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进入三伏天以来,南昌热的似乎有点变态,每天39+的温度让人感觉窒息、想逃。身边提起想去避暑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南昌周边避暑地方其实不少,除了闻名遐迩的庐山之外,湾里区的梅岭,靖安县的三爪仑,奉新县的九仙汤,宜春市的明月山,安福县的武功山……太多了。
去庐山? Good idea! 上网查询了下住宿信息,位置好点的酒店、客栈早就被预订了,找了很久没找到合意的,干脆PASS。
梅岭、三爪仑去的次数太多了,有点乏味,PASS。
九仙汤? 虽然不算远,但想想那偏僻蛋痛的位置、折磨人的泥巴路,PASS。
明月山? 嫦娥奔月的起点,景色不差,但已经在八月底的行程里且不能更改,PASS。
最后,目标锁定武功山。
接下来计划休假时间,规划线路,联系客栈……脑海中开始浮现连绵起伏的草甸,一望无际的云海,光华万丈的日出……正自浮想联翩,突然接到通知,下周有XX事N事……一切嘎然而止!
想悠哉悠哉的去避暑是不可能了,要去也只能是周末短短的两天时间,去,或是不去?
草甸,云海,日出,蓝天,白云,金顶……这些词语不断的闪现。武功山象怀春的少女一样,眼含秋波,口中念念,一而再,再而三的“勾引”着我:来吧,来看这苍翠的山野,来感受这凉爽的微风,哪怕就一个周末。。。来吧,来吧。
两天就两天,打定主意,将原定沈子村(一天)-金顶(休整一天)-发云界(休整一天)-龙山村-萍乡(休整一天)的徒步兼避暑计划,压缩成沈子村(住宿)-金顶(休整一晚)-下山回家,两天短距离徒步的行程。
上图线路规划好了,开始订火车票、找住宿。网友高鹏给了两个微信号:沈子村的登山口农庄和山水户外驿站,最后决定入住登山口农庄。
下午忙完后,开始打包行李:
衣服:两天换洗衣裤, 皮肤衣,速干衣,冲锋衣,袜子,鞋,手套
护具:登山杖,护膝,护腕,魔术头巾
洗涮用品:毛巾,牙刷牙膏,剃须刀,梳子,纸巾,沐浴露,空垃圾袋,纸杯
食品:熟牛肉,士力架,面包饼干若干
其他:钥匙,手机,零钱,充电器,充电宝,雨衣,拐杖,电筒,创可贴,驱蚊药,消炎药,风油精,眼镜,地图,水杯
收拾妥当打车去火车站,发信息给登山口农庄的老板娘周会,约定到站接车的时间。
21点40抵达萍乡北。
走出火车站时,很多私车师傅看到我背包上的两根登山杖及一身户外装扮,纷纷上来追问“去武功山吗,龙山村还是沈子村,几个人?……”
没有过多纠缠,径直走出广场,走到了事先和客栈老板小段约好的接车点-车站右边的天桥下面找到了他。小段很热情,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跟我说:等一会,我看看还有没有需要坐车去沈子村的,如果能找到就可以跟你分摊一下车费,这样你会实惠一点。
他打了几个电话,没有找到,觉得时间确实比较晚了,决定不再等,便发动车子赶往沈子村(到客栈之后不到十分钟,我那趟火车上有四个驴子,出站后直接打的到了小段家,花了200大洋,其实他们只要事先联系小段,和我拼车,可以实现他们、小段、我三方共赢)。
从萍乡北站到沈子村大约60KM,我们走了70分钟。一路上小段跟我分享了很多以往驴友在沈子村的事, 印象较深的有两个:
