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古称彭城、涿鹿,是黄帝初都,彭祖故国,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有6000年的文明史和4000多年的建城史。苏、鲁、豫、皖四省在此交界,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黄河古道横贯市区,京沪、陇海两大铁路交汇于此。交通方便,襟山带水,形胜险固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秦末农民战争和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公元前206年,项羽自咸阳东还,自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徐州)。
LZ在徐州出差,利用一个周末去了户部山古建筑群和云龙湖风景区。全程手机拍摄。
户部山位于徐州老城南门外,原名南山,是徐州城外最近的制高点,是控制徐州城的要地。早在秦汉之交,西楚霸王项羽就在此山上筑台演兵、秋风戏马,南北朝时期刘裕北伐至彭城,登南山而北望中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宜时也曾据以窥彭城。
历史上徐州有黄河水患,一些官绅富贾不惜重金在户部山周围择地建宅,中等富户也争相效仿从。从明末至民国初年的几百年间,户部山周围高宅大院密布,民居鳞次栉比。其中既有甲第官宦之家,也行富商之宅、书香门第。这些古建筑依山就势,参差错落,构思巧妙,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是苏北乃至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少有的一处古民居建筑群。
户部山古民居、戏马台等名胜古迹,在解放路转项王路就到了。
转项王路
顺着项王路上坡,就看到了户部山古建筑群
古民居是户部山古建筑群的一部分,先看下户部山古民居导览图
LZ沿项王路继续走了一段,前方有崔氏翰林大院
李家大楼就在路侧
李家大楼
李华故宅,中西合璧式建筑,由廊院和主楼组成。拱券门廊,有山花、仿罗马式双柱。
沿路的古建
沿路的古建
沿路的古建
沿路的古建
崔氏翰林大院
清道光年间翰林崔焘的私宅(崔家大院),气派的翰林大院,门前有二根旗杆。
正门左右分别是左掖门和右掖门。
崔氏翰林大院
崔家世代书香,诗礼人家,清道光年间崔焘以廪生举孝廉方正,后中举人,道光九年(1829年),中进士,人翰林院,被钦点为庶吉士。历任河南通许县知县、裕州知州、安徽怀庆知府等职。
崔家大院依山而筑、是崔焘奉旨于道光年间在旧居上扩建的,分上院和下院,居高者为上院。建筑中的砖雕、木雕、石雕也极具艺术价值。历经崔氏200多年的经营。形成东西长约112米。南北宽约44米,占地约4928平方米的建筑群,是徐州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处清代建筑群。
崔氏翰林大院
崔氏翰林大院
崔氏翰林大院门前的照壁
左边(北侧)是崔家大院
回头去戏马台
左边(北侧)是崔家大院,右边是李蟠状元府
清康熙年间徐州状元李蟠府邸。
李蟠状元府也是徐州历史上惟一的一个状元府邸,与崔氏大院隔崔氏巷南北相对。其府邸占地 4000平方米,原有房屋100余间。大门口原有两根旗杆和两个圆形石鼓,大门楼上迎面立着“状元及第”匾额。若干院落次第相连,客厅、厢房、藏书楼、花园等设施一应俱全。历经几百年的变迁,遭受到一定的破坏、但骨架保存完好,格局清晰。
戏马台
戏马台,在户部山山顶。
戏马台,门票30元。此前有联票50元(含古民居25元),但现在不卖了。
戏马台导览图
门票上的戏马台导览图
位于户部山上的戏马台则是一处令人侧目的名胜古迹。
闲暇之时,项羽常在内户部山上观赏士卒赛马。据清乾隆府志载:“楚项羽因山为台,以观戏马,
故名。” 现在,山上仍有项羽的石系马桩和明朝年间刻立的“ 戏马台” 碑。
