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去外省,时隔两月有余,整日待在巴黎都快闷出病来了。最近难得天气连续晴好,我决定出门走走。目的地之所以选在巴黎以西370公里左右的南特(Nantes),是因为有位P大的本科学弟在那里读研,而且他这周日就要搬家去另一个城市实习,趁着最后的机会去蹭一下住宿。当然他因为忙着行前收拾和聚会,没有时间招待我,我都是一个人在南特四处奔走,倒也落得来去如风的潇洒。如果要给南特这座城市打分,我可以给90。它确实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梦想的地方,10分扣在谷歌地图与当地的对接不到位。通常在国外旅游,谷歌地图是一个自助神器,但是它在南特似乎变得无所适从,几乎没有靠谱的公交线路推荐,景点的开关时间也并不完全准确。如果给自己的这次旅行操作打分,我可以给95+。我遇到了不少新状况,但都从容解决了,而且结果也很不错。有一些小小的遗憾也是因为时间有限,安排不过来。总之瑕不掩瑜,南特的旅行体验棒棒哒!
在开始正文之前,还需要再简单介绍一下南特。这本身也是出游的一个目的,又是专业习惯,各位见谅。南特是法国卢瓦尔河大区(Région Pays de La Loire)的首府(préfecture),也是卢瓦尔-大西洋省(Loire-Atlantique)的省会(chef-lieu)。至此法国本土的13个大区首府,我已经去过4个,即巴黎、斯特拉斯堡、第戎和南特。下图红色区域为南特地区(Arrondissement de Nantes)的范围,共有82个市镇(commune)组成。法国的行政区划相当复杂和随机,在此不做详细展开,大概知道位置就行。在地理上,卢瓦尔河流经南特进入大西洋,因此南特又被称为“河与海的女儿”。
此外,南特也是法国西部最大的城市,法国第六大城市。不过千万不要被这个噱头吓到,毕竟连巴黎市区(75省)也只有北京二环到三环之间的面积,南特市区就更小了。然而抛开大小不说,南特的另外两个名头却是响当当的——2004年“欧洲最宜居城市”和2013年“欧洲绿色之都”。能从欧洲的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着实不易。其实为了写以上两段文字,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和图片,但是有些过于学术且过于复杂,我自己也尚未完全吃透,所以忍痛割舍了,还是写游记体的散文更加轻松愉快。
这次出门前,我做了相当精细的准备工作,除了了解南特的概况外,主要在南特游客中心的网站(@***)上购买了一张两日(48小时)的南特通票(PASS NANTES)。我大概计算了公交和门票的价格,认为这个通票非常划算,因此毫不犹豫地在线购买了。在出门的前一天将邮件中的PDF文件打印出来,作为购买凭证去南特的游客中心换电子卡(见下图)。另外就是购买火车票,我用国内的全币种信用卡付款三次不成功,只好换了个账号,用法国的借记卡才购买成功。不知道SNCF(法国国家铁路公司)的网站抽什么风,我记得以前用国内的卡是可以的。
然后请用iphone的朋友们注意了,出门一定要带上充电宝!否则会死的很惨。娇贵的iPhone在寒风中以坐电梯的速度掉电,甚至会直接自动关机。我这一路上就把充电宝放在羽绒服的口袋里,把数据线抽出来连在手机上,以确保能它能正常使用,甚至拍照的时候也都连着线。最后,二月的法国还是挺冷的,风特别大,戴上围巾和帽子吧,绝对不会后悔。
