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我在2011年清明节去@徽州 @歙县 追逐油菜花、桃花光影的徒步攻略,未见诸大众论坛,眼下今年花期将至,遂发至此,推荐这条非常值得一走的徒步(骑行)线路给有兴趣的朋友
----------------------------------------------------------------------------------------------------------------------------------
这是我第五次去@徽州
除了自己所熟悉的生活范围之外,人们很少会多次去同一个地方
我问小美,你去过除江浙两省之外的哪个地方五次以上吗?她无言
继而争辩道,我已经是第六次去@徽州 咯,比你还多呢
这回,无言的人变成了我
2004年2月,一进@徽州 ,一上@黄山
2006年9月,二进@徽州 ,独行@宏村 、@塔川 、@卢村 、木坑、晓起、清华等一众村落
2009年11月,三进@徽州 ,二上@黄山 ,走@石城 ,徒步长溪
2011年2月,四进@徽州 ,三上@黄山 ,飘雪温泉游
2011年4月,五进@徽州 ,目标,徒步@石潭 、昌溪,徒步@新安江 山水画廊
似乎也是从2004年开始,山河开始破碎,大地开始震怒,海洋开始咆哮,时至今日,愈演愈烈
人们在蹂躏着地球,有时穷极无聊,用GOOGLE EARTH看看我们的家园,只见密布的高速公路和电站把青山绿水切割得满目疮痍,大太平洋垃圾带那样的癌细胞正在不断产生
地球也在蹂躏着人们,它用整座大山将曾经秀美的村庄埋入尘土,它掀起滔天巨浪轻易带走数以万计的鲜活生命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人类与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陷入了这样相互糟蹋的怪圈,家园不断警告着肆无忌惮的人类,而人类却已是积重难返
在地球45亿年漫长的岁月中,我相信有多次类似于人类文明的文明存在过,但时至今日它们已经消失得了无痕迹
我也相信它们都是毁于自己之手的,@福岛 核电站危机足以说明这一点——我们懂得许多规律,也知道自己并不能完全掌控它们,却宁死不肯承认这一点
我觉得我们没有资格去指责@东京 电力,他们只是我们的缩影、一面镜子——贪婪、自私、利欲熏心,试问,你愿意为公众的福祉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吗?你愿意吗?
或者说,我们曾经都是愿意为公众福祉牺牲个人利益的人,但是太多的徐老太、李刚和药家鑫使我们不得不疑问,我们到底是舍己为人的英雄,还是当权者的炮灰?
我之所以称@梅里雪山 是神,是因为她是@印度 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杰作,是@印度 洋暖流和西伯利亚寒流在@澜沧江 河谷激烈交锋的见证,我们能掌控这些吗?不能
神是什么?是举头三尺无处不在的规律,人们为了更舒适的生活而不断发展着科技,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然而当有朝一日,这颗已然踩不住刹车的雪球与规律发生冲突时,总是以为自己能战胜规律,但是最终,没有一次能逃脱烟消云散的结局
于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迎春风
时代已经不同,今天,我觉得我们又来到了这样一个十字路口——当然,我希望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
并不是我对自己的判断没有信心,而是,以个人对世界的了解,如果真的面临这样的冲突,仅凭当下人类的能力远不足以进化自身去解决这个问题
换言之,这次人类文明必将重蹈之前各次文明的覆辙,在数万年后,地球上将再也找不到人类存在过的痕迹
扫兴的话,陆陆续续已经说得太多,我也无意将自己对未来的判断,强加到别人的身上
很多人只是单纯地在复制着祖祖辈辈们的生活,延续着那些传统,让自己过得更好、让家人过得更好,这就是他们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对此,我万分钦佩,你们无疑是撑起这个世界运转的脊梁,你们的责任心令人肃然起敬
但是,我个人却希望,能走出这种思维定势,尝试着去改变一下思路,因为,时代已经不同
