 睡觉5个小时—起床后去祠堂拍摄猪头摆放— 竹马表演舞狮表演— 中午看猪头称重—宣布得奖者名单发奖—OVER
淳安公交车到这里,进朱家村还要30分钟,后面进去都是山路十八拐的盘山公路了
柴火灶上炒腊肉,进朱家村拍摄民俗年味,要有足够的吃苦准备,农民家吃啥你吃啥,蔬菜保证绝对新鲜
村长老婆亲自烧柴火,这里没有用煤气天然气的,全部是柴火灶
阿叔看这个不稀奇,几个小年轻看了很稀奇
这个是村长家晚上放猪头的专用篮子,一年用一次,时间一到猪头放进去拎起来就可以去祠堂摆放了,一般是一家一个,如果父母和成家子女住在一起,那就要算一户一个,一户一个意味着杀年猪一头,猪头单独挂起来初五拿到祠堂祭祀
村长亲自上灶台为我们10个人烧菜,白斩红烧鸡鸭没有的,腊肉腊肠和猪内脏、鸡蛋做了好几道菜,鱼有一条,有些摄友不吃猪内脏的这时也就将就了
村长家的全貌,看得出老宅老院子
阿叔年初五去朱家村正好遇到下中雨,但因为基本都在室内活动影响不大,好几个摄友关照阿叔摄影技巧:下雨天人家往室内走,拍照的人要往室外走,下雨天题材很多,然后阿叔就去村里转转了。
第一个节目是参观朱家祠堂,天真够冷的,很多村民围在一起烤火取暖顺便说说东家长西家短,草民不会有宏伟蓝图,他们只要吃饱饭,全家平安就可以了
祠堂香炉,阿叔看中的是香火插在香灰里的构图
这个老人94岁了,村委会发给他一个过年红包,他象小孩一样逢人就讲,显摆他的红包,村民很淳朴,阿叔在想这个老人如果在城里马路上显摆他的红包恐怕早就被人一把抢走了
仔细看祠堂天井下雨很大,祠堂里人数不多都挤在祠堂里出不去,晚上人就多了
阿叔原先以为200个二师兄摆放在祠堂是祭朱家祖宗朱熹,去了后才知道是祭祀财神和县老爷,意思就是朱家的人要不发财要不做官
祠堂蜡烛整天燃烧
香火鱼绿叶拍出来很美
晚上点香,很多摄友都选择拍了
灯一开气氛出来了,墙上的壁画才是朱家老祖宗,轿子里的是财神和县官,这样的合起来一起祭祀的方法阿叔曾经在山西看到
猪头没放上来桌子已经摆放好了,那就好看了
朱家祠堂外景,木刻相当的精美
人像雕刻的栩栩如生,用心雕刻才得始终,难怪一个祠堂是一个族群的精神家园
祠堂参观好了可以在村里到处走走,村里老建筑太多了
雨越下越大,几个驴友一看这么大雨都说不出去转了,这次活动就是二师兄大赛,但阿叔还是想去古村转转,毅然出门冒大雨去拍照,当然单反不用了,就用手机拍的
祠堂里摄友到处找题材拍
村长说整个猪头大赛外地来的人数将近100人,人一多村里就没有这个接待能力了
村民说这家已经人去楼空,唉唉,年轻人都去山外打工,年纪大的留守,守不住的乡愁哎
一条小路通到村外,下雨天路面很美
三角形房子在古村一般很少见
这一家据说也是人去楼空
村外有一条古道
这是这样的古道,全长2公里,阿叔走了500米,雨下的太大了,阿叔再走下去满腿都是泥泞了
古道湾湾
古道旁边是溪水长流
两个小孩拿了压岁钱在数,一看阿叔在拍照马上背过身去,如果游客要拍照可以给个红包小朋友立刻装酷了
古桥是真的古老了
也有几个摄影师在拍
古村炊烟袅袅村长说老房子基本没人住,当地人大都住新房子了
又是一个满满滴沧桑感
都没人了,50岁的村长说再以往后他老了估计朱家村都没了
抢县官片片引用领队微胖凹凸曼的片片
请原谅摄友领队微胖凹凸曼拍的照有些糊涂,因为抢县官是朱家村民俗活动第一个高潮,必须在晚上六点半,几路队伍举着火把一路奔跑去村外庙里供着的抢县老爷轿子,抢到了意味着子子孙孙当官发财,这样看来朱家村村民官本位思想很严重哈,他们奔跑着,领队举着相机不得不跟着跑,跑不过他们但又要跟上他们否则看不到抢的全过程
村外寺庙里已经将蜡烛、猪头都供上了,引用领队微胖凹凸曼的片片
最终抢到县官的村民被大家拼命拍照,他也很高兴,引用领队微胖凹凸曼的片片
很多人点上蜡烛拜拜,引用领队微胖凹凸曼的片片
香火旺的很,手机拍摄,天气冷手端不住啊有点糊涂
村民带着小孩跟着拜拜,引用领队微胖凹凸曼的片片
引用领队微胖凹凸曼的片片
晚上七点抢县官队伍进入寺庙,进来先点香,引用领队微胖凹凸曼的片片
