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一个我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生于斯但不长于斯。从小就很常和家人去槟城,但都只是很短暂的逗留,不曾真正的探索这东方花园。最近难得挪出了空闲时间,就计划了这次的5天4夜槟城自游行。这一次全程摄像都只用了新买的手机,感觉很强大,以后可以考虑不带相机了。
好了,正式介绍我的目的地。槟城,亦称“槟州”,位于马来亚半岛西北侧。以槟威海峡为界,槟城分成槟岛和威省两部分。槟城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颇高,是马来西亚经济发展重镇之一。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当地的种族、文化、语言、宗教相当多元,各族人民融洽相处,别有一番特色。
星期天睡到自然醒,收拾了小行李随便的吃了午饭就开始了这一次的自游行。心想着槟城的美食路过怡保就没停下来吃东西了。开了4个多小时的车终于到达槟城,饿了一下午,先把行李都放了下来就去找吃的了。
Pulau Tikus,中文直译“老鼠岛”,但它不是岛,而是槟城的一个地方名字。据民间传说,以前这地方老鼠甚多,故以老鼠为名,但现在都看不到老鼠的踪影了。在这儿有个万山(福建话菜市场的称呼),白天是菜市场,晚上则是美食天堂,今天选了这地方的乐乐解馋。
乐乐 (Lok Lok),我称之为懒人火锅,店家把新鲜的食材串上,我们想吃什么就把什么泡在滚烫的小锅,吃多少拿多少,价钱是依据每一串儿的颜色计算。
新鲜的血蛤,泡个十秒就能吃了,补补血。今天开车费神,吃饱喝足就回去洗洗睡了。
第二天,还是睡到自然醒,吃了早午餐,就奔极乐寺去了。
槟城极乐寺(Kek Lok Si)位于槟岛的亚依淡(Air Itam),是马来西亚的重要佛教寺庙之一。极乐寺建于1893年,寺庙依山而建,占地12公顷。1930年,极乐寺内楼高7层的万佛塔正式建成。此塔的底部、中部和顶部分别采纳了中国、泰国和缅甸寺庙的设计,综合了三国寺庙的建筑风格。2002年,一座30.2米高的观音铜像建成。极乐寺内的“ 大雄宝殿”匾额是清朝光绪皇帝御赐和题字。另一匾额“海天佛地”是慈禧太后题写。
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极乐寺都会亮灯庆祝农历新年,这已成为槟州新春旅游的标志之一,而一般时间段六点就关门了。
一般的工作日没什么游客,可以直接开车到寺内的停车场,不需要走上来。
极乐寺山脚下的公众停车位,连接的楼梯还在建着,如果停在下边,貌似必须绕路上极乐寺。
排队乘搭缆车上山看观音铜像。
下了缆车接着就去爬万佛塔了。
万佛塔,每一层都有不一样的佛像,你们自己发掘吧~
万佛塔最高层,我发现原来我也有畏高症,前提是那围栏低过我大腿。。
逛完极乐寺后,接着就去离极乐寺不远的升旗山观看日落和夜景。
升旗山(马来语:Bukit Bendera),又名槟榔山(英语:Penang Hill),位于槟岛中部,主峰西方山(Western Hill)海拔833米(2,733英尺),是槟城的最高点。其中海拔735米(2,411英尺)的旗山(Flagstaff Hill)是升旗山群峰中被开发最多的山峰,也是当地居民和游客的避暑胜地。由于过去英国高官的别墅大多数在这里,山下的士兵利用旗语传递重要讯息,升旗山因而得名。
升旗山山间的气候凉爽宜人,是槟城著名的旅游胜地。游客欲上升旗山,可选择乘坐有缆列车或徒步登山。有缆列车建于1922年,当年是为了方便英国人上山度假而建。在2013年3月,缆车换新后,速度提快,全程约需30 分钟。一路上可观赏到美丽的别墅,铁道两旁长有许多脂松植物。登山可眺望槟威海峡及威省的景色。
说好的人潮呢?