我总是如此,怀着最消极的预期,做着积极的努力,我觉得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已经患了绝症,但是并不能因此而放弃治疗的希望
正如旅行中的见闻,有美好的,也有龌龊的,到处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跌宕起伏的善恶交锋令我作为旁观者难以抑制内心的思索
我想把这些传达给人们,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世界,希望你们能为此,做一些什么,哪怕只是留下一个笑容、带走一片垃圾、少用一个塑料袋、节省一张A4纸
@英国 诗人约翰.多恩在他那著名的《生死边缘的沉思录》里写道:
神灵赐予我们内心一粒永生的火种,一线不朽的希望
我们本有可能点燃自由、正义、平等、博爱的圣火,却因原罪而亵渎神意
我们因追逐虚幻的财富而贫穷,因追随错误的知识而昏聩
于是丧钟响起,我们走向死亡与毁灭,悲哀的凡人绝望地颤抖着,闭上了双眼
已然西去的MJ在他那脍炙人口的《拯救地球》里唱道:
heal the world,make it a better place
for you and for me and the entire human race
there are people dying,if you care enough for the living
make it a better place for you and for me
我希望大家能在为了物质奔波忙碌之余,偶尔也给自己放个假,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走过四季别样的风景,看看不同世界的迥异生活——前提是,带走一切能带走的垃圾,也不要过分影响别人的生活
在那些大山大水之间,个人的情愫往往显得那样微不足道,生活中看似怎么都迈不过去的坎,甚至不如一条泥泞的山间小道难走
我们拥有如此美丽的星球,拥有如此多姿多彩的文化,我们本可以创造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奴役、没有剥削、没有战火的世界,但又是什么,令这个蔚蓝行星始终笼罩着灾难和战火的阴云?又是什么,令人与人之间永远隔阂着嫉妒与憎恨?
冬去春来,又到一年油菜花黄时,不知明年今日,是否还能看到这样纯粹耀眼的色彩
徒步第一天:@歙县 ——@石潭 ——昌溪——深度
徒步距离:约7公里
天气:阴有雨
@石潭 :
在摄影爱好者中几乎无人不知的摄点,山上的下汰村扎堆着大量的摄影基地,而村民们依山而建的住宅楼也已经成为密布着长枪短炮的炮楼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星星点点如金黄色鳞片覆盖着青山绿水,清晨弥漫在山间的如大澡堂一般的雾气更为这幅玲珑画卷平添一丝水墨神韵
以@石潭 村为起点,经下汰、湖山两个村庄的转山徒步线路也是@徽州 地区的一大经典,如今下汰村已经修通了水泥公路,可以直接乘车上山而免去攀爬之苦
其实在@石潭 村附近,类似的村庄比比皆是,不过仅有@石潭 村、下汰村是公路直通的,其他大山深处的村庄,均需要从山间小道徒步前往
(@石潭 标志性风景)
A:昌溪售票处
如前所述,除了与外界相连的一条公路之外,从@石潭 村无论去到哪里,都需要从山间小道徒步,如果要去@新安江 畔的@深渡镇 ,就必须沿着昌源河河谷先行徒步至@昌溪乡 (如卫星地图中黄线所示)
除了几片面积较大的油菜花田之外,这条全长仅为5公里的徒步线路并没有太多的亮点,如果遭遇降雨天气,还会碰到在泥泞中跋涉的不小麻烦
不过更大的麻烦还不止于此,在徒步到全程的差不多三分之二时,昌溪当地很不要脸地在必经之路上建了个售票处,除非你肋生双翅飞过去,否则难逃57元门票的买路钱
这当然属于一种坐地起价式的土匪作风,其实在是个人背个包拿个杖穿套冲锋衣裤就算驴子、就能徒步越野的今天,这种占山为王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
旅行者们不断开发着鲜为人知的线路,或寻找梦中的世外@桃源 ,或追求前无古人的成就感,而原住民则想方设法利用游客的猎奇心理牟取利益
这本是一种旗鼓相当的利益交换,双方各取所需,可谓是一笔互利双赢的生意,但是在这个神奇的国度,好事变坏事的例子,大概要比这山坡上开满的油菜花还多
那么,这事情到底糟糕到什么地步呢?
