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青龙)位于燕山东麓,河北省东北部,河北省东北部,地处燕山东麓、古长城北侧北与辽宁凌源、建昌交界,西和宽城、迁西连接,南与迁安、卢龙、抚宁区、海港区相邻,东与辽宁绥中相连。隶属于秦皇岛市。是东北与华北的交界地,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青龙县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和“中国苹果之乡”,青龙县是“中国奚族文化之乡”、“百佳深呼吸小城”、“河北杂粮之乡”和“河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境内昼夜温差大、海拔高度高。植物生长季节昼夜温差可达20度;平均海拔500米以上,最高海拔都山顶峰为1846.3米。
青龙旅游资源:祖山风景区、桃林口景区、冷口温泉、都山森林公园、花厂峪—五道岭、黄金溶洞景区等等。
青龙县城距距秦皇岛港120公里,距京沈高速公路迁安出口70公里。一般来青龙都是先坐火车到秦皇岛,秦皇岛距离青龙42公里,有高速路可以直达,大约50分钟即到。在秦皇岛长途汽车站也有开往青龙县的班车,发车时间6:30—18:00,每半个小时一班,票价32元。
祖山交通:祖山风景区有两个门,两个门之间的距离比较远。东门主要是观光峡谷,北门则是风景区的核心区,餐饮住宿比较方便。
1、自驾车:天津—祖山风景区,京沈高速公路在秦皇岛第20出口向青龙祖山方向开车56公里即可到达祖山景区北门,东门上山需乘坐缆车。
(1)沿津蓟高速行驶60.8公里(经津蓟天津收费站),从沈阳\北京\G1出口离开(经宝坻北收费站),朝沈\G1方向,进入京哈高速\G1\京沈高速
(2)沿京哈高速\G1\京沈高速行驶190.7公里,从秦皇岛\青龙\S521出口离开(经秦皇岛北收费站),朝青龙方向,稍向右转进入S251
(3)沿省道S251行驶8.7公里(见祖山东门标示牌,国家地质公园界碑大钥匙标志)左转,沿主公路直行至祖山东门,进入景区
2、火车:从秦皇岛火车站乘6路公交车到海阳路长途车站,转乘到祖山的公交车,到达东门或北门(庙沟),东门需乘坐缆车上山,北门自8月5日起由景区专车接送上山。
3、公交车——秦皇岛市区海阳路长途汽车站每天都有发往祖山东门和北门的公共汽车。
海阳路长途汽车站→祖山东门 发车时间:6:30、 7:10、 9:00、 11:15、 13:25、 14:25、 15:35;
祖山东门→海阳路长途汽车站 返程时间:7:30、 8:10、 10:00、 12:15、 14:25、 15:25、 16:35。
海阳路长途汽车站→祖山北门 发车时间:6:40、 10:00、 13:30、 15:10;
祖山北门→海阳路长途汽车站 返程时间:8:00、 11:20、 14:50、 16:30。
4、景区内环游车路线:
东门——画廊谷 庙沟——北门 祖山宾馆——王母峰 祖山宾馆——情人谷 庙沟——情人谷。
双合盛生态农业产业园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生态农业产业园。
南胡哈村地址:青龙县城东南60公里处,青龙满族自治县干沟乡。
桃林口景区:自驾路线:京沈高速,卢龙出口下,奔刘家营方向。如果走官场的话就要由抚宁奔大新寨,去青龙的方向,到隔河头左转,然后顺着马路一直走就到了水库的北面。青龙满族博物馆:青龙满族自治县南山公园中。
1. 证件: 随身携带身份证、另外学生证、记者证、军官证、老年证、摄影师证等证件在青龙县很多景点都有优惠,甚至是免费的。
2. 衣服:青龙早晚温差比较大,要根据季节准备相应的衣服,在秋冬两季需多备一件保暖防风衣或抓绒衣,春夏两季换洗的衣服多带一些,并做好下雨准备,青龙县很多地区适合户外徒步,建议穿着轻便的登山鞋或者户外鞋,并准备两双以上吸汗的袜子。
3. 现金,信用卡:现金可以不用多带,在青龙县内的银联网点很多,酒店、餐厅和超市可以刷卡和使用支付宝、微信结账。
4. 洗漱用品:如果方便的话最好带自己的,建议自备毛巾、旅行折叠牙刷、牙膏、拖鞋,另外女性建议带上防晒的护肤用品。
5. 药品可以自己准备,感冒药、藿香正气、创可贴、防蚊剂、防晒霜等。
