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壁挂公路"是以前不知名的,养在深闺人未识之地,而近两年来由于宣传和打造,成为比较热门的话题和著名景点,特别是当地人在崇山峻岭中用愚公移山之精神开山辟道修造的壁挂公路,更是惊艳四方,成为独特而富有传奇色彩之地。
几个老友偶然相约,成就了这一次游走太行山麓、壁挂公路的自驾之行。组建成团后立即兵分几路开始行动,确定方向,确定时间,做路书,安排行程,添制工具,购买水和食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出行前参照其他自驾车队的行程攻略,取其精华部分,优化运行线路,计划8天之内在中原腹地、太行山麓中游走穿行,欣赏太行山壁挂公路的绝美胜景。
最后行走线路为:重庆一一西安一一陕州地坑院一一三门峡水库一一洛阳国家牡丹园一一红旗渠一一穽底挂壁公路一一郭亮壁挂公路一一王莽岭一一开封清明上河园一一少林寺一一洛阳白马寺一一龙门石窟一一西安一一重庆。
全程3210公里,过路费1417元,油费1480元,住宿最高220元(西安洛阳城),最低80元。门票共900多元,其中清明上河园120元,陕州地坑院60元,国家牡丹园120元,穽底哈喽梯30元,万仙山风景区(郭亮村)126元,王莽岭168元(此行最贵之处,但因为王莽岭村民阻路,导致不能进入壁挂公路参观退了票),白马寺35元,少林寺100元,龙门石窟100元,西安古城墙54元。最终每人消费3000元,食宿、门票和过路油费各占三分之一。
Day1,重庆一一西安
4月18日7人组郭亮壁挂公路自驾游团正式成行。第一天预计直达三门峡水库,因此出发第一个导航直点三门峡,全程时间10个小时,共907公里。
清晨7点30分经江北北环上高速,经包茂高速直走西安。一路顺畅10点50分到达达州。
两个车7个人,4人坐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高配置的宝马车,3人坐低端低配置的小排量车,我主动要求坐三人车,至此后面座位成了我的包厢,尽情的横躺竖坐。而整个自驾过程中是宝马车被押在后面就昏昏欲睡、不知所欲;走在前面就如风一样的自由,无影无踪。
车至大竹服务区休息时突遇状况,我们的车全车无电打不燃火,那个心里急得啊!心想这才出门就出状况了,怎么是好哟!!还好检查是电瓶箱桩头松了,我急忙跑到加油站借来维修工具,一会修好就上路,之后就再无任何状况发生了。
借修理工具进入大竹加油站内部,看见过道摆放各种书籍,室内有各类文体用品,知道这是一个很具文化氛围的加油站,为此必须点个赞。
号称"和谐号"的运煤火车与我们相向而行
为节约时间,午餐在达州服务区解决,快餐饭每人35元,看似还行,吃起来一个字:咸。
午后,正驾要午睡一小会,我被迫替换上场。很少有高速公路开车经验的我初握方向盘,有点小紧张,我战战兢兢上路,小心翼翼的行走,规规矩矩的开车,直到几十公里的下一个服务区急忙丢给休息好了的正驾才松了口气。
后来每天下午由我开一小段成为常态,我也由最初的紧张到后来的轻松自如,所以说一一人是被逼出来的!
我们翻山越岭过大河
下午车至陕西柞水,据说在此下高速翻秦岭可观秦岭绝胜美景,好想下道看看秦岭美景哦!
下午4点39分进入秦岭终南山隧道,4点55分出隧道,全长18.02km,用了16分钟时间。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是世界长度第一、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隧道。
接近西安路遇两次堵车,计划宿三门峡泡汤了,只好改在古都西安落脚。
6点钟到达曲江收费站,进入西安城。本来计划住西安钟楼附近,那知晚间高峰时段堵车严重,就近找一家宾馆落脚。
重庆至西安全长690公里,高速公路费390元,用了11个小时的时间。
将车摆好后我们坐出租车去西安著名的回民街,准备扫遍西安美食。那知两个出租车分别停在东边和西边,价格也是11元和15元不等,关键关键我们人生地不熟,让我们两拨人在夜市里一个好找哟!坑爹的驾驶员!