村民很单纯,随便大家拍照,引用领队微胖凹凸曼的片片
抢县官其实是抢财神,终于抢到了,朱家村的财神老爷和大家平时见到的不一样,引用领队微胖凹凸曼的片片
看看抢县官的抢跑过程,天在下雨,拍的有点糊涂,引用领队微胖凹凸曼的片片
抢到了进寺庙先,引用领队微胖凹凸曼的片片
一进寺庙就被摄友围住,引用领队微胖凹凸曼的片片
到处是单反和大三元,引用领队微胖凹凸曼的片片
阿叔引用的是领队微胖凹凸曼的片片
社戏是村委会请客的,所有演员是草台班子,演一个晚上是10000元银子,这些演员需要唱跳做什么都会,开场是迪斯科暖场,这些演员个个迪斯科跳的专业,接下来是男声独唱女声独唱唱的是流行歌曲,主要是张学友和林忆莲、徐小凤的歌,然后越剧开场,京剧开场他们又要表演老生小旦,阿叔佩服的不行,阿叔数了一下演员5个,电子琴和吹拉弹的4个,后台服务一个,10个人一晚上赚10000元,每个人所得不多啊。
抢县官抢好以后就进入到社戏节目,社戏八点开始,演出到十点结束,阿叔惊讶的是看社戏主角革命群众都没进场,摄友们早早进场都在抢占有利地形了,这个老太是七点半第一个进场,被摄友们一顿咔擦咔擦
等一会儿村民陆续进场来看村委会招待他们不出钱看的社戏,摄友们兴奋起来,村民手中的炉子是放着煤炭烘手取暖的,是个古董了啊,阿叔看村民基本人手一个
这个老人家是个戏精,满脸都是表情,可惜阿叔手机没拿稳有些糊涂
他也知道大家对着他拍拍拍,但他毫不在乎,偶尔会甩个表情包出来,大家一阵惊喜嗷嗷叫
好多摄友们器材都很好,但阿叔看他们拍的照片不过如此,有个全部装备是莱卡相机镜头的也没拍出好片子,可惜了莱卡啊
这样的老人家天生就是演员的料,不去当男一号可惜了
村民看社戏都是全神贯注的
特写一张,这个炉子你还见得到吗
阿叔看来,社戏还很受村民欢迎,来看的人很多
老太太旁边的是摄友,她自述53岁了,引起摄友一片惊呼,53岁怎么看上去18岁啊
很多村民看社戏很入戏,脸部表情会随着剧情喜怒爱乐翻转,这个戴着红围巾的村民也是个表情包
表情丰富,入戏很深,阿叔估计这些村民尽管看了多遍但还是很喜欢看这些咿咿呀呀的唱腔
原来后台是这样的
阿叔拿起他们的道具借来拍一张,那是相当滴搞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阿叔笑晕过去了
这个是后台服务的,专门为演员准备服装
演员服装挂满衣架
吹拉弹唱的四个,估计分钱最少的,很多情况下他们都是配角不如的
整理衣服
开始化妆了,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敬业态度,阿叔真心感谢那两个拖阿叔来朱家村的摄友,否则阿叔怎么也见不到这样的场景
打开化妆箱,都是老货不常见
镜子里反射的是他本人化妆后的脸
这个反射的是娃娃头
等待上场
精心打扮一下
那些演员还很配合阿叔要她和娃娃头合影的要求
阿叔要她扯起衣服摆拍,她也很配合
看社戏其他摄友都喜欢呆在化妆间里拍,阿叔忽然发现有个老人在剪蜡烛皮,是个很好的题材,阿叔问老人为何剪蜡烛皮?他说过一个小时就要剪一次,否则蜡烛皮会掉在蜡烛水里引起火灾
是个很细心的活儿,但剪蜡烛皮的场景很唯美
一圈蜡烛皮剪下来功夫很深,大小蜡烛一共八个
这个是摆拍,阿叔要求他将蜡烛皮拎起来剪,这样拍的好看
可以说一辈子很难遇到如此场景,阿叔庆幸自己来了,看到了还拍到了
红红的蜡烛火映红了剪蜡烛皮人的脸,阿叔赶紧抓拍
这个表情包一个晚上被摄友包围
女声独唱,村民们听着也会偶尔跟着唱
类似卡拉OK了,春节就图个热闹
村民说每年春节都要看社戏,连看三天,要求这些演员戏码要很多,三天不可重复,真不容易啊
这个是越剧
阿叔看不懂就想着拍照了
剪蜡烛皮进入尾声,阿叔感觉很幸运就拍到了这些稀世民俗
抬猪头进祠堂,摆放猪头和猪头称重,竹马表演舞狮表演敬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