占到了头等舱,视角不错。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把爱情锁上吧。。但我没做,都是噱头。
猫头鹰博物馆就在前方,但上来的时候已经关门了,明天请早。
下一站该去哪儿呢。。?
想在山上过夜的可以考虑这旅馆,我不懂评价如何。
太迟上山,什么都关了。
据说这印度寺庙后方就是山上观看日落最好的地点,可惜的是今天云层有点儿厚,看不到大蛋黄了。
山顶上的高级餐厅,看到这气派吓死宝宝了,走人!
还是喝杯冰水压压惊吧,顺道吹吹风。
夜色渐暗,槟城的夜生活也开始了。
下山时也占了头等舱,就在驾驶员边上。
额,这感觉有点儿像寂静岭。。
又到晚饭时间,今天就去了纽冷美食街吃牛肉粉。
纽冷美食街 (New Lane)坐落在中路(Macalister Road)旁的小巷,找不着的话留意地标建筑,Sunway Hotel,槟城时代广场和光大。那儿基本都是营业多年的档口,味道就不用多说了,都是美食。
有一点要注意的,据说这地方每周三都休息。
感觉是叫你吃慢点,食物都太美味啦!
还点了带爪子的鱼塞牙缝。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这说明了天气很好,没云,太阳很猛,注定被晒黑的一天。今天把车停在光大,带着网上截屏的乔治市壁画路线就开始了暴走路线。
乔治市(George Town),为槟城的首府,是马来西亚第一个开发的岛上城市。乔治市也是国内古老城镇之一,并在2008年7月7日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形成了现今的古迹区。而且由于其独特且无处不在的街头小吃,使乔治市获得了“马来西亚美食之都”的美誉。
乔治市的街头壁画分两个类别:街头涂鸦壁画和锻铁漫画。街头涂鸦壁画一开始来自立陶宛的25岁的青年恩尼斯(Ernest Zacharevic),为“乔治市节庆George Town Festival 2012”而创作的街头涂鸦壁画—— 乔治市魔镜 Mirrors Georgetown。后来越来越多的本地艺术家也加入了创作。
关于壁画更详细的介绍可以参考以下蚂蜂窝的链接,我就不多说了。
@https://www.mafengwo.cn/jd/15349/22016.html
感觉在讽刺我的拍照技术。。
看到墙上贴了一个比网上截屏更仔细的地图,果断拍下来参考。
我的午饭。。
原本找不着这小孩的壁画,坐着望着门外突然有发现了。
感觉一家四口在旅游
停止吸烟从自身开始,只有你可以停止你自己吸烟。
后边有啥?
原来有人在装傻。
踢我的小孩你作死吗?
姓氏桥为乔治市(槟城州首府)的一部分,而乔治市在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姓氏桥是乔治市重要的文化古迹之一,它充分表现了乔治市海上居民的生活特色。各桥主要以姓氏宗亲分而聚居,最长的木桥向海延伸约500米,有者较短,左右建满了木屋。
当中姓周桥是姓氏桥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桥,桥上约有75户人家。建于19世纪中,桥民原乡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同安县杏林社。因为广为人知所以吸引相当多游客前往参观。桥民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晚都会举办拜天公仪式,每年都吸引上万人共襄盛举,是槟城其中一个拜天公最热闹的地点。
当中发现有一些壁画已经被人涂上白漆给覆盖了。想想虽然壁画带来了人潮,但也逐渐影响着当地住户的日常生活。这令我想起在威尼斯的时候,当地人白天都不出门,只有晚上等游客少了才走出家门。
逛完姓氏桥,继续发掘壁画。
嗯,做人就要按步就班。
小提示:槟城的双层开篷观光巴士一周七天通行。每辆巴士从上午9点到晚上8点,每隔20-30分钟运载一趟。此旅游路线採用随乘随下(Hop On and Hop Off)的概念,持票者可在22个车站随心所欲,随时随地上车或下车。可购买有效期24小时或48小时的车票,自由按照自己的时间,以最舒适悠闲的方式,写意穿梭槟岛各热门景点,饱览槟岛的城市,历史古迹与海滩的美丽景色!
