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曾去过泰国旅游,那时候中国人喜欢去的旅游点主要是芭堤雅和普吉岛。选择去泰国也是因为距离近,花费比去三亚都低,趁着放暑假,带上孩子去芭堤雅,这是孩子第一次出国旅游,记得当时她很兴奋,玩的很high。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十六年了,十六年中我和女儿都各自去过或一起去过多个国家,但都没有再去泰国,虽然泰国已成为中国人出国旅游的首选,多个城市和岛屿被中国旅游者热衷前往,如清迈、清莱、大成、甲米、拜县、苏梅岛、沙美岛、PP岛,等等,然而在我们每人的旅行清单上都没有将泰国列入其中。追其原因可能觉得泰国不再神秘了吧。
不久前一位大学同学在微信群中转载了一篇关于清迈的文章,读后心里有点儿长草。说实话我完全被文章的描述吸引了,于是就有意识地找些游记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发现清迈获得一片叫好声,有的蜂友一年去7次,有的朋友一住超过一个月,有人说清迈是养老的好地方,有人说中国的文艺青年都去清迈了。我滴天哪!这勾起了我的兴趣,于是决定和女儿一起再次赴泰国,来一次清迈自由行,感受一下清迈的魅力。
泰国地图(来自网上)
从上图看,清迈位于泰国北部,不靠海,临近缅甸和老挝,是仅次于曼谷的第二大城市。
泰国历史不长,只有700多年。13世纪中期,东南半岛的霸主柬埔寨高棉王朝开始从鼎盛时期衰落下来,泰族人借机战胜高棉势力,先后建立起几个王国,从部落联盟过渡到封建国家,开始了泰国的历史。第一个建立的是素可泰王国,又称暹罗国,700多年来暹罗国先后经历了四个王朝:素可泰王朝、大成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如今曼谷王朝仍处于九世皇逝世的一年国丧期间,十世皇已经登基,我们有时可从媒体上看到十世皇在德国的消息。
清迈历史可追溯到兰纳王国。兰纳王国建国略晚于素可泰王国,持续266年(1292-1558年),都城先是建在淸莱,4年后迁往清迈。1355 -1525 年是兰纳王国的黄金时期,征服了帕王国 和难王国 ,扩大了自己的版图,成为强有力的泰北王国。这期间,清迈大兴土木修建寺庙、佛像、护城河,举办第八次世界佛教会议,将兰纳文化带到全盛时期。
16世纪初兰纳王国开始衰落,1558年清迈被缅甸军占领,王国成为缅甸附属国。 之后的200多年里兰纳王国多次遭受暹罗国大成王朝与缅甸军的争抢,交替成为他们的附属国,直至与暹罗国新建立的吞武里王朝联手后,才打败缅甸军。19世纪初,曼谷王朝把清迈并入暹罗版图,五世皇登基后收回了对清迈的控制权,1939年清迈才正式成为泰国的一部分,亦是北部的行政管理中心。
清迈还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分支,通过这个贸易通道将中国和缅甸的货物送往暹罗海湾。
很多人建议在清迈玩5天,由于女儿想参加一天泰拳训练,于是我们安排了6天时间。但实际上时间真是不够用,难怪有人一年去7次呢,这是后话。
我们把旅行的基调定为休闲游,想静下心来体会清迈的慢生活,因此只选择了四个有特色的寺庙参观:一个规模最大,一个历史最悠久,一个地位最崇高,还有一个最传奇;清莱用去一天,打拳用了半天,其余时间用于街拍、泡吧、吃饭和马杀鸡。还有好多想去的地方没时间去,就留给下次吧。具体行程如下:
D1:北京-香港-清迈;
D2:宁曼路-素贴山-双龙寺;
D3:泰拳训练馆-清迈古城-塔佩门-契迪龙寺;
D4:清莱-白庙-黑庙-清迈夜市;
D5:清迈古城-清曼寺-帕辛寺-清迈夜市;
D6:清迈大学-机场-香港-北京。
提前两个月就开始订机票,为了省钱选择了国泰港龙航空从香港转机,转机的代价就是减少了半天的旅游时间。机票是开销的大头,虽然比直飞便宜几百元,但仍占总开支的60%。航班如下:
