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河南行路线图
在商丘站斜对面的客运站搭乘早8:30乘商丘—永城班车31元/人,行车时间2.5小时,在芒砀山路口下车,转乘老永城—芒砀山—永城高铁班车10元/人去芒砀山,行车时间40分钟。这个行程是按照网上攻略走的,理论上来回需耗时7小时。这是当时高铁没有开通情况下的攻略。现在从商丘—芒砀山最方便快捷就是乘高铁。在芒砀山游览时工作人员推荐回商丘乘高铁,因而选择了乘高铁。在芒砀山乘过路班车5元/人到永城高铁站,乘高铁41元/人回到商丘。特别提醒:永城高铁站有专线旅游班车去芒砀山景区。
景区门票分通票和景点单独买票两种,通票包含芒砀山汉文化景区目前对外开放的全部6处景点。
老永城—芒砀山—-永城高铁站班车不经过游客中心(即王陵景区正门),只能在一个路口下车再步行15分钟从一个旁门进入王陵景区。乘车时,班车司机会告诉你到哪里下车。再说明一下,这个班车到永城高铁站不进站,下车要步行10分钟才能到高铁站,为什么不进站?不了解。在高铁站出站口看到景区专线车,揣测是否有利益划分原因。
芒砀山是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之地,也被汉朝皇族认为是风水宝地。汉梁王墓群,又叫芒砀山汉墓群,位于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是汉朝梁国刘武及其家族的墓葬群,共包括13座墓葬,总占地面积约550万平方米。斩山作廓,穿石为藏,结构复杂,气势恢宏,宛如庞大的地下宫殿,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墓群分布在除芒砀山主峰之外的各个山峰上,主要的陵墓有梁孝王陵、王后陵、梁共王陵、僖山汉画像石墓等。其中梁共王陵中出土的“四神云气图”被中外专家、学者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 ,王后陵以其庞大的规模及非凡的价值,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
汉梁王墓群历史上多次被盗,史籍记载最早的盗墓者是曹操,东汉末年,曹操设“摸金校尉”及“发丘将军”,“操别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天子闻之哀泣”,“运七十二船”, 养兵三年。内部劫掠一空后,梁孝王陵一直裸露任人出入,当地群众称为梁王洞。
梁孝王王后陵位于芒砀山之保安山北峰,坐西面东,南距梁孝王陵约200米,1991年发现,1992年—1994年进行考古发掘。
所有陵墓墓门均开凿在距山顶10余米处,其上都有高大封土,厚5-10米,面积5000-6000平方米。堆土夯筑,封土多覆盖整个山顶至半山腰处,封土表面均平坦,南高北低,南北两墓并列,南墓居山体主要位置,为王陵,北为王后陵,墓道大多为朝东略偏南方向。
该地宫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崖洞墓,大于北京十三陵两倍之多,被专家赞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王后陵有东西两个墓门,地宫穿透整个山体,地宫内共有三段甬道、两个主室、前庭、车马室、甬道、东宫、西宫、棺床室、回廊、贮冰室、浴室、厕所、排水系统组成,共有三十四个贮藏室,全长210米,最宽处72.6米,室内最高处4.4米,最高落差17米,总面积1600多平方米,容积6500立方米。
车马室,
主室
该室位于东宫东北角,推测为庖厨。
汉代崇尚厚葬,故各种生前所用物品都成为陪葬品。生活器具室。
该室内壁遍施“朱砂”,是主人身份高贵的标志之一。礼品贮藏室。
乐器贮藏室。
梁孝王王后墓室
王后很讲究生活质量,陵墓中设置有沐浴室。
这就是考古界津津乐道的“中国最早的坐便式厕所”。凉冰冰的不舒服呀,实际使用时是不是要铺上棉垫。
在南回廊的东段南侧有一仿楼阁式侧室,被称为储冰室,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冰箱”。
相思道。在梁孝王陵和王后陵之间有一条地下通道,名曰“相思道”,全长53米的“相思道”,把王后墓和孝王陵连在一起,是汉朝“事死如事生”的反映。
回廊是仿照墓主人生前所居宫室布局建造的。在西汉初期以当时的技术物质条件,开凿回廊是个大工程。
王后陵的地宫内三段甬道中的封石有三千余块,有的封石重达1.8吨,当地人称,这些巨形塞石,与芒砀山的石质不同,有人认为是从泰山运抵这里的,在当时的开采和运输条件下,上万块封石如何运到芒砀山的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梁孝王陵前曾建有规模宏大的寝园,按汉代墓制只能皇帝才有。梁孝王刘武为平“七国之乱”立下首功。梁孝王寝园遗址位于梁孝王墓和后墓之间的台地上,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6600平方米。主要建筑都集中在四面围成的寝园墙内。根据寝园东门石墙上干支刻字,推测其始建年代为公元前150年。
梁孝王陵芒砀山的保安山南麓,是西汉梁国梁孝王刘武之墓,北峰为刘武夫人李王后陵,属于夫妻“同坟异穴”合葬地下宫殿。自梁孝王始其子孙八代均把长眠之地选在芒砀山,芒砀山现已发现西汉梁国王室地宫22座。
梁孝王陵规制与王后陵大同小异,但是从规模上比较感觉逊于王后陵。
在墓道口出土唐代“开元通宝”、东汉五铢钱等,说明该墓从东汉以后遭多次被盗。西汉的墓出现东汉的钱币,盗贼别处盗来的钱币遗落在这里了。
比王后陵多个兵库
泥俑是后来做的吧。
