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One night in 香港:香港机场转机过夜亲身体验

作者:潘潘Dora 显示图片

来香港转机不是一次也不是两次,更不是三次,而是N次,每一次大约停留要么超过一天,要么不超过五小时,而这次,不多不少差不多十个小时,凌晨1:00到第二天早上10:40,尴尬的时间。

出发前我仔细回想了我记忆中的香港机场、是否有适合过夜的地方,无奈回忆太模糊,于是便搜索:香港机场转机过夜,答案纷纷,不外乎去贵宾室,和直接睡机场。

我睡过冰冷的法兰克福机场,也睡过同样冰冷的迈阿密机场,还睡过N次的北京和多伦多,感觉回想起来像是噩梦一般,难熬,关键是接下来还要经历十五小时的飞行。我看了几次booking上的酒店,附近的价格都是1000+,囊中羞涩的我还是默默的关掉了浏览器,查阅了一下转机攻略,也没有多么详细,于是出发前我就告诉自己我要自己写篇攻略分享给大家~


总体来说,香港机场过夜不外乎就三种方式。
第一,机场酒店。
附近有三家,车程30分钟到一个小时不等。




价格如上图所示。

所以不考虑。土豪们可以任选。

第二,机场贵宾室。

香港机场贵宾室分为两种,一种是航空公司给商务舱和头等舱客人还有贵宾卡holder的休息室。
香港作为国泰航空的大本营,机场最多的就是国泰航空的休息室。
最有名的就是:寰宇堂 The Wing
此外还有玉衡堂 The Pier,逸连棠 The Bridge,尔雅堂 The Cabin,赏心堂 The Arrival。
具体的地址如下:


这个我上网查了一下图片,还不错,但是感觉休息区座位也不是很舒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进不去,所以头等舱商务舱贵宾室也不再考虑范围。

那么只有付费的休息室了。
龙腾出行的贵宾室。


T1号航站楼的 Plaza Premium 有两个,分别在 East Hall 和 West Hall。此外到达大厅T2也有。



三个休息室都有小吃饮料,还可以冲澡,但是冲澡要提前预约。

官方的价格是200块三小时,我想到了万能的淘宝,一搜,果然有,价格115一个点,一个点能用三个小时。
听了买家建议,买了俩小时,过夜用。算下来230一晚还可以吃东西喝饮料,洗澡,已经比住宿便宜很多了好么。



首先安利一下国泰航空的飞机餐,从北京到香港的航线,有哈根达斯,香草味的。


从香港飞多伦多的航线也有哈根达斯,但是只有香蕉味的。


夜色中的城市,像闪耀的黄水晶。



下了飞机先坐摆渡车到航站楼。
恍恍惚惚的想到了之前来这边转机,感觉放佛还在昨天,只不过当时是热浪扑面,而现在空气散发着一股凄冷的味道。

到了T1航站楼,在入境大厅发现了一些过夜的人,这里温度适宜,座位看起来也不错。只不过就像网上攻略说的那样,都是两座连排的,躺着可能不舒服。但是路过那边,感觉他们看起来挺舒服的。




继续按照转机的指示标志走,到达安检口,我问了一下小哥哥是不是休息室都在里面,他点了点头。于是很快安检,因为我行李是直挂的,所以就一个随身包。



这是靠近东翼一号闸口附近的,我大体看了看,决定去西翼那边,据说那边更安静。
需要做摆渡车到40号闸口。


you are the best


凌晨的空荡荡的列车。


下了列车还是按照指示牌,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看到了指示牌。顺着指示牌到达电梯,上七楼,到达休息室。
休息室人很少。



休息室的沙发看起来不舒服,实际上坐着也不舒服,没办法躺下来。







各种零食,饮料。





这个乌龙茶挺好喝。
在这个休息室带了一阵子,怎么代怎么不舒服。
于是到处转转。


找到一个小格子间类似的座位,但是作为很小,根本躺不下来,于是打开电脑看电影,就当提前调时差了。


我到休息室的时候也才凌晨一点。
感觉时间很难熬,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吃了好几个苹果。
开始看《人类简史》
看了大约一半,看了看表,也才不过三点。头一次感觉时间好难熬,过得好慢。我眼睁睁的看着时间慢慢地走过,却无能为力。什么都做不了。
眼睛很干涩。
可是毫无睡意,因为睡的太不舒服了。

