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骑行(青藏线骑行攻略大全,长码字、海量图......)

作者:四大皆空 显示图片






骑行@青藏线    是沿着青藏公路骑行,公路里程1937公里。一般情况下,全程骑行24天比较轻松。很多车友选择从@格尔木  开始骑行,行程约1155公里,12天到@拉萨    。若赶时间的话,9天也就能骑完这段路。这一路几乎都在海拔4500米以上骑行,海拔之高和@阿里    地区差不多,因而被称为“天路”,也是众多骑行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线路。






除汉族外,这一路最多的是藏族、回族和撒拉族。回族人和撒拉族绝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沿途的小饭馆(兼有杂货铺和小旅馆的功能)多是他们开的。过雁石坪后,藏族人开始多起来。

藏族人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属于大乘佛教。宁玛派的开山祖师莲花生大师和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是藏传佛教的两个重要人物,藏区常常可以看到他们的佛像。






走藏地学会三句藏语:其一“扎西德勒”,意为“吉祥如意”。一句“扎西德勒”能让任何人笑意盈盈。其二“图切吉”,意为“谢谢”。其三“敏度”或“毛(三声)之敏度”,意为“没有零钱”。






2011年@青藏线  骑行,7月23日,飞赴@西宁  






机舱内





抵达@西宁  机场








到达@西宁  ,直奔@青海  桑珠国际青年旅舍











@青藏线  线路图






○ 全线消费预算BUDGET  800~2000元(不包括乘车费用和景点门票费)。沿途最大的消费点是@西宁  、@格尔木  和@拉萨  ;最大的开销是吃、住。
@青藏线  里程图






骑行的最佳时间   7~8月中旬。雪顿节(藏历六月三十日)和赛马节(藏历六、七、八月)是这段时间可以赶上的比较大的节日。可根据藏历适当地安排一下行程。过8月20号以后@昆仑山  到@拉萨  段就常常会遇到风雪天气了。

骑行准备 

  * 本线路适@合山  地车、旅游车或躺车骑行。

  * 车友驿站  推荐:梦海的@格尔木  驿站,卡戒@拉萨  驿站。在@格尔木  梦海的驿站把自行车调整到是佳状态,出@格尔木  直到@拉萨  都没有正规的修车铺,需掌握简单的修车技术外,携带内胎、补胎工具组合、内六角、活络扳手、剪刀、气筒、组合工具。途中若自行车“出状况”,可与梦海或卡戒联系。

  * 头盔、手套、骑行裤、束裤带、驮包、分体式雨衣、鞋套、码表、护膝等,详情请参见《骑车游@中国  》。TIPS:戴头盔前最好先戴个小帽子,一是防尘土,二是高原的风很“硬”,戴上小帽子可以防止风吹得头疼。若可以喘得上来气的话,面部再罩个魔术头巾最好不过了。

  * 穿衣指数  7到8月单裤、秋裤、薄羽绒背心、薄棉衣或挡风的夹衣、长袖单衣、抓绒衣或夹衣或薄毛衣、低帮旅游鞋。

  * 药品  高原反应是车友骑行高原(大约海拔高于 3000米)的时候才会发生的,直接的发病原因缺氧。最严重的是由于缺氧引起的脑水肿和肺水肿,这是引起死亡的最直接的原因。出现严重高原反应有的时候全无征兆,但大多的时候首发症状是持续剧烈的头痛,感冒会加快病情的发展。发生肺、脑水肿的时候用速尿 20mg~40mg口服或者肌肉注射,使身体快速排尿,以减轻水肿对肺、脑细胞的损害。原则上,使用速尿必须有医生的指导才行。如有条件也可以使用氧气面罩吸氧,但是也要医生指导。轻微的头痛可以服用 A.P.C 1片。  高原反应是可以预防的。骑行前的体能储备必不可少。骑行中和车友不比拼速度、耐力也很重要。遇到恶劣的天气暂时休整也可以大大减少高原反应的各种症状。车友第一次骑行@西藏  最好选择@青藏线  缓上,有了较长时间的适应大多数车友可以翻越高山而到达@拉萨  。发生持续剧烈的头痛必须搭车快速下撤到海拔低地区,不可咬牙坚持。任何病痛在自己短暂处理后都要尽快看医生。藏地各线大点的兵站都有医务室,遇到不适可前去就医。

