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雅砻江旁隐世村庄——猛董

作者:行囊鼓鼓 显示图片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一个藏在深山之中,几乎与世隔绝的人间秘境。

三天两夜较为强度的翻山越岭,虽只能一步步艰难靠近,虽完全没有手机信号,虽躲不开超级毒虫的叮咬......

但,当穿越最原始的森林,高瞻连绵群山之巅,目睹幽幽@长海  ,万年积雪麦地@贡嘎  ,踏上山脊那开满鲜花的坝子……

就会知道什么叫无惧,什么叫无悔

 

猛董——这个名字,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行程(从@四川  @九龙  县开始起算):

D1:@九龙  县——三岩龙乡

D2:三岩龙——@长海  子(麦地@贡嘎  )

D3:@长海  子——猛董——三垭宫

D4:三垭宫——三岩龙乡——@九龙  县






目的地是三岩龙乡的猛董村。

源于看到驴友阿明发来的照片,看到了麦地@贡嘎  山,听他说起@长海  子,惊叹不已。于是,专属于高原湖泊的蓝静@和美  ,撞击起我对高原的无限怀念与向往。

约了一个伴上猛董。

 

D1:@九龙  县——三岩龙乡

 
@九龙  县城到三岩龙乡没有班车,只有在@九龙  县城口(县城广场对面)找车。

一经问询,当天正好有一辆大货车要到三岩龙乡。

同车的当地人很友好,让出位置,主动爬上车斗堆得高高的货物之上

我们连连感谢,把重重的背包扔上车,坐进了车厢,

嘿嘿,出发!









前往三岩龙的路,路况奇差

一开始就有好长一段几乎是在山崖边上的@盘山  土路

或许是几天下雨的缘故,道路破烂、泥泞、崎岖得难以想象。

有些地方需要过沟涉水,有些地方有明显的塌方,有些路宽勉强得很地能过四个车轮,而身旁就是悬崖,这与著名的险要之地“通麦”相比,过犹不及。

司机过得小心翼翼,而每每车过危险路段,我的心就悬到了喉咙边。

 

(以下两张照片算是比较好的路面情况了,因为已经出发了近两个小时,开始奇差的路段,几乎无法拍照)









经过一阵的山路爬升,来到一个不知名的开阔坝子,

那里开满了紫色的杜鹃,遍地的,一丛丛,一束束

一泓高原海子就隐藏在高山下,偎依在花海中

我惊叹,我爱的高原海子身影!












无法下车,司机正开始加大油门

哦,也是,难得一处平坦地

车轮继续往前滚动,景物在往后移

高原的风寒冷地吹,使劲地吹,湖面扬起褶皱

我的目光被拉下一串长长的色彩,留在了那里

 

再回头,眼前的已经换作高高的大山









车在幽幽山谷中行走,心情出奇的美好

春天,杜鹃花的身影,还有葱郁高大的松杉树林

一横一竖,和谐美妙的画面






小溪水,欢快地,从山谷中流过

我听见小溪的声音,啦啦啦,唱着什么歌?









还有黄色的小花,格桑花啊,遍地都是









山谷中,偶尔出现了坝子

有坝子就有牧场,有牧场就有牛羊









有藏民有“唱歌”的需求,车子终于停下来了

还好,这里风景独好









有一棵树,像在笑着跟我道“OK”!

绿油油的春天啊,乐悠悠的我






车子继续往前,在河床边上走

河床的水不多,露出了大小不一的碎石

由于落差的原因,虽然这段路路况也不好,但已经没有什么危险感了






走到这里,其实距离三岩龙乡就不远了。

 

县城距离三岩龙乡79公里,车行4个多小时。

时而提心吊胆,时而忘乎所以地经受几个小时颠簸

近正午时分终于到达三岩龙乡。

 

根据司机指示,靠右的一个院子里就是乡党委、乡政府办公地方。

乡党委、乡政府办公地就挨着一个学校,学校操场上正有学生着排队

三岩龙乡不大,学生却似乎出奇的多,现估计是要放学了。









政府办公地不大,就两排平房加一个小院子

一排平房是住人的,另一排平房是办公室,简单简陋,但也整洁

小院子里有个作卫星接收的小“锅盖”,似乎已经年时,显得破旧

乡几套班子全在这里挂牌了









当天,碰巧,乡党委书记在。

书记姓马,是个年约三十多的年轻人,知道我们这次到来旅游并做些资料收集,显得特别高兴和热情,招呼我们到办公室里坐谈,倒@水上  茶,好生客气。

接着,陆续来了几个办公人员,跟我们喝茶、聊天,向我们介绍三岩龙乡的情况。

 

马书记坚持让我们午饭和他们一起吃,连连吩咐厨房杀鸡招待。

盛情难却,加上在小小乡里好像没有发现饭馆之类的地方,我们只能应允。

不多时,一顿有地道风味的午餐就在办公室门前的廊道上摆的小桌子上进行。





菜式不多,一汤四菜,但分量都很大,我认为已经是一级招待了

记忆深刻的那是顿超高质量的本地鸡汤,

鸡肉的那个鲜嫩,鸡汤的那个美味,让人至今常常怀念。

 