1、去年有一伙上海驴子, 刚上山就迷了路,在山里到处流串,最后可能是慌了,打了110报警,110把这事推给了森林公安,森林公安呼叫了铁蹄峰客栈,客栈的两个当地人找到了这伙人,收了四百的向导费。驴子们下来后筋疲力尽,徒步穿越的兴致全无,稍作休整就打道回府了。小段说,事先早就交待了每一个分叉路口要注意,如果途中不清楚可以随时打电话给店里,他每天都会接到很多问路的电话。
2、五月份, 从广东来了几个学生,当天晚上吃了饭就上了山,他们原计划直上铁蹄峰(上面路线图标示的红色路线), 结果走错了,不久又下起了雨,荒山野岭两眼一抹黑的晚上,几个人完全摸不清方向,越走偏离的路线越远。天亮时,又急又饿,实在没办法才打小段电话,结果又无法将所处的位置描述清楚,小段费了半天劲才找到他们。当时,这几个小驴浑身淋透,一脸的茫然、委屈。小段奇怪了:你们的雨衣呢? 学生们说,雨没下多久就停了,水淋淋的雨衣带在身上嫌烦,扔了,哪知后来又下雨,不停的下。。。小段哭笑不得,把他们带了下山。学生们也没再上去,在小段家略加休整后直接回了家。
其它的故事跟以上相差不大,比如有伙驴子是全家人出动,也是晚上在小段家吃了饭后上山,进入树林后迷了路,一家人商量了下,不走了,就地找了个较平整的地方扎了帐篷。天亮后,打包下了山,在小段家吃过早饭结束了旅程。
我听着心里打起了小鼓:看来上山得小心点,可不能跟他们一样瞎折腾。
23点,我们到了小段的家-登山口农庄。之前在网上做攻略时已经了解的很清楚,这里是上山最近的客栈,地理位置相当的好,初次来的驴友需要注意,找车来沈子村时一定要说清楚具体地点,否则很多无良司机会直接将驴友扔在沈子村口,这样还需要走40多分钟的上坡路才能到登山口。
时间已晚,匆匆的洗了澡,吃了点东西就睡了。
山村的夜,非常的清凉,丝毫没有城市里的闷热,也确实累了,很快便入了眠。
Day1,五点6分,被外面的声音吵醒。打开电话,老板娘周会的朋友圈显示, 几个驴友已经吃过早餐,在准备登山了。于是起床洗漱,收拾完毕后下楼吃早餐。
趁着老板娘做早餐的间隙,在登山口小溜了一会,抬头看了看山上,高耸入云,云山雾罩,心里默默的祝自己今天一帆风顺。
早餐是一大碗面加一个鸡蛋,这几乎是所有武功山客栈的标配早餐,10元一份基本管饱,驴友如有其他要求,比如不要鸡蛋要肉丝,可以事先跟客栈说。
慢慢的,小段家的驴友基本都起来了,餐厅的人越来越多,老板娘说早上已经走了两拔人。
匆匆吃罢,补充了两瓶水就告别小段一家开始上山了。
这就是登山口农庄,去年下半年才建的:
客栈条件是沈子村最好的,房间宽敞,被子也比较干净,老板娘周会做的饭菜也不错,这是他们家的电话,有需要可以联系他们:18879959860,15979406796。
出门后,左拐即是上山的路,路边的拐弯处基本都有简易的标牌指路, 很容易辨认。
按照小段给的路线,20分钟后到达了第一个分叉路口:水电站
(图中即是题主单薄的背影)
注意,一定要沿着电站右边的外墙走,路边的树上有驴友挂的红布条做指引。
刚看清路,从左面的小路上转出来一伙重装驴友,问他们从哪过来的,他们回答我:刚上来的,走错了路。
继续前行,路渐渐的崎岖,所幸这里的坡度不算大,山林里空气清新、湿润,温度也就20多度,走起来十分舒适。
走过小段给的第二个路段提示点-蒙古包,这时候上来一个挑夫,一头挑了两箱水,一头是一大包蔬菜。问他是哪家客栈的,他说是为九龙山客栈送货,如果不清楚路可以跟着他走。
