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若岩 浅访埭头村——2017.12.10永嘉楠溪江之上篇(95P)

作者:海风小舟 显示图片

        本文是2017年初冬乐清永嘉两日游之楠溪江上篇,内容为小若岩景区和埭头古村。想要了解本人本次行程的朋友,可点击链接看相关游记。
中雁荡山玉甑景区:@http://www.mafengwo.cn/i/8238074.html
中雁荡山西漈景区:@http://www.mafengwo.cn/i/8267298.html
楠溪江小若岩-埭头古村:@http://www.mafengwo.cn/i/8289754.html
楠溪江崖下库:@http://www.mafengwo.cn/i/8319134.html

2016年去了三次楠溪江(不同景区),游记链接如下:
2016.2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http://www.mafengwo.cn/i/5511026.html
2016.2五星潭森林公园(藤溪瀑布群):@http://www.mafengwo.cn/i/5516806.html
2016.5四海山森林公园:@http://www.mafengwo.cn/i/5530854.html
2016.8芙蓉古村:@http://www.mafengwo.cn/i/6137663.html
2016.8岩头古村(丽水街):@http://www.mafengwo.cn/i/6146339.html
2016.8石门台景区(九漈):@http://www.mafengwo.cn/i/6175391.html
2016.8苍坡古村:@http://www.mafengwo.cn/i/6193397.html
2016.8石桅岩景区:@http://www.mafengwo.cn/i/6208661.html

我的游记分省目录:@http://www.mafengwo.cn/i/3474368.html

       2016年8月,我们一家和好友一家自驾到永嘉,游玩了楠溪江核心景区石桅岩和岩头镇三个文化古村,另外还去了九漈石门台。本来崖下库也列入了必游目的地,怎料景区修缮停业,只能望栈道而兴叹。当时有个卖水的妇女就向我们推荐去玩新开发的小若岩景区,说那里的栈道也非常好玩,她可以带我们去,但是要200元带路费。我因为听说过这里,知道路并不难找,就拒绝了,打算去石门台之后看情况是否自己去找路。结果石门台要爬山路,几位老人较为疲惫,天气又太热,所以游玩之后就直接回客栈休息了,提都没提去小若岩。
        小若岩景区还没有正式开放,尽管网上有一些游记(甚至楠溪江官微也有介绍),但并不详细,使我对那里的情况并不是太了解,只知道游玩全程要3小时左右。这次周日游玩崖下库,正好可以去探探路,顺便把埭头古村也一起玩了。

        这回游玩小若岩之后才庆幸上次没有去,否则非把老人孩子累坏晒死不可——我从山脚爬到小若岩栈道用了一小时左右(8点06分正式开爬,9点16分踏上栈道,中间拍花草费了点时间),根据个人经验,小若岩相对高度应该在250米~300米之间(后面还有爬升)——而崖下库从山脚到栈道我只用了20分钟,估计高度也就100米,是比较轻松的。
       小若岩景区的步道已完全修好(除入口处之外),不管是台阶和栈道都比较平整,安全性也有保障,但是因为还没正式开放,平日只有驴友和当地村民走动。我从大东村上山到走完两段栈道,两个多小时内竟没有遇到其他人(听到后面有人上来的说笑声,但未见其身),只在下山路上看到了修亭子的工人和快下山时碰到上山的游人(也未必走穿越路线),故这一过程称为“探险”也不为过。
       下山后就进入埭头古村了。古村本来要10元门票,惠民价为5元,但是我转了两圈也没看到售票处在哪儿,所以“被迫”逃了一次票。不过感觉这古村虽然也戴着“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的帽子,也有不少老宅子,但从观赏性角度而言,显然跟岩头古镇那边的三个古村有差距。我就随意地走走拍拍,不打算单独写一篇游记,把它和小若岩景区放在一块儿了。至于崖下库景区,还是另写一篇吧。