青龙县住宿的酒店和宾馆并不像秦皇岛市区选择的余地那么多,但这里的酒店、宾馆、招待所、家庭旅馆等还是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住宿的价格也不贵,在祖山西侧脚下,有具有悠久历史的革命老区。该村有10多户家庭为“农家乐”旅游接待点。游客在方便住宿用餐的同时,真正能体验到吃农家饭、睡农家炕、干农家活的“农家乐”趣。
我们一行入住了青龙四合商务酒店,酒店位于青龙县的中心位置,这里距离县政府很近,步行也就几分钟的时间。这里属于商业街,四合商务酒店就位于四合商厦中,旁边有很多购物小店,不远处也有超市,入住在这里购物和吃饭都很方便。
酒店的性价比还算比较高,包含了第二天的早餐,房间的设施有一些陈旧,房间中铺着地毯,有躺椅、茶几、烧水的暖壶和水杯,为客人准备了茶叶和咖啡,但是并没有配备矿泉水,在房间中还有一些收费的食品和饮料。
青龙作为秦皇岛的一个县级市,这里的吃喝要比在秦皇岛贵一些,本地人说在青龙开矿的人很多,搞矿的
人”不差钱“,这里的美食除了海鲜之外还有挠葫芦条、杏仁粥、粘豆包、红薯粉条、水豆腐等,因为青龙县的海鲜大多是从秦皇岛市里运送过来的,需要一定的成本,所以如果想吃海鲜的话还是建议到秦皇岛海滨,那样的话性价比会更高一些。
粘豆包。
青龙老豆腐。
木耳炒鸡蛋。
挠葫芦条
青龙的特产有板栗、苹果、枸杞、安梨、水豆腐等,县里比较大的购物点有农家乐购物中心和山神庙集贸市场。
最佳旅游时节:夏秋两季更适宜旅行。但四季各有特色。
DAY1:石家庄—秦皇岛—青龙县—入住青龙四合商务酒店
DAY2: 祖山—双合盛生态农业产业园—南胡哈村
DAY3: 肖营子板栗产业园板栗—桃林口景区—猴打棒民俗表演—青龙规划博物馆
【摄影器材】:
相机:佳能5D3、索尼A7
镜头: 16—35,24—70 (主要用于拍摄风景)。
落榜进士:中国摄影师协会会员、旅游杂志撰稿人、旅游网站旅游达人、摄影及游记经常见诸于各类报刊杂志,新浪自媒体签约达人、河北公众卫视《乐游河北》嘉宾主持、2014年新浪草根生活类十大新锐博主,搜狐旅游全国作者TOP排行15,中国国家地理风景审评师、去哪网聪明旅行家、2015年乐途灵感文最佳贡献奖得主,2016年乐途之星、酒店体验师,曾接受过河北电视台、河北电台、新浪山西、南海网、台旅会、台湾TVBS、日喀则电视台、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专访。
【 微信:wudan365】【微信公众号:lvxing36524】【微博:@落榜进士】
祖山风景区是河北省十大名山之一,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祖山是青龙县最为著名的景观了,在好几年之前我曾经到秦皇岛汽车总站想前往祖山,游览这座河北巍峨的名山,可遗憾的是汽车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从秦皇岛到祖山的往返班车有时间限制,因为祖山很大,当天可能回不来,因为晚上我还有别的安排,只能匆匆放弃了那次的祖山之行,这一次秦皇岛的行程我们把祖山安排在了第一站,也算满足了我上次留下的遗憾。
祖山距离秦皇岛市区23公里。景区总面积118平方公里,分画廊谷、天女峰、乌龙谷、望海寺、飞瀑谷五大景区,100多处自然景点,主要景观有天女峰、响山、佛光、奇峰挂月、太虚幻境、天女木兰园等,是一处以奇险的山景和明秀的水景为主体特色并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在祖山有景区观光车,游客可以坐在车上感受沿途的惊险和刺激,漫步在祖山之中,拂面阵阵,这里的每一眼苍绿,每一面凉风,都可以抚平久居在都市里的人们的焦躁情绪,祖山云淡风轻、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是夏季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在没有来到祖山之前,就早已经听说,祖山的险峻挺拔和俊丽秀美,因为这里是在塞外,也被誉为“塞北小黄山”。
这里也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特别是油松林分泌的大量负氧离子,有着“空气长寿素”之称,具有净化血液、愉悦心情、促进代谢、延年益寿的功效,是回归自然的绝好地方。
在山间有成群的白桦林,有的小巧灵秀,有的挺拔参天,人们走在其间不时的会被这些千姿百态的树木所吸引。
祖山植被丰茂,树木繁多,植被覆盖率达96%以上,这些树或横空出世,或依壁斜生,或临倒挂,生长在少土无水的地方,却枝繁叶茂,这也显示了植被们顽强的生命力。