据说这家是正宗的肉夹膜,而且一直排着长队呢,为尝美味我也排队去买。
入手还是热乎乎的,味道的确不错。
买来的美食大家抢着吃
重庆一群吃货狂扫西安美食街
进入这家店内扫食
著名的XX面(字难写,容我XX替代)
品尝各类小吃
还有各类点心
哈利德老酸奶味道非常不错,而且瓶子好看,留着回家去当花瓶用。
这个店名取得哟我也醉了
陕西著名的大饼子
制作过程尤如在跳舞
Day2,西安一一洛阳
早晨起来寻找糊辣汤
名声在外的糊辣汤,配肉夹馍。这个糊糊的汤有肉有菜,还有辣椒,很霸道很好吃的一款早点。
早餐后开车去陕州地坑院,距西安300多公里,用了3个多小时。
陕州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据资料考证,四千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期,陕塬先民们已经掘地为穴而居,地坑院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这家还有人居住的地坑,可见生活用品。
这是以前当地人居住的地坑,现因扩修全部搬迁至院外的统一规划处。
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犬吠,却不见村舍房屋,“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
体验一下当地人的生活
下地坑通道
下地坑的通道
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
地坑院因奇、特、朴、真,吸引着广大游客,住地坑窑院、沐浴温泉神水、吃民间小吃、看豫西民俗风情、成为景区旅游的亮点。
风格迥异的院落
长长的通道连接着各大院
各个院落编成序号,有各自主题特色。
坐在古朴的地坑院通道发下呆
午餐后驱车前往地处河南山西交界的万里黄河第一坝一一三门峡水库大坝。
黄河三门峡大坝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东北部,北邻山西省,西邻陕西省,被人们称为豫西“金三角”。大坝工程于1957年4月动工,仅用了约4年时间就使大坝主体工程基本竣工,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黄河大坝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大坝上游黄河水烟波浩渺、清澈透明。
位于三门峡大坝右下方激流之中的"中流砥柱",自古以来就是峡谷中的航标,黄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来”。
大坝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713.2米,最大坝高106米;副坝为钢筋混凝土心墙,长144米,大坝高24米。
黄河在三门峡市全长120公里,形成了水势浩渺的壮观景象,其中以黄河大坝景致最为壮观。
穿越大坝水晶宫,仿佛进入梦幻世界。
黄河大坝中心有一条界线,它是河南省与山西省交汇处,名为"一步跨两省"。
我一脚跨两省
君住河南南,我住山西西,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黄河水!