B:@昌溪乡 昌溪村
昌溪村可能是整个@徽州 地区桃花树生长最密集的地方之一,也不乏动辄千百岁高龄枝繁叶茂如云盖顶的古@樟树 ,但是当我们走进昌溪村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并非上述任何一种风景
河岸上到处散乱着的垃圾令人触目惊心,与对岸漫山遍野色彩斑斓的桃林一起勾勒出一幅令人扼腕的画面
眼下,昌源河的水位还处于低位,可想而知当河水暴涨之时,这些裸露在外的垃圾会随着水流一起流到下游的@新安江 ,再流到下游的@千岛湖 、富春江甚至钱塘江
我不清楚是谁丢弃了这些垃圾,或者说根本就是从上游飘下来,由于水位的下降而淤积于此地的,不过即使如此,也不应该成为景区管理方推卸责任的借口
(看中间靠右侧的河岸)
大家可以上淘宝搜索一下,一个大号的户外垃圾桶,零售只要100多元,昌溪村的门票本身就高达57元,只要售出两张门票就可买一只垃圾桶,但是沿途一路,我没有看到过任何用来收纳垃圾的设施
这是神奇的国度的又一个缩影,大到当权者对民众课以高额税收、却在保障民生方面表现极差,小到一个旅游景区占山为王收取高价门票却连基本的设施都不完备,一个国家从上到下充斥着这种拜金逐利却又不负责任的气氛,既让人觉得惋惜,又对未来充满忧虑
小美说,如果能把这些垃圾收拾干净,我是心甘情愿去买这个门票的;我不知该怎么回答,低头看看腰包,已经塞满了沿途收集起来的垃圾
我所走过的每一条徒步路,没有哪一处能幸免于此,甚至于有些徒步攻略中还产生了这样的介绍——只要沿着有垃圾的路走,就不会迷路
我实在不知道,着究竟是一种褒奖,还是一种讽刺
@石潭 、昌溪徒步提示:
1、在@歙县 汽车站有发往@石潭 的班车,地点在汽车站的停车场上,有明显的指示牌,时间并不固定,估计两个小时一班,或者是坐满走人,也可以乘到@霞坑 再转车;如果要从昌溪走到@石潭 ,那么必须先坐车到@深渡镇 ,然后5元面的或班车到昌溪
2、到达@石潭 村后,下车不用自己找,就会有面的司机上来兜生意,5元一人到山上的下汰村,步行上山大概要1个多小时,如果时间紧张、或者想节省体力的,可以考虑坐车;这条路是新修的,坡度很大乘车会感觉非常刺激
3、上山后如果要走下汰、湖山、@石潭 环线的,沿途都有明显的指示牌,走一圈大概要半天时间
4、重点来了:如果要徒步去昌溪,有两种选择,一是返回山下的@石潭 村,然后沿着昌源河边的羊肠小道走过去,出了@石潭 村,过一座老石桥后往左边小路直走就行;由于是平路较好走,但是逃不掉门票(如果人多可以打折),我们走的就是这条路
第二种选择是从下汰村直接翻山过去,经询证多人,这条路肯定存在,根据方位判断,下山后应该就是昌溪村里的大木桥,走这条路可能不需要买门票(除非这当中也设卡),所以要是体力和天气状况允许,绝对是推荐走这条路
5、在昌溪村大桥(木桥再往前走)附近可以找个车去@深渡镇 ,5元一人,同样会有司机上来兜生意,步行去@深渡镇 的话可能需要2小时,距离在6-8公里左右,风景与之前昌源河沿线雷同,走不走各人量力而行
6、@深渡镇 只有一条主干道@黄山 大道,基本为饭馆和旅馆所占据;临@新安江 一头是游船码头,另一头是大转盘,中段T字路口是交通集散中心,每天有流水发往@歙县 的班车,另有一班去往大脉坞的班车路过,可在大转盘处等,这班车可是次日走@新安江 山水画廊的利器,具体情况如何,请继续往下看
徒步第二天:@深渡镇 —绵潭—樟潭—南源口—大梅口—朱村—义呈—雄村(桃花坝)
全程距离:约35公里,其中徒步约15-20公里
天气:晴
A:又见售票处
当我和小美好不容易跋涉过泥泞的工地,拦在面前的又是一道似曾相识的牌坊
守门的大姐以很官方、却又很别扭的口气对我们说:您已经进入了国家4A级景区@新安江 十里画廊区域,请购买门票
50块,你当然可以认为这里的开价比昌溪那里稍微客气点,这个世道,只要有座山有条河、上面再有个把人,就可以划个4A级景区,估计哪天我家小区的绿地也会变成国家4A级景区也没准
坐在5块钱一位的乡村公交上,看着孤零零盘桓在路中间的售票处渐渐消失在身后,我有些哭笑不得地意识到,这个略显可笑的售票处是为自驾游客度身定做的
徒步走过去要买门票,自驾车开过去要买门票,唯独乘当地的乡村公交就不需要买,这种令人匪夷所思、极为莫名其妙的情况又揭示了一种什么样的@中国 特色
现在有钱有闲的人多了,公路也都修得不错,大家都喜欢开个车出去玩自驾游,既体面又拉风,但是你要知道,自驾车占用了当地的道路资源,却没有贡献给当地任何好处
