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旅顺老建筑及日俄战争遗址

作者:王顾左右言 显示图片

很早就知道旅顺这个地方,一是因为小时候看过《日俄大海战》,旅顺是俄在远东的海军基地,二是因为日本战争电影《二百三高地》,日俄旅顺战役争夺的关键阵地——203高地就在旅顺,为了这个小山头,双方死伤惨重。
旅顺清末是北洋水师的军港,1898年,俄国强租旅顺,建设了6年。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战胜俄国,夺得旅顺,占据41年。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根据《雅尔塔协定》,旅顺军港又被苏联占用,一用就是10年。1949年以后,经过中苏谈判,苏联承诺在1955年将旅顺归还中国。1981年,旅顺成为大连的市辖区,称旅顺口区。所以,旅顺遗留了大量日俄战争遗迹,很有教育意义,也遗留了大量日、俄建筑,很有欣赏价值。
2017年9月22日-24日,南京到大连的机票正在打折,机不可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9月22日,早上乘飞机到达大连周水子机场,换乘出租车到达旅顺老城区,稍事休息。由于所住酒店距离旅顺火车站非常近,步行只需10分钟,所以首先来到旅顺火车站。旅顺火车站建于俄据时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一座美丽的俄式建筑,也是中东铁路的终点站。前几年才停止客运业务,现在只办理货运业务。
旅顺火车站站台


旅顺火车站入口处


离开火车站,乘出租车前往203高地。203高地是一个海拔只有203米的小山,但战略位置及其重要,1904年,日、俄两军在这块高地展开惨烈的争夺战,双方死伤惨重,最后以日军夺取高地告终。日军最高指挥官是乃木希典,旅顺战役中,他的两个儿子先后阵亡,次子乃木保典就阵亡在203高地。乃木希典在明治天皇去世后切腹自杀,其妻也一同自尽。


我一边向山上走去,一边回想着电影《二百三高地》的画面,登上山顶,没有一个游客,风呼呼地刮,一派肃杀。最高处有一塔,名“尔灵山塔”,取203的谐音,是乃木希典为阵亡的士兵而立,塔身用战场遗留的炮弹壳铸成,形似子弹,空心,尔灵山三字是乃木希典所书。我绕塔观察了一番,发现塔身上居然有一些俄文涂鸦,估计是苏军驻军旅顺时写上去的。


一只松鼠快快跑来,捡起不知名的食物吃了起来,又快快跑走。


距离山顶不远处立有乃木保典战死之所纪念碑,原碑已残,移至旅顺日俄监狱旧址保管,此为复制品。


下得山来,乘车去老城区中心地带,先给关东军司令部旧址拍个照。该建筑建成于1903年俄据时期,日军占领旅顺后成为关东军司令部,侵占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就是在这里策划的,不巧,去时建筑正在修缮,无法入内参观。



关东军司令部旧址的门前就是中苏友谊塔,建成于1957年,是中苏两国的蜜月期的见证。


中苏友谊塔的向南100米就是旅顺博物馆,建成于1916年日据时期,建筑装饰繁复,精美异常。






日据旅顺时期建造桥梁若干,这是其中一座桥梁的灯柱,前些年桥梁扩建时迁移至博物馆。


博物馆中悠闲的猫咪


旅顺博物馆新馆,就在旧馆左近,乍一看以为是座老建筑,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是2001年建成的新建筑,风格与旧馆建筑十分协调,真是高仿啊!




从旅顺博物馆出来,骑上一辆共享单车,随意游走,来到一所军医院,路尽头是这个影壁,很有年代感。


军医院里不知名的老建筑,周围没有任何介绍铭牌,看上去应该是一座俄式建筑。


骑车返回酒店途中,路边有一座高塔,走近一看,原来是苏军胜利塔。苏军胜利塔,顾名思义,是为了纪念1945年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击败日本关东军的赫赫战功而建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并不只是为了帮助中国人民,更深层的意义是为了击败日本这个宿敌,一雪1904年日俄战争战败的耻辱,所以我们都知道,苏军撤离中国东北时把东北的工厂都当作战利品拆卸运回国了,重新占领旅顺这个天然不冻良港大概也是苏联红军梦寐以求的吧。该塔建于1955年,当时正处在中苏蜜月期,苏军承诺1955年撤离旅顺,将旅顺军港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撤离前,树立此塔。
苏军胜利塔是一座典型俄罗斯风格的建筑。


塔基上的铜牌铭记着苏军的赫赫战功




今天天气晴朗,一大早乘出租车开上白玉山,山顶有一塔,名白玉山塔。该塔始建于1907年日据时期,1909年竣工,是为了纪念日俄战争中阵亡日军的亡灵,初名表忠塔,1945年苏占时期改名白玉塔,1985年改称白玉山塔。该塔是旅顺的地标建筑,不管在旅顺的哪个地方,都能看到。


塔与游客高度对比图,可以看出这座塔的雄伟。


大门紧闭,无法登塔,据说是为了游客安全。


从白玉山顶俯瞰旅顺军港,前方窄窄的航道就是海上进出旅顺的唯一通道,易守难攻,真是一座天然良港。


俯瞰漂亮的灯塔,灯塔估计在军事管理区内,无法靠近。从白玉山顶可以俯瞰旅顺军港停泊的军舰,出于军事安全考虑,这些照片就不放上来了。


白玉山塔北侧,是海军兵器馆,露天陈设一些老旧的海军兵器。这里原址是1907年日据时期建成的神社——纳骨祠,神社地下墓穴中存放着日俄战争中死亡的22723具日军的骨灰,1945年以后当然被苏军挫骨扬灰了,1952年地面建筑被拆毁,现在仅存三个空荡荡的地下墓穴。
这是一艘退役的鱼雷快艇,最醒目的是二联高射机枪。


下了白玉山,乘出租车去东鸡冠山日俄战争遗址。这里最重要的遗址是东鸡冠山北堡垒,修建于1900年俄据时期,是日俄战争中双方争夺的重要战场之一,目前保存完好。
这座碑是日军占据旅顺后修建的。



下山后,乘出租车去日俄监狱旧址。该监狱是1902年俄据时期建造使用,1907年日据时期加以扩建,原监狱围墙内有各种牢房275间,可同时关押2000多人。
这是监狱的行政楼。


监狱的灰色部分为俄国修建,红色部分为日本扩建。


冰冷的通道


绞刑室


离开日俄监狱旧址,乘出租车来到电岩炮台。该炮台原是清军炮兵阵地,俄据时期加以扩建,配有探照灯两座,故称电岩炮台。日俄战争时期,俄军岸炮给日海军很大杀伤。
照片中的大炮都是苏军撤离后留下来的。


从电岩炮台俯瞰黄海海面。


旅顺潜艇博物馆紧邻电岩炮台,主体是一艘退役的中国海军常规动力潜艇。
艇首鱼雷发射管,6个


艇尾推进器


艇首


艇首


离开潜艇博物馆,骑一辆共享单车,赶在工作人员下班前,到达清代南子弹库。这是清军海岸炮的弹药库,时至今日仍保存完整。
照片是苏军遗留下来的大型火炮。


关东法院旧址,建于1906年日据时期,现为旅顺口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