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遥、河北正定 —— 四日自驾游

作者:聊发少年狂 显示图片

        因家事一年没出远门儿在蚂蜂窝亦停笔一年余,2017年伊始儿子要休2016年的年假,极力动员我们老俩出行,由于还有事情牵绊,我始终犹犹豫豫态度不甚明朗,架不住儿子三番五次的鼓捣,我最终被他说活动了心眼儿同意来一次短途自驾,换一换心情,于是说走就走,去看看远处的蓝天。
       事后想想,走出家门虽然是一小步,但它宣告闭门谢客的日子正式结束,在心路历程里却是一大步。在这里应该感谢儿子的用心良苦。

填词一首,2017年让阳光重新洒进生活。


★人员: 夫、妻、儿

★总天数:4天3晚(1月10日——1月13日)

★日程内容:
△第一天    北京出发走京昆高速,下午2:40抵平遥古城,住古城昌运昌客栈,游古城墙,逛西街、南街、北街。 行程555KM
△第二天    一早驱车到王家大院,午饭后去张壁古堡3:00离开,4:00到双林寺,5:45回平遥古城,住古城。   行程117KM
 △第三天   上午逛平遥古城几个主要景点,午饭后离开平遥,5:00到石家庄正定,住正定。行程330KM
 △第四天   上午游龙兴寺11:40离开返京,3:15到家。行程316KM

★总行程:1350KM

★总花费:3830元     人均:1280元
其中:高速费450.,油费820,存车费120, 住宿费538,门票465,餐费938,醋300,其他200


您瞧这路线规划叫做:“傻小子打醋 —— 直去直回”,巧了!这趟还真的买醋了呢。


北京→平遥古城→北门登城→西门下城→西街→南街→城隍庙街→北街→客栈


.7:25  出发,多日雾霾后北京出现鲜见的朝霞心情大好,“早霞行千里”——吉兆啊!


将爱车调整为出征姿态——三座一铺。


车后排还有一个特殊的乘客——蝈蝈,也许出门高兴这一路上它叫个不停。


11:15   进入山西境内,车轮滚滚,风尘仆仆,衔枚疾走,一路无话。

下午2:40 到平遥古城北门外停车场。(总行程550公里,高速费225元。用时7个多小时。)


坐着电瓶车挑选住宿的故事:      
        车刚到北门外就有人站在路上挥手,让我把车停在政府停车场。当我走出停车场那个黄色电瓶车司机让我们上他的车,说可以帮我们进城找住宿,看好了再帮我们回来拉行李,相不中也不要紧,不要钱。虽然满腹狐疑,既然不要钱那就走呗。
        七拐八拐走街串巷把我们拉到了文庙附近的“平遥会馆”,前台把我们领到一个3人间,较为陈旧的普通装修,我这严重鼻炎都能闻到一股不咋地的味道,报价350元。“谢谢,这不是我们喜欢的风格,住宾馆就不来古城了”。背起背包我们就往外走,“没相中,再看别家,你们喜欢住什么样的我拉你们去。”再上车又是走街串巷来到一家客栈,完全是当地风格,从外观看就不错,儿子嫌房间小,于是又拉我们去了第三家——昌运昌客栈。

       客栈在北街的巷子中,有大小40套客房,老板娘向我们推荐客栈最好的已有百年以上的老房子,一明两暗套房,中间是客厅两边是卧房,卧房经改造都配有卫生淋浴间,电视、空调、WiFi 一应俱全,住两家8个人没有问题。我们三人住能可劲儿嘚瑟!
       一眼就被我们相中,人家开价280元一晚,还价后220元成交,因为是淡季今晚我们是唯一住客,老板娘说在旺季这套房价要小两千呢!这一点她说的是实话。因为我在之前网上查阅了古城的客房价格,当即决定住两晚。
      于是拉我们来的电瓶车司机又拉我们去停车场把行李弄回来,也许客栈会给他一点酬劳,不过拉着我们跑了好几趟真心应该感谢他。

昌运昌客栈——  地址:平遥县路吉巷5号       


藏身于小巷子


客栈大门


太太在院中驻足打量


雕梁画栋




请进,看看我们的房间。


客厅居中两个卧房分在左右


主卧房


次卧房虽是土炕也经过改良了,堂屋没了灶也就没了热炕,歌曲中“围定亲人热炕上坐”只能想象了。


盘腿儿坐在炕上透过贴着窗花的窗棂望着古色古香的院子,不一会儿恍惚回到过去……


一楼正中这三间门脸就是我们住的套房,怎么样超值吧,呵呵——花220元当回土财主!


