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钱,
只不过是向往自然;
我没有时间,
但是对于自由的渴望会将生活的锁链暂时的砍断。
也曾经对循规蹈矩的生活充满厌倦,
偶尔也会萌生裸辞的观念,
然而我知道
我就是那么的平凡。
我就是那只笼中的小鸟
我就是那条带着锁链的狗儿
只会满足那不经意间的逍遥,
在饥饿中的自由与稳定的饭票之间我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有时候我也对自己充满愤怒,
阳光下我会对地上的影子狠狠的唾弃;
细雨中我会让水中的影子顺水飘逝。
然而第二天醒来,
@当阳 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我发现我又回来了。
其实我就是我!
既然上天没有给你
聪明的才智
英俊的相貌
丰厚的家产
但,至少给了你一个热爱自然的心!
@中国 历史文化名镇----水东
天主堂
教堂后面的看不清楚是那位大人
晨曦中的@老街
水东医院
十八踏:一处穿过一户人家进入后街的台阶,晨起勤劳的@徽州 人正在清洗衣物。看到我这个外乡人一只乳白色的小狗勇敢的杀将过来,不过它还到训练有素的,主人一声令下它果然安静下来。激动的我好想过去拍拍它的脑袋:“小鬼,干得不错!”。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主人阻拦的缘故,它自己跑到旁边和两只石@狮子 对峙起来!
与两只石@狮子 对峙的小狗
残破的服装厂,里面正在生产哦
宁东禅寺
走出十八踏,路过五道井,回到@老街 ,出了街口就是宁东禅寺,似乎没什么香火,抑或是早上不是传统的上香时间吧,而且此时寺里正在大修。
不得不感叹在这样的一个小镇里竟然有学校,有医院,有寺庙,有教堂,由铁匠铺,有裁缝铺,有枣木店,有豆腐坊,等等等等。
然而历史的车轮是无法阻挡的,@老街 里的年轻人都搬入了@新城 区,或外出谋生,@老街 里大部分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真诚的希望这样的@老街 不要就这样消失掉!
原路返回,原地乘车,原来的价格,原来的出发点――林工商。
@安徽 美术家村
买过票,售票员提醒从那里直接窜过进入景区比较方便,结果自己因为门前的一颗枯萎的老树又跑出来,还不服气的
“前面不可以进去吗?
“可以,那里保安要查票的。
“我不是买票了吗?
或许她有点无语了对我这样的杠头,不再作声。
十分钟之后,我又得瑟回来了,还背着包,回到了之前她指点的路,也许心理在暗笑吧。
穿过中门,霍,霍霍,果然名不虚传,到处都是写生的小画家们。
一只太阳能取暖的猫咪
桃花坞里桃花庵!
远山,枯树,新芽,断壁,以及绘画中的人!
一处荒废的院落!
有点熟悉的词语吧
路,名人就是利害。
其实田里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田地就被糟蹋出一条路来了。
呵呵,当然这个是人家多少年修来的。
傍晚采茶
下班回家了,看到那只留连忘返 ,依依不舍的狗儿吧,看来本人还是魅力很大的!
追随着那条对我一直打招呼的狗儿的足迹又返回了村子,学生们大部分已经开始收工了,或者应该说下课了,放学了吧,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说说笑笑,讨论什么吃的玩的,年轻真好啊。
这里并不能称得上成熟的旅游区,虽然饭店很多感觉都太私人了,唯一一个感兴趣的就是一家花酒店,那酒的颜色真可谓五颜六色,本来对一种绿色的很感兴趣,当然是看起来漂亮,打听之下是青梅酒度数还挺高40多度。来半斤还不一觉不醒了,这个不行。来个度数低得吧,特色的桂花酒来半斤,据说几度的样子,与饮料无异。
走上村外的大路,路边一户人家园内的桃花正盛,点缀于那黑瓦白墙间这不就是桃花坞吗,然而此时我终于明白美景是要身临其境的,无论怎么调试画面总是与现实相差甚远。路边一位学生今天的功课也已经完成,一幅美丽的油菜田。然而不明白为什么都是学@习水 彩画的学生,难道这样的地方不是更适合国画的吗?也许国画表现的更多东西在画外,而水彩则更多的表现的是画面,中西方人的表达方式,观念差别,也许国画表现的更多东西在画外,而水彩则更多的表现的是画面,中西方人的表达方式,观念差别。而且国画属于那种厚积薄发,重的是修为,水彩更注重手法的运用方面容易上手。个人观点,请勿拍砖。
@查济 明天更美好!