  * 其他:  睡袋、手电(晚上上厕所必备)、证件(身份证、学生证、教师证、老年证等其他有效证件)、邮政储蓄卡、IC卡(全国通用的)、地图、刀具、餐具、打火机、针线包、绳子、垃圾袋、防晒霜@/隔离霜(30SPF或以上)毛巾和洗漱用品、湿纸巾和口袋书(如果你喜欢读书的话)。TIPS:餐具最好准备一个不锈钢的带耳的饭盒,可兼做小锅用。气罐不能带上火车、飞机,可在@西宁  或@格尔木  买。

  很可能很长一段路都没办法痛快地洗漱。

 

  

骑行“天路”的吃住

  * 吃

  兵站和小饭馆的早餐多在早上8:40到9:00才开,所以要在前一天准备好第二天早上吃什么。@那曲  、@当雄  等相对而言比较大的地方的宾馆早餐开得都比较早,且对外营业。  这一路多以清真饭(面食)为主,水果贵且@格尔木  到五道梁段几乎买不到。可准备一些火腿肠、午餐肉之类的袋装食品,带些茶叶、速溶咖啡、果汁粉、速冲汤料,士力架、花生、巧克力和能量棒可择一二。

  * 住

  兵站 兵站是性价比最高的“宾馆”。旺季一般情况下最贵30元搞定,对学生还有“优惠政策”。住兵站可以在兵站吃饭,10~15元@/顿,绝对比在外边饭馆吃得花样多、经济又卫生。兵站里有军医,就医方便。

  道班 有公路的地方就有道班。道班的卫生条件与兵站相比略逊一等。住宿费5~30元@/晚不等(那个5元是对学生的优惠)。

  饭馆 饭馆、客栈、小卖铺三位一体是@唐蕃古道  、@青藏线  及其他进藏线上的特点。所谓客房不过是小饭馆里隔出来的一间或几间偏房,卫生条件与兵站、道班都没法比,价钱10~20元不等。

  保护站 保护站基本上都是20元@/晚。鉴于保护站的特殊性质,最好不要砍价。一些保护站提供厨房,可以自己下厨秀厨艺。不过,在高原做大米饭要用高压锅做,土豆、豆角之类的菜要先用水焯一下再下锅炒,否则很难熟透。重要的是,离开的时候留下伙食费--千万以“人家不要”为借口白吃白喝。


@青海  桑珠国际青年旅舍






























驴友大厅















我们的小窝






留言墙,很多驴友召集帖







墙报,驴友小贴士






















































桑珠的午后休闲时光



















桑珠的涂鸦本,很有趣,哈哈哈,我也在上面留了一个乌鸦














@西宁  东关清真大寺













装车:

入住酒店,稍微收拾一下,我们就去车店装车了。原来想30元一辆车,雇车店装车的,,结果因为车店实在太忙,就在老郑的带领下,自己装了。两个小时,车子基本搞定。肚子饿得,脑袋发晕。一天,只有中午在飞机上面吃了那些少得可怜的午餐。

打包空运的自行车









重新组装好的自行车









车包






自行车的后变速



























夜幕降临,我们回到桑珠国际青年旅舍

青年旅社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虽然都是陌生人却让你觉得温馨,

有些喧闹可是又让你觉得内心宁静

也许就是古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那种意境吧







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样,当你做出决定并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最困难的那部分其实就已经完成了。