去程:
KA5347 北京T3(10:00)— 香港(13:50)
KA232 香港(15:20)— 清迈(17:20)
回程:
KA996 清迈(18:20)— 香港(22:10)
KA233 香港(23:00)— 北京T3(02:15)
去程转机时间预留了一个半小时,由于飞机抵达香港机场时晚点较多,要赶上下一班机时间比较紧张,当时我们心里很着急,都做好了赶不上飞机的准备。随着人流走下飞机,忽然看见飞机口有机场工作人员手里举着一张A4纸,定睛一看,上面写有我们的名字,赶紧询问,原来转机的只有我2人,时间紧迫,机场工作人员前来协助。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我们急匆匆地乘电梯、坐轻轨,赶到登机口时乘客已经上的差不多了。此时提着的心才放下来。所以蜂友们,转机时间还是安排的宽松些好。
去泰国的签证有两种方式,一是落地签;二是在国内签。看游记,很多去过的蜂友建议在国内办好签证再去,避免入关时排长队耽误时间。我们听取了这个建议,找一家旅游公司代办,很方便拿到签证。到清迈机场后,发现手拿签证等待入关的人排成长龙,而办理落地签的窗口则冷冷清清。看来,马蜂窝游记的导向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出发之前已在网上订好了接机的出租车,到清迈就收到司机的短信,很顺利到达居住地。
在清迈的出行我们主要乘双条车。很多游记建议租摩托车,在我看来不是人人都适合骑摩托车的。一是道路不熟,当地人摩托车开的都很快,如果没有驾驶经验不安全。二是警察管得严,并不像一些游记写的那样,骑摩托车需要有相关证明,否则会被警察罚款。据我观察,骑摩托车的游客并不太多。
警察正在清迈大学到宁曼路的马路边检查骑摩托车人的证件。
双条车数量很多,非常方便,招手即停,告诉司机目的地,如果顺路,谈好价格就可以上车了,到地方拉一下铃,司机就会停车。双条车的价格比嘟嘟车和出租车低很多,我们到清迈时预定了出租车接机,车费41元,另付小费4元;离开清迈去机场打双条车,只花了20元。起初不了解情况,出行就包双条车,后来发现包车比临时打车贵了不少。清迈不大,坐双条车即可,本地人也坐双条车。
塔佩门前的双条车
清迈大学门前的双条车
双龙寺前的双条车
双条车内部
选择住处花了一番心思。经过比较我们决定在 上寻找民居,很多人建议住在古城内,交通方便,价格也便宜,看过一些图片后觉得环境不太满意。最后我们选择了环境比较安静、距离机场3公里的清迈大学附近,一室一厅,带厨房卫生间,干净舒适,物业管理严格,每天租金折合人民币230元。原以为远离古城生活不太便利,实际上楼内有健身房游泳池,楼下是咖啡屋,街对面是按摩店,附近吃饭的地方很多,大学对面就是当地人的夜市,出行可打双条车。这样的房子比较适合于长住。
在付完房租后,与房东的交流全部通过线上联系,自始至终双方没有见面。我们到指定地点拿到房卡准备上楼,由于语言沟通不畅,物业管理员不放我们进去,比划了半天才同我们一道上楼,看着我们用房卡开了门才放心离开。当地很少人能流利地说英语,复杂的交流有些困难。离开清迈当天,把房卡放回原处,箱子寄存到大堂,玩完后再取箱子奔机场。
这是我们租住的大楼
室内设施齐全,可以做饭,但打扫卫生需另付费。
门前的大街直通素贴山,街道很干净,哪怕是小巷里,地上也没有垃圾只散落着一些花瓣。奇怪的是垃圾箱很少,我曾问过当地人找不到垃圾箱可不可以扔到地上,回答说绝对不可以,会被罚款的。街两旁都是小吃店,店门前看不见污水横流,感觉不到油烟冲鼻,每个小店都被各种绿植和鲜花包围着,院里摆放着各式装饰品,如果不仔细看,真不知道这是小吃店。
花了大半天时间泡楼下的猫咖啡屋,主人对猫百般宠爱,23只猫目中无人的在屋内随意走动。墙上挂着供猫玩耍的木箱,满地扔着猫的玩具;角落里放着猫窝,客人就伴着猫的鼾声品味咖啡。寂静中突然会有几只猫追打起来,窜上客人的桌子后又扬长而去;有的猫趁客人一时疏忽,跳上桌子慢慢舔喝杯中水,全然不理会客人既惊异又爱怜的目光。