饭后,语言能力超弱的我,听着当地带有地方方言的@四川  口音觉得颇吃力,

于是到附近溜达,留下同伴跟书记继续聊。

 

三岩龙乡很小,沙土质的狭窄乡道,两旁居民房子也不多,估计也就40来住户。

















这里完全没有手机信号,其实在来三岩龙乡的路途上就已经没有手机信号了。

乡里仅有卫星电话对外联系,如果卫星信号不好,乡里基本是与世隔绝。

乡以外的地方,断然没有任何通讯信号。

这一点是我进三岩龙前始料不及的。


乡道旁的果树长了果子,有点象沙梨。

【经蜂友们跟帖的指点,原来是核桃树,呵呵。真是学习了,谢谢你们!】






有小朋友在屋门前玩耍着






往南走,有条河在三岩龙乡流过

地势的原因,流水湍急






河上有座简陋小木桥,通往一个水力小磨坊,桥上偶尔上来小狗或牛

岸边的小碎石上开着不知名的植物,盛开着象蝴蝶般的小花











我坐在河边碎石上,静静地,等着夕落。






晚上我们留宿在三岩龙乡唯一一个旅馆“@长海  客栈”





据说客栈是伍须海游客招待站的彭措汪登的老婆的哥哥开的,

完全的木制房屋,住房也就5、6间

洗手间在一楼,就架在那条小河上。

 

傍晚,我们去找主人家聊天,他们就住在客栈一楼,

夫妻俩人很憨厚淳朴,给我们起了暖暖的火炉。

才知道,我们是今年第二批来三岩龙的游客,之前是两个@以色列  游客。

 

入夜,三岩龙的气温很低

对面家的小卖部还有灯光,却没有发现客人





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信号

回到房间,还好,有暖暖的灯光





 

明天,就要正式开始旅程了。

无论如何,我都要习惯性地想象和期盼。 

D2:三岩龙——@长海  子(麦地@贡嘎  )

 

早8时,尼玛次仁已经牵着两匹马在客栈门口等候。

尼玛次仁是我们这一行程的向导。

我正疑惑这向导的来源,同伴说,次仁是猛董村村长,昨天正好有事到乡里,马书记便安排他作为向导带我们去猛董。

原来如此,哈,算不算幸运?

 

同伴挑了匹八岁的白马,我选了一匹四岁的红色小马。

考虑重量分配的问题,同伴骑的白马不用驮东西,小红马则要驮上我和同伴的背包。

 

灿烂的一天,风儿轻轻






出乡往南,走在沿河的公路上。

清晨阳光暖暖的色调,打在高低层叠的山坡上,植物披上了闪光的衣裳











小河就在身边经过,欢快的,象小鸟一样唱着歌






即使是公路,我们仍需要徒步而行

原因路上过往着汽车或是摩托车,马匹容易受到惊吓

安全起见,次仁牵着马,我们尾随。

路上,正好遇到也要回家的人,有一段路将与我们同行。

挺好的,人多,相互照应还能聊聊天,自然热闹些。






不多时,来到第七组(不知道是否白杨坪村)

穿过相对热闹的小村庄,次仁把我们带到一处山脚下

这里是正式出发猛董村的起点。

 

一开始,就必须沿着近乎60度陡峭的山崖边上走,

脚下可行的小路是沙石路,路面不宽,几乎可以称之为马道。









上这样的山路,不用负重,慢慢走着还算惬意,

尽管这样的陡峭一来就是接连的来,加上七拐八拐,毫不保留地

累,是肯定的,但,回望来时的路,总有很兴奋的感觉






我们在一处相对平整的道上稍作歇息

马儿们低头找寻它们的物质享受去,次仁坐在一旁,很关爱地看着它们








登高望远,来时经过的小路小田野,就在眼前






峡谷内,能看见村庄里一座座房屋安详地依傍在弯弯曲曲小河旁

有阳光照耀着,有大山守护着,有河水眷顾着






那处绿油油的田地,棱角分明突兀的大山,完全的大自然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可以抬头望天的地方,尽管身在峡谷中,但丝毫不影响与天地的感应

 

再次确认手机的确完全没有信号,

把手机关上,放在袋子的最深处

习惯性地,烦忧着万一工作上,家里有事找怎么办?

似乎总有放不下的事。

但,人生能有几次这样纯粹的安静?能有什么是我们真正放不下的?

或许,没有;应该,没有;必须,没有

接下的三天里,不得不的现实,让我暂时脱离了俗世中的纷纷扰扰

其实,是一件无法言语的自由和幸福体验,真的!








站在崖边,顾着兴奋的我,一不小心把相机摔到了山半腰

还能找到吗?我伸长了脖子往下瞧,看不到!