离开三门峡水库赶往洛阳城,傍晚时分晚霞映照洛阳城。
今晩入住洛阳城
洛阳著名丽景门
丽景门美食一条街
去洛阳著名的管记水席,8点多钟还排队候吃,可见这家声名在外。
洛阳美食一一水席
洛阳水席是河南洛阳一带特有的特色传统名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它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是汤汤水水;二是热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但而今已改革为全部一起上。
洛阳水席作为传统的饮食风格,和传统的牡丹花会、古老的龙门石窟,并称为"洛阳三绝"。
水席中的名菜一一燕菜。
洛阳地区起名为“牡丹燕菜”,是因为1973年10月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游览洛阳,用水席招待,在燕菜上用鸡蛋制作一朵牡丹花,周总理称“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开牡丹花”。从此燕菜便改称“牡丹燕菜”。
燕菜是将萝卜进行多道加工烹制成羹,羹中白萝卜丝刀工之细之绝,我误以为是粉丝,味道酸酸的,但没品出燕窝的味道。
牡丹酥也是遍地开花
"洛阳不翻汤"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如今遍地均是,不知那家正宗。
这糖大得让人醉
Day3,洛阳国家牡丹园
国家牡丹园又名中国洛阳国家牡丹基因库,位于洛阳市邙山中沟西,占地面积700亩,分南园和北园,目前成为野生牡丹引种驯化、新品种培育和商品牡丹繁殖的国内最大生产基地。
国家牡丹园建筑继承了隋西苑、唐神都苑的神韵,保持了宋明私家园林的风格,是欣赏洛阳历史名园的必游之地。
国家牡丹园是中国牡丹栽培繁衍的主要故地之一,又称“牡丹故土”,牡丹花朵硕大,色泽艳丽,香气浓郁。
洛阳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
“洛阳牡丹甲天下”,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洛阳牡丹的赞誉,故洛阳有“牡丹城”之称。
近距离拍摄出朵朵美丽的花
这系列造型独特,我们在专业摄影师打板的基调上抢了一张。
好花让人沉醉
千年牡丹王
午餐后离开洛阳,直达红旗渠风景区,洛阳至红旗渠291公里,行驶4个小时,于下午3点半到达红旗渠。
红旗渠风景区位于河南林州市北部豫、晋、冀三省交界处,是国家5A景区。
红旗渠风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墙高4.3米,有“分水苑”、“青年洞“、“络丝潭”三个景区组成。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就是红旗渠精神。
我们在当地人指引下,避开人流,来到一段无游人的渠道上。
在这人的渠段上,把渠道当成T台,尽情摆各类PS。
坐在渠道上,抬头望入云山峰,心中为不畏艰辛的修渠人默默点赞。
傍着夕阳离开红旗渠,入住林州市城。
Day4,穽底村壁挂公路
早餐后穿过林州城,沿着太行山脉,步步深入太行腹地。
林州市至郭亮村全程130公里,3个半小时时间,大部分在太行山腹地穿行,均为省道。
高速公路下道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绵延不绝的崇山峻岭。
开始进入太行山腹地
满山遍野盛开着野杏花
翻越一座座山岭
传说中的龙头石
悬崖峭壁上开满了一丛丛黄色的花
11点钟到达穽底挂壁公路和月亮桥。左边是穽底挂壁公路,右边通过月亮桥登上哈啰梯。
在世界奇观一一挂壁公路上留个影
哈喽梯为一径挂壁,行此道者,非常惊险和吃力,要发出“哈喽、哈喽”的声响,哈喽梯之名由此而来(以上引自网络)。而今当地人在陡峭的山间开凿了36个洞口,长约3华里的穿山洞,沿着崎岖的小道,无数的穿山洞成了一道奇观,这里山连着山、洞连着洞,让人叹为观止。
站在哈楼梯顶端远眺,可望见对面穽底挂壁公路像一条侧卧的水渠,斜切太行绝壁,一个个采光通风开孔口一字排列,或为点或成线,这个本来令人赞叹不已的壮观工程,竟然显得那么渺小,就连穽底人头顶高耸云端的太行绝壁,此时也失去了它气势磅礴的大气。
挂壁公路1997年16公里通村公路开建,2001年1.5公里全部打通。
站在哈喽梯,远观太行峡谷风光、近瞧穽底挂壁公路。
风景这边独好
穽底村挂壁公路是在绝壁上掏山打洞、劈山取道,拓宽改造的,离山顶300多米,距沟底500多米,全长1500米,是当地贯通山西、河南的一条必经之路。
图为车辆在穽底挂壁公路里穿行