装车装车结束,我们就去找吃的。我们来到@西宁  东关清真大寺,就在附近的一个“@新疆  特色小吃”,品尝清真美食结束,我们就去找吃的。我们来到@西宁  东关清真大寺,就在附近的一个“@新疆  特色小吃”,品尝清真美食

桑珠,我们的安乐小窝,干净安静

 


























@西宁  ,@凤凰  台



























@西宁  ,南山,法幢寺











































烧香祈愿







水井巷










水井巷,不错的地方,值得去闲逛一下





































































































































塔尔寺,

中午,在桑珠懒洋洋的大厅里发帖。下午四点多,赶去塔尔寺。因为去年在导游的带领下,游历了寺内。这一次,直接想去看看塔尔寺的全景。藏地牛皮书,提及塔尔寺有个观景台。下午一到塔尔寺,我就叫小吴去问本地人,因为根据地图地势来看,应该就是塔尔寺对面的山坡上,我估计也就是塔尔寺大法会时候晒佛的山坡,所以,我们很快就问到上山的道路。老郑和少阳跑去照相,我就和小吴先上山,到了山顶,找到爬山的路,我觉得老郑少阳没有上来看看很可惜,就叫小吴去接他们。我自己很兴奋地向上山冲去,带着相机、两个镜头、三脚架和腰包。跑得太急了,居然有点头晕。急忙调整呼吸,稳步上山。天空突然暗了下来,看看天边有一片乌云,心里想不妙。等我爬到观景台,啊,真是好地方。下面是塔尔寺的全景,上山有经幡有白塔,高兴呀。可以好好拍几张了。拍了几张,雨点淅淅沥沥下来了。晕呀。还好,腰包随身带着的超薄风雨衣,急忙拿出来保护相机和镜头。坚持拍了几张。雨越来越大,怎么办。我准备下撤。这时候,老郑拿着我的冲锋衣上来了,我大大松了一口气。相机要是挂了,那就搞死人了。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们只好再拍了几张,下来了。




















































































塔尔寺






























@西宁  ,丰盛的晚餐,出发前最后的享受,想到@青藏线  上可能面临的苦,不寒而栗,哈哈哈





















即将离开桑珠了,拍了一些驴友召集帖,以志纪念









稀饭大饼鸡蛋榨菜









@青藏线  骑行,准备出发了,在桑珠留影纪念













整装待发,

 








路过多巴,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有“培养世界冠军的摇篮”、“铸造金牌的工厂”等美誉。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曾在多巴基地进行过高原训练的田径运动员已取得3个奥运会冠军、1个奥运会亚军(竟走队员李春秀,@青海  @互助  籍)、1个奥运会季军,13个世界冠军。




















过了多巴,抵达煌源,我们享用了@青藏线  骑行的第一顿早餐+午餐,真的就是@青藏线  骑行艰苦生活的缩影,一碗羊肉@汤加  上馒头包子,算是很不错的一顿









i

一出@湟源  ,就是不断的爬升

这个时候还风和日丽的,等一下就变天了


















进入日月山区之前,天气还不错,太阳也不大,有点风






























































































































进入日月山山区,开始有零零星星的小雨,后来变成冰雹,抵@达日  月山脚,变成瓢泼大雨,大雨过后,变成弥天大雾,十米之内的能见度,很刺激的等了一阵子,雨稍微小了点,但是雾气很重,能见度大约20米左右。车友们纷纷开始出发了,我们也更换了冲锋衣裤,开始出发。这种天气,能让人崩溃。外面是雨,里面是汗。又冷又热,一会热一会冷。我们坚持骑着,4.2公里的山坡,坡度大。我们终于来到@山口  ,整个@山口  都是雨都是雾气都是风。很冷。 


















































































