为了省钱,也为了获得更充裕的时间,我买了早晨6:22从巴黎到南特的火车票。从Montparnasse火车站发车,从家里过去要坐13站地铁并换乘一次。因此我五点不到就起床,洗漱的同时烧好开水,然后吃了两个前夜煮好的鸡蛋,灌了一杯热水就出门了。天色一片漆黑,不过道路上倒是灯火通明。来法国之前对治安忧心忡忡,生活了几个月觉得还是挺不错的。安全意识是要有的,但不必过分紧张。
在路上紧赶慢赶还是没坐上5:30首发的地铁,好在我预留的时间还是充分的,加上巴黎一站地铁不到一分钟,所以到火车站时才六点出头。
Montparnasse火车站挺大的,但标记得特别清楚,所以较为顺利地找到了我要去的车道。然而还是遇到了一个问题,手机app上显示无法“追踪”我所预订的订单,我试图在机器上取电子票也不成功。时间已经有点紧张了,我只好迅速找了一个工作人员询问。这位黑人大妈态度倒是很和善,但也真是慢性子,我心急火燎地说了两遍,她才慢条斯理地掏出老花眼镜看我的手机,让我按那个afficher mon e-billet,能跳出二维码来,她说这样就没问题的。
我这才放心去进站口,没想到这次倒是遇到人工检票了,而且还搞得非常认真。先是问我去哪里,然后再让我出示电子票二维码,扫描成功后告诉我快上车,此时距离发车大概还有三分钟。法国人干什么事都有点拖拖拉拉,唯独在交通上倒是非常守时,火车绝不会晚开一秒钟。
这辆火车停经勒芒(Le Mans)和昂热(Angers),在到达昂热后,几乎沿着卢瓦尔河前进。随着旭日东升,两岸风光变得赏心悦目,卢瓦尔河的水位似乎还是挺高的。
上面是手机拍的,下面是相机拍的,我总是抱怨自己的SONY太老了,效果不好,但其实也还不错啦,至少光线好的时候还是给力的。
经过两个半小时到达南特,法国高铁表现不错,速度可能没有国内快,但是坐着更舒服些。
南特火车站(Gare de Nantes),出门就是电车站(Tram)。我现在算是基本摸到法国的套路了,稍微大点的城市都很喜欢用有轨电车,方便又环保。
游客中心要十点钟开门,所以我就先去免费的景点,最近的就是南特植物园。这个植物园可追溯到1688年,是当地居民休闲的好去处。我随便逛了逛,感觉植被很丰富,栖息着各种鸟类,但似乎没有传说中那么有意思。我主要就是坐下来吃了点干粮,出门前灌的开水还温着。
南特植物园号称法国最优雅的花园之一。
19世纪的温室,似乎没开门,我也没打算进去看。
拍了各种鸟类,这里就随机放一张吧。
从地图上看植物园面积不小,但是因为较为通透,目力可及,所以觉得也不大。
从植物园出来,经过克雷孟梭公立高中时,突然瞥见有中文,好奇观望,竟然是“热烈欢迎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师生”。
高中正面及栏边盛开的白茶花。
高中斜对面是南特艺术博物馆馆(Musée d'arts de Nantes),要中午十一点才开门,我傍晚会过来,到时再说。
在门口有一个叫无题(光谱)的展品,挺好玩的,拍了小视频。
沿着艺术博物馆前的道路向西南步行几分钟,便到达南特大教堂(全称Cathédrale Saint-Pierre et Saint-Paul)东面。
教堂旁圣皮埃尔林荫大道,为砂石路面。时光尚早,道宽人稀。
此处往东是巴黎方向。
北面是福煦元帅广场(Place Maréchal-Foch),但纪念柱上是路易十六的雕像,为复辟王朝时期(1823年)所立,在法国也属罕见。
其实这一块最吸引我的反倒是紧挨着大教堂的老城门La Porte Saint-Pierre,一眼就知道大有名堂。