我们在穽底挂壁公路停车驻足,这条路还属于"养在深闺人未识"挂壁公路,来往车辆很少,也无限车也不购门票,是最值得一游之地。
太行山绝壁多,开不成环绕而上的盘山公路,将公路修成隧洞,这种堪称世界上最奇险的公路如挂壁上。
从开气孔望外面世界
穽底村挂壁公路共有39个窗口,历经了14年的时间才开凿而成。
在穽底村做一个"穽底之蛙"
山西穽底村位于平顺县城的东南部45公里处,坐落在深山峡谷底,四周悬崖绝壁,其形如井,故称穽底。通过挂壁公路后一直下山就到穽底村。这里抬头见树,低头见草,到处被植被覆盖,一片郁郁葱葱。
穽底村依山傍水,祥云湖的狭长碧澈,宛若玉带环绕于群峰之中,由于地处深山腹地,还比较贫穷,但民风淳朴、待人真诚。
中午在穽底村用餐,有当地的野菜野味,还有重庆的回锅肉,味道还行就是价格老高。
太行神龙湾风景区尽收眼底
林州岩上人家是修建在岩上的房屋,远远看去像一座城堡。
傍晚5点半钟到达离郭亮村较近的农家院落脚,由于郭亮村不允许自驾车进入,我们联系一辆当地车,走郭亮村和王莽岭的两个景点,一天费用300元,当然不包含门票及午餐。
Day5,郭亮壁挂公路
淸晨农家小院已是饮烟袅袅,6点半钟简单的小米粥和烙饼已端上小桌。每人一碗粥两张饼,味道还真不错,吃完后上路。
万仙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辉县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距郑州市150公里,总面积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景区由郭亮村、南坪、罗姐寨、三湖四个分景区组成。
景区门票和旅游大巴通票计125元,我们自己开车进去也要买大巴车票。
汽车沿着之字形山路上山
郭亮洞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郭亮村的一条挂壁公路,又称郭亮洞挂壁公路,郭亮隧道,万仙山绝壁长廊。郭亮村绝壁长廊,始建于1972年,1977年完工,全部由郭亮村村民独立手工完成,其中主要负责开凿的十三位村民被称为郭亮洞“十三壮士”。郭亮洞被称为“世界最险要十条路”之一、“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现已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
车至壁挂公路绝壁长廊,我们下车开始行走穿行全长1700米郭亮村的壁挂公路。公路上人流熙熙攘攘,车辆也络绎不绝。原来今天撞上周末,来旅游的人真不少,人与车混流,共同穿行在壁挂公路里。
1972年,村支书申明信带领13个勇士组成突击队,以愚公移山精神,在无电、无机械的条件下,凭手工用五年的时间一锤一钎的凿出1250米长,6米宽,4米高的隧道。打秃钢钎10多吨,打烂铁锤上千个,其事惊天动地,终于于1977年5月1日竣工通车,郭亮洞是南太行第一个横穿绝壁的隧道,号称"太行隧道之父"。
透过一线天,可看一线美景。
从开窗通风口向外观望,可看到雄峻壮观的悬崖峭壁,以及在如刀斧劈般崖上人家的瓦舍炊烟。
国外媒体来郭亮采访,称绝壁长廊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如世外桃源般的的郭亮村
郭亮村被誉为“太行明珠”、“华夏奇观”,先后有《清凉寺钟声》、《走出地平线》、《战争角落》、《举起手来》、《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视片在这里拍摄。
从这里进入郭亮村,是为纪念东汉义军将领郭亮而取的村名。
而今打造的民俗民居,入内参观每人一元。
谢晋曾誉郭亮村为"太行明珠"
路遇当年的筑路小女工
保存旧貌的老院落
行走在高低不平的青石路上
郭亮村一个钟头就走完了,然后去喊泉景区,坐20元电瓶车上山,下车后又沿着山路往山上走。
喊泉又叫"龙须泉",有两个泉眼高悬于百米之上,瀑布就从绝壁顶上一空心圆洞中垂直落下,远看恰似“龙须”,又称“龙涎”瀑布。游人站在其下大声高喊,泉水流量就有所增加。一路上行,不停听见有人大喊。
我们几个人齐声大喊,回声嘹亮,但不见瀑布增加。
乘速滑飞驰下山
转回郭亮村,来到大峡谷。郭亮村大峡谷宽500米,两旁绝壁深130多米,长40公里,如刀劈斧剁,岩石色泽赤红,被称为“红色绝壁大峡谷”。峡谷的北侧是绝壁长廊郭亮洞,南侧是崖上人家,壁挂公路与崖上人家隔峡相望。
沿着山路走到崖上人家,可近观壁挂公路。崖上人家是观看挂壁公路的最佳位置。
到达崖上人家吃午饭,品郭亮村特色食品一一炒面,有面有菜还有蛋,红红绿绿卖相不错也好吃,炒面用一个大蒸锅盛着,下面有一燃火小灶,一直是热热的,可随叫随吃,再配上几样菜。
这顿饭一个字:贵。
在悬崖峭壁上修筑的路
一大群学生面对郭亮绝壁长廊正在写生