忽然一阵愧疚,一阵后悔,一阵可惜,一阵彷徨

没了小数码,单反在这能用吗?

次仁过来了,二话不说沿悬崖峭壁下去

他弯着腰,左手抓住灌木枝,右手往下探,“得多注意安全啊!!!!”

很快的,次仁将相机举了起来,朝着我们微笑,

哇!是我的相机!激动的眼泪差点下来了

次仁安全爬了上来,我接过小数码,感谢不已

 

它已经裂开了一条大缝,外表点点损坏痕迹,试一下,居然还能拍照!阿门!

嗯,还好我的小相机还能拍照,马上、路上都全靠它的小巧灵活简便了

否则,这次旅程断然会少很多值得收藏的珍贵画面

同伴带了单反,却在这几天颠簸行走的过程中能发挥的机会不多。

 

继续登高,喘着粗气,有点感到吃力。









到了山路相对平坦宽阔的地方,终于可以上马。

 

我的小红马喜欢跟在白马的屁股后面转,

且总会不留神地伸头品尝山崖边边上的翠翠绿草,吓得我连连惊叫。

我问次仁,是不是小红马没有吃饱早餐呢,它会不会跑到山下去啊。

次仁笑而不语,只是开始特别关注小红马,把马绳揣得更紧了些。

 

路是碎石路,小红马也许是驮东西太重的缘故,马蹄踩在碎石上偶尔重心不稳,我身子跟着东倒西歪。

同伴说他会骑马,加上小白马的表现的确是比小红马稳定和乖巧些,

次仁就不再牵小白马了,开始专门帮我牵小红马。

不能骑马的时候喘着大气摔着汗水渴望骑马,在马背上时,屁股和背包共处总要技巧才能坐稳,这又多少影响稳定程度,

马背上的爬升,令人提心吊胆,不敢睁眼往山下看。

 

这时,路边出现了令人心跳的红色

是不知道名字的花花,在山坡上,绽放艳丽的色彩

并且不只在一处,山路两边,全是它的美态

太美妙的时光了!












严格坦白来说,三天两夜的行程中,骑马的机会非常少。

沿途的路,可以用弯曲、崎岖、陡峭来形容,能在马背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加上次仁的马匹并非专做营运生意使用,次仁很心疼马匹,

细心发现,他的脸上都隐隐会有种不舍和心疼在,

因此,能上马时我也总不忍心骑马,

尽量自己走,以在马背上更危险为由。

 

小白马走在前面,脖子上的小铃铛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叮铛铛声音,

飘进大山峻岭中,很神仙逍遥的感觉。

一路走走停停,说实在话,在如此陡峭的山上走,哪是一个累字了得,只是,利用停歇间隙,喝着自带的茶水,极目远方,大地是如此的宽广,青山是如此美妙,天空是如此的清澈,总能获得非常愉悦的心情和极品享受感。






大约走了近4个小时,渐渐靠近第一个停歇处——第八组老瓦林。





该是到达了一个相对的坡顶处

这里的路基本是平地,相对好走了,

骑在马背上,我的心情愉悦。






阳光透过树叶,投下斑驳的影子








林子中,有高山杜鹃隐藏在那里,开得正艳





穿出树林,来到开阔的地方

看到了栅栏,估计的确要接近有住人家的地方了












看到了休闲的藏猪也在觅食。






他们说,这是“@牡丹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称为“@牡丹  ”的花卉。








路过@牡丹  ,继续穿过一个小树林,第八组就在眼前了









中午12时半,我们终于到达了第八组老瓦林,午餐将在这里进行。

这是大山上的村庄,估计住了20多户人,石头垒成的房子错落有致而建












屋墙边的上有好几个小孩子在玩,看见我们过来,感到好奇。

这里的小孩子长得都很俊俏,眼睛水灵灵的








次仁把马栓好,带我们前往一户人家里。

踩上木梯到了二楼的屋子,屋子很暗。

一个脸上洋溢着慈祥笑容的阿妈迎了上来,和次仁说着话。

然后阿妈转身点上炉火,开始烧茶水。









刚才在门外玩耍的小女孩进来了,原来是阿妈的小孙女。

她跑到阿妈的身边,拉着阿妈的衣服,

小女孩睁大着眼睛看着我们,羞涩的脸上绽放着笑容。






次仁和同伴坐到了窗边,开始作休整





我提出要上洗手间,阿妈让小女孩带路

小女孩脸上带着羞涩和快乐,蹦蹦跳地跑到了我前面

我跟小女孩说着话,她只是对着我笑,一言不发

 