清晨的@查济
阳光
悲剧了。人家是广角啊
寻路来到广源楼,也就是房顶有观景台的那家客栈。
拼接一下。
在广源楼顶时楼下与我对峙的小家伙。
最后看一眼@查济 吧,就此别过吧
王氏宗祠
一贯奉行的政策!
等车的时候!
从聚星桥上走过来到进城的路口等车,大概半个钟头的样子那辆进去的车才出来。其间有个哥们还想拼车去@查济 。很巧的又是那个大叔,难道只有这一辆车不成。问了一下是否可以中途转车去桃花潭,结果很失望只能到@泾县 转车。
第三章:桃花潭
桃花潭景区:(百度版)
桃花潭景区,位于@安徽 省泾县 陈村镇境内(青弋江上游),距县城34公里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 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
桃花潭所在陈村镇,古称南阳 镇,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镇内有保存最完整的@皖南 古民居群,计有明清建筑700余处。
远山与近阁相映
墙外开花墙内香
抢镜的垃圾桶!
转过@文昌 阁就是翟氏大宗祠,号称“中华第一祠”:
是陈氏大姓翟氏宗族的祭祀之所。据记载,翟氏宗族明清两代,共有十五人荣登进士,举人上百,秀才上千。明万历年间,@江南 镇抚大将军翟国儒赴@云南 边疆平叛为国捐躯,祠堂被御赐“忠孝堂”。“忠孝堂”前后三进,占地千亩,建筑材料均为楠木,汉@白玉 石,其石雕和木雕世所罕见,被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誉为“中华第一祠”。
这里是要验票的,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毕竟要保护的吗,总不能让村民随意出入吧
@南阳 镇。现在的主干道是右边的高出老路半米多的路面。
拐角遇到福
青苔无言,岁月无声。
斑驳的青瓦白墙记忆着时光的流逝!
@南阳 镇@临江 的一边,修建了验票处。
从梦潭轩楼上可以观看青弋江。
我不是猴子,这次一定是逃不进去了。在绕梦潭轩转了三圈之后,果断放弃。
原路返回的路上,路边有个弄堂,看起来感觉不错,试探性的走进去看看。。。
。。。。。。
仿佛若有光
复兴数十步,豁然开朗
原来桃花潭是这么发现的,哈哈哈
走出景区,掏出在@查济 买的桂花酒喝上两口!香~~~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查济 花酒小半斤儿啊!
第四章:@皖南 事变纪念馆、保胜禅寺
小平题字
@皖南 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
寻遍碑廊没有看到这届领导人题字,也许这些只是当年的题字后来的放置他处。
叶挺,项英,周子昆,袁国平
保胜禅寺简介:(寺内的小册子)
保胜禅寺位于@安徽 省@泾县 水西,始建于隋唐公元508年,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了。素有禅宗“@皖南 第一古刹”之美誉,亦享有临济宗“黄檗祖师道场”之盛名,为全省重点寺院。当地人俗称“水西府”。
寺院距离市区约1.5公里,仅一江之隔,青弋江长年绿水如蓝,清澈见底,流经寺前。水西一带风光旖旎,峰峦起伏,美丽如画,乃著名的“@泾川 八景”之首。寺院依山而建,四周环境清幽,松涛竹海,景色宜人。唐朝诗人李白、杜牧等无数文人骚客曾在此写下千古传诵的不朽嘉篇。
据《@泾县 志》记载:宝胜寺最初叫“五松院”,相传唐代,佛门高僧黄檗希运禅师来此住持时,经常讲经论道,创一带祖@师宗 风,将宝胜寺的发展推向了历史的高峰。所以,后人尊称他为开山祖师。唐宣宗李忱,在位十三年(公元847—859)。传说他的小名叫风光,在位继承帝位之前,曾经在寺中出家隐居多年,与当时庙中的住持黄檗禅师交易甚密。史料记载,一次他与黄檗外出旅游,观赏一处瀑布时,二人诗兴大作,合写了一首《瀑布联句》,其诗曰:“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黄檗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宣宗句)。”另外,唐宣宗还在寺中做过一首《题@泾县 水西寺》:曰“大殿连云接赏溪,钟声还与鼓声齐。长安若问@江南 事,报道风光在水西”之名句。宋初、太平@兴国 年间,宋太宗赵光义曾御赐“篆额三轴”,五松院得以重建,处元和尚再次新修了殿宇房舍。神宗元丰五年,奉旨改名“奉国宝胜禅院”。嗣后不久,还特地建造了一所“御书阁”,专门珍藏宋代的“三朝御书”。元朝建立后,历次增建了钟楼、鼓楼,并于寺院内东西两庑建了侧殿。