崖上人家海拔在1297米,由一石缝孤独另立,与绝壁长廊隔离10多米,门外绝壁高100多米,被称为另山村,也叫崖上人家。明清时有人在此筑屋形成,现有四个院落,均为木石建造,多数为饭店和旅舍。
硕果仅剩的筑路老村长、十三勇士之一的申明凯
购买一本由老村长口述并亲自签名的小册子
我认真看完这本书,了解红旗渠的开凿对他们影响非常大,对他们在条件这么艰苦、环境这么恶劣、人员又这么少、大部分人不理解的情况下能攻坚克难,完成这样旷世壮举而感动得热泪盈眶。
老村长的家现已成为展示基地
当年开山的工具和历史照片
荣幸与老村长申明凯合影
驻足老村长陋居
郭亮村绝壁长廊全景照
巍峨太行山、险峻壁挂路。
这里看过去我们来时路是步步惊心
峭壁裂缝峡谷,100多米深笔直的峭壁很有气势。
离开郭亮村从后山进入王莽岭
王莽岭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境内,因西汉王莽赶刘秀到此地安营扎寨而得名,总面积有150多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00余米,最低仅300米左右,是南太行的最高峰。
不知什么原因村民用石头阻路,导致不能进入壁挂路,只好原路返回。
怀着遗憾的心情远望王莽岭
开始下山
下午3点半从郭亮村下山,去河南开封市,全程200公里,需3个小时。
傍晚6点半,踏着夕阳我们进入河南开封城。
美轮美奂的开封古城墙
晚餐到开封城著名的黄家包子店品尝灌汤包。灌汤包就是把肉冻放进包子里,在蒸锅里逐渐融化,吃包子时会出现一嘴汤。该店只卖包子沒有饭,我们只好要了四笼包子,还有一份“三狠汤”:狠辣、狠酸、狠咸。
Day6,开封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是一座大型宋代文化实景主题公园,坐落在开封市龙亭湖西岸,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它是以画家张择端的写实画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按照《营造法式》为建设标准,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
今天星期天,人潮涌动,如过江之鲫。
画家张择端站像
长达10米的大型清明上河图传奇故事的大理石浮雕
园内路标也具古朴典雅味
拂云阁、宣德、宣和殿,远观似城楼,近看似皇宫。
柳树掩映着虹桥
从虹桥上望风景
虹桥码头人少船稀
一群着古装的学生经过
九龙桥上人潮涌动
公园几乎展现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内容,就连工作人员都穿着古代的衣服,看见“杨志卖刀”“婚娶”表演,这里的一切看起来都很有古代的感觉。
武大郎软饼真心不软
歇歇脚品踠茶,让清风拂面,把心情放空,然后离开清明上河园前往登封市。
开封至登封168.7公里,2个小时到达。
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把你景仰!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首先坐观光车至索道,然后乘嵩杨索道上山到二祖庵,索道全长1326米,是河南省第一条客运索道,从索道上可远望少林寺和塔林全景。
少室山又名“季室山”,在登封市西北,上有三十六峰,从山南北望,一组山峰,互相叠压,状如千叶舒莲,后有“少室若莲”之说,当地人称之为“九顶莲花山”。
沿途树枝上挂满乞福的红牌
到此一游
二祖庵位于少林寺西南方向钵盂峰峰顶。相传禅宗二祖慧可,向菩提达摩学佛,断臂得到衣钵真传后,曾在此养伤。
寺内静寂的千年古柏
寺内有四眼井,传说是慧可所凿,这四眼井相距甚近,但水味各异,名为“卓锡井”,当地人也称“苦、辣、酸、甜四眼井”有"辣口苦心、随缘渡化""酸辛已去、离苦得乐"之说。
少林塔林是少林历代高僧、住持方丈的墓寝。塔林中现存从唐至今的各类塔256座,这是我国最大的塔林。
夕阳下的塔林是那么的肃穆
少林塔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都有雕刻和题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代砖古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少林寺山门上方横悬康熙御题长方形黑金字匾额,两侧石狮一对,雄雌相对。山门的整体结构配置高低相应,十分和谐。
进入山门后大甬道和东西小马道旁立有碑碣数十通,称为少林寺碑林。
我脚踩朵朵莲花
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