这座城门历史相当悠久,是各个时期修建和加固的层累。现有城门前的这片废墟原本是一座圆形塔楼,到18世纪时还有五层,如今上部已毁,只残留根基,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
这三个洞是用来掩藏加农大炮的。15世纪末,布列塔尼公爵与法国国王之间硝烟再起,公爵弗朗索瓦二世为了加强防御工事,特意在此修建加农炮楼。因为这座城门面朝巴黎和昂热方向,是国王军队最可能攻击的对象。
城门原有南北两座圆塔,面前有吊桥,后因改造广场和拓宽路面,这些都被拆除了,只留下门洞。这个门洞的宽度显然也是与军事目的有关,相比一般城门狭窄不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下图中标杆展示了这座城门的悠久历史,黄色及以下为3世纪,也就是高卢-罗马时期所建,蓝色及以下为15世纪的砖石。
另一个角度看这座城门也很别致,现在似乎可以攀登城门上的小楼,但我没有去仔细找入口。图中右边的白色建筑是第11兵团。
从城门的角度看广场。
穿过门洞左转便到达大教堂西面的广场,也是教堂的入口。据说南特大教堂比沙特尔和巴黎的大教堂更高大,但恕我眼拙,实在没看出来。
这些代表性的大教堂,门口的雕塑都都非常精美。
圆环中众星拱月般的红色徽章就是南特这座城市的徽章(Blason)
其实教堂看多了也就无感了,除非特别惊才绝艳。
这个门应该有说法,但是我没去细看介绍,以后有时间再琢磨吧,说不定几十年退休以后才会去慢慢摩挲这些老照片。
再来看一遍南特的市徽。
办公室门口拍的,应该也是灯光节之类的。不过办公室还没人上班,想买个明信片都不行。
一般教堂都有这种自助点烛祈福的功能,通常是2欧一次。
出生于南特的将军Lamoriciere的陵寝,有兴趣的自行看维基百科的介绍,@***_Juchault_de_Lamoricière。
着火的南特大教堂。
最后一任布列塔尼公爵弗朗索瓦二世及第二任公爵夫人的陵寝,是他们的女儿、后来的两任法国王后安娜(Anne)所建,是这座教堂最大的特色。
教堂做的很用心,专门修建了一个扶梯,可登临以俯瞰陵寝上方。
这段法文介绍地很清楚,基本上跟我上面说的一个意思。
教堂出来已经十点多了,一路往南去游客中心,其实也就是几步路而已,位于著名的布列塔尼公爵城堡的西面。因此我还没到游客中心,就已经为巨大的城堡惊呼叫好了。
这个雕像没看介绍,有机会考证后再修订。
布列塔尼公爵城堡保存得相当完好,军事和文化气息都很浓厚,能做到两者的完美结合也是不易。说到这里,不得不插一句,一直在说布列塔尼,但南特现在是卢瓦尔河大区的首府,布列塔尼大区的首府是雷恩(Rennes)。这就相当吊诡了,南特彻头彻尾地属于布列塔尼文化区,而且一直以来也是布列塔尼王国、公国的统治中心,这么巨大的公爵城堡屹立在此已可见一斑。虽然大区并不是多么重要的行政区划,因为法国最基本的行政单位是省(departement)和市镇(commune),但南特不在“布列塔尼大区”还是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在2016年重新划分大区时,有不少声音希望南特划归布列塔尼大区,但这势必引起首府之争,所以至今没有实质举措。
游客中心特别热闹,很多人都拿着打印的通票凭证,排队换卡。因为他们细致服务到每一个人,所以效率很低,队伍一直不动。我以为就这一个工作人员,后来才发现有四个。正当我无聊的时候,有个帅哥拍拍我肩膀,让我跟他过去,原来旁边小房间还有两个工作人员。不得不说给我服务的小哥真的很帅,帅到我一个男生都为他的颜值点赞,好后悔没有合影啊!