我觉得这就是类似于@新安江 山水画廊划归景区的内情所在,照理说,售票处设在公路上,公路是公共资源,你有什么权力这么做?另外,既然收取门票,就要提供一定的服务,例如提供景区专门的接驳车,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发生
当然,也不是说自驾客就没有一点问题,以从@上海 出发为例,来回@徽州 一趟上千公里,油费加买路钱也是上千块,既然这么舍得烧,估计这点门票也是不放在眼里的;另外,有些不识相的人还会做一些很不文明的事,影响当地住民的生活,下面就有一个典型
B:绵潭村
在绵潭下渡口,我们与一些村民一起在等渡船,小美在玩一边杂货店里的一只肥猫,我则坐在渡口看着各式各样的村民
这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指的是农村人的打扮,有穿着西装却扛着麻袋的、有浓妆艳抹却在呼啦啦嚼着方便面的、有扛着自行车挑着油漆桶的、桶里装的可能会是粮食和蔬菜,你想得到或想不到的任何物品,他们都能当做工具或容器
我没有任何鄙视或看不起的意思,恰恰相反的是,我们常说的人文人文,什么才是人文?这些生活习惯穿衣打扮,衣食住行方面的习俗,就是最显而易见的人文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这些细节中,你可以知道他们在生活各方面的状况,知道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比如 ,从村民们的谈笑风生中你可以知道他们并没有压力,并不缺少宽松的环境,但是,从他们可以随手将方便面碗、香烟头扔进江里你可以知道,他们最缺少的是常识教育
然而,我们城市人缺少的又是什么?
就着刚才的话题往下说,不一会儿,来了一群游客,穿着很牛X的摄影马甲,提着几万块档次的相机,活像国家地理御用摄影师一样,从这儿可以看出,他们并不缺钱
走到渡口,二话不说架起长枪短炮就对着一位坐着等船的老人一阵扫射,这位老人满脸的胡子拉碴,背着一筐长短不一的锯子,酷酷的表情或许是摄影者的最爱
摄影师们拍了一会儿,老人有些不乐意地别过头去
摄影师们依旧不依不饶,老人干脆站起身来,从箩筐里拿出一把锯子
摄影师们吓得赶紧落荒而逃,以为老人生气要据掉他们几万块的镜头
老人只是去帮另一位村民据一棵枯木,看到这里我有些哑然失笑
我每天上班都要在高峰时间挤地铁,在拥挤得如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厢里,每次看着那一张张被生活的压力扭曲得抽搐的面孔,我总是觉得,城市人太缺少自由了
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所以当他们作为一个过客来到异乡时,会显得如此肆无忌惮,他们拼命追求着自由,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只是为了一张能回去以后装X的“人文”照片,哪怕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对人文的亵渎
自由,不是由侵犯他人的自由而获得的,城市人在缺少自由之前,首先缺少的是一种对他人最起码的尊重
女人把吃剩的方便面碗扔进了她的母亲河,一个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爱的人,你不可能指望她会去真心爱任何地方、任何人
男人把老人当成了人文模特,却连一声招呼、一个示意也没有,一个人不尊重他人,就是不尊重自己,也就别指望他人的尊重了
渡船缓缓离岸,我心中暗笑自己——你在天朝谈素质?你和国人谈尊重?这不是自找没趣么
我不知道这只可乐罐是谁扔的,但是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你也知道,但或许,就仅仅是知道而已
缺少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觉悟,大概是我们全民族共同缺少的东西吧
C:樟潭
这么自说自话地表示一些愤慨,我自己都觉得没什么意思了,接下去就介绍下行程吧
从绵潭下渡口摆渡到@新安江 南岸后,可以沿着江边的小道一直走到樟潭,就是那个很著名的@新安江 大拐弯处,需耗时大概3小时左右