槟城双层观光巴士分为城市路线City Route和沿海路线Beach Route。城市路线穿行槟城市中心世界文化遗产区,沿海路线则带您走一段槟岛最美丽的海滨公路。
槟城双层观光巴士是一款设计独特的半开篷巴士,您可选择在露天座区享受自然凉风,或在冷气座区看风景。一路上将有各个景点的解说,司机会每个站点稍微停顿,您可选择下车或继续乘坐游览。车上也提供许多免费旅游手册和地图。
而以下这个是槟城码头的车站。不想走的话可以考虑坐观光巴士。
车站就在离姓氏桥不远的天桥底下。
累了可以考虑和槟城首长喝杯茶。
或坐一坐人力车。
旧关仔角钟楼(Jubilee Clock Tower)是乔治市的一座摩尔式钟楼,位于莱特街(Light Street)和土库街(Beach Street)的十字路口,为庆祝1897年维多利亚女王钻禧庆典而建。钟楼高60英尺,每英尺代表女王在位的一个年份。钟楼后方为康华利堡围墙的一角。旧关仔角钟楼稍微倾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或日军)轰炸的后果。
据说是槟岛八大名胜古迹之一的“古城灯塔”。
康华利斯堡于1786年建成,并以当时英属殖民地政府孟加拉总督查尔斯命名。康华利斯堡是槟城具有特色的历史遗迹之一。城堡与滨海大道,维多利亚纪念钟楼毗邻。 城堡构造为星状造型,城墙高度约有10英尺,围绕城堡步行一圈约需10分钟。城堡内的设施包括一座小教堂、囚室、弹药库、灯塔、旗杆和几台青铜大炮。 城堡内还开设了信息台、咖啡馆、露天剧场、历史馆、纪念品中心等设施,还可安排导游带领参观城堡,一睹百年前的过往岁月。
他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船长弗朗西斯·莱特(Francis Light),于1786年创建乔治市。
我在这儿也尝了一回铁窗生涯。
曾经守护着槟城的炮台。
弹药库。
正在进行复苏工作的考古团队。
纪念一战时的牺牲的战士。
广福宫,外表看起来是一座不出色如同中国式斜顶古庙,这可是一间是槟城香火最为鼎盛的华人佛教庙宇。1800年,是由旅居槟城的广东人和福建人联合创立了的广福宫又名“观音亭”,至今已有208年的历史,是槟城最古老的庙宇。
广福宫除了是信佛之人的许愿地,还一度起过团结槟城华人的作用。最早从中国来到马来西亚的华人多是被“卖猪仔”的苦力劳工,为了不受外国人欺负,这些海外的华人组织了若干帮派。广福宫当时作为当地华人的社交活动中心,藉以协调当地的华社活动。每逢节庆,不同帮派的华人会聚集于此赌博、唱戏、开灯会,十分热闹。
这地方曾经是我每一次来槟城都路过的地方,但却从来都没有停下来参观。是我在槟城的小遗憾,今天终于能停下来参观这槟城最古老的庙宇了。
曾经槟城最火的电影院,现在已经改成艺术中心了。
光大不就在前方吗,怎么要右拐呢?