西侧是“秋风戏马院”
戏马堂
户部山当年的景象
配殿:鸿门宴
鸿门宴,项庄舞剑
西风戏马院的碑文
出西风戏马院往北,经碑廊
这边有:马槽、拴马柱
继续前行,进入雄风殿
项王雕塑
项王,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的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配殿:巨鹿大战
秦末,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风云阁
戏马台碑文
风云阁
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余家大院、翟家大院、郑家大院、刘家大院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权谨牌坊五个明清时期古院落组成,占地9000余平方米,共有房屋260余间。
由此进入,门票25元。
古民居景点分布图
刘家大院
刘家大院的祖上可以追溯到西汉楚王刘交的后裔刘向。
汉高祖六年(前201),刘邦封异母弟刘交于楚国,都彭城。刘交好儒、多才艺。他治理下的楚国成为儒学研究最活跃的地区,对后世影响深远。刘向是刘交的四世孙,在两汉文化史上,是与司马迁学术地位相比肩的大儒,留下“校书天禄阁,夜燃青藜杖。”的佳话。
刘向逝后,后人为其于徐州城外修建了墓与祠,有一支后代专守祠堂,代代相传,直到明末清初的第六十代,才因生活所迫,转到城里户部山北麓的马市街谋生。初以织布卖布维持生计,后又开了酒店、杂货行和古董铺。
1924年,刘家买下了户部山北麓的这片房产,占地近10亩,并排三进院落,从东到西围绕戏马台,另有一处面积颇大的后花园。这组院落的建造历史已近两个世纪了,除后花园改造成戏马台景区的一部分外,其它三处院落还大体保持着旧时的格局。
刘家大院
刘家大院
户部山民居的建筑风格,既有北方四合院的规整划一,又有南方民居的曲折秀美。
墙体多用青石与青砖,梁架用材硕大,雕梁面栋,琢刻精细。并有“里生外熟”及“鸳鸯楼”等独特的建筑方式。所谓“里生外熟”是指垒砌的墙体分为两层,外层为砖砌的清水墙,内层为土坯,这种建造方式既降低了造价,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使房间内冬暖夏凉。鸳鸯楼的建筑形式仅国内仅有,由于户部山古民居多依山而建,可谓地无三尺平,为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减少工程量,在落差较大的地方,建造了这种独持的鸳鸯楼。这种楼分为二层,上下叠压,底层墙体部分利用了原有山体,楼内天梯,楼上楼下的门朝向相反,反映了徐州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聪明才智,是徐州人在建筑史上的一个创造。
刘家大院
刘家大院
各院落串联在一起。
顺着指路牌,由此进入郑家大院
郑家大院
郑家原居河南,北宋末年迁居苏州洞庭东山,明末迁宿迁,清初因战乱徙居徐州,始祖为郑茂芳,初居南关下街,辛勤劳作,乐善好施,人称“郑善人”。
郑家后人将施财积德、勤俭持家的家风世代相传。享誉徐州的郑福隆酱园店,为郑氏家族积累了财富,至清代同治年间第七代传人郑孝理时,已经颇有实力了。同治年间迁居户部山,先在山北买下了一座旧院,后又置地建了北院。两院相连,形成四进次第的院落体系。自此世代繁衍,成为彭门大户。
郑家为书香门第,耕读传家,家藏历代名家书画、碑帖、石刻、古玩等,滋养了郑家几代人,郑家子弟多笃学励行,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培育了几代英才。郑家大院位列户部山八大院之中,是名噪州府的名门望族。
郑家大院
郑家大院
郑家大院
郑家大院
郑家大院
郑家大院
郑家大院,餐厅里摆放着八仙桌
郑家大院
郑家大院,高处的是戏马台的一个亭子
翟家大院