在海拔3500米的日月@山口  留影





















































































































































在日月@山口  的猎猎寒风中拍了留影,急着要走,突然,天开了,雾气消退,太阳艳丽地照着大地





天开了,太阳越来越亮。把我们高兴坏了,这种鬼天气,一下子又变成很奇妙的景象。我们在这里照了好多片片。














过了倒淌河,一路平川,直抵@青海湖  边,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出现了。蓝天白云湖水黄花






























































@青海湖  151基地,湖边的一座小山,是@青海湖  151 的制高点,可以鸟覧@青海湖  







































@青海湖  的夜晚黑漆漆的,因为停电,不过,却可以安静地凝望夜空的星星。尝试着拍了几张夜空星星的照片,因为带了三脚架。回味那寂静的夜晚,很美。也许相机或者我的技术难以表现夜空真正的美



















夜深了,我们用自己带的气炉煮泡面












水中的那个小房子,就是@青海湖  151基地的标志性建筑







早起,准备早餐










出发前,调试检查自行车


遇到@安徽  1799车队的车友们,他们是来环@青海湖  的,清一色小折叠自行车。出发前,在队长带领下做起了热身操,很是专业!赞一下!






































































路过@江西  沟,回想去年环@青海湖  时候,在这里驻足观看环@青海湖  国际自行车大赛,还遇到倾盆大雨,把我们搞到崩溃,很多人都差点感冒,心有余悸呀



















































过了@江西  沟,我们快马加鞭向黑马河进发,一路上还是蓝天白云黄花绿水风和日丽
















路过一处帐篷营地,主人家很是享受生活,也很友好地让我们拍照























































































羊群很大,尘土飞扬,阻断公路,蔚为壮观






路上遇到一大群羊










这一段路,沿路都是水草丰盛之地,牛羊成群












@广东  @东莞  的车队,很有组织,租了一辆大巴作为支援车,车队很大,还有小娃儿



















































悠闲悠哉的我们,品味阳光,吃着泡面,慢悠悠骑行,不时停下来拍照,去年在这里雨奔,今年好阳光







到达黑马河,入住一家藏族家庭旅馆,热情的主人带着我们,开着自己的汽车,去@青海湖  边的景区,免了油费和门票,很友好









@青海湖  边,骑羊的小姑娘










美丽的@青海湖  





































很帅的杂牌车队




























这里是@青海湖  的拐角,离开这里,就将远离@青海湖  。风景非常的优美,具体地点:黑马河至茶卡,距离黑马河12公里左右












晚餐,是地道的藏餐















糍粑的制作











羊心





羊肝大葱





小酌一杯








明媚的阳光,我们今天从黑马河向茶卡进发,将渐渐远离美丽的@青海    湖,向青藏高原腹地进发。

27日,按照计划,我们从黑马河出发,向茶卡进发。今天主要的难度就是橡@皮山  ,海拔3817米。海拔不算太高,但是确实是@青藏线    上第一个会让人崩溃的大坡。很多车友在这里挂了。后来几天路上遇到很多车友,一边骑车,一边聊天,都一致认为橡@皮山  是最恐怖的。












一出黑马河就是连续不断的爬坡,超长没有尽头的山坡,遇到了超级大堵车,我们骑着自行车在拥堵的汽车之间自如地穿梭,很满足于自行车的自由,也不时接受司机们的询问和赞美鼓励



























一口气登临橡@皮山  口,在藏民的帐篷里面躲避强烈的阳光,同时晾晒被汗水浸透的手套头巾头盔





@山口  的台球桌















水果摊







从橡@皮山  口一直到大水桥,20公里的长下坡,一路爽到底










大水桥,我们吃饭的川菜馆,老板的手艺不错,几个小菜味道可口







大水桥,介于黑马河和茶卡正中间,两边各是40公里

















































































从茶卡到@格尔木  一路,要是有乡镇驻地的话,就会看到这种青稞地,要不就是赤裸裸的黄土地和一坨坨顽强的草,到处都是风沙



















































































顺利抵达@格尔木  














抵达@格尔木  后,去参观了察尔汗大盐场,世界第二大的盐场,相当震撼得大


盐花、盐矿石




























































大盐湖,很大很大,我的相机无法表述







自动采盐船的一角

29日,@格尔木  --西大滩,一出@格尔木  不久,就来到了@昆仑山  的大门口。巍巍昆仑万山之祖

 