        小若岩景区位于永嘉县大若岩镇大东村与埭头村后,与崖下库景区互为毗邻。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在城西北百里,层岩壁立,水石清奇,西南有洞,下临深壑……天下之奇,果尽于此矣卜……固叹山川秀发,引人兴致如是哉……小若之奇,真足卑雁荡、侮玉甑,为瓯中第一,不诬也。”
        小若岩景区有小若岩洞,嵌在离地200余米高的悬崖中间,下有数十米,上有百余米。洞深20余米,宽30米,高60米,洞壁呈灰白色,相当明亮,洞下凹上凸遮风挡雨。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以前洞中曾建有寺庙楼阁,凿石雕栏,复宇层阁,就岩而立,宽邃窈窕,明敞严净,可居二十余人。如今断墙裂垣犹存(我此次就在洞下经过,未入洞参观)。
         原先山路和栈道到小若岩洞就没有了,如今景区搞开发,修建了全长1730米的高空栈道(分为小若岩和九螺山两段),并通过登山步道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埭头古村相连,未来还将与崖下库景区相连(目前仅有野路连接),使此地成为一处景群。
        狭义的小若岩仅指小若岩洞所在山体,广义的小若岩则包括了周边的几座山峰,特别是九螺山,高度超出小若岩不少,在九房村和小若口村就显得非常醒目。据传九螺山顶曾有九龙寨,宋末元初,元兵铁骑入侵,宋幼帝崖山跳海殉国,有京城二品大员的女儿为救国难,毅然招兵买马,在“小若岩”建寨抗敌,后被元兵围困,终因弹尽粮绝,后援无望,于是凌空飞下,舍身取义。
       因景区尚未正式开放,指路牌、介绍牌等均无,上述资料皆为本人自网上搜罗而得,如有谬误,请予以指正。

7:15,在永嘉县城(上塘)望江路旁坐上去大若岩方向的城乡中巴,告知九房村下车(车费7元)。
7:43,到达九房村路口,徒步前往小若岩风景区(高德显示1.2公里)。
7:53,到达大东村路口,左转去埭头古村和崖下库景区,右转走到对面再进小路去小若岩。
8:06,到达景区起始处的麻石路面——由于未正式开发的缘故,道路不明显,浪费了好几分钟。
8:17,到达将来可能变为售票处的房子处,此处有一小水库,流连四五分钟。
9:16,到达小若岩栈道。此前一小时均在山谷中行走。
9:26,到达玻璃护板栈道段——之前一直以为是玻璃栈道,其实是外侧的护板用了玻璃。
9:32,走完小若岩栈道,下台阶路到谷底,再上行走另一段之字形仿木水泥台阶。
9:48,走上九螺栈道(悬空台阶-平路)
10:06,走完九螺栈道。未直接下山,先去另一边探路,原路返回。
10:18,开始下山,途中到一观景台远眺崖下库景区(10:43)。
11:15,下到埭头村中,走马观花游古村。
11:54,出埭头村,徒步前往崖下库景区(高德显示1.1公里)。


九房村-大东村-小若岩景区-埭头村-李大屋村-崖下库景区位置示意图:


【注】上图来自于“六只脚”网站,自己做了加工,因为驴友绝大多数都是走穿越路线(矩形框内)到崖下库的,我可不敢尝试。

       7点43分,我在九房村下车。
       九房村处于一个三岔路口(坦五线与九黄线交叉点),与东侧的小若口村只隔一条小溪——永嘉这边好像并没有搞村落合并,大东村、埭头村和李大屋村的情况也是一样,房屋都连在一块却各自独立,与我们宁波不太相同。
       从这里到小若岩入口约1.2公里(车子能到达的终点),到崖下库大门约2.4公里,若是不愿意步行,可以坐三轮车(并不会主动来揽客)。我选择徒步。


先走到小若口村这边,下到溪畔。远处九螺山倒映在水中。


       原路返回,过桥右转,沿着九黄线前行,7点48分到达一个牌坊处。
       牌坊前面有块永嘉交通绿道4号线指示牌,根据地图来看应该是指九黄线到大东村后折向西边的部分,一路上有埭头古村、崖下库、石门台、十二峰、陶公洞等景区。牌坊后面上面的公路是41省道(S223省道)南复线,连接大若岩镇和岩头镇。


过桥洞后便看到埭头村的大石头标志,不过这里到村中尚有数百米路。


正前方就是大东村(但左侧的房子可能属于埭头村),远处就是九螺山了。


公路左侧(西侧)的田园风光,右前方即是埭头村,村后的群山为崖下库景区。


7:54,大东村路口。村民中心是仿古建筑。2016年8月我去石门台时曾自驾经过这里。


右转后走到公路对面,从“东哥农家乐”旁边的路进去就是小若岩景区入口了。正前方的山头为九螺山的“东螺顶”。


7:59,走到头后水泥路面不见了,只有田埂小路,又没有路标,只好自己乱摸索,浪费了好几分钟。


终于在8点06分时找到了正确道路——怪自己玩之前不查看六只脚的轨迹图。


        8:12,还是走在平坦的游步道上。右前方就是41省道复线楠溪隧道的南口,我曾自驾走过两回这条隧道,一次从龙湾潭前往五星潭,一次从岩头镇到石门台(往返)。
        隧道出来有路到景区游步道,只是路边缺少停车位,自驾的朋友还是把车开到大东村比较好。