我被带到了一个像是荒废了的牛棚里

小女孩就坐在门口的一个饮马水槽边上等我。

我清楚意识到,那就是我能去的“洗手间”了。

我低着头进了半掩的木门,里面很黑,只有一扇小窗

小窗外透进的光量很少,我的暗适应很慢,

一脚踩进的,似乎是着铺满地的干草,明显感到一蜂窝的小昆虫起飞

嗡嗡嗡,说不清是蚊子还是苍蝇,让人一阵发毛。






无声地,随着小女孩带着我到处走。

路经一个门口,有一个大蚂蜂窝,还有一头懒睡猪,

回到院子里,一只小牛在休息,一个时刻保持警惕的藏狗。






回到楼阁,茶水烧好了,次仁帮忙拿出了糌粑和奶酪。

糌粑、奶酪和甜茶就是我们的午餐了

糌粑和奶酪需要我们自己来调制,非常非常的原始地道。

次仁吃得津津有味,我只吃了一口奶酪和一碗茶。同伴吃起了压缩饼干












我们也招呼阿妈和小女孩一起来吃

次仁说,她们已经吃过午饭了

阿妈和小女孩就坐在板凳上,就一直微笑着,和我们面对面

 

阿妈用暖暖的双手拥着小女孩,她们幸福快乐地对望着…

就那样对望着,这画面让我久久无法释怀

发自内心的,原始的真诚的感情,终归最能打动人

我,深深地,为这充满了人间最温馨最淳朴的亲情画面感动。






“给你们拍照吧”,我建议

建议一出,次仁、阿妈和小女孩都乐了。

小女孩把嘴凑近阿妈耳边,很羞涩地说了话,

然后阿妈领着小女孩出了门,等再回来时,小女孩已换上了颜色鲜艳的毛衣和裤子。









小女孩依旧很羞涩地扯着阿妈的衣服,笑容更加的灿烂。

我的心底,不由得更加温暖起来

次仁也不知在哪里找出了一顶红色的牛仔帽,换下了他的军绿帽。






美丽纯真的小女孩,我很喜欢她。





 

于是再一通拍照,愉快氛围充满了整个小屋!

次仁向我们提出,能否给爷佬拍几张照片?

我们断然是很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跟着他们到达另一个阁楼去。

 

这个阁楼原来是爷佬的卧室。

屋子靠窗的位置布置得像经堂一样,挂满了布制唐卡和哈达等彩色布条,

那里摆了一个桌子,桌子上放了好些藏文经书,还有转经筒。

这时爷佬已经坐在桌子旁了。

 

次仁和阿妈向他表达了来意,爷佬很高兴,换上了明黄的外衣,

表情很严肃认真地口中念念有词,像吟唱般,还边敲打鼓和铙。

 

这又是一幕让我感动的场面,但我说不出来究竟是怎样的感动,

是因为虔诚?因为专业?

隐隐约约间,内心有些感慨。









在阿妈家呆了2个小时,不用付任何金钱

但我们还是给阿妈塞了30元,阿妈和次仁推搪,显得不好意思

 

问候着,我们才依依不舍离开。

只能离开的,今天的目的地是@长海  子。






出发前,次仁在村口给马儿喝水

小女孩也出来了,跟我们道别









出了老瓦林,路况稍微好些了,

爬的坡不太陡了,沿山崖边走的情况少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坐在马背上。














 

离开村庄,渐行渐远

不可避免地,要再度往上行走

脚下的路也开始收窄、爬升,

还好,还能坐在马背上,次仁拉着缰绳









极目远处的高山大川,呼吸着前所未有的清新空气












杜鹃花突兀地出现,接着一丛丛地展露姿态








继续往前走,跟着次仁

其实,不知方向,我们只需要跟着次仁走

 

这是一段让我非常喜欢和沉醉的路途

原始森林中,有松衫林与松萝林相偎相依,与青冈林不时交替出现,

轻轻的,柔柔的,与,坚韧的,刚强的相互交错

说不出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看似矛盾却和谐的画面,感觉复杂却单纯的地方

我爱!我真的很爱!

 

开始了,遇到的第一片松萝















原始森林中,树干枝丫中,会缠着很漂亮的白色花朵

不知名,但真的很漂亮,开得很完美









穿过树林,视野又开阔起来












天边,开色开始阴暗了

次仁说,到下午这里一般会雨,我们要加快脚步

好,加油!

我们要加快前进的速度








又穿过一片青冈林,青冈长得很好









我不由得停下脚步,让同伴帮我留个影





当再一次经过松杉树林,同样挂满了松萝,

拨开窗帘般的丝丝松萝,如同寻觅仙踪。















眼前的,连同氧气,似是已经沉淀了千年的美酒,就等我们这刻经过

等了我多少年了?我现在正在经过,迟了吗?

