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山色游瑞士之二--阿尔卑斯山少女峰 --灵魂的放飞地

作者:张明君 显示图片

喜欢在游历时享受宁静,一个人经常是登记好酒店后,冲个凉,换上轻松的便装去当地人聚居的闹市区步行街或小吃一条街,找个干净的位子坐下来慢慢品尝当地美食,细细了解当地风俗,并看滚滚红尘中的人来人往。此情此景此味,身临其境才能更好地感受!由于是文科生加之地理学的好,一直是全校第一名,对中国的地质地貌、名胜山川如数家珍,整个地图深深地烙印在脑海中,从来就没有感觉到出行与线路之间的难度!因此旅行路线的攻略写的少,以后会在一些偏僻、路线生疏的地方详细介绍行走攻略。平时以感悟性的散文为主!因为平时记忆力很好加之对历史人文地理等相当熟悉,因此每次游历回来才整理文字与相片景点,出国游就不一样了,建议大家随时拿笔和小本随时随地的做好行程笔记。




















































阿尔卑斯山脉(英语Alps)位于欧洲中南部,覆盖了意大利北部、法国东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南部及斯洛文尼亚。阿尔卑斯山脉自亚热带地中海海岸法国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内瓦湖,然后再向东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维也纳。
阿尔卑斯山脉呈弧形,长1200千米,宽130千米--260千米,平均海拔约3000米,总面积大约为22万平方公里。其中有82座山峰超过4000米的海拔,最高峰是勃朗峰,海拔4810米,位于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的交界处。
阿尔卑斯山脉地处温带和亚热带纬度之间,成为中欧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和南欧亚热带夏干气候的分界线。高峰全年寒冷,在海拔2000米处年平均气温为O℃。山地年降水量一般为1200~2000毫米,但因地而异。海拔3000米左右为最大降水带。高山区年降水量超过2500毫米,背风坡山间谷地只有750毫米。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脉,同时也是是个巨大的分水岭,欧洲许多大河如多瑙河、莱茵河、波河、罗讷河等均发源于此。各河上游都具有典型山地河流特点,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少女峰巍然屹立在伯尔尼的东南方,它又译为容弗劳峰,被称为阿尔卑斯山的“皇后”,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之一,也是欧洲最高峰之一。少女峰海拔4158米,横亘18公里,宛如一位少女,披着长发,银装素裹,恬静地仰卧在白云之间。
 在缆车上极目远眺,四周森林郁葱、绿草如茵,一座座具有欧洲风格的农家住房镶嵌在草地边、森林中;一群群牛儿成片撒在草地上,牛的脖子上都挂着一支风铃似的东西,随着牛儿脖子的摆动,发出阵阵悦耳的响声。此时,我才弄明白早上听见的象风笛、又象风铃似的声音原来是来自牛群脖子上挂着的那玩意儿。换乘了三道索道缆车,最后一道是世界上唯一的旋转缆车,人在里面不用转身,便可360度全方位观赏远近的景色。

    缆车停靠在终点站后,我们下车穿过一道冰下通道,四周全是厚厚的冰,我们几个只穿着短袖加外套的人冷得直打罗嗦。出了地下冰通道,乘坐直升电梯到来雪山顶。我们达到的这座山峰叫铁尼达山,是阿尔卑斯山众群峰的其中一座,海拔3020米。立在山顶上的一根高达2米左右的温度计告诉我们,这里的温度仅有摄氏2度。四周群峰屹立,峰顶上白雪皑皑;头上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彩,阳光照射在白雪上,刺得人睁不开眼。此时,一点寒意也没有了,长袖外套也显得有点多余。脚下是厚厚的积雪,人们在雪地上尽情玩耍。不远处,几个滑雪爱好者,熟练地驾驭着雪橇,敏捷地向山下飞速滑去。大家兴致勃勃地赏雪观景,有的打起了雪仗,有的干脆大把大把地抓起纯洁的白雪往嘴里送,甜甜地品尝一下这没有受到污染的固体饮料。最后,我们以雪峰为背景拍照合影,然后,恋恋不舍地返回山下。在下山的途中,大家一致说,不虚此行,的确算得上是这次欧洲之旅中最值得玩味的景点之一。我当时心里想,要是有人未曾上山,一定会后悔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