他走的很快,想着山里环境这么好,应该一路慢慢欣赏,无需着急赶路,只要下午5点前赶到金顶即可。
不一会儿,赶上来一波驴友,打了招呼后问他们从哪来,回答说是广东珠海。亲人哪,我可是在珠海呆了十多年的人,结伴吧。
这样一边说着、笑着、拍照着走了一个多小时,路上又遇到了两波走错路的驴友,大家一起来到了小段提示的最后一个分叉点:小卖部
切记,走过小卖部之后,紧挨着左上方竹林有一条不太明显的小路, 见下图左侧:
从这个小路可以直上铁蹄峰(下图红色线路),如果沿大路向上就是九龙山(下图白色线路)。
这两者的区别是上铁蹄峰的路狭窄艰险,没什么风景,但比九龙山可以节约2小时。九龙山的路比铁蹄峰平缓好走,可以看到大片美丽的高山草甸。蜂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体能选择走哪条路。
问了小卖部的老板,她说昨天刚下大雨,九龙山非常湿滑,建议上铁蹄峰。大家商量了一下,选择了走铁蹄峰。
结果,一上去大家都傻眼了,几乎70度的野路,满是泥渣乱石,很多地方连下脚都困难,好在树林里晒不到太阳,空气、温度也十分宜人。
大家气喘嘘嘘的爬了一个多小时,在一个小休息点临时休整,问了休息点的摊主,距离铁蹄峰还有多远,他说这里才刚开始,有的驴子听了,脸上开始写着悲意。。。
我毕竟经常跑步,偶尔整个半马,这段路还能对付。
驴友们各自的目的地不同,他们大部分人都是要去龙山村的,今天要走的路还很长。
我不算太累,每遇到当地摊主都会坐下聊会天,边走边玩, 慢慢的大家走散了, 接下来大部分时间我都是一个人在走。
我的目的地只是金顶,全天行程只有12公里左右,预留的时间较为充裕,中午如果能上铁蹄峰,后面就只剩两小时的路程,因此并不着急赶路。
11点刚过,我走出了树林,视野顿时开阔,山下的村庄、道路一目了然,虽然不再有树荫,盛夏的太阳十分剌眼,但温度仍然非常舒爽,丝毫不觉得热。靠在一棵大树下坐了会,补了几口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继续上路。
刚翻过一个山头,本来晴好的天突然变脸,开始起风了。
接着大片大片的乌云压了过来,禁不住担心起来,这里离铁蹄峰客栈还有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如果下起雨来怎么办?
一边担心一边加快步伐,没走多远,一道闪电划过,天边开始轰隆隆的打起雷来,暗暗叫苦:野外徒步怕的就是雷暴,这山顶被雷劈死的枯树随处可见,连金顶的石碑都难以幸免,左右两边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悬崖,让我去何处避雨?
正在忐忑,一声响雷在前面不远处炸开,大风刮来团团迷雾,能见度瞬间降到十米以内,前面啥也看不清,路也越来越凶险。看,这里根本没有路,必须要走过这段无处下脚的斜坡、悬崖
(后来又走了一次, 才知道其实可以不走这段险坡, 左侧向上可以从山顶翻过去)
小心翼翼的走过几段险路,正自庆幸,大雨忽的不请而来。急忙打开背包找雨衣,才一会儿功夫,浑身几乎湿透。
本以为这雨下一阵就会过去,谁知越下越大,鞋子里不仅仅装满了雨水,泥浆沙土也进了不少。
紧赶慢赶,隐约看见前面山坡有一幢蓝色的房子似乎是个客栈,欣喜着跑去一看,却是一个已经废弃而且没有屋顶的破铁皮房,Shit!!!