祖山北天门,游客可以乘坐景区摆渡车到达北天门王母峰停车场,这一条路可以直达祖山中心,然后沿途欣赏祖山的风景。
《西游记》中的“唐僧盼徒”、“八戒寻兄”等怪石造型在北天门这里都可以看到。
在石头上有很多名人的题字。
祖山,大约是一亿年前燕山造山运动的花岗岩侵入体,经过多年提升、断裂、风化、剥蚀等地质地理过程形成的一座独立山体,因燕山东段,渤海以北诸峰皆以此山分支盘拨,意群山之祖而得名。
云海、云流、云瀑都是祖山夏季的特有景观,在晴天的时候还可以眺望远处的村庄、古长城、甚至大海。
祖山趣石众多,拟人似兽的象形奇石布满峰巅沟壑,神形毕肖的奇石在祖山随处可见。
文人墨客们来到祖山,见到这般美丽的景致,基本上都会忍不住留下墨宝,祖山林林总总的美景也靠工匠们刻在了这些奇石之上,并名传千古,我怕并不知道在祖山上到底有多少的石刻,但这些摩崖石刻相信也凝聚了无数工匠们的心血巧思。
天女木兰园。那古生代遗留植物天女木兰,花开季节,其冰清玉洁,超凡脱俗,花香四溢,沁人心脾,为祖山一道亮丽的风景。99世博会上,首次出展独占鳌头。多国元首争相花前留念。秋天这里红叶满山,层林尽染,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像洒满一地金子。到了冬季,这里银装素裹、玉树琼花,雾凇冰挂。
天女木兰是国家稀有濒危植物。目前,我国仅有极少数地区发现该树种,而像祖山上这样成片生长,成片开放的天女木兰,是非常罕见的。天女木兰花花期在6~7月间,花瓣乳白色,花蕊红中带黄,极为冷眼。外加该树油绿肥厚的叶子,光滑无纹的枝干,整体呈现的一种天生丽质的仙女形象,诗意隽永,情韵飘逸。每年6月下旬,祖山天女木兰花的盛开期,长长的花梗随风飘荡,芳香扑鼻,宛如天女散花,令人叹为观止。
木兰园天女木兰花可以说是祖山的一个标志了,这种来自冰川时期的珍惜花卉,对成长条件的要求相当苛刻,在别的地方最多只能存活几株,但是在祖山,却能成片开放。天女木兰有着洁白厚实的花瓣,以及粉红色的花心、黄色的花蕊,开得好的能如碗口般大小,超凡脱俗,美艳大方。我们也很幸运的看到了木兰园中成片的木兰花开的场景。
美丽的天女木兰花。
主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是秦皇岛港显著的航标。
远处最高的地方就是天女峰祭天台了,站在峰顶,可以东观日出,南追帆影,西望长城,北俯群山。据说如果幸运的话还有机会看到佛光,北方的山上通常不容易见到云海,而在祖山欣赏到云海的机会却很大,不过要是想看到云海的话最好是前一天晚上住在上山,然后第二天一早起床,只可惜我们来到这里已经接近中午,并没有看到壮观的云海景象。
祖山奇石—伟人亲临。
镇海狮吼,在东南方向的那座山峰很像一只昂首挺胸的狮子,相传它是文殊菩萨的坐骑狮,为镇住渤海的恶龙而化身于此,故名“镇海狮吼”。
祖山洞穴很多,主要集中在花果山景区,水帘洞自古有名,仙人洞分内外两洞,外洞如客厅,内洞如卧室;狐仙洞神秘莫测,传说美丽动听;谢虎洞宽敞平坦,好像世间农家平房。花果山景区有一天然石洞长约200米,宽2米,洞内可容纳200多人,当地人称“九妖十八洞”的说法,为景区罩上一层神秘离奇的色彩。
祖山神奇的地貌景观。
祖山索道,在祖山游览可以乘车、可以徒步,也可以乘坐索道缆车,每一种方式都可以领略到不同的风情,欣赏到不同的景观。
祖山的夏季,凉爽无蚊,空气清新,这里远离了都市的喧嚣、最高气温仅仅25℃,是避暑度假的绝好场所。
我国是文明古国,饮食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在我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历史悠久的区域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也流传下来了众多的老字号和非遗美食,成为中国五千年饮食文化的传承典范和食品安全的守护者。中国食文化遗产更是祖国的瑰宝。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乡被誉为‘中国粘豆包之乡’,在这里有着悠久的满族饮食文化。粘豆包也叫年豆包,是满族的传统特色食品,是当年满族人平时狩猎、耕种、行商、越冬以及战时的主要食品之一。据我县县志及相关史料记载,满族人吃粘豆包的习俗已有上千年历史,到现在,在青龙县龙王庙乡一带,家家户户依然坚持按照古法制作粘豆包,其口味粘连劲道、软糯爽口、米香四溢,是当地人餐桌上地道的美食。