熬夜的后遗症就是肠胃很不舒服。

然后想去冲个澡,去前台预约,要六点半才开始。


还是漫长的等待,等待六点开始上早餐。

不知道怎么熬过这三个小时的,看书看的也没有集中精力。
终于到了六点。
吃点早餐补充能量先。

有我最喜欢的牛角包...
喜欢吃牛角包还是在意大利的时候。
早餐标配一个牛角包一杯espresso,一开始喝的时候并不觉得美味,因为健身的我还是考虑牛角包的高热量,可是终究不过一种情怀,慢慢的喜欢上了这个味道,以致成为最爱。
而这个可爱的牛角包还有着光荣的历史。
相传牛角包起源於奥地利维也纳的一家饼店。17世纪,奥图曼帝***队决定在夜间偷袭维也纳,但却被维也纳的面包房早早起来的面包师傅们发觉,他们拉响了全城警报,从而使敌方的偷袭失败。为了纪念这次胜利,面包师傅们把面包做成了号角的形状,而这种形状也很近似於奥图曼帝国旗帜的标志。
1770年,原属维也纳人的玛丽皇后Marie-Antoinette d'Autriche把牛角包正式的带入法国。现今,牛角包与法国长包(baguette,百吉包)都是法国著名的面包。

嗯嗯,我都爱吃。



还有乌冬面。但是乌冬面的开放时间是6:30。


那就先吃点炒粉,烧卖。味道淡淡的,一般。


到了六点半,去淋浴了。


洗澡还需要穿过走廊到达massage那边,这里有专门的休息室,很小的一个空间,有可以躺着的沙发。经历一夜的折腾,我有点后悔,咋不知道这个地方呢!所以想不出机场休息的好的,建议来这个地方。

淋浴呢就和酒店的淋浴室无差别,有基本的洗刷用品,有毛巾。
很快冲了一下,吹干头发,赶紧去吃乌冬面。


其实不是乌冬面,而是米粉。细细的并不好吃。。。
看着隔壁桌子有吃肠粉的,于是便又要了一份肠粉。


我感觉自己是大胃王。
潦潦草草的吃了几口,并不好吃。还是牛角包好吃的更多。可是我已经饱了,拿了个苹果还有素三明治放包里。然后check out,去航站楼转转去。
然后觉得肠子悔青了。

这就是要说的第三个选择。
睡大厅。
之前看到的攻略,说睡大厅并不好睡,躺不下来,冷。
我转了一圈,并不是。


先来一张机场的平面图。

再来几张随手拍。



很喜欢这个场景。
倒影。时间。步履匆忙。
人在时间中穿梭,留下倒影。在现实的时间空间中奔波,却还有另外一个空间。究竟哪个是现实,哪个是虚幻。在某一瞬间,真的不得而知。
然而是否可以短暂的停留,看看周围的风景。




整个候机楼就像一个巨大的牢笼。
人们在等待。
人们在期待。
人们在打发时间。
人们在无所事事。
但是,
人们都有自己的目的地。
不同的目的地。


外面阴云密布。


终究出了阳光。
每次来香港都是放佛被浓雾包裹。

下面是重点。
机场候机大厅的座位大部分还是这样的,两个连坐。个子高的根本没法睡。


于是到处逛逛,时间还早着呢。看看能不能发现新大陆。


大部分人这么睡,蜷缩着我看的都难受。



结果在大约24号登机口附近那边,有三排连坐的。就是很多复古展览品那附近。上面有个人正舒展的躺着睡的很香。
我很后悔。
继续走。发了更后悔的事情。

竟然有这样的座位!
竟然有这样的座位!
竟然有这样的座位!
看着上面的人睡的那么香我不禁各种羡慕嫉妒恨呐!!





而且就在43号登机口!我的登机口附近!
顿时胸口放佛中了一箭。
不拦着我我要去Shi

这还不算,我安慰自己说这种座位有限,我可能抢不到。继续走,过了43号登机口,结果看到了如下情景。
三连排的座位,好多,好空!






看那个大叔睡得多香!
想到我苦逼的一晚,不禁毁从中来。
作此攻略,希望亲们能够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