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内斯,摩洛哥王国的四大皇城之一。到这座城必然要提到一个人——穆莱.伊斯梅尔——摩洛哥王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他不是这座城市的开创者,却是这座皇城的创立者。实际上梅克内斯就是他的城。据称摩洛哥这个王国是由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直系后裔创立的,伊斯梅尔作为目前仍统治着这个国家的阿拉维王朝的奠基者,也是首先将梅克内斯定为皇都的君主。尽管梅克内斯早在公元十一世纪已经作为战略要地开始建城,尽管这座城市一直享有伴随着旁边不远处的伊德里斯圣城的荣光,但它的辉煌和荣耀毕竟是随着伊斯梅尔定都于此而始,它的失势与颓废也必然是随着伊斯梅尔的离去而来。它的命运注定与伊斯梅尔是密不可分的。
梅克内斯见证了黑色皇城的诞生。摩洛哥的四大皇城都是有颜色的,拉巴特是白色皇城,非斯为蓝色皇城,马拉喀什称红色皇城,梅克内斯则冠之以是黑色皇城。以色辨城,大体是缘于这四大皇城建筑外表颜色的特征,前三者容易辨认,建筑颜色一目了然。奇怪的是,在梅克内斯根本没有黑色建筑,也很难见到什么黑色东西。能够想到与黑色有关的东西,恐怕就只有伊斯梅尔那支历史上最著名的黑奴军队了。想当年,年青的伊斯梅尔开创阿拉维王朝之初,内有叛敌,外有强权,为平叛御敌,打破内外交困局面,他别出心裁,另辟蹊径,组建起史上最强的人数达十五万之众的黑奴军队。凭借着这支队伍,他东伐西讨,南征北战,不仅平息了王室内乱,也成功镇压了部落暴乱,用武力震慑了四方。还是凭借着这支队伍,他四处扩张,收复失地,不但成功肃清了欧洲人盘踞在摩洛哥沿岸的殖民据点,而且顽强抗击了奥斯曼土耳其人三番五次的入侵,捍卫了领土完整。不仅如此,这支军队不单是他进行战争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他对内实行专政的强大工具。黑奴军队中有2.5万人是作为御用的近卫军拱卫皇都安全,有一部分是作为控制圣战者兵团等其他部队的宪兵,另外还有很大部分则作了占领地的驻军以及为维护国内稳定的军警。为了有效地控制这支庞大的队伍,他采取了洗脑与特殊利益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让所有黑奴归依穆斯林,宣誓效忠,用宗教武装头脑;一方面对黑奴军实行特别屯垦政策,允许黑奴之间通婚,保持队伍稳定。此外,继续南侵,不断扩大黑奴来源,以保障队伍的供应渠道。不知道是否就是因为这支黑奴军队的赫赫声威,还是与他实行的黑色恐怖统治有关,总之,梅克内斯在历史上永远留下了黑色皇城的标记。
梅克内斯见证了摩洛哥的统一。目前仍统治着摩洛哥的这个阿拉维王朝至今已经延续了二十二代。尽管伊斯梅尔并不是这个王朝的第一位苏丹,但他一样被尊为阿拉维王朝的奠基者。实际上,大家对这个王朝的第一位苏丹穆莱.拉希德即伊斯梅尔的那位哥哥倒不太熟悉,他在位仅十年就死于坠马意外。伊斯梅尔即位后即开始了励精图治、开疆拓土、驰骋疆场、纵横四海的历史,建新都,扩新军,战四方,打天下,战功赫赫,硕果累累。不夸张的说,正是他夯实了阿拉维王朝统治的基石,说他是王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君王也不为过。事实证明,摩洛哥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与最强大的军队结合在一起,就必然开创出最辉煌的伟业。伊斯梅尔先是消除政敌,平定内乱,征服西部与北部,仅用了短短五年时间就完成了摩洛哥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大业;随即他又外御群寇,夺回领土,经过艰难争斗,反复塵战,终于先后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英国人手中收回了马穆拉、丹吉尔、拉拉什、阿尔西拉等多处失地。与此同时,不断扩充领土,向东顽强反击着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并扩张到艾因马赫迪地区,往南跨过南撒哈拉沙漠一直入侵到塞尔加尔河中游区域,用强悍实力构筑起了统一的王国国土。不客气说,他统治时期的摩洛哥不说是历史上最强盛的年代,那一定也是国土面积最大的时候。