言归正传,这位小哥的业务能力也是很好,介绍得相当到位,把各种细节问题都给我解释地很清楚。他还问我需不需要说英语,我发现大部分时候还是说法语的好,因为法国人说英语我反而更加懵逼,那小舌音转起来真是不伦不类。他帮我预定了游轮(croisière)和导游项目(visites guidées),我本来还想再预订一个city tour (by bus)。他说这当然可以,但是这个跟本地导游项目差不多,他推荐跟着导游步行听讲解更好,而且预订太多项目会占用不少时间,可能影响其他安排。他这的确是出于好心,但第二天我才发现似乎city tour比visites guidées更合适,这是后话。
墙上是南特的艺术地图,可以买的,但有点小贵哦。
他给了我一大资料,地图和那份pass nantes的小册子是最有用的。他给我专门拿了一份中文的“南特旅游”,我本来只是随口问问有没有中文的,没想到还真有。当然中文的比较简单啦,我还要了一份法文的,要详细很多。这个服务总共进行了40分钟,收获满满。
城堡就在游客中心旁边,又是我最想去的景点,所以第一站就选择了这里。
城堡的正门。
城堡的介绍。
一口巨大的井,好像法国的城堡里都有这类设施,毕竟水源任何时候都非常重要。
外墙,护城河,内墙,都很完好,风中飘扬着南特市旗。早年间城堡就在卢瓦尔河边,雄踞天险,对内可统治市民,对外可抵御强敌,过往船只也都处于城堡的节制之下,让我想到了君士坦丁堡的铁锁横江。卢瓦尔河到南特时分为好几个河道,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城堡与费多岛之间的河道被填满,费多岛从此不再是一个岛,城堡也不再临水而立。
南特的有轨电车,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公交系统起源于南特,随后推广到全世界。
站在城墙上看城堡内部,广场挺大的,也许是排练操练兵士用的。远处可以看到大教堂,在古代欧洲,城堡和大教堂通常是市区的地标建筑,代表世俗与宗教权力的至高无上。其实即便时至今日,绝大部分欧洲城市也没有比这俩更高的建筑。
我一开始上了城墙,拍了几张照片以后感觉哪里不对,没有检票的地方?后来才发现城下左手边有个billetterie,就下了城墙进去。排队人不少,我以为我有南特通票可以不用买票,就从右手边的入口试图进入,工作人员说必须要换纸质票。跟我一起受挫的还有一位拿着城堡通票的法国老爷爷,我说原来还要换票,他只好无奈地对我笑笑说oui, c'est ça。重新排队换票后,我又要了一个语音导览器,没有中文的,为了听着省力,我就要了一个英文的。全程跟着语音导览器要3个小时,到后来都听不动了,找有兴趣的东西听一听。
先去左手边存包,存包需要塞1个1欧或2欧的硬币才能拔出钥匙,开门的时候钱会退还。
1477年1月25日,布列塔尼女公爵、法国王后安娜出生在这座城堡。
安娜的雕像,本地人民对她非常热爱,到处可以看到她的形象。安娜一生三易其夫,是政治婚姻的典型代表。她最初嫁给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后被迫嫁给法国国王查理八世(瓦卢瓦王朝),查理死后,又嫁给路易十二(瓦卢瓦王朝奥尔良旁支),她是唯一一位两任法国王后的女人,她的女儿法兰西的克劳德又嫁给了弗朗索瓦一世(瓦卢瓦王朝昂古莱姆旁支)。
正式参观,其实这一部分就是南特历史博物馆,共有32个展厅,逛下来感觉好累,展品极为丰富,择要展示吧。下图是不知其主人的双手剑,特别长。
安娜王后的王冠及贮藏其心脏的圣物箱。
监视入口的箭孔。
公爵宫(法文是le Grand Gouvernement,不知道该怎么译,还好有别名)的徽章。公爵宫根据路易十四的意思改造,因此徽章上有王室的百合纹饰。底部坠落的鸽子,似乎跟在斯特拉斯堡见过的取消南特敕令的形象相呼应,不知道是否就是这个意思。
南特老城和城堡模型,特别喜欢这种东西,把相对关系展示得很清楚。城堡在中世纪无与伦比的统摄威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15世纪的南特,东南角白色部分是城堡,卢瓦尔河与城市的关系一览无余。
王室徽章与南特徽章的结合,表明安娜与法国国王的联姻,意味着布列塔尼与王室的结合。