在青龙县有一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始建于2012年,于2013年正式投产。公司于2009年成立了天一生态农产品合作社,现下属于双合盛公司,经过几年发展,合作社现有生产基地3000亩,吸收了板栗种植户70余户。现均为双合盛公司提供生产加工所需原材料。保证了产品源头的原生态、无污染。公司主要产品有经典的手工粘豆包、红豆包、杂粮豆包、爬豆包、奶香馒头等系列面点产品,双合盛公司已完成“在旗”等数个商标注册。经过这两年的迅速发展,现公司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被评为秦皇岛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好食品评鉴委员会指定产品。
周边的村民称在旗粘豆包是割不断的乡情。在旗公司也严格秉承“用品德和良心做食品”的经营理念,努力打造青龙自主品牌,不仅解决了当地部分百姓的就业,而且让“豆包”成为了一个品牌产业,不仅畅销周边,也在逐渐的走向全国。
“在旗”牌粘豆包,先后获得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有机食品及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好食品”推荐产品,并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法人代表张全利被市政府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把满族传统饮食文化传承下去”是在旗人的一种理念。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们来到了公司的生产车间进行参观,因为这里是食品公司,进入车间会有严格的要求,不仅要穿上工作服,带上帽子头发不能露出,手上和头上的饰品也要摘下来,然后进行洗手消毒,才可以进入生产车间。整个生产车间分为了几道工序:筛面—和面—塑形—蒸制—速冻包装—冷却。
公司一直坚持古法工艺,配方手工制作。采用当地绿色无污染优质的大黄米,红小豆,白爬豆为主要原料。公司的董事长向我们介绍到公司的目标就是“既要把满族这种传统饮食文化传承下去,也要让更多消费者尝到更绿色更健康更原生态的安全食品。”
成型车间。粘豆包的一切工艺源自于天然,属传统天然食品的典范。粘豆包不但营养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传承,开粗粮细作之先河。
塑形。车间所采用的机器设备也都是国际领先技术。
粘豆包最早是满族祖先祭祀用的祭品,由于粘豆包在冬季易于储存和携带,因此也是满族人出门打猎的食物。后来,努尔哈赤带兵打仗时,粘豆包就成了冬天里的军粮。可以说大清的半壁江山,也有粘豆包的一份功劳。
早在清代的康熙年间,粘豆包就作为清代军民所特有的食物被带入青龙。当时的青龙县龙王庙、祖山一带隶属于直隶省永平府下的临榆县属正蓝旗。在青龙,粘豆包叫"粘饽饽"也叫"满族粘饽饽"。青龙县东部地区,尤其是龙王庙、祖山一带仍然广泛沿袭着这一传统食品。
"满族粘饽饽"这一饮食文化在青龙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制作粘饽饽的时候也是非常热闹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来帮忙,坐在热乎的炕上边包着粘饽饽边唠着家长里短,有说有笑非常热闹。蒸粘饽饽烧的是横子(山里的一种灌木),要的是"横财"的谐音。粘饽饽蒸熟后要点上红点,要的是"鸿运当头"。每家每户都要做一百斤左右,人口多的还要更多一些,经过一夜的冷冻将金黄透亮的黄米饽饽装入大缸内储存,这象征着丰衣足食,四季平安。
蒸制。
速冻包装。
在旗产品成功的加入中国追溯网系统,每一袋产品都可以向上追溯制作的日期、工艺流程及人员。
“在旗”的粘豆包产品包括了:黄米白豆馅、黄米红豆馅、江米红豆馅、无蔗糖原味粘豆包。材料都是选用本地当年优质大黄米、玉米碴,完全按照古法工艺配方,经十多道工序纯手工精制而成。
冷冻库房。
在旗产品每一天都有运往北京天津沈阳等地的安全豆包。在旗粘豆包,割不断的乡情。
醉美山村南胡哈,赏塞外石长城