店里要求客人换鞋洗手后才能入座,不能喂食抱猫,只可用一根栓着绳子的小棍逗猫。猫成了吸引客人的亮点,即便咖啡价格比别处贵一倍多,还有可能被猫打搅的喝不成,仍有不少客人在外排队等候,可见到这里的客人都是爱猫人士。然而,店老板也并不因此拼命赚钱,晚上8点就闭门谢客,享受生活去了。
按摩店就在街对面,每天晚饭后做一个马杀鸡,一天的疲劳即可烟消云散,1小时40元,价格还不到北京的一半。别看门脸小,上面有好几层,每天都能遇上不少中国人。两国相比,感觉国内手法更注重用力按穴位,按摩后穴位处都是青的,疼痛几天才能消失;而泰国手法比较柔和,主要促进血液流通,天天做也不感到疼痛。
第一次去马杀鸡最纠结的是应该付多少小费,我们一边享受马杀鸡一边在网上查询,但大家说法不一,10%到50%都有,还有说不用给的,于是我们取中,付了25%。第二天看见一个老外马杀鸡后没付小费,心中思忖:原来可以不付小费的!后面几次马杀鸡就逐渐减少了小费数目,有时还没付小费。事实上付不付和付多少小费,老板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影响到服务质量。
清迈作为旅游城市,吃非常方便,大街上三步一个小吃店,五步一间咖啡屋,还有卖水果、鲜果汁和冰激凌的流动车,只是多数店要早上11点才营业。小店的门脸都装饰得很有特色,如果感觉天气太热,走累了,不妨钻进路边小店,品咖啡、吃冷饮、看街景。在清迈的几天里,我们泡店的时间长于外面逛的时间。
吃的种类很多,有西餐、泰餐、缅甸餐、日料、香港菜、中餐等多种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价位比较适中,正式餐厅人均消费60-100元,简餐人均20元左右。鲜榨果汁、咖啡配点心价格比国内便宜的多。
到达清迈的晚上,按照网上提示在清迈大学附近找到一家餐馆,离关门还有半小时,点了特色猪蹄煲和一盘青菜,人均60元。猪蹄肥而不腻,青菜炒得很爽脆,配上鲜榨芒果汁和西瓜汁,几天下来我最满意这家菜的味道,可惜从第二天开始直到临走那天,这家饭店一直歇业。
清迈大学附近有一家名叫Boat的餐厅,很喜欢它的环境,用餐处就像船的甲板,没有墙壁,在炎热夏季的早晨,有风扇吹来习习凉风,耳边轻轻萦绕着轻音乐,感觉非常放松舒适。中午时分天气比较热,就不适宜久留。我们在此吃过几次早餐和午餐,早餐是西式套餐,包括两个煎蛋、两片火腿肠(也可换成培根)、两片面包和一杯咖啡,15元。午餐是泰式简餐,人均20多元。
逛老城时找到一家香港餐厅,提供的粤菜味道很正宗,但价格较高,人均100元,是历次花费最多的一次。
吃过几次泰国简餐,不是很喜欢,感觉香料味道很重,人均20-30元。
这是网上评价很高的猪血面和泰北青咖喱面,味道一般。
在清迈最喜欢泡咖啡店和冷饮店,店面都不大,装潢很温馨,从明晃晃的太阳地钻进凉爽避光的小屋后,点上一杯冰咖啡或鲜榨果汁和小点心,翻看着手机直到全身凉爽下来。用于鲜榨的水果主要是芒果、橘子、苹果和西瓜,感觉水果不如芭提雅的好吃,芒果汁还不错。人均15元左右。
因为不想过于劳累,所以第一天安排去宁曼路泡吧。在Boat餐厅用完早餐,60泰株打了一个嘟嘟车到宁曼路,其实步行也就20分钟,天热懒得走。到宁曼路一看,9点多了路上行人还不多,很多店还没有开门。我们沿着路漫无目的地走着,看见一个小店挨着一个小店,多数是饮食店,每个店的装饰风格都不一样,门前立着各种色彩鲜艳的卡通雕塑,也确实吸引了游客的目光和好奇心。
上午阳光很强烈,原计划在宁曼路呆一天,但酷热阻止了我们继续行走的欲望,泡吧后就包了一辆双条车前往素贴山,谈好价格500泰株,从宁曼路到素贴山再回清迈大学。