大自然的热情,让人沉醉。

 

透过茂密的树林,天色逐渐阴暗,渐渐寒意来袭

天空上堆积了厚厚的云层。次仁说快要下雨了

真的开始有零丁的小雨开始下,我们不由得再加快了脚步。

 

眼看今天的目的地,@长海  子牧场就要到了,可就在最后一个@山口  ,突如其来,倾盆大雨。

进入了地势相对平坦的路面,我们又上了马。

雨势依然未减,劈里啪啦下很很欢。

路面变得相当泥泞,马匹也只能艰难地冒雨继续行走。

大雨中,我们的衣服几乎湿透了。

剩余的只有刺骨的寒冷,真的很寒冷。

 

距离@长海  子边上牧民帐篷估计几百米距离,我的小红马突然失蹄,两条前腿深深地跪倒地上,我顿时失去平衡,踉跄地从马上大步往前冲了好几步,幸好站住了。

那一刻我是狼狈的,衣服鞋子完全湿了,再和上泥泞的泥土,狼狈得有些悲凉。

 

回头看看一路陪伴自己的小红马,

四岁的小红马,被雨打湿的鬃毛失去了光彩,

挂着水珠的眼睫毛下的大大眼睛,透露一种让人怜惜的目光。

“它该也很冷很累吧”,想着这一路的崎岖攀登,想着它一直背着重重行囊,有时还背我这么个超百斤身躯,顿生歉意,深深的。

于是,我决定最后的一段路自己走。

 

大概在傍晚5时终于到达@长海  子草甸,雨跟着也停了。

隐藏在深山中的草甸上开满了黄色的小花,

草甸上分散有三顶大帐篷,估计就是@长海  子牧民家了。

 

次仁带着我们到达一个最靠近@长海  子的帐篷人家,

可,主人家没有回来,帐篷门是关闭的。

次仁说,主人家上山放牧和捡虫草去了。

我们全身都湿透了。我抱着自己几乎冰冻了的身体,抬头看着眼前的雪山,远处那淡淡泛着粼光的@长海  子,居然,没有太激动。

 

约摸等了一个多小时,太阳渐渐消失在山谷里,牧民也陆续回来了。

赶快生了火,我们迫不及待连同湿冷的衣服,还有湿的鞋子一起放在火炉边上,一起烤暖。

由火带来的温暖,从未如此真切和感到重要过。






主人家边给火炉添柴边实地做酥油茶。

喝过主人递过来的酥油茶,身子慢慢回暖,头脑也清醒很多。和主人家聊天。

说是聊天,其实没能聊几句,因为我们和这当地人的语言沟通不了,

就是忙了次仁一人,充当翻译。









次仁似乎和这主人家关系很熟络了,

主人家和我们一起坐在火炉旁,

次仁则变客为主,在替主人家打点晚餐。






次仁在屋子里拿出了一块很大很大的肉(该是腊肉吧),肉上盖了一层白加黑的东西。

只见次仁很熟练地拿来一个盆子,在盆子里倒了一些白色粉状的东西,

再将肉用钢丝擦来擦拭肉表,然后次仁将大块的肉切成片,和葱段来炒。

这一过程让我们目瞪口呆,嘀咕着,刚才那白色粉末该不是洗衣粉吧?











 

晚餐就是这份腊肉和白米饭。

我看着满满的肥肉,一想着刚才的制作过程就不敢吃,

我干嚼着米饭,偷偷看了同伴正大口大口吃呢,相当的佩服。

 

饭后,小坐一回,主人家收拾了一块地方让我们休息。

是的,今晚我们只能打地铺,睡觉的地方就在火炉边上刚才晚饭的地方。

每人只有一张薄薄的席子和薄薄的毛毯。

 

睡觉前,我想看看@长海  子,出了房门

天色已黑,我没有见到@长海  子,只看见月色隐约的麦地@贡嘎  









夜晚,炉火渐渐熄灭。

高原上峡谷里的夜晚是相当相当的寒冷,估计在零度以下,

原本是满心庆幸自己带了睡袋,可是,只能抵御5度的睡袋并如愿没有带给我温暖。

这一晚,与寒冷为友,几乎是冷颤颤地彻夜不眠。

D3:@长海  子——三垭公

 

一早,是藏狗,是鸟叫醒了清晨

主人家给牛挤奶,准备要生火做早饭。

我帮不上忙,于是来到了@长海  子边。















海子边上,笼罩着浓重的水汽

太阳还是懒洋洋的,赶不走围绕在麦地@贡嘎  山上的雾,

清冷的风,轻拂着湖面,似乎看不出一丝丝到来的痕迹

我裹紧了衣服,站在海子边上

若有所望








偶尔,云层开了一条缝,阳光有点迫不及待





湖水还是很平静,很平静,清纯的平静

我呆在一旁,忽然,又无从思想

 

湖边上倒着好一些被砍伐的树木

裸露出鲜艳的树木的肌肤的色彩








木板上,居然有一只很大的蚊子,很大,腿脚很长






静静地站在湖边,同伴在身边走过,回望了我一眼

我只盯住眼前的水面,听到了他的一声咳嗽

我想起了我的伍须海,我的伍须海

如此寒冷的清晨,太阳什么时候出来?我的茶,会有人陪我在湖边喝吗?

 

忽然,发现远处一束光,聚在一个点上








慢慢地,云雾开始散开了,渐渐在散开





整个天地仿佛都活起来了

蓝蓝的光,绿绿的树,青青的水

我有点想喊出声来,内心的惊喜

难道上天能和我心灵感应?眼前这场面就是太像太像伍须海了!