在秦皇岛青龙县东端有一个南胡哈村,这里紧邻辽宁省,全村也只有320户1200余人,分布在两条沟的五个自然村之中。南胡哈村虽然地处偏远,但却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全村在种植业、加工业和服务业都实现了良好可观的创收,尤其是旅游业,南胡哈这个美丽淳朴的小山村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有天然的石长城,并专门为旅游修建了木栈道,吸引了众多的旅游团和户外爱好者前来这里进行登山活动和户外采风。
南胡哈远离了都市的喧嚣,这里四周群山环绕,村前一条溪流向西汇入星干河,并与青龙河汇流,最后经滦河注入渤海,走进这里,一切都充满了宁静与安详。
南胡哈被誉为“秦皇岛最美丽山村”,这里的风景如画,风情像诗。
我们在村民的带领下由南胡哈村口向东南顺着沟膛子往里走,就进入了神仙谷。没想到不大的一个村庄竟然为发展旅游业修建了通往山上的一条长长的木栈道,顺着木栈道曲折前行,身边都是各种绿色的植被,这里的空气清新,就像一个天然的氧吧。
在前行的途中,身边的景致随也之变幻,垂钓园、绿色蔬菜种植示范园等农家乐园也为游客在登山之余增添了几分乡村的情趣,在山中散布着几处供游人休憩的小亭子。
为我们带路的村民向导告诉我们,南胡哈的山花花期能持续到六月底,在这段时候每隔几天,就会有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山花粲然绽放,帮助我们留住春天。
放羊的村民。
羊群们也在这里自由自在的生活着。
在山脊东西两侧,松林茂密,花草丛生,杏树樱桃树遍布其间,南胡哈春季百花争艳,夏天绿树成荫,秋日色彩纷呈,冬季银装素裹,可谓四季皆有美景。
在通往山顶的路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处处的奇峰怪石,断崖绝壁,像鬼神斧砍开凿,似人工雕琢垒砌,形态各异,依次排列在海拔近800米的山脊之上。
我想南胡哈最美的风景还要登上山顶才能看到,在山顶眺望黛青色的远山层层叠叠,由远及近簇拥至脚下,如同千山万壑的壮丽画卷从四面八方铺展过来,令人心神爽朗。而身边一排奇石从山的脊梁上“长出”,就像天然的石长城,峥嵘嶙峋,一路蜿蜒逶迤,向西北奔腾远去,望不到尽头。两座石英岩巨峰隔百米幽谷对峙耸立,当地人称其为“南天门”。这道“石长城”一路向东南绵延近300里抵达山海关。
在南胡哈有我国最壮美的自然景观“天然石长城”,这条石长城鬼斧神工,天造地设,令人叹为观止。这里的丹霞地貌极其壮观,而这样的长城却是自然形成的,在燕山造山运动中天然形成的石长城南北绵延十几里,远观似巨龙一般,气势宏伟。
南胡哈相传是广陵山明亮道长常宏修炼成仙的地方,素有“冀东第一仙山,天下无双福地”之称,整个山中有神仙谷、神仙洞、天鼓、笔架山、长寿石、骆驼峰、狐狸顶、三寸金莲、龟蛇求道、对语石、猴石、猴椅、老虎石、老虎洞、棺材石、神仙石、菜板石、犀牛下山、常祖远眺、情侣松等景点和传说。
南胡哈村山脉经过多次造山运动后,造就了奇石罗列,怪石林立,峭壁断崖,南北延绵几十公里,形成“天然石长城”远远望去似巨龙蜿蜒在山顶,气势雄伟。
在以南胡哈村为中心的群山之中,由南至北依次分布着九条突起的断层石崖带,每个断层石带的宽度仅有十至十几米,而长度却都在千米以上。最长且最为壮观的巨龙岭巨崖带,长达六千多米。若从高空远远看去,九条巨崖带,恰似九道天造长城重重扼守着边关要塞,更象是九条巨龙齐聚在深山之中,令人称赞 。
在九条断层石峰带高高矗立的几十座巨石山崖上,有许多神奇怪异的石墙、石壁、石岩、石笋、石柱,有的像神猴下山,有的像巨蟒出洞,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鬼斧擎天,个个形态逼真,惟妙惟肖。随着视角的变化,许多奇岩怪石还会不断变幻出各种神奇的形态,妙趣横生,意趣盎然。
登临山顶沿石脉近距离浏览,“奇山之特”“奇峰之绝”“奇石之美”“奇谷之秀”尽收眼底。
南胡哈其峰之绝,其石之美,其谷之秀,美不胜收。
在山中高达十几米、几十米的巨石断崖,巍峨险峻,引人入胜,异常壮美,也成为了京津冀周边户外爱好者最喜爱的户外场所之一。
在九条断层带上,高高耸立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巨石山崖,巍峨险峻,神奇壮美,引人入胜。一座座巨石山崖,雄踞于海拔近800米的山脊之上,最为奇绝的是,所有巨石山崖都呈一线延伸,两侧绝壁,只可翘望,难以登临。正看孤峰高耸,挺拔秀美;侧望悬崖壁立,高大险峻;远观一线长龙,威武壮观。
