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胜地——川洞庵,比“世界第一”的天坑漏斗还大十倍

作者:紫荆 显示图片




天坑,
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景观,
在2010年时,已经被确认的天坑达78个,
其中2/3分布在中国,
而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曾家山的川洞庵,
则是比直径330米、深度70米、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阿里希波漏斗还大出近十倍的巨型天坑漏斗!
川洞庵漏斗属白垩纪地层,
它由两级漏斗组成,
长径约650米,中径约400米,短径约50米,
深约670米,容积约2.22亿立方米。
有关人员查阅资料后比较,
在已知的世界级大漏斗中,
它比重庆奉节县容积为1.19亿立方米的龙缸大漏斗还大。
或许这里曾经鲜为人知,
但其经过上亿年漫长的地质演化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变迁,
形成的独特天坑、瓮形竖洞和天生桥三绝共生的地质奇观值得探寻。
川洞庵是拥有12个大大小小漏斗的漏斗群。
同时,
川洞庵景点在2014年就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等评为“四川最美观景拍摄点。



川洞庵,海拔1400米,位于秦巴山南麓,
川陕结合部的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山休闲度假区内,
因川主山顶旧有“川主庙”,当地人将天坑称为川洞庵。
天坑被称之为“洞”,
是因为在天坑的底部,有一个巨大的溶洞,
洞口不大,
进去之后却豁然开朗,
可容纳数千人的洞底又是一个深约百米的天坑;
2012年的8月,
就在这里举办过盛大的【川洞庵音乐会】
在如此惟妙惟肖的境地,
享受天籁之音,
也是非常美妙的。
世世代代很少走出大山的当地人并不知道,
被他们视为风水宝地的那个地方竟然会是一处世界奇观
这里距离曾家镇3公里,距朝天39公里,广元市63公里;




这里有外坑和内坑,
入坑道路十道弯、坑内九洞,
坑口周围十一峰。
由于天坑内风寒不易入侵,
因而与坑外的气温差别较大。
初春时山上往往白雪皑皑,
而坑内野花则开始绽放了。
入口时会有一道聚(柴)财门,
还有木桩+大锯,
一定要记得锯一锯~
据说是聚财的意思。


上图是洞内白莲教当年抗清遗留下的营垒、炮台遗迹。
飞天宫是当年白莲教的隐蔽营区,
洞口修建了石寨墙,放有御敌的大炮。
飞天宫内面积很大,能同时容纳成千上万的游客。



细雨绵绵的清晨,
撑一把伞漫步在石路上,
放眼望去,山高林密、地势隐蔽、蜿蜒曲折,
因气候湿润,洞内苔藓深铺,
踩上去软绵绵的,若履毡毯。
就连普通的护栏也因环境因素,
长满绿色苔藓,
反倒成了一道别样风景。


过了会仙桥,
会看到一个能容纳上百人活动大岩洞,
这里曾被当年的红军作为了秘密会址(上图)。


在洞壁的东北部,
有一个形似潭状的洞,
当地人称为“烟云洞”。
之所以称为烟润洞,
是因为洞口常年烟雾缭绕,
而洞内却不见一丝烟云。
该洞高约100米,
洞口直径约70米,
洞内直径则有110多米。
每当艳阳高照或飞流直下时,
置身其中,犹如人间仙境。



沿着石阶向下,
路段蜿蜒绝壁,竹木茂盛,
繁花分布,药草间生
还分布有红豆杉等珍稀植物。
夏日游览,草青药香,
人居其中完全为药气笼罩,
清爽舒适,颇有受大自然沐浴辅疗之感
这里夏有凉风,冬出热气,
常年云雾缭绕,
如入仙境,好美。


漏斗底部是参天而茂密的原始森林,
其间杂树丛生,藤蔓攀连,
整个景区空气清新,纤尘不染;
深、深、深、呼吸;吸氧洗肺之后
沿着攀云梯“Z”形向上,
蜿蜒的栈道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盛夏时节,川洞庵更是避暑胜地,
来一场清凉之旅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