在骑行者驿站集合,我换了脚踏板,老郑买了遮阳镜,留影准备出发。@格尔木  的骑行者驿站是@青藏线  骑行的车友们很重要的一个补给点。过了此处,就不容易找到修车店了











































路遇一个超级大的军车队伍,估计是运输物质参加@西藏  庆典的







阳光明媚,紫外线很强,我们向西大滩前进
















































小干沟水电站




























来到昆仑桥




























































抵达纳赤台,拜访昆仑神泉


















这就是昆仑神泉,水质清澈








在昆仑神泉出人意料地遇到一个@惠安  老乡,他是来参加昆仑神泉景区建设的石匠。@惠安  的石雕现在是举世闻名,@惠安  的石匠是遍布全国各地,真是厉害呀









纳赤台兵站

















@青藏线  第一大桥




















抵达西大滩













西大滩,远处的红房子是青藏铁路的西大滩火车站




























































































































抵达@昆仑山  口,海拔4767米

在@昆仑山  口



























































过了@昆仑山  口,不远处就进入,@可可西里  







到了不冻泉,就是“五道梁”的地界,这时候才知道“五道梁”的地盘很大










下雨之后的索南达杰保护站,气温接近0度,雨似乎夹着雪。躲在房间里,拍了一张阴沉沉的索南达杰保护站










远远的,青藏铁路横贯@可可西里  ,为了保证藏羚羊等动物的迁徙,整段铁路都架设在巨大的桥墩之上,留下桥洞,方便藏羚羊穿越青藏铁路











接近索南达杰保护站,下起了阴阴细雨,气温很快下降






























在索南达杰保护站,自力更生,搞吃的
















一早起来,天放晴了,阳光普照。把索南达杰保护站再次拍照,纪念伟大而平凡的人们









高耸入云的铁塔,在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可以观察方圆几公里的@可可西里  







再来一张索南达杰保护站的全景,记住这里,记住索南达杰










站在索南达杰保护站远眺,青藏铁路、高压输电线、雪山草地








出了索南达杰保护站,不久,就遇到几只落单的藏羚羊,继续前行,遇到了一大群藏羚羊。



























五道梁,

五道梁位于被世人称为“生命禁区”(青藏高原)  和西部高山地区,地高天寒,长冬无夏。


(藏北高原)  7月平均气温低于8℃,五道梁7月平均气温为5.5℃,是全国最低值。从@格尔木  进藏至(@拉萨  )  ,一般(高原反应)  会在五道梁处非常显现,因海拔和地势,空气不流畅,又因这一带土壤含汞量较高,植被较少,造成空气中含氧量很低,被认为是(@青藏线  )  上最难的地段,很容易发生高原反应。通常认为如果能安全度过五道梁,(@唐古拉山  口)  问题就不大了。此地曾被称为“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叫娘!”,又是“纳赤台得了病,五道梁要了命”。

























风火山气象观测站,很重要的一个地标













发起向风火@山口  的冲击
















































风火@山口  
























离开了风火@山口  ,我们赶路去沱沱河










过了雅玛尔河,雪山又在远处天边

























































沱沱河邮电宾馆,很干净舒适。大门边还有一家@新疆  人开的餐馆也很不错







青藏高原上的鸳鸯






@青藏线  上,虔诚的朝拜者,去@拉萨  朝圣。一路长跪,一路帐篷风餐露宿

 

那一路长跪祈福的信徒,我们只觉得惊讶抑或者是赞叹,而于他们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放在内心深处的安宁!