山中人动景移,变幻万千,可谓精彩纷呈,妙趣横生,令人流连忘返。
在山脚下沟谷中,散落着一处处倚山而居的小农人家,四面青山掩映,居之自然清静,游之悠然惬意。
夕阳下的南胡哈,在这里你可以抛却城市的喧嚣和烦恼,尽情享受山村壮美的自然景色,在天然氧吧里放松身心,更可以独立崖顶,放眼群山,静悟人生,体验和感悟一份宁静、纯美和超脱的人生真谛。
青龙板栗是“京东板栗”的代表产品,青龙板栗就产自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京东板栗历史悠久。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的“货殖列传”中就有“燕,秦千树栗,……此京东板栗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明确记载。
青龙满族自治县之所以盛产这种优质板栗,与他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青龙县处山区,曾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美誉称号。正是因为此处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京东板栗"个大皮薄,色泽鲜艳,果肉细腻有糯性,风味芳酣独特,营养成份居全国板栗之首,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
板栗熟吃,老少皆宜:熟食板栗能和胃健脾,缓解脾虚。用板栗和粳米熬粥,既有利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性腹泻患者早日康复,也是老年人消化不良、气虚乏力的食疗验方。
青龙板栗也成为了青龙县重要的一大经济产业。
在秦皇岛青龙县有一处美丽的“小三峡”,这就是桃林口景区。桃林口位于青龙县的西北部,是依托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桃林口水库工程景观和周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成的风景旅游区。景区总面积22万亩,水域面积6万亩。整个景区碧水如锦,奇峰林立,空气清新、百鸟争鸣,有“天然氧吧”的美誉,桃林口水库也是秦皇岛人的饮用水源,在这里,水域倒映着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蓝天白云下玉带系明珠的美丽画卷。
桃林口水库坝旁边就是古老的长城,站在水坝边可以看到水面上水鸟翩跹,山色清秀,相映成趣。
桃林口水坝也可以乘船游览,乘船而上可以看到沿途两岸层峦叠嶂,或峭壁屏列,或峰峦起伏。
桃林口水库的形状很像一条龙,它的面积比堰塞湖和龙庆峡要大很多。
景区中的小亭。
桃林口水库是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蓄水后形成的高峡平湖也成为了其著名的景观。
在大坝旁边的山上还可以进行一系列的采摘活动,山中修建了木栈道,尤其是在秋季,桃林口景区满山晶莹剔透的野酸枣非常受游客们的喜爱。
桃林口景区充分利用开阔的地形及山、峪、库、溪、泉、峭壁、孤岛、长城、大坝等自然和人文景观,高举环保旗帜,围绕“生态”主题,正在积极谋划实施建设国家水库生态公园的宏伟蓝图,未来的桃林口景区将会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如果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来到桃林口,会看到漫山遍野的桃花,就像一处“世外桃源”一般的美。
景区中可爱的变形金刚造型。
桃林口水清、峰奇、景幽,很有一些长江三峡“巫峡”的味道。因水奇清,有的游人赞叹到,此水比”漓江“水更纯、更美”。
在桃林口村远眺水库大坝。
水坝周边的红色岩层地貌。
水库一边是高耸的大山,山上的植被保护的很好,其间还有可以让游人通行的道路。
桃林口随着不断的发展必将成为人们心目中一道永恒的靓丽风景。