成千上万的人来到陵中最隐秘的地方,惊扰了这里的宁静,梁孝王没有想到吧。贮
还是庖厨、沐浴室,没有发现坐便器。
回廊宽度感觉比王后陵略窄一些。
墓道上方的条石。
芒山寺在汉代该寺院为梁孝王祠,后称为碧霞元君祠、泰山禅院、泰山奶奶庙。1966-1976年时被拆除, 1992年台湾中道学苑主持真华长老捐资为家乡重建该寺院,更名为“芒山寺”。
芒山古庙会起始于唐而兴于宋,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庙会一年两次,分别在农历三月二十日和十月初五开始,会期10天左右。古代庙会以敬神上香、求子祈福为主要活动。文化旅游活动包括各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土特产品、民间特色小吃、民间绝活等古汉文化性质的娱乐活动,庙会期间推出各种汉文化礼仪展演活动。
保安山最精致的墓是梁共王陵,于1986年发现,1987年发掘,1991年发掘竣工,被评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属于大型崖洞墓,它座东面西,系人工在坚硬的岩石中开凿而成,整个地宫由墓道、甬道、主室、耳室、巷道及排水系统组成,长约70余米,总面积383平方米。
虽然这座地宫遭多次盗掘,但在墓道塞石的下边还侥幸保存下来钱窖一座,出土汉代“半两”铜钱225万枚,重5.5吨。出土鎏金车马饰物一万余件,骑兵俑和待女俑40多件,这些,为汉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经专家考证,该陵的主人为梁孝王刘武的长子梁共王刘买,距今已2100多年。刘买是梁孝王刘武的大儿子,继位为梁王,史称梁共王。
该地宫出土了一件轰动全国考古、美术等学术界的国宝级文物——四神云气图彩绘壁画。壁画以青龙、白虎、朱雀为主题图案,配以缭绕的云气和绶带穿壁加以装饰,历经二千多年仍色彩艳丽。(复制品)
武库
巷道。石板下有槽排除渗水。
标配石制座便器
墓道
王陵景区大门。
王陵景区大门有交通车去其它景区。交通车票分2种,门票套票交通车票15元/人,可以去套票包括的6个景点,实际上时间不允许逛完6个景点,我准备只去大汉雄风景区和地质博物馆。交通车是中巴车,有司机和售票员,送到大汉雄风景区后给你留下电话,待你游览完后再给司机打电话,司机开车过来再送你去地质博物馆。中巴车成了专车,不计成本呀。哈哈。
芒砀山是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之地,隐王陈胜埋骨之地;孔夫子曾在此避雨讲学,并留下夫子崖、夫子山等景观;汉梁王墓群遍布于此处。
大汉雄风坐落于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主峰,是为纪念刘邦在芒砀山斩蛇起义创建四百年大汉王朝而建。
从景区大门到主峰可以步行或者乘电瓶车,电瓶车10元/人单程。因为是上山,推荐电瓶车上,步行下,节约时间,节省体力。
刘邦塑像高29.9米,底座高11米,总高度40.9米,是亚洲最大的历史人物雕像,外为塑铜焊接,内是钢架结构,内有四层旋转楼梯,两个观光平台。游客可乘电梯上至位于塑像肩部的观光平台上。去时没有见到电梯开放。刘邦左腿呈黄色,不知道是因为油漆脱落还是什么原因。
芒砀山周围方圆80里风景将尽收眼底。天气原因看的不是很真切。
景区内还有刘邦文化纪念园、张飞寨、高祖庙、汉代礼仪建筑基址等景点。时间关系只是看了“密云洞”。
传说刘邦逃避官兵追捕藏匿于此,吕氏来送饭。刘邦问你怎么知道我藏身之处,吕氏回答见洞上有紫气笼罩。哈哈,又是套路。
下山后打电话给交通车司机,一会儿功夫中巴车就来了,乘“专车”去芒砀山地质公园 ,也就是芒砀山地质博物馆。
芒砀山附近蕴藏着多种矿产资源,探明有白云岩矿、大理石、花岗岩、高岭土、石英岩、磁铁矿17种之多,且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其中以煤的储量最大,这里优质煤储存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精查储量32.43亿吨,另有远景储量约20亿吨,年开采能力超过2000万吨,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
作为河南省地质旅游示范基地、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近年来,芒砀山地质公园充分利用独特的资源价值优势,凭借“旅游+研学”模式,大力发展研学游活动。
各种奇石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硅化木
游记也看累了,请诸位吃一顿,入席吧。
别客气,菜肴很丰盛。
上菜
饭后水果
博物馆内有个3D影厅,管理员说3人以上才可以放,3人以下要收费10元/1人。收费也要看。管理员见我态度坚决,又说不收费了,免费看。电影是个灾难片,山崩地裂,高楼大厦倒塌,海啸肆虐。怎么座椅只能前后、左右倾斜,没有雨水扑面呀?哈哈。在三峡博物馆看3D片,影片中天上下雨,脸上也感觉到水滴,水里有蛇游动,屁股底下也觉得有东西蠕动。
地质博物馆所在地是个矿山旧址。
十多年前这里曾是一座水泥厂,山下那些深坑就是它的杰作。封山后水泥厂关闭,留下那些圆柱体的立窑成为遗址公园的一处景观。
生命门
昔日的不毛之地、荒废深坑变成了休闲公园。
在地质博物馆门口乘过路班车5元/1人去永城高铁站,买了16:29的到商丘火车票,41元/人。如果早上从商丘高铁过来,还可以再多去几个景点。半个多小时后到达商丘火车站,次日回京,结束了2017河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