古刹古树古碑
天王殿是少林寺院第二进殿宇,与大雄宝殿、藏经阁并称三大殿。
少林寺僧人闯入我镜头来
千佛殿,又名毗卢殿,是寺内最后一进大殿。殿内的壁画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画中的珍品,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袂飘飘,展示了唐代壁画的高水准。
斜斜的夕阳照在空寂的寺庙,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仿佛灵魂得以净化。
寺内僧人在整理香庐,画面那么和谐、顺畅。
一个清幽之地
远望对面山脉,恰似一尊卧佛
咱俩花拳秀腿,在少林寺来一场以武会友。
离开少林寺,在斜阳余晖下去到洛阳城看落阳。
洛阳近郊一座造型别致的桥
Day7,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大门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身高1.75米,长2.20米。
白马寺山门是东汉遗物,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为白马寺最早的古迹。
进门可见两旁钟鼓楼。钟鼓楼同为方形角楼,重檐歇山式,灰色筒瓦。
钟鼓楼的建成恢复了寺院晨钟暮鼓的礼佛仪式,成就了历史悠久的洛阳八大景之一——“马寺钟声”。
又见背影
释源陈展馆面积不大,但通过大量的图片对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的历史作了详尽的介绍。
白马寺模型。白马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布局规整。
寺内建有泰国、缅甸、印度风情园,崭新且金碧辉煌的建筑与白马寺的古朴淸悠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还有中日友好纪念碑,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寺庙。
白马寺一个钟头游完后,接着赶往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我们来也
一条伊河自南向北流向洛阳,将两山之间形成伊阙峡谷,东山为香山,西山为龙门山。龙门石窟便在这伊阙峡谷两侧的山体上,展开了画卷。
宾阳三洞始凿于北魏,原名“灵岩寺”,宾阳洞始凿于1500多年前,三洞前后营造时间长达24年。
宾阳中洞是北魏后期我国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
佛像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石缝中顽强的小花
奇异的石头
宛若盛开的鲜花
隔河相望,香山寺隐在青山碧水中。
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这座佛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双眉弯如新月,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两边是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荣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
自礼佛台远望奉先寺全景
西山石窟全景
离开洛阳古城,向西安城行进,沿途看到华山诸峰,如盛开莲花。
晚上6点钟到达西安,入住西安古城墙南门汉庭酒店。
惊艳西安夜景
品德发长的饺子席
到此一游
晚上8点半钟登西安古城墙。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8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流光溢彩西安古城墙
西安城墙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城门有四: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
美丽的西安夜景
Day8,西安一一重庆
在酒店附近吃一个中国式的汉堡包就向重庆出发。
高速路上看到峭壁上的亭台
下午5点半顺利到达重庆,结束8天的挂壁公路之旅。
全体成员立即去吃地道的重庆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