在我国有众多的民间艺术,这其中很多都被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间艺术与群众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就流行着一种满族民间艺术的奇葩——猴打棒。
猴打棒是青龙满族一种具有独特艺术表演风格的民间舞蹈,分为舞台表演、秧歌走街打场和广场文艺表演等表演形式,表演者以不同表演形式把古老的民间热烈、欢快、优美的独特舞蹈风格、击棒技巧与唢呐打击乐伴奏浑为一体,场面宏大,舞姿抒展形象,动作灵敏粗犷,节奏明快,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振奋向上的启迪,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我们专程来到了这里的一所小学欣赏这种传统的满族民间艺术。只见这些孩子们在音响中的唢呐锣鼓伴奏下,身穿“猴服”,手持“金箍棒”,猴棒击打梆梆作响,身体随着音乐的旋律一同舞动,惟妙惟肖。
舞蹈队里的这群“小猴子”都是小学的学生,他们是跟随“猴打棒”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邱广义的教导指引下在学习这一满族的传统文化技艺。
“猴打棒”就流传于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南部,满族人聚居的三拨子乡一带,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三拨子乡满族老艺人讲,康熙年间满族正兰旗皇庄头马祥,为三拨子人奉旨出“跑马占圈”迁居此地,当时这一带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土地贫瘠,以打猎为生,人们出入这深山老林,常被狼虫虎豹所伤,为保人们平安归来,人们进山时手持木棒,喊山令,边走边敲,谓之“敲山震虎”。夜晚人们在院中、村边等用木棒敲击,使野兽闻之远避。逢年过节,人们又在自己家炕上,放一桌子,桌上备有贡品、喜钱、点燃香火,找两个青壮汉,穿着用黄布缝制的衣服,装扮成神话中能降服妖怪的“孙悟空”,手持两根尺半长,带刺的花椒木棒(相传黄布花椒为驱邪之物)。
满族人认为孙悟空降妖捉怪、除恶扬善,为保人丁平安,满族人扮成戏曲中孙悟空的模样,穿黄布衣、敲花椒木棒、表演“驱魔逐妖”,“猴打棒”由此得名。
“猴打棒”的表演充满了原始质朴的艺术张力和丰富多彩的瑰奇想象力。
清同治五年(1867年),青龙举办民间花会将猴打棒纳入其中,花会共分十档,猴打棒被列为十档之首。后来逐渐演变为民间舞蹈,在乡村广为流传,甚至达到了无猴打棒不能称花会的状况。从此,过去专以降妖驱邪为主要目的的猴打棒逐渐演变成为满族地秧歌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具有固定表演形式和固定脸谱、着装的民间舞蹈,表演的人数由最初的两人发展到几十人以至上百人不等,脸谱化妆与服饰着装也逐渐规范成为孙猴子的扮相。
猴打棒的表演其实也只有几分钟的时间,猴打棒全部由男子表演,木棒打法千变万化,花样繁多,上肢不断挥臂击棒,下肢弓步、马步交替变换,呈现出一种粗犷之美,极具艺术张力。
猴打棒虽然与地秧歌同场表演,但别具艺术风格和特色。通常都是猴打棒负责秧歌开场,一是利用手里的花椒木棒不断敲打,将演出范围扩大,二是压住阵势,将场上的表演气氛充分烘托出来。
2006年6月,青龙猴打棒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猴打棒是一项青龙满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民间舞蹈艺术,蕴涵了丰富和深厚的民族内涵与地方文化特色,同时也是探索研究满族人民生活情景的珍贵文化史料。
猴打棒的传承人邱广义。
在一阵阵明快激昂的韵律中,“猴打棒”表演者或在广场上起舞,大家尽施技艺,最大程度地展现了原生态“猴打棒”。
这种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具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通过普及猴打棒艺术活动可以愉悦广大群众身心健康,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