素贴山高1000多米,双龙寺位于半山腰,距今已600多年,游客需要步行300级台阶才能到达庙门,台阶两旁有两只金龙守护,因此称双龙寺。双龙寺是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寺庙,传说有位高僧带了几颗佛舍利到泰国,让白象寻找圣地,白象走到素贴山后倒地身亡,于是皇室就在此地建塔,供奉舍利。
进寺庙需付30泰铢,因为我们对寺庙的兴趣不大,就把时间花在寺庙边上的观景台上,瞭望清迈市区全景、拍照和泡吧。山顶还有皇家蒲屏行宫,但关门较早没来得及参观。
双龙寺大门
观景台
泰拳已有500年历史,是泰民族在长期抗御外来侵略背景下产生的。泰族立国之后,由于频受四周强邻的侵扰,历朝皇帝都崇尚武力,不少王侯本身就是泰拳高手。战场上远距离作战时使用刀枪剑矢,近距离搏斗时则以拳肘膝脚作为进攻武器。后来随着宫廷拳师与退役士兵陆续返乡,拳斗技能逐渐传入民间,发展成时尚娱乐活动。
泰拳的特点是可以在极短的距离下,利用手肘、膝盖等部位进行攻击,是一种非常狠辣的武术,杀伤力大。1912年西洋拳击传入泰国,其比赛形式和技术逐渐被泰拳采纳并应用。1937年政府首次颁布泰拳竞赛规则,完善统一了全国擂台比赛的制度和形式。
泰拳是泰国文化输出的成功范例,不仅传播流行于东南亚各国,而且100年前传入法国演变成一种“腿击术”,50年前传入日本易名“踢拳道”。随着上世纪80年代向国际发展,泰拳除了搏击、健体的作用,又增加了女士瘦身和防卫功能。泰拳在世界各地日趋流行,现在北京也有众多的泰拳馆,一些青年男女向泰国拳师系统学习泰拳,更有一些发烧友远赴泰国寻求泰拳真谛。
女儿学泰拳已经一年有余,算是小发烧友,来清迈之前就联系了team quest训练营,预订了一节大课(90分钟)和一节私教课(1小时),价格分别为80元和100元,手套和护腿板需要另租。为赶上8点的课,简单吃过自做早餐,前一晚约的双条车已在楼下等候。
20分钟到达目的地,学校位置比较偏僻,我们抵达时大多数学员还没到,学校里静悄悄地。环顾四周,训练场在最里面,上有大棚遮阳,一个擂台占据了四分之一场地,场内四周挂着吊式沙袋沙包,地面铺着泡沫地板垫,一台破旧仍在使用的饮水机和一包纸巾放置在擂台旁,看着条件满简约的。
上大课的4个学员到齐了,一个泰国人,两个中国人,一个西方人,学员在教练带领下先做准热身活动,然后学习空击(shodow boxing)技巧。
天气很热,我坐着不动都不停地流汗、喝水,女儿则兴趣盎然,全然不顾闷热的天气,按教练吩咐一招一式认真比划着,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90分钟大课体力消耗很大,最后不得不忍痛放弃私教课。
场地里同时还有一些训练的西方人,看架势应该是训练营赞助的拳手。我同其中一个名叫斯蒂文、来自苏格兰阿伯丁的31岁男青年聊了一会儿。他因为英国物价高、收入低、工作难找,来到泰国已经6年了;他说泰国物价低、生活简单、人和蔼,他喜欢泰拳,很想留在泰国生活,但是很困难,现在靠旅游签证不停地换城市,未来也是走一步看一步,不过自己年轻,对未来还是有信心的。
别看这间俱乐部外表简陋,其实卧虎藏龙,该校一名泰拳教练曾在今年上半年连续两次获得ONE FC曼谷站T.K.O冠军,是被看好的未来新星。ONE FC全称ONE Fighting Championship,是2011年在新加坡正式启动的一项MMA赛事,吸引了亚洲地区的顶级格斗高手前来参战,赛事分8个级别,近几年正在中国全面推广。训练结束后,女儿还受国内首家格斗广播节目“斗阵调频”的委托,对该拳击手进行了采访。
练拳回来午休后打车去了契迪龙寺,契迪龙寺位于古城内,是清迈六大寺庙中最著名的寺院,与帕辛寺享有同等崇高的地位。参观该寺需购买40泰铢门票,女士不能露胳膊露腿,我们事先做了准备,用大披肩遮挡,如果没有,也可在门口租一条。