明朝洪武初年,宗泐和尚来此住持,重新修建了法堂。永乐初期,从纯和尚主持“僧会司”,又建造了一座“无梁殿”。万历年间,了心和尚又重建藏经楼,嗣后其弟子恒澄又改建了山门。 经过元开、裕成等历代祖师大德的重建,已建成禅堂、方丈寮、殿堂、藏经楼、 僧舍、斋堂、客房等建筑,规模相当宏大,巍然客观。近代由于历史原因,佛像及殿堂几乎全部被毁。1994年,自德老和尚从@九华山 来到宝胜寺,和当地广大居士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将大雄宝殿、钟楼、东西厢房修复,另外@新建 了地藏殿、开山祖师黄檗禅师塔。2002年4月,应@泾县 宗教局及宝胜寺管委会之请,宗行法师担任宝胜寺住持。经过多年的恢复改建,宝胜寺@新建 了围墙、牌坊、 山门、道路、千佛殿、 寮房,是祖师道场的规模更加宏伟,黄檗宗风得以延续下去。
大观塔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 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知多少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终结篇:@中国 宣纸文化园
@中国 宣纸文化园(暨@中国 宣纸传习基地)----@中国 宣纸集团公司为保护和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兴建的集宣纸技艺传习与保护、博览展示、文化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文化综合园区,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区。
在园区,您不仅可以参观到捞纸、晒纸、检验等最为传统的古法宣纸制作全过程,园区设有工艺体验间,能亲身体验个性化宣纸的制作,留作永久纪念;设有书画创作间,可以现场进行书画创作;设有游客购物间,可以购买到放心正宗的“红星”牌宣纸及文房四宝系列产品。
交通:公交短途车站购买去乌溪的票,可以上车买票的。4元。
04/08 阴 或许有时下雨(因为下午就离开了,所以不知道)
大清早就开始一片灰蒙蒙的。
下车的地方,当年江总书记的题字
宣纸的主要材料:青檀木
沿路口走进,路边是在晾晒(加工过的)树皮。
顺便说一句,网上订票还是很划算的。门票46元,网上26元。实际@上里 面空间很小的,半个钟头足以转完的。大部分都还在建设之中。
传统工艺展示:
碾碎(将经过晾晒的树皮等通过打砸压制成皮装)
将打砸成型的原料切割成三角形的小块
切割好的三角块放入这种罐中加入调制的清洗剂通过脚踩的方式加工,然后放入清洗池
捞纸
两名师傅,一位负责计数,师傅一般是负责“放豆腐”的,看起来像豆腐。
捞的时候左右各一下,重量有严格要求的。
每摞纸1000张。
纸帘(捞纸之用)
竹篾的粗细有严格控制,工人师傅每过几分钟会用千分尺测量。
纸帘可以订制的,什么李可染等名家都有自己特制纸帘。
一个纸帘一般能用3--5个月。
晒纸
当然这里不是晒的。相当于一个壁炉,温度60度。
从捞出来叠在一起的纸上一张一张的取下然后用特制刷子贴在墙上
通常8--13刷完成
强的长度也是计算好的,基本上第一张纸干好,最后一张贴完
循环往复
一般一个人主要负责刷,一个人负责取(从湿的一叠中取出)和收(从墙上取下收好)当然这是一个组合。
江给取的“天下第一剪”
一剪刀是100张,所以一刀纸是100张。
宣纸的确让人有点喜欢啊
这里有一个房间可以在师傅的帮助下自己捞纸(当然没有那么大张,25元/张)可以作纪念。还有一个小房间卖文房四宝,有个现场作画。其他的就没有了。其实就门票来讲有点贵了个人觉得。
一般的纸是一刀一卖的,问了下要50几块。
没有买,不知道怎么用,哈哈。
告别文化园,从规划上来看,以后也许很值得看看。
结束旅程,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