“猴打棒”这一传统的满族民间艺术既让群众锻炼了身心,陶冶了情操,也让传统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也希望猴打棒这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可以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在青龙县有一座充满清代风格特色的青龙满族博物馆,它就建在南山生态观光园之中,博物馆建成之后成为了青龙县的地标性建筑和文化地标。
我们知道秦皇岛青龙县是满族自治县,这里虽然不是满族的发祥地,但青龙县的满族人民仍旧保留着自己的民族传统,这里的民间各种习俗都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我们走在青龙的街道之中,就可以看到这里的街道和店铺几乎都是用着满汉两种文字来标示。青龙满族博物馆高高的伫立在南山之巅,成为了青龙一条靓丽的文化风景线,每一位从它身下走过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看几眼,而游客远远的看到这座充满清代风格特色的建筑,也就来到了青龙。
从山下到博物馆需要走一段石长城,站在长城之中就可以俯视整个青龙县城,青龙河在城中环绕,一派崭新的城容让我们每一个人对这个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也都有了耳目一新的认识。
青龙阁暨民族博物馆是青龙南山生态观光园的主要建筑之一,也是青龙实现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标志性建筑,该馆为五层框架结构,金黄色琉璃瓦,红色漆柱,整体建筑为清代风格。
“青龙民族博物馆”的落成也为青龙这个小小的山城增添了无穷的风采。
博物馆前的石狮子,似乎在镇守着整个山城。
青龙县境内辽金时期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出土众多。1123年尚有奚族建立奚国政权,民族多样性形成。明代长城在青龙境内绵延184公里。特别是进入清代,康熙手谕将冷口外拨与镶白旗、正蓝旗,跑马占圈,圈地建庄,以后因奖励军功、出关狩猎、赏赐皇亲、奉命垦荒、驻军屯田、分丁拨户、投亲置产、塞外避难、逃荒迁居等各种原因,满、汉人民陆续来到青龙定居,青龙成为满汉融合的聚居区。
南山公园植被茂密,空气湿度大,雨季形成云雾机会较多,尤其是大雨刚刚过后,可见空中云雾缭绕,随风漂移,群峰或隐或现,如梦如幻,似仙境一般。
青龙民族博物馆把满族符号融入到城市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历史之中,在这里民族风情与现代山城相互交融。在松满山、绿成荫的自然景观基础上,叠加民族文化特质构成南山人文景观,着力缔造人文山水融合的经典,成为建设宜游魅力山城的精彩一笔。
博物馆的落成也使连绵跌宕的数千年青龙历史得以重新梳理,使零碎散落的民族记忆细细拾起,博物馆里的每件文物都是物化的无言史书,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历久弥香的魅力,也成为外界了解青龙历史的窗口。
馆内布局一层为规划展厅和民俗、书画展览馆。共有沙盘模型、县域挂板等9个展区,展馆以灯箱、图板、模型为主要展示手段,充分利用声、光、电及多媒体互动技术,全面诠释青龙城乡规划建设的成果与构想。
目前馆藏文物及民俗展品达587件。科学布展,充分体现青龙满汉融合的历史主题。特别是对辽金和满清时期的文物、民俗进行了着重展陈,历史信息丰厚,民族团结进步体现充分。
著名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中国满学会会长赵杰等10余位知名专家都曾经来到这里参观并讲学。
满族服饰。我们知道现在流行的旗袍也是从满族的服饰中演变而来的。
满族舞蹈猴打棒、满族寸子秧歌、青龙皮影戏等都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满族人曾经的生产生活用具。
博物馆前的休闲广场,设有草坪、双龙雕塑、休息椅凳、音响、照明等设施,是游客和市民理想的休息场所。
青龙民族博物馆雄踞于南山之上,高耸于青山绿水之间,巍峨壮观。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