晚上再看客栈,如果没有客栈的招牌灯笼就更像我儿时捉迷藏的胡同了。

稍作休息已是下午4:00出门逛逛熟悉熟悉再说。出巷子就是北街,不远就是北城门。


        平遥古城墙现在的周长大概是6公里,高10米,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这象征了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贤人。平遥共开有六个城门。平遥古城留给大家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古城墙。修筑城墙最初的原材料只不过是些夯土,规模是很小的。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墙已经是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了。 
 
      


北门——拱极门


凭身份证60岁免票,儿子购古城套票130元。


北城墙外景


城上古炮


下望北城门外


在城墙上可以俯瞰平遥城内。


由于时间不早城墙上就我们仨,偌大的古城墙踩在脚下任由我们随意欣赏着城墙内外的景致,夕阳洒在身上,美意写在脸上,向西门轻松地踱步,嘿嘿,坦坦儿地享受着专场待遇。


百态


古城墙上到此一游


沿城内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名头不小,俺要不是在城墙上一定去看看。


古城里最多的就是客栈,自由行的蜂友不必事先在网上预订,只要不是旅游旺季,有时间多走几家一定会找到满意的住宿。




迎着夕阳漫步,身边还有保镖。


古城墙西北角上


放眼望去城内平房居多没发现鹤立鸡群的现代建筑。


话音未落,突兀的还没退役的落伍的“现代”建筑露脸了,月亮正被它指着,跟登月火箭似的。甭弄这事儿!再怎么打扮还是烟囱——穿着坎肩儿也认识你。

时近黄昏穿云破雾劳累了一天的日头将要沉入地平线,一幕古城落日悄无声息的上演了。刚刚见过“民户炊烟直”立刻就有“古城落日圆”不能不令人击掌称妙!


家家生火户户冒烟,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煤烟味道。


拍摄场景1
看戏挑座位,拍照选角度!高一点儿,低一点儿,再高一点儿,左一点儿,倾斜一点儿------OK ! 终于拍得下面的照片《西楼夕照》。


拍摄场景1   成片《西楼夕照》


拍摄场景2,有时会反客为主,场景篡位于成片滴!


拍摄场景2  成片


西边地太阳就要落山了,平遥古城墙上静悄悄,拿起我心爱的洋相机,哼唱着跑了调的歌呦,——哎嗨------




谱儿可不小!上边儿子,下边老公,上下两“摄影师”小心伺候,话又说回来了谁让人家是一把手呢。


5:20 从登北门到走下西门(凤仪门)我们慢悠悠用了1个小时,正所谓——闲逛。

       平遥古城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县城。在封闭的城池里,以市楼为中心,有四条大街、八条小街及七十二条小巷经纬交织在一起,它们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
 


西门西街落日余辉


这里取暖做饭都是块煤


最有山西味道的花布


各种干鲜果品


路边小吃好诱人


东西大街南北大街的交界处。


顺南街向南走就是“明清一条街”,远处是市楼。

到了饭点,搜大众点评,查到人气热店“天元奎”。



前边是菜馆


后院是客房


店家小二热情接待,耐心询问,详细介绍特色美食,一家人围坐在老榆木桌子边,点上几个菜,弄上一壶汾酒美滋儿滋儿的。


羊肉铜火锅、麻花炒碗托、芝麻油茶、牛肉栲栳栳,外加一壶汾酒,330元。味道极佳!
栲栳栳是蒸莜面卷儿配上多种蘸料浇头,山西有:“四十里的莜面,三十里的糕,十里的荞麦往家挠”的说道儿,莜面最顶时候,过去穷苦人出远门要吃它。


饭后起身,刚刚7点街上已没什么人啦,灯火阑珊,门可罗雀。

山西以酿醋著名,来一趟不吃醋不买醋枉到山西,听从“天元奎”伙计指点边走边逛到“娘家醋坊”买醋。


街边刀削面大锅热气腾腾等侯食客


五彩缤纷的纪念品小店现代气息浓厚。


灰头土脸的旧货铺子真假老货杂七杂八


从“天元奎”出来往南走不远左手一拐就是城隍庙街,街口抬头就能看见“娘家醋坊”。


       店家很会做生意边介绍边让你品尝各种醋,其实对不懂行的我们来说就一个字 ——"酸",就像不喝酒的人茅台二锅头到嗓子眼儿都是一个味儿——辣,每尝一口儿子都咧嘴跺脚酸的蹦高,其实作为棒槌最笨的一招儿——哪个贵哪个就好呗.。