       转个弯就看到一块牌子——感觉就像《水浒传》里武松刚上景阳冈看到的告示,这就是吓唬人的,东哥农家乐还在上面贴了广告。


8:17,来到未来的售票处。此处有更详细的“通告”。


通告的主要内容是防止破坏森林资源,可是发布已经3年了,景区还没正式开放……


      过“检票处”后没几步路就是一个山塘(小水库)。我翻过栏杆到坝上观景,蓝盈盈的水倒映着山,挺漂亮的。


左上方的山头(从地图上来看叫万正尖)像是一只大蛤蟆。


8:23,流连片刻后我重回步道,继续往里走。除了这个山塘外,沿途风景只能说一般般。


8:46,经过一块巨石,旁边有个捐款箱。


8:50,抬头望九螺山东螺顶,可以看到蜿蜒的栈道。


8:57,小若岩和东螺顶。


9:08,台阶路还是不少的。


9:10,一道涓涓细流的小瀑布,不知是否是其他资料里介绍的白水漈?


9:16,终于到达小若岩栈道。小若岩洞就在前面右上方(但是封闭了)。


       远远地就看到栈道上有铁门挡道,当时心里就是一惊。等走到面前时更是心凉透:难道我要乖乖地扭头就走?


       但是轻轻一推,铁门就应声而开了——被耍了——正如五年半前从临海武坑穿越到桃江十三渚景区一样的情况,那时带着老妈和女儿,冒着雨爬的山。
【图见@http://www.mafengwo.cn/photo/11626/scenery_1254536***】
       接下来就好走了。只是这栈道并非全是平坦的,还是会有不少台阶。


9:22,回望,那插着红旗的地方就是小若岩洞,没能上去也挺遗憾的。


9:25,上行不久后走一段不悬空的栈道。


很快看到了“玻璃栈道”——只是这玻璃是侧面的,充当了护栏的作用。对面是九螺山栈道。


想想如果地面是玻璃的话,就不可能随意让驴友进来了,就这个效果也不错啦。


明显有岩体滑塌的痕迹。


       前方有一巨岩,状如屏风,就叫它“屏风岩”吧——未正式开放的景区没有指示牌,更不会有介绍牌,所以无法得知某座山峰、某块岩石的名字,只能靠自己想象了。
       岩体中部有悬空栈道,我知道肯定要先下山再上山了。