 

 





彻彻底底的像!如梦如幻的情景,曾多少次入到我的梦里来

难道我在幻想?






湖边的清晨,真的很冷,同伴又一声咳嗽

“回去吧,主人家估计等我们早饭了”,同伴提醒着

我的思绪又回来了,回到眼前。

嗯,要回去了。

 

回屋烤火,早餐。














次仁开始打点行装,装上马鞍,绑上行李,准备要出发了。

今天的目的地是到达三垭宫。

而猛董村,就会在中午达到的。






大山里出现了阳光,瞬间,倾斜在草甸上

草甸上的生机,因为@日光  ,因为绿色,因为牛羊猪而显现着

雾散去,麦地@贡嘎  山完全露了出来。

我回头留恋着,内心一股莫名的感伤

“这里,我还会再来吗?”


















回屋收拾,要走了,真的要继续走了






有一段路是重走昨天的回头路,我摔马的地方,已看不到曾经






骑在马上,我沉默无语

大山里,有夏虫在鸣,还有风吹树梢沙沙

山谷里的气息,弥漫着我熟知却又陌生的味道

 

山谷里有小河,流水汩汩

不知从哪里来,要奔向哪








穿过一片原始森林,充斥着远古远古原始味道的森林

仍和@九龙  伍须海边上的那片森林一样

苔藓类植被,完整完全依附在@大树  上,石头上,草地上

鹅黄鹅黄,湿漉漉地,却朝气勃发






一步一步地随着马匹经过,深深呼吸着

我不断地回头,仿佛真的有前世的呼唤,只是我不知道在哪里

或许是我前世,或许我前世曾生活在这里

日出而行,日落而栖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再上了一个山坡

走在山背上,回头看,麦地@贡嘎  在远远那方
@长海  子,就是一泓不起眼的水潭,静静地卧在山的怀抱中

次仁告诉我们,这面山壁有个神奇的图案

和在@猎塔湖  时我找不到山上兔子造型的石头一样,我看不出神奇图案在哪













山坡上开满了密密麻麻的杜鹃灌木林

夏天,高山上是杜鹃的舞台,正在我眼前纷呈

脚下的一条小路依稀可辨,沿路走,起起伏伏












次仁告诉我们,他的爷爷以前就是@洛克  的向导

沿途讲着他从爷爷那里听来的关于@洛克  的故事。

 

同伴在回应着次仁,并继续了解着@洛克  那次被当地人玩笑藏相机后,相当于被勒索的事件

我无暇去听,也无意去听

虽然@洛克  在很多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强大的旅行者

但在我的眼中,他的本质是一个不畏千辛万苦来@中国  窃取珍贵植物物种的盗贼而已

对于N年前的一个盗贼的故事,谈不起正义感强的我谈不起恨,只是我感兴趣不起来

 

眼前,我依旧看着眼前的满山杜鹃

还有,蓝蓝的天,远远的山,真的很美!

















站在高处,我们可以看见要经过的路

我们几乎是行走在山脊上,一个接一个

看见了连绵不断的远山,看见了层层叠叠的植被

就那么的,在山背上,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能看到的远处那处平地,山刃背上的平整草地,就是跑马坪

次仁说,每年,乡里都会在跑马坪上组织一次赛马活动

也是,方圆百里,也就这一处是相对平整开阔的地方了。









最令人感到诧异的是那一排排,穿插在绿林间的白色树干

那样的突兀,铁骨铮铮,锐利,坚硬,不屈

如同是天兵神将看到了美丽人间后,丢盔弃甲,定居在这里





 满眼的灌木杜鹃








这样的场景,听次仁说,是一场山火将树木烧焦后形成的

大概是几十年前的了事了(后来,查询资料,原来那场大火是1985年的)

原生林已经被烧掉,次生林还没有长出来

 

我们开始欢乐于这个草甸上,这里开满了一丛丛黄的,紫的杜鹃

马儿也自由地在草甸上撒野,偶尔小跑一下,估计已代表了属于它们的喜悦






慢慢地轻松边欣赏边下到跑马坪











惊诧着,杜鹃的生长,一垛垛

和着低矮灌木及小草,椭圆形的范围,规整地








躺在草坪上,阳光耀眼也很灼热,但微风吹来,却是惬意的

如果有梦想,我想,如果允许有梦想

就想在这里起个房子,晚上看夜空,白天徜徉@日光  

 

天还是那么的靠近,蓝得那么彻底,那么清澈

仿佛生活即将回归到毫无瑕疵毫无干扰的世界上

心灵也可以恒古久远地自由了

 

已是13时了,次仁说,午餐时间会到猛董村了

猛董!此行的目的地,期待着...