契迪龙寺内有一座四方形的佛塔,600多年前的一位国王为供奉父亲骨灰而修建,完工后的佛塔高82米,是整个兰纳地区最高最宏伟的建筑,因此契迪龙寺也叫大佛塔寺。16世纪初佛塔上部30米的塔尖在一次地震中倒塌。上世纪90年代,由联合国和日本政府资助,对佛塔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佛塔四面都有佛龛,500多年前,东侧佛龛供奉了珍贵的翡翠佛,发生地震后翡翠佛被转移,如今供奉在曼谷的玉佛寺中。1995年在纪念佛塔修建600年的仪式上,东侧佛龛重新供奉了一尊用墨玉制的翡翠佛。佛龛离地面几十米,要通过楼梯才能到达,楼梯口有蛇雕守护,雕刻十分精致。塔的南侧有6个象头雕像,其中5个都是后来用水泥修复的赝品,只有最右边用砖头砌成的是真品。
塔前后环绕着佛寺庙堂,花坛草坪。
天色已晚,游客渐渐稀少,众多小和尚开始在院中劳作,引得游人纷纷驻足拍照,一些看起来资历尚浅的小和尚害羞地低下头或背过身去。
白庙和黑庙位于清莱,距清迈约190公里。
因为十六年前去过“金三角”,所以这次将目标锁定在白庙与黑庙。139元/人在网上购买了一日游,包午餐和住地接送。清莱是山区,弯路较多,车连续爬坡1.5小时后又连续下坡,这样的路况对轮胎磨损很大,不幸的是我们的车就爆胎了,好在临近一个小镇,地势已经平缓,否则不知后果。换胎用去40分钟。
导游阿龙是1949年被迫留在缅甸的国民党93师的第三代后人,由于历史原因93师的人一直没有国籍,聚集在“金三角”地区以种植和贩卖鸦片为生,直到1970年才接受泰国九世皇的诏安,加入泰国国籍。阿龙个不高,很健谈。他说,刚刚过世的九世皇深受老百姓爱戴,他提倡的全民免费医疗,让所有泰国人都能享有30泰铢治病的福利,阿龙激动地高声说,“就是人民币6元”。我问,“癌症呢?”回答说,“也是6元”。阿龙还说,现在来旅游的中国人很多,清迈的旅游业发展很快,导游的收入也高一些,一般人每天收入300多泰铢,导游每天可以收入500泰铢。
受换胎影响,到白庙已过11点。
白庙的官名叫灵光寺,1998年由泰国著名建筑师Chalermchai设计建造,是送给诗丽吉皇后(诗琳通公主母亲)的礼物,至今尚未完工。整个建筑包括庭院都采用白色,象征佛的纯洁,而无处不在的镜子,则寓意佛的智慧照耀全宇宙。
庙里有描绘各种天堂的主题画面,因此被人们默认为天堂。还有几幅未完成的壁画,除了常见的佛像,壁画上出现了古今中外各种人物和其他宗教的标志,甚至可以找到科幻题材的蜘蛛人、XMAN,表现了泰国佛教的包容之心。游人入内必须赤脚,以表示对佛的尊敬,内部不允许拍照。
庙前有一池浅浅的碧水,进入白庙需跨过一座廊桥,就好像走过奈何桥,要忘记人生的一切才能步入天堂。桥下伸出无数的手,仿佛落入地狱的人在挣扎呼救。在手的丛林中有几根手指涂着红指甲,代表这是女人,可见下地狱的男人多于女人。精美的设计让游人在桥上流连忘返,顾不得古人“奈何桥上走,此生不回头”的告诫,喇叭里不停地传出中文喊叫声疏导游客。
白庙内也不全是白色,几座金色的建筑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让一片白色有了生气,连厕所都设计成金色的庙宇。
白庙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寺庙,但因为名气仍吸引了不少善男信女,塔上已挂满许愿牌,长廊顶上也占据了大部分地方。
各种妖魔鬼怪吊在树上,放置在角落里,甚至制作成维护交通的锥筒,仿佛告诫世人要与人为善,切莫干伤天害理之事。
吃过午饭参观黑庙。
黑庙并不是庙,是泰国艺术家ThawanDuchanee花费了36年时间设计并建造的私人艺术博物馆,使用柚木建房, 把远古时代的兽骨,原始民族的猎杀工具、古董和标本等,用现代艺术手法融合成各种艺术品。因为所有的建筑、展品、艺术品都以黑色为基调,所以被称之为黑屋博物馆。大量关于死亡、地狱的展品,加上又有白庙天堂做对比,黑屋博物馆被人们称为地狱。
按照行前计划,准备用一天时间游览清曼寺和帕辛寺。早上踏踏实实睡个懒觉,早餐后打双条车进古城。两个寺庙均免费。