信仰是可以支撑一个人走下去的好东西。所以有那么多人去寻找一种信仰,一种可以让自己有归宿感,有方向感的东西。


从沱沱河镇出发,天气有点不妙

















路遇两只藏羚羊,一系列照片,正好诠释了藏羚羊的敏感






1、一只藏羚羊先发现了我们,一只还在吃草









2、第二只也发现我们






3、两只在商量着什么






4、准备移动






5、开始移动,调头






6、奔跑






7、远离我们






8、继续远离






9、继续远离






10、到了一定距离,观察我们






























7月份的青藏高原,天气很不稳定,说雨就雨,一会雨一会晴,或者一边雨一边晴的










来到了传说中的通天河




































抵达雁石坪










      1998年8月7日,穿越世界屋脊的信息高速公路—@兰西  拉光缆干线全线开通。 曾经,@拉萨  是一座“信息孤岛”,与外界难以进行顺畅的信息沟通——电话难打,手机不通,没有网络。兰(州)西(宁)拉(萨)光缆干线工程竣工后,这一状况得到彻底改观。 @兰西  拉工程于1997年6月25日正式开工,@中国  人民解放军@兰州  军区、@成都  军区派出了25000名官兵支援国家建设,承担了开沟放缆的任务。整个工程要穿越荒无人迹的@柴达木盆地  ,翻越气候恶劣、严重缺氧的@昆仑山  、@唐古拉山  ,90%以上属高海拔地区,其中840公里地段平均海拔达4500米以上,当地空气稀薄,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50%,被称为生命的禁区,而且部分地段常年冰雪覆盖,永冻层厚达167米,气候更是变幻无常,经常刮起七、八级大风,有时还下大雪和冰雹。@兰西  拉工程被称作“世界通信史上施工条件最艰苦的工程”。

拍下这个光缆的标识柱,以志纪念!



















路遇一些野鸭子

















































































抵达班弋桥,离唐古拉不远了

















































老当益壮、意气风发的老郑和老蔡,一个四十五,一个五十六,跑得比我快
















在路上,那种感觉,真好,等你回到城市回到家,那种感觉越发强烈。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骑车在路上,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





















































抵达@七里河  桥


























































漫道雄关,@青藏线  上最高的兵站,唐古拉兵站海拔近4990米




























离开了唐古拉兵站,我们向@唐古拉山  口进发







临近@唐古拉山  口,天气变得很冷,远处似乎在下着雪
































































离开@唐古拉山  口,直奔@安多  
@安多  县城















川菜馆,老板炒得一手好菜

如何在海拔高的高原地区做出熟透的美味可口的炒饭



























一桌的美味,从@格尔木  出发一直到@安多  ,有钱也买不到好吃的








































8月3日,按照计划,我们从@安多  出发,翻越申格里贡山,目的地,@那曲  。从@安多  出发,天气依旧不太好,但是远处烟气升腾的样子,似乎有点曙光。昨晚下了大雨,河水暴涨。





































遇到几个车友,其中一对神仙骑侣

这次@青藏线  上,遇到几对这样的情侣,赞一个吧。能够在一起骑车真是一种幸福。希望他们能够珍惜这份幸福,再多的金钱、再好的事业、再美的其他又如何 ?这真是  只羡鸳鸯不羡仙啊!!!!










































































































































































































@纳木错  是中国  第二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  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  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错  ”为藏语,而这个湖的@蒙古  语名称为“腾格里海”,两种名称都是“天湖  ”之意。























































































































































































































8月5日,夜色中的@拉萨  ,布达拉


















































































信众




























从色拉寺,远眺布达拉宫















色拉寺,就是一座@佛山  




















































































































































@拉萨  河大桥


















@西藏  @拉萨  国际大酒店,很棒的酒店












@青川  藏公路纪念碑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俗称@拉萨  的颐和园,藏语  意为“宝贝公园”,为历代喇嘛的夏宫  。每当夏日来临,喇嘛便从布达拉宫转移到罗布林卡办公。其建筑以格桑颇章  、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  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已被辟为人民公园  。


