梅克内斯见证了摩洛哥史上最繁荣时期的到来。伊斯梅尔无疑是摩洛哥史上最成功的君王,他不仅统一了国家,更创造出经济奇迹,造就了史上最强盛的国家。据史记载,伊斯梅尔既是骁勇善战的统帅,又是善长经济建设的君王。摩洛哥本就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盛产橄榄、柑橘、葡萄等农产品,传统手工业也比较发达,尤其是皮革制品、手工地毯、陶瓷等闻名遐迩。伊斯梅尔上台后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经济,实际上他对经济的重视程度超过了战争。在他的统治下,不仅传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贸易市场特别是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他大力拓展贸易渠道,海上建有稳固的地中海商道,陆上也有庞大的南撒哈拉沙漠驼队。由于渠道畅通,货畅其流,港口繁忙,市场繁荣,摩洛哥成了连接非欧两大洲的货物集散地。一方面他们从非洲运来黄金、皮毛、象牙加工为制成品贩到殴洲,当时摩洛哥制成的金币是欧洲市面上的抢手货;另一方面他们又从欧洲贩卖奢侈品、金属制品、军火等到非洲。当年摩洛哥的各港口城市真可谓是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人来货往,熙熙攘攘。梅克内斯作为当时的皇都,更是繁荣昌盛,风光无双。当时它不仅成了全国的工商业中心,同时也是北非最大的贸易中心。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更带来了城市的空前繁荣。我们今天在这座城市看到的古建筑基本上都是产生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留下的城市建设古迹也确实不少,从古老的清真寺到巍峨的王宫,从宽阔的广场到堂皇的城门,应有尽有。尤其是那高大漫长似乎看不到尽头的城墙,长达几十公里,远超乎它城市规模所需要的长度,好像就是排场需要,实在有些意思,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梅克内斯同样也见证了伊斯梅尔这位君王的一生。毫无疑问,伊斯梅尔堪称摩洛哥史上最强君王。从1647年至1727年,他活了80岁,当了55年苏丹。无论活的时间还是在位时间都算不短,这就给了他充足时间去捭阖纵横,建功立业。他也不负所望,不枉此生。他生逢乱世,开创了盛世。他是强人,开疆扩土,拓展贸易,争得了民族独立,国家昌盛;他也是狂人,嗜血好战,横征暴敛,一生杀人如麻,骄奢淫逸;他更是“超人”,生来酷爱马匹和女人。因为爱马,他建造了史上最大最豪华的马厩,圈养了五百多匹骏马。他更爱女人。准确的说,是占有女人。为此他养了五百多女人在他亲自设计的皇宫。更离奇的是,这些女人居然为他生下了525个儿子和342个女儿,从而为他争得了“世界历史上生育最多的人”这项空前绝后的吉尼斯纪录。而于他而言,最感自豪的可能仍是梅克内斯这座城,这座他毕生打造的心目中的“摩洛哥的凡尔赛”。今天,我们虽已无从知道完整的梅克内斯究竟是什么样,但仍可从那遗存下来的城墙、王宫、陵寝、清真寺等建筑,尤其是从那规模空前的皇家马厩、粮仓、蓄水池等古迹,来想象它的雄姿风采。只可惜,包括伊斯梅尔本尊在内,谁也没有真正见过这座城的真实全貌。因为,这座城从来就未曾完成过。
历史无情。伊斯梅尔死后,阿拉维王朝随即陷入长期内乱,梅克内斯从此走向衰落。诚然,在今天的梅克内斯谁也不会再见到伊斯梅尔以及他的王国,我们这次匆匆走过,即使连平时开放供众人参观的他的陵寝也不巧因为正在维修而无法进去,但我仍然感到了他的存在,感受了他的影响,并因为这座城而加深了对他的认识。一个人能够与一座城并存,足矣。
梅克内斯坐落在中阿特拉斯山脉的北坡
阿特拉斯一带风光
处处见羊群
草地景色
沿途秀色
当地最多的是橄榄树
梅克内斯旁小镇
梅克内斯城门之前
城墙之下
梅克内斯城门之一
古城门
梅克内斯是多门之城
古城墙
梅克内斯街景
梅克内斯老城街景
当地餐馆
穆莱·伊斯梅尔(网络图片)
来到穆莱·伊斯梅尔的梅克内斯皇城
皇宫正门
梅克内斯广场
梅克内斯赛马场
这不是湖,而是与古马厩配套的人工蓄水池
马厩遗迹与古蓄水池
古马厩遗迹
古粮仓门口
巨大的皇家粮仓是专门存放马料的地方
地震后的古马厩遗迹
曾经能够饲养五百多匹马的特大马厩
皇家马厩是梅克内斯最著名的古迹
古清真寺
古城墙
皇城外的老城
老市集广场
广场是地摊式的市集所在地
老城入口
伊斯梅尔的皇宫
曼苏尔城门是最著名的皇城大门
皇宫前
伊斯梅尔陵墓
伊斯梅尔陵墓正在维修中
皇城墙根
高大的宫墙
地宫入口
到处见到这长达几十公里的城墙
皇城夕阳
夕阳下的街景
皇城晚霞
皇城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