煎蕊,是马来西亚的传统甜点,最基础的配料是在刨冰上加入绿色粉条,再淋椰汁最后撒上椰糖浆即成。槟榔路的煎蕊是以红豆作为辅料。
每次来到这儿我都不懂得该选择哪一家,左右两家都卖煎蕊。
上网查了查,下面这一家原来是已经营了40多年的老字号。上面那家则开了好多家连锁店,我果断选择了40年的老字号。
汉记猪肉粉,原来蚂蜂窝也有介绍,那我不多说了。据说它家的猪肉粉在槟城敢称第二,就没有摊主敢称第一了,味道确实不错。
@http://www.mafengwo.cn/poi/7728938.html
爱情巷,据说以前因为很多人在这儿养小三而得名的,是一个白天适合游客看壁画,晚上喝酒聊天的小巷。巷子里也有不少的特色咖啡馆和旅店,老外的聚集处。
@http://www.mafengwo.cn/poi/6312246.html
白天我经过但印象不深刻,所以晚上再来这里体验一下。
他没醉。。
真的没醉。。。
完美结束的pose。
昨天一日暴走,今天准备爬楼梯参观庙宇。依然睡到自然醒,然后去了岛头湾吃叻沙。
有人说《湾岛头叻沙》是全槟岛最好吃的亚叁叻沙(Asam Laksa)。它响当当的名号不只满足槟城人的口福,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慕名而来的饕客。营业了逾35年的《湾岛头叻沙》,曾在2011年夺下街头大厨争霸赛击败17个参赛者得到叻沙组冠军。之后也在2013年获邀参加新加坡第一方程式赛车围场举办的《世界街头美食大会》。可说是扬名海外。
在槟城浮罗地滑(PulauTikus)的缅甸路(Jalan Burma)内,有两间相对的寺院,人们俗称立佛寺和卧佛寺。立佛寺就是缅甸寺。
泰国式释迦卧佛寺(Wat Chaiyamangkalaram Temple)位于槟岛幽静的住宅区,这座泰国的寺庙建于1845 年,是一座金碧辉煌的佛寺。正堂内的卧佛全长33公尺,全身用金箔装饰,是世界第三大的睡佛,最初由泰国人所建,现在由华人负责守护。除了睡佛外,还有十八罗汉像和其他的神像。睡佛寺每天开放让旅客游览。
缅佛寺(Dhammikarama Burmese Temple),是于1803年在槟城建立的第一间佛教寺庙。寺的建筑风格为地地道道的缅寺形式,寺塔一体,上半部是四方锥形塔,下半部为方形建筑,与印度著名的菩提伽耶大塔式样相近。两座边塔紧靠立塔,对称有致。每级塔沿装饰了波浪形饰物,华丽多姿,塔顶葫芦形圆锥体突兀而出,风格独特。
这长廊有着三十位画家绘制的三十幅油画,描述着人间生、老、病、死的情况,也描述了释迦牟尼的一生经历。
站在27尺高的佛陀面前,我才感受到我有多渺小。
参观完了寺庙,就到附近的不知名观音庙参观,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山上,想看看有什么景点可拍。
之后去了另一个印度庙宇,来这儿的原因很简单,在远处就能看到半山的庙宇,就被吸引过来了。
没错,是513阶。
在庙宇的大堂里内心感受到了片刻宁静。
在去巴都丁宜的路上突然发现了一座水上清真寺,果断下车拍照,可惜的是海水退潮,不然应该更好看。
趁着时间还早就去了巴都丁宜附近的水库。
左边是极限运动公园,右边是蝴蝶公园。
比小孩还要大的风筝。
走累了决定到巴都丁宜星巴克等日落。
听说这货要等很久,但味道一般。
这咖喱鱼好吃多了。
吃饱了可以考虑在海边酒吧坐着闲聊吹风。
不知不觉间旅程这样就结束了,很喜欢槟城这地方,她给了我很亲切的感觉,值得一来再来,一个适合常住地方。虽然今天得走了,但槟城,我还是会再回来的!
我这回是开车游槟城,有很多公共交通的咨讯都不是很理解,唯一我能终结的是槟岛不大,一般开车20分钟就能到达目的地。
槟城给了我回家的感觉,那里的人、事、物都倍感亲切。城里的喧嚣,乡下的宁静都及于一身,一个我很喜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