清曼寺是清迈建城后的第一座寺庙,曾是兰纳王国第一位国王孟莱王的居所,距今700多年。寺中有一座由15只大象托起的贴金佛塔,具有锡兰佛教建筑特点。还有两座兰纳风格的僧院,较大的一座1920年重修过,佛坛前有一尊500多年历史的立佛,是清迈发现最早的佛像。较小的僧院中有两尊佛像,具有造雨神力。每年4月1日清曼寺举行宗教活动, 抬着其中一尊佛像绕城一周。
寺庙的特点是非常安静,佛塔、寺院和花草景致搭配协调,让人有一种温馨的、身处公园的感觉。
从清曼寺出来,在烈日炎炎之下走向帕辛寺。本想到女子监狱按摩店度过正午,无奈该店太出名,必须提前一天预约。正当酷热难耐时,发现帕辛寺门口不远处有一家门脸儿不大的咖啡店,立马冲进去。小店格调古色古香的,室内黯淡的光线给人凉爽的感觉,花12元点上一杯冰咖啡,让燥热的身子和烦躁的心情慢慢冷却下来。
帕辛寺是清迈规模最大的寺庙,兰纳式建筑风格,距今600多年。该庙用于供奉孟莱王父亲的骨灰,所以地位和契迪龙寺一样崇高。帕辛寺的装饰金碧辉煌,雕刻精美,寺院内有东西南北4座佛殿,分别由长廊连成四方形。每年4月13日至15日, 帕辛寺是泼水节的主要地点之一。
大门
门牌
正殿门前有两条金灿灿的金龙守护,殿内供奉的金色帕辛佛像,据说是最有灵性的佛。由于帕辛寺的崇高地位和帕辛佛的灵验,寺庙香火旺盛,游客几乎都要请一块佛牌作为护身符。进入正殿需要脱鞋,里面不允许拍照。
寺院正中有一座高约20米的大金佛塔,建于16世纪,据说塔内保存有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子。
就像清曼寺一样,帕辛寺内的景致也如同花园一般,环境优雅,绿意盎然,鲜花盛开。
清迈古城示意图(来自网上)
清迈古城呈长方形,东西1800公尺,南北2000公尺,外围环绕一条宽18公尺的护城河,护城河内侧原本修建有砖制的城墙,如今只保留了四个城角遗迹以及五个城门遗迹,分别是东边的塔佩门、北边的白象门、西边的松达门以及南边的松旁门和清迈门。其中塔佩门最出名,门外有一大群鸽子,游人可以冲进去与鸽子嬉戏拍照,也可以买食物喂鸽子;门内是周日夜市的起点。
清迈号称“庙宇之城”,拥有300多座寺庙,密集的散布在街巷角落。从第一位国王建造清曼寺开始,历代国王都要大兴土木建造寺庙,以显示自己对佛祖的虔诚,后来陆续有了帕辛寺、契迪隆寺等著名庙宇。由于清迈被缅甸军队占领很长时期,缅甸的文化、宗教、建筑、语言和烹饪等对清迈有很大影响。
清迈古城有700多年历史,城内没看见高楼大厦,街道不宽,空中穿行着电缆线,低矮的房子一间挨着一间,门脸儿都不大,大多是小饭馆、咖啡屋、冷饮店、按摩房,寺庙就夹在它们中间。没有整齐划一的牌匾,统一色调的外墙,每个小店都是个性化的装饰,绿色、温馨,让古城处处是景。
街道很干净,不宽的人行道用鲜花点缀。涂鸦墙、颜色艳丽的老式汽车为古老的城市带来现代气息和靓丽的色彩。
路过清迈历史中心,大门很不起眼,门票90泰铢。规模不大,有两个场馆和一个图书室,一个场馆介绍兰纳王朝演变历史和寺庙文化,另一个场馆展示清迈古城墙。值得一提的是小庭院,在烈日当空之下,可用一个“幽”字来形容,是拍照的好地方。
几次路过清迈府警察局,一次中午休息时分,突然发现原本大牌子下面空荡荡的阴凉处,居然摆出几个皮质按摩椅招揽生意,警民的融洽让人难以置信。
住在清迈大学附近,却一直没有进去过,临走那天11点退房后专程去了一趟,也算完成了一项预期任务。
清迈大学成立于1964年,是全市唯一的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泰国北部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以医科和工科最为著名。大门不起眼,几天来从门前来回路过好几次,都没意识到这就是知名的清迈大学。为了加强管理,现在游人不得随意进校,只能乘坐电瓶车按规定路线游览。我们在门口拍了几张照片就泡吧去了。