布列塔尼地图,Bretagne(布列塔尼)与Grande Bretagne(大不列颠)真是耐人寻味,布列塔尼保留着独特的本地方言,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分离倾向。
墙角的怪兽,专门有说明,应该有其特色,没来得及细看。
无论是卢瓦尔河还是大西洋,南特都是一座应水而生的城市,因此船是一个无处不在的意象。
保佑海员的主保圣人,在大航海时代,南特是法国人走向世界的第一大港(大西洋沿岸)。
南特曾是臭名昭著的黑三角贸易的主要据点,贩卖黑奴的活动直到1830年才结束。
在对外交流中,中国文化总是一个绕不过的点。可能也是因为中国人的敏感吧,对其他国家,比如印度、美洲什么的,我就没那么关注。
大革命时代的南特,也是一段悲剧的历史,新旧势力的斗争在这片土地上显得尤为激烈,要知道所谓的“旺代叛乱”就发生在这片地区。
炸城堡的游戏
南特的黄油饼干据说是全法最佳,但是有点贵,我没买,上次吃了兰斯的黄油小饼干,感觉跟超市里的普通黄油饼干差不多啊,大概我不懂怎么欣赏吧。
二战时期的南特处于德国的占领下。
以南特为中心的都市圈。
南特艺术家对未来的畅想,就是各种脑洞,也不知道怎么解说……
海盗纪念品,挺可爱的,8欧略贵,没下手买,拍照留念。
这个历史博物馆能细细地看半天,但时间有限,我出来以后就去了对面的另一幢楼,有一个摇滚乐的临时展。这里也要存包,但是工作人员会给一个塑料小硬币,无需自己准备硬币。
凭PASS NANTES换票的时候,工作人员会问你需不需要出1欧元拿一个特制的杯子,那个杯子扣在右上角那个绿色圆环上可以播放相应的歌曲。因为我对摇滚是门外汉,所以就没要。
这些乐器都是可以上手玩的。
我本来只是在门口拍个照,保安大叔非要盛情邀请我进去,我就勉为其难地拨弄几下吉他。
这幢楼是城堡的餐厅,我凭PASS NANTES可以在这里免费吃个下午茶,但是要在三点半到六点之间,临走也没吃上,可惜了。我就在旁边的桌上,吃了随身带着的面包。
从摇滚展出来后,我再次登上城墙,这个墙是能够绕着走一圈的,而且是完全免费开放的。
右边那个圆顶建筑是La Tour LU,是南特最著名的饼干厂的旧址。
这一圈城墙并非都在一层水平上,需要上上下下,这段楼梯有点陡峭。
右边那幢白色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小房子,是与le Grand Gouvernement相对的,叫le Petit Gouvernement,由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所建造,弗朗索瓦一世的妻子正是安娜王后的女儿。
俯视城堡正门入口。
不太清楚这个垂下的铁链有何作用。
参观完城堡已经两点半了,早上预约在埃尔德河的游轮,三点半开始,但要提前半小时到达(后来发现晚点也没关系),我就研究了一下地图,坐电车去码头。
码头就在河对岸,我将要坐的是那艘白色的船,但是我一开始弄错了。
欢快奔跑的两条小狗,要是萌娃也在就好了,她肯定很喜欢。
顺利换到船票。
这个猪猪挺可爱的,本来想给爸爸买一个,就是做工略糙。
从楼上下来就看到这艘船,我一直以为就是它,最后才发现这是餐船,那个服务员小哥告诉我,我才知道要坐的是桥后面的那艘船。我晕,这个指示工作做得有问题,好在没有错过。
就是个这个码头。
时间还早,我就在河边随便走走,天蓝得真好。
外面太冷了,就到室内坐会儿,拿了一份游轮的介绍。
路线请见右侧。
我过去的时候,随船导游还在等人,她跟我聊了几句,说能不能听懂法语啊,是不是英语更好啊,因为等会儿有讲解,其实问我也白问,因为一船几乎都是法国人,她肯定是用法语讲解啊。为了看景,我忍受着寒风坐在船头甲板的座椅上,戴着围巾和帽子感觉还行。
船开动时惊起一只大水鸟,感谢LIVE黑科技。
河边公园的步行道。
不知道是什么鸟,类似鸬鹚,是他们这里独有的保护动物。
划船的健儿。
船开到这里之后开始返航。
没听错的话,导游说拿破仑一世登基后,携皇后来这个城堡住过。
回去的时候坐在船舱内,太阳暖暖地照着很舒服。
在室内拍照,就是难免有反光,有时候玻璃上还会有鸟屎。
下船以后去附近的日本花园,站在这个角度,还能看到远处的南特大教堂。
这个花园为什么会是日式的呢?因为日本人投资,还是南特有很多日本人?