翟家祖籍山西,原为晋商,明末迁来徐州。兄弟六人一开始经营些小买卖,后经营杂品,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到清中期成为徐州城内有名的富户,家道中兴加之机缘巧合,翟家在户部山购买了一座大院,逐渐改造形成了大小四进院落。
翟家大院建于南侧余家大院和北侧郑家大院之间的狭长地带,地块更加不规整,布局更加灵活多变。大门东向,几进院落迂回曲折、有房屋 40余间。
一进大客厅对面的鸳鸯楼,是徐州民居中最有特色的建筑。宅后第四进是一座花园,既是翟家大院的后花园,又与余家大院后宅相连,且与郑家大院相通,引来了不可多得的自然风光。
高台有亭,地处东南高地,背风向阳,视野开阔,极目南望,云龙山色尽收眼底,遂为民国时代徐州文人雅士集聚畅谈,吟诗作赋之所。1923年夏,张伯英自北京返乡,即住此园,并题亭名曰:“伴云”,意即亭高天近,云来常伴。
翟氏秉承晋商亦儒亦贾,诚信义利的价值观,以经商起家,亦以读书立身,多位翟氏子弟考为秀才,一时济身户部山八大家的行列。
翟家大院
翟家大院
翟家大院
翟家大院
翟家大院
翟家大院
余家大院
清雍正年间,安徽歙县有余姓茶商来往于江浙之间,后来到徐州开设茶行,日积月累,经营渐盛。至乾隆初年,已于城内北关一带择房定居。
乾隆三十年(1765),余家购得户部山一处三进四合院,这就是中院,相传它的前身就是明代户部分司署旧址。又经同治至光绪年间的三次扩建,一座三路三进、院院相通、规模庞大的建筑群落矗立在户部山上。余家大院的兴建倾注了余家四代人的心血,兴建过程长达百余年。
余氏家族秉承了徽商“贾而好儒”的传统,以经商致富,以医术治人,以诗书传家。子孙中多人放弃仕途,静心学医,曾开“积善堂”药店。此后余家以“积善堂”作为堂号,历代子弟读书明理,惠行仁术,在乡邻中颇有佳名。
余家后人经年不变地贴着同一幅春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既是对自己家族的精当评价,也阐释了中国知识分子“不为良相,必为良医。”的济世情怀。
余家大院
余家大院
余家大院
余家大院
当年的戏台
出口,在东面的状元街上
临近户部山古建筑群,有户部山文化市场
这是一个代表徐州古玩、玉器、字画收藏与交易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文化市场,古玩摊位
文化市场,古玩摊位
文化市场,古玩摊位
文化市场,古玩摊位
云龙湖风景区
免门票的国家5A级景区,位于徐州市区南部,是以云龙山水自然景观为特色,以两汉文化、名士文化、宗教文化、军事文化为主要内容,具有科普、观光、游览、休闲、生态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44.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44.2平方公里,控制范围总面积88.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15.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6.5平方公里。
音乐厅
位于云龙湖北岸外形以徐州市花紫薇为创作原型徐州音乐厅,建筑整体宛若在水中盛开的花朵。徐州音乐厅建筑面积1053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986名。
云龙湖,雕塑
水族展览馆
位于云龙湖湖心岛上,水族馆分为近海奇观区、互动的多媒体区、淡水生态区、热带雨林区、神秘文化区、珍稀鱼类区、海底隧道区、4D动感影院八个主题区。
门票60元。
云龙湖边的公共饮水装置,点赞
估计这个是完好的,旁边也没有别的小卖部
景观不错
景观不错
前面是天师岭,珠山风景区
珠山景区以天师广场为核心,以道家思想中的“返璞归真、天人合一”为文化内容,空间序列层次丰富,结合了道教“一元初始、太极两仪、三才相和、四象环绕、五行相生、六合寰宇、七日来复、八卦演易、九宫合中、一元复始”的文化概念。
天师塑像
天师,张道陵。相传张道陵除魔祛病,救民于水火,百姓都跑来追随他,张道陵就把他们组织起来,并且订律令、分配职务,教给他们道理,劝他们努力行善,就这样慢慢成立了道教团体,而张道陵本人也就名副其实地成了道教的祖师。