翻过两个小山头,雨势丝毫不见小的迹象,雨衣已经挡不住雨水的侵袭,所幸雾气开了一些, 视线慢慢好转,远远的看见前面高处好象有家客栈,心头一喜,加快步子飞奔了过去, 才知道是此行的第一个山顶驿站:铁蹄峰客栈。(雨太大,没拍)
低头冲了进去,里面已经有几个驴友在避雨,其中三个正是早上在路上遇到的一家浙江人。
进来之后舒了口气,缓下来才发觉只忙着赶着, 已是又渴又饿,掏出电话:12点50了,拿出面包、牛肉就着水开始补充能量。
一边吃着一边跟驴友们闲聊, 待吃饱喝足,雨也渐渐小了,个别驴友们开始按耐不住,已经重新上路,毕竟他们今天要穿过金顶,赶到武发客栈入住。
半小时之后,雨终于停了,跟客栈老板打了招呼,背上包继续赶往金顶。
走着走着,高山草甸开始越来越广阔,雨后的武功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慢慢的,山路不再艰险陡峭,越来越开阔平坦,翻过铁蹄峰之后,云雾渐歇,前方传来阵阵机器的轰鸣声,后面汇合的驴友说,这地方怎么还有修路打电桩的声音?我听了听, 跟他说可能不是,这是柴油发电机的声音,说明前面有客栈了。
走近了才发现是一个工地,看模样似乎是一家大型客栈就要建成了
下午两点多了,山风已经变的轻柔,先前黑压压的云层也逐渐的消散,天边渐渐现出了纯净的蓝天
脚下已经不再是碎石泥土路,终于,终于,看到了前方栈道,快要进入景区了!
不,有点累了,我要休息休息,我知道你就在前方,且让我整理一下狼狈的自己,平复一下杂乱的心情
那是……哦,云海
云开了,雾散了,终于邂逅你绝美惊世的容颜-武功山
吹着和熙的山风,欣赏着纯粹的美景,心已沉醉其中。
当然, 免不了一阵狂拍, 直到手机快没电了,想着还要寻找客栈,只好依依不舍的向金顶驿站而去。
金顶驿站也是小段帮忙安排的,这个地方原来本是铁皮房,条件极为简陋,两月前折掉重建了驿站,比之前好了不少,但房费也翻了几番
上面的这是金顶驿站的一期,二期仍在建设中
在客栈办理了入住,放下行李休息了一会,同时给手机充了电,此时,外面已接近夕阳时分,那就去金顶看日落吧
哇噻,美爆了(来张全景)
金顶上风和日丽, 夕阳满天, 四处的游客群簇而来, 只为一睹金顶日落的盛况, 丝毫没有刚有过风雨的痕迹.
日落还算不错,略微可惜的是云彩稍显散乱。
落日终于淹没在苍茫的云海之间, 金顶也不再有金色的余辉, 但这完全没有影响众人的兴致, 否则,这山顶的人怎会越聚越多呢?
良久,山顶上的风也越来越大,而我, 还是上山时穿的速干T恤,微凉,穿过人群及一片片的帐篷, 快速的回了驿站。
晚上,加了件冲锋衣出来散步,白鹤峰上漫山遍野都是帐篷,红蓝相间, 欢声笑语.
山风呼呼的吹着,温度已经降到了15度,家里的朋友说热的不行,而这里却是一片清凉世界。
22点,回到驿站,设好了闹钟,准备明天五点起来看日出。
Day2. 凌晨4点左右被吵醒,外面走动的人慢慢多了起来,躺了一会儿感觉没办法再睡了,起来看日出吧
看日出的人极多,到处都是迎风飞舞的拍照人群:
千呼万盼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家正在期待光芒万丈的时候,老天却不配合了,突然风云变幻,云雾遍野,只能隐约的看见天上悬着个白日,基本没什么美感可言。
回到驿站,要了份肉丝汤粉,吃完休息了一会, 便回房收拾行李, 准备下山。
走着走着,云雾又缓缓的散开了,高山草甸再次的显现
好一片绿色的原野,如碧玉毯一样, 温柔的裹着大地之子-武功山, 在云海茫茫之间连绵起伏,无穷无尽,给人间渲染了浓墨重彩的半壁华章,美哉, 壮哉!
别了,武功山,再会,美丽的草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