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初才游览完番禺余荫山房,月末又想去宝墨园了,在网上订了宝墨园+南粤苑的套票(57元)就出发了。
27日,天气非常的好,阳光灿烂,做足防晒措施,乘坐地铁到市桥站,从B口出来乘坐番67路公交车,总站便是宝墨园站了。
下车后首先看到的却是南粤苑,那就先到南粤苑看看吧。
南粤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紫坭村大川岗,是一座山水园林与岭南建筑相融合,艺术珍品与岭南园林并茂的大型山水园林。它是岭南名园宝墨园的“姐妹园”,是宝墨园建设的深化与延伸,展现了沙湾历史文化名镇和禺山风采。
牌坊正中高处匾额“南粤苑”三个贴金大字,熠熠生辉,据说这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所书。
牌坊正面对联【紫水绕青萝,十里云山留倩影;金鳌朝丽苑,一江风月抱明珠。】,背面对联【粤苑聚灵气,一代风流承古韵;大川成艺海,满园高雅见文明。】两幅对联,从外到内,既点出了南粤苑建在紫坭这块人杰地灵的宝地上,又点出南粤苑是一个聚宝藏珍、高雅文明之地。
穿过牌坊,迎面是一幅大型的照壁——九龙壁,这是“龙翔凤翥”美景。九条颜色各异的龙喜戏龙珠,形态生动,翻腾自如,有如遨游沧海,又似腾飞九霄。九龙壁有着王者气派,显示中华民族龙的文化源远流长。
九龙壁两旁刻有对联【龙负锦图,映日金鳞腾瑞霭;凤鸣盛世,来仪百鸟奏谐和。】点出九龙壁寓意太平盛世,社会和谐的好兆头。
旁边有条长廊,为百转回廊,回廊曲折逶迤,贯通全园,回廊里绘画精美,线条流畅,极具观赏价值。既具岭南园林特色,又显皇家园林的气派。
在回廊漫步赏景,无论是炎夏烈日,或是寒冬冷雨,都不会受日晒雨淋之苦。累了还可以在舒适的“美人靠”上休憩小坐。
一千多米的回廊,不但是一道美丽的景观,而且还将园内各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
迎客轩,是一座八角亭,临湖而筑,一半筑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湖水微波荡漾,湖柳婀娜多姿,锦鲤湖中游弋,金鳞闪烁,色彩斑斓。
云岩叠翠景,是一座大型的叠石山,石山堆叠形似一叠叠云彩,又似有很多洞穴、溪涧。
这情景把王维的《山居秋暝》诗句表现得活灵活现,能真实地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的至高境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龙门揽胜是南粤苑南隅的一条空中走廊,由六条白花岗岩石雕龙柱支撑。龙柱高七米、直径一米,盘龙缠绕,爪舞云扬,动感逼真。在这里乘搭观光电梯,可直达南粤苑最高处远眺全园美景及园外风光。
这座外观华丽的舒心阁,乍看以为是博物馆艺术馆之类,走进去才知道是洗手间,呵,很意外吧?从内到外都让人感到舒心惬意,心旷神怡。起名“舒心阁”真是实至名归。
南粤苑景观秀美,奇石丽水,雕梁画栋,馆阁藏珍。将生意盎然的自然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突出了惊、奇、险的特色。
藏品馆展出了大量的古代艺术品,书画珍品和珠宝。
南粤苑的诞生可谓是番禺旅游的一张新名片,也是沙湾文化古镇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游罢南粤苑,往南走100米左右到达宝墨园。宝墨园尽显岭南水乡风韵,而南粤苑则集中展示岭南建筑艺术精髓。
宝墨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紫坭村,北临南粤苑。清末民初是包相府,后称宝墨园。
宝墨园正门的白石仿古牌坊,雄伟巍峨,巧夺天工。进入大门,迎面就是一幅长壁画,雕龙刻凤,技术精湛。
我选择从左边开始游览,虽头顶烈日,但清风徐来,顿觉神清气爽。绕着清平湖环游,一路的风景在湖水的映衬下,更显奇,显秀,显精,让人啧啧称奇,美不胜收。
千象回廊是园林的脉络,具有遮阴、防雨、眺景、导游、参观、选景的作用。回廊的两侧装有仿木石凳供游人休憩。
荔岛中的聚宝阁金碧辉煌,雍容华丽,阁内供奉万世师表孔子铜像,供游人瞻仰。踏上聚宝桥远眺,但见湖水碧绿清澈,廊榭亭阁各有特色。
一大片莲池,蔚为壮观。
玫瑰园里也是成片的玫瑰花,朵朵争艳。
园中陶塑、瓷塑、砖雕、灰塑、石刻、木雕等艺术精品琳琅满目。瓷逆浮雕《清明上河图》,更是惊世之作。
紫带桥横跨清平湖,为传统的九孔石拱桥,造工精致。桥栏两旁有《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和《三国演义》等家喻户晓的故事立体石雕。