 

继续前走,下坡路





走在山坡上,山之南是@木里  ,山之北是@九龙  了。
@木里  ,是属于@云南  的,@九龙  ,属于@四川  的

 

【在此,更正错误:@木里  是属于@四川  境内的,而不是@云南  的。

感谢蜂友AUV皮牙子的提醒和指正。

由于此游记是我去猛董回来后不久写的,我在这里还是想用回自己之前错误的说法放在游记里,以真实记录我的当初。在这里更正说明,是不想误导朋友们,呵呵!

游记里的其他地方如果再有提及@木里  属于@云南  的,请同样更正为@四川  ,谢谢!

再次,感谢蜂友AUV皮牙子的提醒和指正!】

 

 

这里,算是站在了它们的分界线上,登高望远。

(下图,据说是@木里  ,此照片有经过曝光处理的)






仍然沉淀在跑马坪美景中

时间却不知不觉地溜走

半个小时的路,似乎一小会就走完,

渐渐看到了房屋,村庄模样的地方

次仁说,这里已经是猛董村了!






猛董村(也是第十组)!

坦白说,这里与我期待的感觉想去甚远

村庄冷清,简陋的石头砌成的房子,估计不出10间

小红马脖子上的铃铛声清脆响彻着天与地

招惹不到任何关于村庄里的主人出来

这里,只剩下牛,还是牛

 

次仁说,因为交通不便,生活不便的原因

猛董村很多住户都已经搬出去了

每户家里只剩一到两人或者空着

 

跟随着次仁进了一户人家,家里没有人

小院里有有爱的母子牛仨在

牛宝宝吮吸着妈妈的奶头,正享受着美味的午餐





好像是次仁的家,弄不太清楚

说是家里有个亲戚帮忙看屋子的,可能午餐去了

次仁也很低调,第一次听不清就不会再介绍

 

次仁,给我们栓好马匹,卸下行囊

一边给马匹干粮,一边招呼我们上二楼






次仁很熟练地操作起屋子里的器皿,打起酥油茶

不消一会功夫,就可以喝到酥油茶了

显然,这屋子真的有住人






我只简单地啃起了自带的压缩饼干

走到楼阁边上,极目远眺

猛董村,其实就被包围在大山里

是难得的静谧之地,宁静,安详









次仁和同伴在交谈并午餐

我打算再村里转转






草地上开着美丽的花






这里有被开垦的田地

猛董,其实也是一个很田园感觉的大山里的村庄

多少年前,住在这里的人们,也就这样地自耕自足生活了吧

换了现今,住在大自然里的人们向往城市,城市里的人们渴望回归

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其实,不管怎样,都是无可厚非





看着眼前的一切,若有所想

同伴也出来了,踩在田地间

“看,@木里  !”同伴看着远方,喊着

嗯,@木里  !

隔着一条雅砻江,它在那一头,我们在这一头






时间就在转眼间,已经15时了

还好,今天行程不紧

次仁应我们的要求,带我们到村庄周围走走

 

来到村里的古庙前

古庙,两层,由石头砌成的

它半掩着门,次仁走近,推开门,领我们进去





古庙里,四周墙壁上画着藏式的壁画

房梁间挂着五彩的经幡条

石案上,摆放着酥油灯具和一些海螺









次仁说不出它的由来和修建年代,只告诉我们,这是村子里有很久很久历史的古庙宇了

次仁很严肃虔诚地把挂在屋内的哈达进行整理

这是,很突然地,眼前出现了两个年轻人

是次仁认识的,他们交谈着






古庙门外,生长着一些大叶植物

次仁说这是一种还能卖出较高价格的野生中草药

只是交通不便及产量的原因,并没人去采。






猛董村很小

但在静谧的这里,我们却不知不觉中呆了两个多小时

要继续赶路了






回望曾逗留的猛董






继续山路,我和同伴谈论着猛董

那个我们为之而来的地方

是的,猛董没有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也或许,许多的惊喜已经在沿途的路上领略和感受到了

风景一直在路上,心满意足了!

 

继续往前,依然是山路

只是,一路而来,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路况

习惯了上上下下,抬头望天,俯瞰峡谷的行走感觉

 

从青冈林中过,是开始不断出现在眼前的高山花卉

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低调的美艳,更多的是伙伴般的亲切感

它们为谁绽开?

可以是为了我,此刻的
























还有我喜爱的松萝,松萝,梦般感觉的松萝

透过松萝,还有梦幻般出现的@木里  
@木里  ,其实和猛董相关,相关于一条叫雅砻江的江水






同样的山路,一步一步地走,一个多小时后

看到了峡谷里的村庄

次仁说过的,经过猛董,我们开始往山下走了








伴随着小白马的清脆铃铛声,再多走一个小时

其实挺累的,我们决定休息一下,喝点水

 

两匹可爱的马儿在坡下的树@林边  上休息

我们坐在树荫下和次仁聊天

经过两天的相处,次仁渐渐地不再腼腆

愉快地和我们谈论着许多关于三岩龙、猛董村的故事









这时候,同伴说皮肤很痒,把速干裤半截处的拉链打开

才发现,同伴的大腿上,围绕着拉链的结合处起了很多红疙瘩

我赶忙拿出自带的白虎膏来给同伴涂上

 

也才反应过来,一路上自己感觉裤头一圈也是痕痒的

掀开衣服一看,也是一处处红色的疙瘩

不由得冷颤!