清迈大学对面有一个夜市,规模不小,有人说比老城的周六周日夜市好,我们没去老城夜市,所以没法比较。夜市上除了卖服装鞋帽等百货商品外,吃的东西占很大部分,类似北京的小食街,各种烧烤、火锅和串,花钱不多即可吃到地方特色。别看晚上夜市开的热火朝天、烟熏火燎的,白天就干干净净、气味全无了。清迈没有多少工业,多数老百姓要靠小买卖养家糊口。
六天的旅行结束了,根据几天的体验与观察,我想清迈如此吸引国人大概有几个原因:
第一,向往着一个保留原有风格、干净的古城,有特色民居,异域风情,市井喧嚣,淳朴民风。中国有许多老城镇,由于历史原因,老城给人的印象多是脏乱差,到处是违建加建,地方政府最怕老城改造,宁愿在老城边上重建一座新城。如果某个地方政府下决心改造老城,老城也往往变得房子整旧如新,街道整齐划一,市井喧嚣湮灭。城市漂亮了,却失去了老城的味道。前几天一位蜂友发了一张北京胡同的照片,满眼是垃圾,看后真是无语。清迈告诉我们,道路狭窄、天上走电线的老城依然可以魅力无限。
引自蜂友发的照片:指路人建议游客来北京看的老北京胡同。
第二,向往着善良人。国内的旅游景点如果出名了,原有的善良人就会变得贪婪,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清迈已经火了好多年,从不同年份到过清迈的蜂友游记看,多数都说清迈人很淳朴。这里说说我遇到的两件小事。一天晚上下着雨,女儿独自到街边便利店买青柠檬,没有,店员说后面的市场有,她见女儿面露难色就主动带路,天黑路滑,道儿并不近,她一直把女儿送到地方,女儿感动得赞不绝口。离开清迈那天,我们做完马杀鸡准备去机场,看我们拿着箱子,店员热情的到路边帮我们打双条车,大太阳底下几次三番,直到把我们送上车才离开。事情虽小却让我们对清迈人的好感倍增。
还有一件让我心里很过意不去的事。由于国内媒体天天都在告诫大众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防止陷入各种陷阱;因此,绷紧上当受骗这根弦已植入我们的潜意识中。清莱一日游的导游阿龙很热心,在景点主动地要帮我们拍照,他的热情让我本能的提防起来,怀疑他旅游结束时想要我们给小费,就有意躲避,搞的阿龙都有所感觉,不敢上前来了。其实,当车把我们送回住地时,根本没有单独给小费的机会。商业欺诈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真希望信任尽早回到我们身边。
第三,向往着慢生活。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几十年,为了赚钱过好的生活,每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多人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却并不感到幸福,因为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泰国经济发展速度不如中国,2016年泰国人均GDP5898美元,中国人均GDP8866美元,但从他们脸上看不出缺钱的焦虑,好像很满足生活现状。我最喜欢的饭馆连续歇业5天,本该通宵达旦营业的猫咖啡店晚上8点就停业,我们几次包双条车都意外发现,司机带着老婆孩子一起挤在驾驶室里,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这种生活态度营造出舒适的社会氛围,也是我们欠缺的。
有兴趣的蜂友还可围观:
《南非》@http://www.mafengwo.cn/i/6706706.html
《美国》@http://www.mafengwo.cn/i/6545891.html
《埃及》@http://www.mafengwo.cn/i/6372926.html
《柬埔寨》@http://www.mafengwo.cn/i/566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