沿途的路并不好走,需要翻几个山头,穿过一些茶园和油菜花田,也没有明显的指示牌,不过无须担心,见到分岔路走右边就行,只要看得见江面,就不会迷路
当然,如果方向感实在差,那么建议还是到绵潭上渡口过江,同样是坐之前那部开往大脉坞的乡村公交——其实所谓的大脉坞,就是指的樟潭
到达樟潭后可以找个渡船摆渡到@新安江 北岸,在大拐弯处的公路上等待开往县城的公交车,时间约是中午11点30分左右
如果下午要走南源口至雄村的徒步线路,可以乘到南源口下车,票价6元,并且可以很顺利地甩掉另一端水电站附近D点的售票处
同样的,这段路的风景与之前雷同,如果不是自虐型的朋友,还是建议乘车以节省时间和体力,毕竟南源口至雄村的路程非常漫长
E:南源口
南源口位于交通咽喉要地,@新安江 在这里又拐了一个弯,杭徽高速也在此穿江而过
这里也是@新安江 徒步线路的中点,游客一般都会选择这里作为午间用餐休整的场所,在镇上T字路口处有一家饭店供应午餐,周边也有超市若干可以补充水源
若要往雄村方向行进,就沿着江边那条路继续往西南方向走,不到1公里就会来到杭徽高速的高架桥下,在这里有两个选择
第一种,在这里的渡口过江,沿着江边经大梅口(F点)、朱村(G点)、义呈(H点),再从杭徽高速的便道过江后到达雄村(J点)
第二种,不过江,继续沿着江边小道前进,经小梅口后到达I点的浦口,在这里又有两种选择,摆渡至朱村后与第一条路线重合,或者摆渡至蚱船村后一路沿江边到达雄村
F:大梅口的恶犬
经当地船老大的推荐,我们走的是第一种方案,理由在于船老大说这条线路全程皆为新修的水泥路,比较好走,实际走下来路况确实很好
渡江后前行一公里左右就会进入大梅口村,这个村子真不是一点点的大,即使是从村中穿过也需要大约20分钟时间,村中道路比较纠结,不过只要沿着水泥石板路走就不会迷路
大梅口的另一个特点是恶犬多,这些家养的草狗非常忠实地看守着自己的领地,只要有陌生人稍微侵入的迹象,轻则招致狂吠,重则围追堵截,而且还会拉场子,一条狗叫得不过瘾,它会跑过来叫来一帮极不客气
在短短20分钟内我们两次被两三条狗追得满村逃,可谓狼狈之极,这种事情在我们漫@长丰 富的旅行经验中确实非常少见
G:朱村
从大梅口到朱村这段路会走得非常痛苦,一般来说走到这里体力已经到达极限,一路上又无遮无拦的,若是盛夏季节的话,那就真的是晒人干了
途中可以看到对岸的小梅口村,村边种满了茂盛的@樟树 ,不过若想摆渡到对岸去瞧瞧那就得看运气了,据观察一路上渡口不超过2个,而且不是时时都有船乘的
从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到,朱村这里是个@三江 口,北面的一条是渐江,也就是@新安江 干流,南面的是练江,两江在此交汇后,下游才是真正的@新安江
由于是@三江 口,这里的渡口也有三个,呈三角形排列,地图上已列示了两处,还有一处未标注的是蚱船村,三处之间均能通航渡船
到这里后有三种选择
第一,摆渡至浦口,然后沿着渐江继续往西,经渔梁坝后到达@歙县 县城,这条路距离较短
第二,摆渡至蚱船村,然后沿着练@江西 岸一直向前走到雄村,据观察,这条路并不太好走,有一些在崖壁上开凿的小道,不过亦是非常有趣味性的尝试
第三,就是我们的走法,不过江,沿着练江东岸继续往前,前面不远处就是另一个村子义呈
H:义呈
这个村子唯一的亮点在于,是清代著名经济学家、曾在@咸丰 年间任户部右侍郎(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副部长)的王茂荫的故居所在地
王茂荫是马克思在其《资本论》提到的唯一一个@中国 人,后因在任期间内向朝廷进谏实行类似银本位制的货币政策而遭到罢官,因此才被老马所瞩目
沿着江边路绕村而过就可以再次看见杭徽高速的练江大桥,桥上修有便道可供行人车辆过江,建议穿过高架桥从走另一边的便道,可以少走一些路,进入雄村也会比较便利
J:雄村
终于来到了徒步的终点,也迎来了此行最后一次大考——如何逃雄村高达80元的门票
其实非常简单,在高架桥的便道上就可以望见景区入口,下桥后别往那里走,直接从下桥处的小道走进村子,稍微走几步路,绕着绕着就会到达雄村的核心桃花坝
无论如何,文字介绍总是会比较抽象,真的到了自己走的时候,迷茫仍旧难以避免,此时可以问一下村民,当地民风淳朴,村民大都会热情地为你指点方向
说“大都”可能还有些保守了,就自己的观感,我们一路上问过路的村民不下2、30人,回答率是100%,正确率也是100%,普通话标准率超过80%