近距离观赏“屏风岩”。


9:31,“玻璃栈道”转了个弯,能看到下去的路了。


可以看到“屏风岩”旁侧的“之字形”台阶。


       还是用六只脚的轨迹图来确定一下吧。只有小若岩和九螺山的名字是确定的,其他“卧虎峰”、“屏风岩”、“东螺顶”、“西螺顶”、“莲花嶂”都是我自己乱撰的。


       9:36,下山途中再看“屏风岩”,好吧,变样了,我不得不承认火山流纹岩“移步换景”是相当神奇的。


        屏风岩这一面下方有三个洞穴,其中一个内设神龛——雁荡山楠溪江这边此类景观甚多,火山流纹岩地貌给各路大神提供了天然的庇护场所。


9:39,回望“玻璃栈道”。


北侧高处有个突起的山头,状如卧虎(或卧狮?),就让我叫它卧虎峰吧。


9:49,走过一段“屏风岩”侧面的之字形仿木台阶后,上了岩体中部的悬空栈道。下图中间偏左有块独立的石头,叫“守山义鹰”,有路可以到达,但我没上去。


望对面的“玻璃栈道”,可明显看出小若岩山体分上下两层,栈道是建在上层的。


9:53,此时已走上九螺栈道,回望两侧的“屏风岩”和小若岩,中间的“卧虎峰”下面居然又出现了一只老虎,与上方的卧虎虎头相反。。


九螺栈道和小若岩栈道隔谷平行。


俯看山谷。


9:59,回望九螺栈道,此时小若岩像一个圆桶。


斜着来一张。


继续沿栈道前行,阳光在左前方,所以看山下就是逆光了。


10:02,回望小若岩。不知道右边那个山头叫什么名字,楠溪隧道就是在它下面穿过去的。


10:03,望见前面下山的步道了。


最后一次回望栈道。


       10:06分,走出另一侧的铁门(如果这一侧被锁住的话,我就比较惨了)——其实途中还经过了两道铁门,都是敞开着的。


       走出铁门后是个平台,也是个三岔路口,左边下去就是去埭头村的路,往前还有一条路——我想着是不是就从这边可以去崖下库了呢,于是走下去看看。
       崖下库确实就在那边,但是可望而不可及。走到头发现台阶路又往上了——原来是“屏风岩”上来后通往“守山义鹰”的路就是连到这边的。我当然不会再上去,于是原路返回。
       现在看看六只脚的足迹图,发现确实有野路前往崖下库,只不过我一个人不敢冒险罢了,万一迷路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注:金华蜂友explorer曾于2016年12月初穿越小若岩和崖下库,有兴趣的朋友可参考他的游记:@http://www.mafengwo.cn/i/6596309.html】


10:12,铜鼓岩(中)和旗杆岩(右)。


10:18,返回平台,走台阶下行去埭头村。


10:21,回望东螺顶全貌。


10:24,在更下方回望,移步换形了。


10:25,前方有几个工人正在建造亭子。


10:28,在亭子下方回望东螺顶。


10:29,西螺顶露头了。


远眺崖下库方向,右边顶平的山体我称之为“莲花嶂”。


10:33,仰望东西螺顶。


        选择这个时节出游,本是想赏秋色的,但无论是中雁荡山还是小若岩,变红变黄的树都太少,也就这样的枫香可以看看了。


10:42,看见一个观景平台,通过去的路和游道边的长亭还在整修中。


10:43,在观景台望东西螺顶及“莲花嶂”。


远眺崖下库方向,可以看到景区里面的栈道、吊桥和亭子。


截图放大看看。


10:45,经过长亭后回望东西螺顶。此后风景比较一般,就不多上图了。


11:10,望见山下的村庄,不知是埭头村还是李大屋村。


       埭头古村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位于永嘉县大若岩镇,为陈姓聚居之地。该村始建于明朝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年),先祖陈守初从附近的珠岸村迁居来此,此后子嗣繁衍,绵延不绝,历时19世,迄今已逾500余年。
        这里山环水绕,田地肥美,环境清幽,风光旖旎。村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以陈氏大宗到卧龙岗为中心区,分布着陈氏宗祠、积翠祠、墨沼池、墨沼生香、裕后祠、屈庐等古建筑。尤以华祝祠(亦称鲁班祠)与松风水月最为著名。在这里可看到士习民风、耕读传家的深邃文化底蕴。
       古村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巨大的古樟树,别致的水井,优雅的竹林,让人流连忘返。
【旅游信息】
       1.古村门票10元,但村道四通八达,若不从大樟树处进入,无需购票。村内各景点亦不用检票。
       2.古村内有农家乐可供餐饮,但住宿只有古村外“楠风楼”一家,这一点与岩头那边的差距较大。
       3.古村不大,通常游览30~40分钟即可转遍。除非是对古村落特别爱好,否则不建议专程来此参观,可在游览崖下库、石门台等景区时顺路看看。

写有“埭川”字样的门楼。


       村口古樟(下图为从崖下库出来后所拍),已有200年树龄。据说上个世纪50年代,温州造船厂为解放台湾打造战舰,以600元强购此木。不料一夜之间竟叶黄枯萎,遍生黑虫,又有玄鸟集于枝桠悲鸣。众村民认为伐木乃破坏风水之举,于是决定退款留树。过后此树重又焕发生机,也算是奇迹了。


启秀祠,修缮中,不得入。


民居门楼,应是民国时期所建。


又一栋民居门楼。


陈氏大宗祠。


祠内古戏台,名“可以观”。




墨沼池——这水质真是令人不忍卒看。


老房子,居然称“园内禁止拍照”。


清代的墨沼生香民居,不能入。


环境倒是清幽,外面有照壁和竹丛。


古村内有不少游客闲逛。


松风水月宅,很有书卷气的名字。


可从旁侧进入。


里面村民正在晾晒粉丝。


其他民居。


华祝祠(鲁班祠),也就门楼好看,里面厅堂是重建的。



破烂不堪的民居,D级危房。


街巷和水渠。


裕后祠。门楼雕刻真是精美


卧龙岗。


此处有两棵700多年的古樟。




还有卧龙井,古樟之根就这样跨于井上。


        敬请期待下篇崖下库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