回望云龙湖
云龙湖
环湖健身步道,地面标识着徒步的距离
“三故胜境” 牌坊
这是通向湖中的小岛荷风岛的入口。
彭祖故国、项羽故都、刘邦故里被后人们称为“三故胜境”。
南湖水街,美食休闲一条街
沿途的指路牌
徐州东站,高铁站
LZ的有关古镇、老街的其他篇章,请访问:
@上海游记之古镇篇 --- 朱家角古镇
@上海游记之古镇篇 --- 枫泾古镇
@上海游记之古镇篇 --- 新场古镇
@南翔古镇,七月看荷花---上海游记之古镇南翔
@上海游记之古镇篇 --- 七宝古镇
@上海游记之古镇篇 --- 金泽古镇
@上海游记之古镇篇 --- 练塘古镇
@上海游记之古镇篇 --- 泗泾古镇
@召稼楼古镇 -- 上海农耕文化的发源地
@松江寻根 -- 方塔、醉白池、泰晤士小镇和老街
@州桥老街 -- 嘉定孔庙看祭孔大典
@厚德金山,礼尚之滨 --- 金山嘴渔村雨中游
@漫步魔都,探寻海派文化的历史
@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 扬州三日游
@山色溪光,访无锡惠山古镇
@驿江南,回荡口 --- 荡口古镇,这里是“歌唱祖国” 歌声飘扬的地方
@周庄 -- 中国第一水乡,全球最美小镇
@吴韵汉风 --- 水乡甪直古镇一日游
@邂逅木渎 -- 苏州天平山红枫之旅
@西津古渡 -- 闲来镇江半日游
@千灯古镇 -- 足踩青石板,头顶一线天
@锦溪古镇 -- 中国博物馆之乡
@沙溪古镇(太仓) -- 东南十八镇,沙溪第一镇
@太仓浏河古镇 --- 江尾海头第一镇
@吴头越尾 -- 访苏州吴江之“震泽古镇”
@恬静怡然 -- 恬庄古街“寻Man”生活
@西楚霸王故里 -- 徐州访户部山古民居和戏马台
@苏北行 -- 淮安篇之河下古镇
@南京周边 -- 高淳老街和漆桥古村落
@记忆西塘 --- 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嘉兴 --- 南湖和月河古街一日游
@行走绍兴,倾听历史文化的诉说
@前童古镇 – 八卦水系环绕的古镇
@廿八都古镇 -- 江南古镇,寻梦之都
@塘栖古镇 -- 寻找过年的味道
@南浔古镇 -- 小桥流水、大宅园林、中西合璧
@楠溪江畔古村落 -- 丽水古街、林坑古村、芙蓉古村
@荻港古村 -- 曾经开发却依然原生态的乡村
@崇仁古镇 --- 深藏在绍兴嵊州的千年古镇
@沿浙江最美公路,从四明湖到四明山 -- 访丹山赤水古镇、梁弄古镇
@烟雨凤凰 -- 湘西纪行之凤凰古城篇
@岁月留痕 -- 湘西纪行之洪江古商城篇
@永远的米豆腐 -- 湘西纪行之芙蓉镇篇
@滇楚锁钥,太极古镇 -- 湘西纪行之顺道镇远古镇篇
@画里乡村 --- 古镇宏村2018新春游
@西递古镇 -- 中国最值得老外去的50个地方之一
@梦里徽州 --- 徽州古城2018新春游
@呈坎古镇 -- 风水无坎,徽州古镇
@三河古镇五一游
@游古城墙,访寿县
@运河通盛世,似是旧梦来 -- 淮北市隋唐运河古镇
@美丽海滨和兴城古城 --- 东北纪行之葫芦岛篇
@泉州、崇武古城攻略 -- 探访历史文化名城
@云水谣 -- 探访漳州千年古道古榕树,还有古镇古民居
@山西行 -- 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碛口古镇
@山西行 -- 平遥古城、祁县古城和王家大院
@沙湾古镇 -- 雨中行
@广东第一村 --- 岭南民居之大旗头古村
@广东最美古村 --- 岭南民居之长岐古村
@广东新兴城市圈中的古村落 -- 东莞南社明清建筑群
@广东开平 --- 赤坎古镇、自力村碉楼一日游
@黄姚古镇 -- 群山环抱、绿水绕行
@海口骑楼老街 --- 海口城市的发源地
@丽江古城 -- 印象游
@大理古城 -- 访段王爷的故乡
@和顺古镇 -- 云南边陲的清明上河图
@束河古镇 -- 跟着马帮走茶马古道
@马六甲 -- 海峡珍珠、曾经辉煌且依旧繁华
@会安古城 -- 位于越南的中国风情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