广场上的反歧视标语,由三块展板组成,只有从正面看才能拼起来。
盛开的玉兰花,有一对法国情侣也在停车拍照。
夕阳中的城堡,其实这个时候还没到六点,是可以进城堡餐厅吃个茶点的。
穿着极为酷炫的大哥。
去Le Lieu Unique(我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好,独特之所?奇妙会所?)的路上,看到一大队摩托车手呼啸而过,前后还有警车护卫,可能有什么比赛吧。
那个会所就在这个塔旁边。
这里面有酒吧、书店、现代艺术展,甚至还可以土耳其浴(只准男人),但我不懂NANTES PASS可以在这里免费做点什么。
看到有个票务处,但工作人员在打电话,我也懒得等,就在书店随便逛了逛。
再看一眼夕阳中的城堡和大教堂。
因为想找个地方上厕所,就近去了艺术博物馆。博物馆开到七点,我到的时候已经六点二十多了,赶紧换票,存包,上厕所。出来的时候,只剩下十几分钟可看了,因为六点五十多就会开始赶人。工作人员建议我参观一下临时展Nicolas Régnier的《自由人》画展。说实话,艺术这种东西真是看热闹。
这幅画是代表作。
我看得飞快,所以就有时间跑跑其他展厅。
这位不是拿破仑,是美国独立战争英雄霍华德上校。
至此,绝大部分景点都关门了,能去的只有布列塔尼塔(Tour Bretagne)的鸟巢酒吧(Le Nid)。坐1号线换2号线,在Place du Cirque下车,后来觉得换3号线在Bretagne下车更好。因为我下车的地方是布列塔尼塔的停车场,需要坐电梯到地面。我一开始并不知道,后来问了一位女士才了解。
酒吧在塔的顶层,也就是32层,坐快速电梯即可到达,每次限载8人。刚进门就看到标志性的大嘴鸟。
在吧台出示PASS NANTES就好了,服务员非常熟悉流程。他会拿出一个饮料单,问你要啤酒还是软饮,想到我在青岛被冰啤支配的恐惧,我还是要了软饮,点了一个菠萝汁,配合我自己带的面包,就算解决晚饭问题了。本来学弟问我要不要跟他们一起吃,但是其他都是陌生人,想想还是有些尴尬。
从酒吧推旋转门出去,就能俯望灯火通明的南特夜景。原本对夜景期待不高,但远超预期。
相机拍的夜景还算差强人意,能看到远处的卢瓦尔河,以此辨认方位,我这个角度面朝西南。
这个教堂是圣尼古拉圣殿。
应该能看到下图中的南特大教堂吧(西立面),根据方位判断,城堡在照片右侧,但是那块太暗了,无法分辨出城堡的轮廓。
这个酒吧的椅子也是各种各样的鸟蛋,符合鸟巢的设定。
下塔时大约8点半,联系学弟想回他宿舍,没想到他们已经在市区吃饭了,之后还要来酒吧玩到半夜。我想先回去休息,所以就去他吃饭的地方找他拿钥匙。
就是这个Restaurant L'Entrecote,据说是法国餐饮连锁店,味道还不错。
这个长长的队伍印证了两点,第一,在法国饭店吃饭是个挺麻烦的事,第二,法国人对餐饮很执着,宁可在寒风中排队,也不愿随便将就。
回到学弟宿舍的过程也略有点复杂,就不再叙述了。他的宿舍暖气不太给力,打破了我对外国学校暖气热死人的印象。不过他让我睡床,自己铺着床垫睡地上,让我颇为感动,后来还去同学那里借了个加热器,屋里暖和多了。他回来已经一点多了,随便聊了几句,很快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