在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的今天,农村基本只留下了老弱妇孺,然而,就是这些年迈留守的农民,仍可以交出这样漂亮的答卷,我既觉得难能可贵,也再次印证了老一辈@徽州 人重视教育的传统
不过,他们也可能是最后一批继承传统@徽州 文明的人们了,在物质世界的不断侵蚀之下,新一代的@徽州 人在外界花花世界的浸淫后,已经越发变得世俗和功利,在潜移默化之中,或许他们已经不再热爱这片底蕴深厚、却显得越来越老旧的故乡了
前面已经说过,我们亲眼目睹一位20出头的当地女孩把吃剩的方便面盒,非常随意地丢进了@新安江 里,由此,我才有了上述的看法,是否有理,就见仁见智了
桃花坝是@歙县 两大古堤坝之一(另一座是之前提到过的渔梁坝),石砌的大堤上开满了姹紫嫣红的桃花树,花瓣随着一阵阵暖风四散纷飞,煞是耀眼
美中不足的是,这里的桃花怎么看都属于观赏型的,并不如昌溪的野桃花看起来那么自然——当然,既然是免费参观,牢骚也就点到为止吧
这个村子的门票也是只针对自驾游客的,理由同之前的@新安江 山水画廊,不再赘述
雄村也是当年中美合作所的训练营所在地,旧址的大门正对着桃花林,没想到这种特务机关还有这样的诗情画意
合作所旧址的旁边是@竹山 书院,建于清末,是当年@歙县 富商历经三代所建,古@徽州 人重视教育的又一佐证
游完雄村之后,可以再穿过村子到公路上,等待前往县城的班车经过,时间尽可能控制在下午5点之前,迷路的话同样可以求助于村民
如果时间过了,就要考虑租个车了,好在雄村离县城只有9公里,不过当下正在修路,不太好走,租个三轮车的话要30块,平时路况好的时候只要20块
整个游程到此结束,总体而言,@新安江 山水画廊在@江南 地区风景已属上乘,但除非拉练否则没有必要全程徒步,只需走雄村至南源口、樟潭到绵潭这两段即可,一天时间不多不少
尾声
最后还是老生常谈,要为@徽州 打抱不平几句
我一直觉得,把@皖南 @徽州 地区划进@安徽 省,把赣北@婺源 县划进@江西 省,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这种完@全南 辕北辙的行政区划相当得莫名其妙
@徽州 人跟我们印象中的@安徽 人完全不同,而@婺源 人跟传统意义上的@江西 人也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这两个区域加起来的古@徽州 地区,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区来看待
@安徽 人在外面的名声是有口皆骂,@江西 人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徽州 人就这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般的跟他们“同流合污”了
至于会不会破罐子破摔,我不知道,但至少已经这样的苗头了,毕竟无论在哪个时代,洁身自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熟悉@徽州 的朋友大概都对这句明代莎士比亚汤显祖的诗句不会陌生,这句诗乍一看是表达了对@徽州 的向往,但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位大叔的生平我不想再赘述,在明朝那种高压特务统治之下,还能写出《@牡丹 亭》这样描写自由恋爱的戏剧,想想也知道是个倔强耿直却又浪漫至死的人
这样一个追求自由心性的人,却又想在封建礼法之下求作为,想当然不会是什么喜剧情节
汤大叔在穷困潦倒之中,写下了这句千古绝唱
矛盾的处境造就出这句无比矛盾、却又妙到颠毫的诗句,我并不觉得他是个如史书上所说的、消极悲观的人,消极悲观的人写得出这样的诗句吗?我不认为
就像很多人说我消极悲观,我真的消极悲观吗?到这篇文章落笔,我所写过的文字已经到达了7位数,我不认为这是个消极悲观的人能做到的事
我们都是@徽州 的过客,都只是追求自由的人们中的一员
我们的生活或许不是喜剧,但必定充满喜感
即使与所谓主流格格不入,我们也都有自己的一套人生美学
我们的生活或许是部悲剧,但我们绝不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