再次路过布达拉宫广场





@西藏  大学
















布达拉宫广场




































古玩市场
















































































































午餐













再回布达拉宫广场















































虔诚长跪的信众






转经的信众,转经回廊










 

小昭寺大门










午餐,小昭寺餐厅







酥油茶













































































































































@西藏  博物馆,大门



























我们骑行@青藏线  到达@拉萨  ,适值@西藏  @和平  解放60周年













































馆藏珍贵文物























































20世纪90年代,@西藏    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整理罗布林@卡文  物时,发现了两幅唐卡,唐卡内容绘制的是一仰面而躺的罗刹魔女,身体各处描绘了包括@大昭寺    以及传说中的@西藏    12座镇魔寺庙,而每一座寺庙都位于魔女身体的重要器官或关节部位。这两幅唐卡被称为《@西藏    镇魔图》,它们的发现也与藏文史籍中关于@文成  公主算卦修建@大昭寺    以镇魔女的传说相印证。

这是一张收藏在@西藏    罗布林卡内的关于@西藏    地形、地貌的人体地图,没有人想到这个仰卧的女魔身体就代表了古代藏族人关于@西藏    自然地理和宗教民俗文化的历史观念。

图中的女魔裸体仰卧,双腿弯曲,右臂上举,手腕自然下垂,右臂上抬,手腕弯过头顶。头部、颈部、胸部、腹部、手臂、大小腿部,都绘有群山、河流、湖泊以及王宫和大小寺院,脉络清晰,色彩鲜明。



名垂青史、殊胜功德的松赞干布和@文成  公主






 松赞干布雄才大略,统一@西藏  ,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藏族与汉族的亲密关系,为@中国  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文成  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这一切不仅被载入史册,也深深铭刻在汉藏人民心中。
















宗喀巴大师


















吉祥卧

“吉祥卧”就是佛教的一种修行姿势,意即朝右侧卧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三游行经记载:“尔时,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腋如师子王,累足而卧。”说明释迦牟尼卧着时采右侧卧姿势,世上许多卧佛佛像也都是右侧卧姿。

 

大昭寺一楼





















◆囊廓


  沿千佛廊绕“觉康”佛殿转一圈“囊廓”方为圆满。这便是@拉萨  内、中、外三条转经道中的"内圈"。@拉萨  主要的转经活动都是以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为中心而进行的,除“内圈”外围绕大昭寺则为“中圈”即“八廓”,也就是古老而热闹的商业街--八廓街;围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为“外圈”,即“林廓”,已绕@拉萨  城大半。



二楼平台


























































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 

  为什么这一尊如此珍贵呢?因为此像是释迦牟尼在世时,按照释迦牟尼本人形象塑造的。等像塑好后,那些弟子有幸请佛祖释迦牟尼  自己给自己的佛像开光加持。藏族人认为它珍贵,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最重要的是认为见到这个佛和见到佛祖本人没有区别。 

  世上只有3尊释迦牟尼等身佛像。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在他临终时释迦牟尼只同意以自己三个不同年龄时的模样塑像,并亲自为塑像绘图。这三尊佛像中,以12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该佛像后从古@印度  流入中国  ,又经唐代@文成  公主带入@西藏  ,原供于小昭寺。小昭寺主供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原供于大昭寺,也是这三尊珍贵佛像之一。后,两尊等身像被交换位置,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遂被供奉在大昭寺至今。





郑重说明,本相片系车友所摄,我只是转发。殊胜因缘,与大家分享。

從大昭寺遠眺布達拉宮。莊嚴,雄偉,壯觀,巍峨!







在二楼平台俯视八廓街大昭寺前广场






俯视大昭寺大门口



















大昭寺门前,长跪的信众

大昭寺门前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