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的时候听见广播里说早桂已经开了,便想到了法喜寺。梅家坞那一带,每年这一季璀璨的甜香仿佛南柯一梦令人叹息。
法喜寺最著名的是神木观音,但最出名的也许是三块钱管饱的斋饭,号称“浙大第七食堂”。
这么想着,觉得不得不去故地重游。
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还是六年前,微微冷的秋天,和H,99,小z,雷击,还有许多已经陌生的人骑车上山,在我几近崩溃的黄昏时候暮然闯入眼帘的那盏昏黄小灯,还有那碗洁白的米饭,是法喜寺给我的第一印象,质朴平淡,叫人心安。
那年秋天,我在杭州住了好几个月,清冷的天气,我忙得昏天黑地。现在想起过往,有一种不真实的美丽,不过六年,就像前世的记忆了。
再次回到杭州,已经是一个人了,我想起了法喜寺那些宝相庄严下最平实温馨的一餐饭。
x说要来看我,顺便去看花。
站在玉泉的夏日浓荫里,远远看见他走来,浅浅微笑,心情明朗起来。故人来归,相对无言,心下却是欢喜的。
游4路公交蜿蜒在青翠里,到法喜寺已经是中午12点了。斋饭涨价到四块钱,满满的一碗白菜木耳豆腐,很香甜。
也许不是桂花盛开的时节,山高路远,没有灵隐寺的嘈杂热闹,只有寥寥数人,寂静无声。
偶尔有灰袍的僧人走过,渐远渐消。
我们慢慢地在林荫里走过,太阳斑驳落在身上,金色的迷雾里有黄槐细细的落花飞舞,禅意绵绵。
x依然是个很懂我心思的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然后会停下来,看着我笑。
没有请香,只是在神木观音和三世佛前用大乘手势跪拜,x问我许什么愿,众生平安喜乐,我说,是不是傻了点。他再次微笑,在三世佛悲悯的目光里,很不真实。如同他就要走,如同很多人,蒸发掉一样,从我的生活中一点点消失。而我只能一次次卑微许愿,为那些注定消逝的人们。
消逝的旧时光,每日奔波上班,应付着刚刚步入社会后的忙乱和琐碎。
但那时候有z。
想起z的样子,会觉得他是迟开的花束,神情疏离地立在枝头,但是他笑,会有阳光流泻,温暖而专注。
这样想着,我开始神游,x也并不说话,他仿佛习惯我的神情恍惚,也只对着方丈楼前开残的木棉出神。那种花恣意妖娆,肆意烂漫地在蓝天下静静发出满月般的妩媚光华。
已经谢落的花瓣厚厚堆在树根下,正午的阳光令人顿生倦意。
我坐在梦泉边,抬头看着被阳光晒得像玉一般闪着光的叶子,和x说,这样的时候,我很恶劣的,想抽一支烟,再走。他点了一支给我,想想又拿回去灭掉。时间流经这里的时候,就停住了,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淅淅沥沥花落的声音。
我没有寻着早开的桂花。
下山的时候决定从上天竺走到中天竺,我又想起了z,想起了那年骑车来时,我那种濒临崩溃的痛苦,z遥遥骑在前头,并不等我。照顾我的,反而是H。后来z说,是因为他也骑不动,但是如果停下来等我,会变成两个人都骑不动。他知道我会跟在后面,所以并不回头。
他,就是这样清冷理智的人。我说不出他错在哪里。只是后来,H和99并没有久久,后来的后来,我也不再永远跟在z的后面了。
山道上意外看见了一株银桂,细密的花点缀在叶子里,葳蕤可爱。于是,今天的心情圆满了,于是,一路上仿佛都闻到了桂花甜蜜的气息。
最悲哀的生活不过如此,可是转身,最美好的生活也不过如此。
人远,而天涯近。
两年前的文字,如今久居杭州,几乎每星期都会去一次法喜寺。也许是第一眼印象太好吧,我总觉得,佛寺,要这样清清淡淡里透着端庄稳重的才好,看见山门,就让人无端心安欢喜。
如果第一次来杭旅游,要看风景听故事,自然该去灵隐的;如果常来常往小住在此,法喜寺是个好去处。
说点旅游小贴士吧,呵呵。
1、门票10元,军官证、残疾证、老人证、30年教龄教师证可以免票。另外如果每年去很多次的人,杭州的寺院卡真的很赞。年费32元,6大寺院可以无限次进,不过不包括灵隐哦。
2、斋饭现在涨到5元一位了,管饱。其实5元也很便宜了不是?记得不要浪费哦,宁可叫居士们少打一点,不够可以再要的。斋饭一定要吃的盘碗光光。不要去太晚,中午12:30之后就没有了。
3、如果是自驾车去的,法喜寺有个停车场,每次10元。其实不到那个停车场的地方有个入口,是走电瓶车的,从那里进可以一直开到寺院门口,很大的地方可以停,不收费,又不用走路,嘻嘻。
4、法喜寺烧香,是要先烧中间的观音殿,顺序不要弄错,问问请香处的人就明白啦。
5、观音殿前有免费的佛教用书用品可以拿。
6、如果从灵隐寺去法喜寺,可以从梅灵南路坐公交车去上天竺。如果步行的话,不要走梅灵南路,这条路车多。灵隐寺大门入口西边有个牌坊,牌坊里面的路叫天竺路,顺这条道可以一直走到下、中、上天竺,大概半个多小时吧。非常清幽舒适的一条道,走不动的话可以搭沿路的电瓶游览车,价格貌似不贵。
7、法喜寺供着哥哥张国荣的灵位,粉丝可以去看看的。
8、每年腊八的时候寺里免费供应腊八粥,赶上时候了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