 

努力回忆一下,该是在@长海  子边在藏民家的那个晚上

被虱子或者毒虫叮咬了!天!

想起在海子边上看到的长腿蚊子~~~~~~又一个冷颤

 

我们把白虎膏在红疙瘩上涂了一层又一层

其实,这样的处理并不能解毒

被大山里的毒虫叮咬出的痕痒,伴着些许痛楚的

是在回到城市后的第二个月才渐渐消除

而叮咬起的疙瘩伤痕,是第三个月以后才渐渐消失

 

继续前行 

下午5点多,经过一处狭窄的小路








一过,就是我们到达的第二个村庄——三垭宫了

三垭宫,是我们今晚要逗留的地方

 

一片玉米地的旁边,看起来比较好的大房屋

就是退伍老兵张大哥的家,也就是我们今晚要借宿的地方了









次仁在门口一呼叫,张大哥就从屋子里跑了出来

次仁把马匹栓在院子里,并继续干粮好生侍候马儿

 

老张大哥身材高大,步履稳健,一看的确是当过兵的

其人和他所穿着的红衣服一样热情,很热情






张大哥则如同招待自家人一样地招呼我们进屋,坐下

屋里的炉火熊熊,屋里很温暖

张大哥继续添柴火,还添檀香焚烧,屋子瞬间弥漫着浓郁的檀香香气

 

张大哥的家条件算是很不错,家里有主人房、客房,饭厅、大厨房等

家里布置简单,干净整洁

张大哥说,家人外出挖虫草去了,要过几天后才会回来

 

在饭厅,张大哥一边跟我们聊天,一边给我们煮起酥油茶

他还走到隔壁的大厨房里,拿了一个很大的锅要烧水

他说,我们走了一天的路,脚一定很痛很累了,要烧水给我们泡脚

说,行走山路,脚很重要

不管我们怎样推托,他执意坚持

我起来要帮忙,他却命令式地让我坐着休息,什么都不要我帮

我们都很感动~~~~

这样的热情体贴,这样的淳朴憨厚

 

晚上,彼此说了很多话,吃了很丰盛的一顿晚餐。

 

入夜,山里的夜依旧很寒冷

只是,今夜在正式的房子里,可以到炉火边上取暖,还有张家厚暖的被子

家里有电,和同伴一起欣赏和回味着,存进笔记本电脑上的一路所拍的照片

也感叹着观赏田壮壮的精彩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

又开始期待明天

 

那夜,不知道为什么,还是睡得不深,辗转

偶尔醒来,听着山里不知名的虫鸣,还有马儿的铃铛声

却激动着,莫名感动

这一路,不会惊涛骇浪,却涟漪不断的感受

明天,最终要结束这一程

舍得吗?

 

D4,三垭宫——三岩龙——@九龙  

 

醒来时,已经嗅到了阳光的味道

耳边依旧是叮叮当当的马铃声

推开门,张大哥已经笑脸相迎,问候着晚上睡得可好?

我连连点头,“是一个非常舒服的晚上”

张大哥很安慰地笑开了,很快,再出现时已经给我们打来了一盆热水

热水是给我们早上洗刷用的






洗涮结束,张大哥也给我们弄好了热腾腾的早餐

坐在炉子边上,吃着早餐

山里人就是淳朴憨厚,确实的

这样的,和早餐一起,暖入心窝

 

次仁开始打点行装,为继续上路作好准备






因为一些经历,同伴和张大哥很是投缘

彼此开始称兄道弟的,在炉子旁互聊,不亦乐乎






到了临出发一刻,张大哥还是死活不肯收钱

张大哥说,都是朋友了,不能收我们的钱

好说歹说,再动员次仁帮忙做工作,张大哥很不好意思地勉强收下30元

 

要离开了,走走三垭宫

透着光的叶子,翠绿的树木,眼前怎么看怎么美妙

其实,再平凡的景致,赋予情感了,总归是美好的















今天,是比较轻松的一天,行程就两三个小时

沿途,完全习惯山里行走强度的我,居然毫无思维

只是,开始喜爱听马铃声在大山里回响

清脆悦耳,加之蓝蓝的天,感觉异常的自由自在















迂回与大山边缘,山路不算难走

一直有灿烂无限的阳光跟着

非常美好的一天,只是,接近了行程的尾声,多少留恋












这里的路,每一个转弯都成为我足迹的印记




































这里的花,每一个绽放都会是我喜爱的理由























渐渐地往下,渐渐接近地面

已经看到峡谷里的河流和村庄了














有溪水,有农田,有花椒树,有住屋















重回第七组,行程开始的地方,也是结束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