紫带桥前的紫气清晖大牌坊,是为纪念北宋名臣包拯,为颂扬清官文化而建的一座丰碑。
紫洞舫“泊”于清平湖岸边,共两层,船头上有大型木雕“百鸟朝凤”。而这里实际上是品茶听曲的场所,以演奏广东音乐和粤曲为主。整艘船的主结构是钢筋水泥,内外装饰全是名贵柚木,由于造工精细,装饰巧妙,就像是停泊的木船,然则却是固定的水泥屋。
经过一处泳场,里面人头涌涌,大人小孩都争相戏水避暑。场外,溪水边,到处都是戏水玩水的小孩,欢声笑语一片。
穿过艺林苑,一路前行,满眼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物,既大气又富贵。
这里有个龟池及放生池,五彩缤纷的颜色,非常惹眼。
治本堂原为包公厅,取名“治本”,意指为官清廉是治国的根本。治本堂后有块【宝墨园】花岗石石匾,是旧宝墨园惟一的真迹。
宝墨堂正中悬挂包拯画像,堂前两棵老榆树,树龄近百年,是充满古树风格的巨型盆景。由于其苍劲挺拔,又是在包拯像前,像捍卫正义的卫士,所以人称树将军。
宝墨堂内有包公审案的场景,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铡美案》。
这是《打龙袍》。
这是《怒弹国丈》。
宝墨园内河湖众多,流水纵横,建筑、园林、山水、石桥,陶塑、灰塑、石雕、砖雕、木雕、石刻、彩绘、嵌瓷等艺术精品琳琅满目,还有聚宝阁、宝墨藏珍、龙图馆、赵泰来藏品馆等展馆,珍藏、陈列了大批文物古董和名家的书画,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使珠三角特色更趋于前。
步出宝墨园时大概是15点多,在总站乘坐番67路返回,经过沙湾文化中心站时见时间尚早,便下车到沙湾古镇走走。
沙湾古镇始建于南宋,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间艺术饮誉南国。
走进沙湾古镇区,可以清晰辨析古镇发展的历史脉络,现存的街巷错落纵横,宗祠古屋点缀其间,石阶石巷的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并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
沙湾文化是以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为主体的水乡文化。沙湾古镇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音乐之乡”、“飘色之乡”、“中国龙狮之乡”、“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民间雕塑之乡”、“广东省古村落”之称。
何炳林院士纪念馆,以及广东音乐纪念馆(三稔厅)和沙湾宗祠文化展览馆(留耕堂)等,展现沙湾瑰丽的祠堂文化、宗族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文化、民间文艺,充分彰显了沙湾古镇的风采和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古镇街区内有明清时期“上住下铺”特色的商铺,还有“当当云吞店”、“珠珠照相馆”、“新新理发店”和“牛奶皇后店”等传统特色店,以及特色手信一条街,饮食街,休闲酒吧街,家庭旅馆等。
沙湾古镇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大量祠堂、庙宇等古建筑和商业遗址、民居遗址保存完整。留耕堂、一筒竹、三间两廊、镬耳屋、高楼、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筑,以及大量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艺术精品,艺术风格均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
在古镇内东游西逛,不知不觉行走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太阳西下,才发觉已是黄昏了。可惜手机不争气,没电了,因而后面的景物景致无法拍照。
沙湾古镇旅游,不同于自然风光、人造景致,也有别于单纯的吃喝玩乐。它是沙湾镇璀璨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俗文化的全新体验,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