为回去送人,买了4桶共8斤240元的老陈醋,并和店家玩儿了个自拍秀。


店家把我们送出门帮我们拍了合影,一次很愉快的购物经历。


古城→王家大院→张壁古堡→双林寺→古城


一早,在客栈的地下室用早餐:花卷(管饱)、小米粥、蒸蛋羹、腐乳、咸菜,清炒土豆丝、酸辣白菜、凉拌豆牙菜,共30元。


客栈老板娘做的蒸蛋羹,里面有玉米面,味道不错,令我惊奇的是竟也放醋——这就是山西。

早饭后,步行到北门外停车场缴费(有过夜)40元,
8:45 出发去53公里外的王家大院
9:45 抵王家大院,交停车费15元,门票35元,60岁以上免票。

         民间故宫——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王氏家族,源出太原,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先祖王实迁至静升村后,静升王氏从耕作与兼营豆腐业开始,由农及商,由商到官,家业渐大,家资渐厚,声名渐高,在此前提下,其后大兴土木,营造宅第,自是常事。王家最早筑屋舍于村西张家槐树附近,之后,由西向东,从低到高,逐渐扩展,修建了"三巷四堡五祠堂"等庞大的建筑群,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以上。



这图上标示的除了绿色的❹❺❻❽我们都转了转。

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您瞧王家大院多么气派,因旅游淡季这城楼上要是再坐着个诸葛亮绝对就是“空城计”。



站在王家大院门楼上拍灵石晨雾


旧时云雾,现世谓霾,穿越古今,叹息悲哀!
是雾?是霾?是炊烟?是可吸入颗粒物?我是搞勿清爽。


我一个人站在王家大院门楼的晨光里拍摄。别看咱身形虽小视野还是蛮大滴。


在同一地拍摄转过身简直就是另一重天。照片右中就是我儿子正拍摄门楼上的我。


迫不及待走进王家大院


来啦您呐,里边儿请。


这小子往那儿这么一站,整个儿一个保镖 —— 见这阵势一般人还真不敢进。








饱经沧桑古朴自然的色调看上去好舒服。



常说“穿堂入室”,在这里应该是:进门、穿堂、过院……入室。


建在墙上的土地庙(龛)


石猴


指日高升石刻











为自己颁奖




小小四合院



如此精美叹为观止



过各种门,进各种院,各种走、各种转,晕了算。


各种拍、各种摄,忙中乐。










为拍此全景照,试拍了N次。


全景拍摄过程被太太抓拍记录在案。




屋脊及烟道





大院西南侧清芬院


前无游人后无访客,多清净。



高大厚重的西堡墙


大院北堡墙外的民居


南堡墙外不知在搞什么,弄了这么大的一个水泥基础。


王家大院南门


12:20 走出王家大院

时值中午要解决肚子问题,上大众点评搜,于是来到“味窑”拉面馆灵石店


王家大院东门外下坡就是文庙


味窑拉面馆就在文庙的西侧,虽为淡季食客盈门。


等上菜间隙也没闲着。


3人110元吃饱吃好。还买了店里的袋装黄米咨询了蒸黄米的做法,吃饭带学艺回家自己做。
令人称奇铁锹竟成了装菜的盘,正因为有了它吃饭可以名正言顺地叫“撮”了!

1:10  出发从王家大院用时35分钟车行19 公里到张壁古堡。

      地上千年壁垒,地下万米暗道。    
      张壁古堡入选2005年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并于2006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介休市城区东南10公里龙凤乡张壁村,背靠绵山,面对绿野,海拔1040米,周圆13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整座古堡顺塬势建造,南高北低。从堡北向下俯视,左、中、右各有一条深沟向下延伸。 
    张壁古堡南则有三条向外通道,堡西为窑弯沟,峭壁陡坡,深达数十丈。堡东居高临下,有沟堑阻隔,可谓“易守难攻,退避有路”。堡墙用土夯筑而成,高约10米。堡有南北二门,中间是一条长300米的街道。街东3条小巷,街西4条小巷,由街中向上延伸。北堡门筑有瓮城,南堡门纯用石块砌成,堡门上建门楼。


从王家大院到张壁古堡路过绵山景区,再往前走路上还有未化的冰雪。


古堡外高高的甚是夸张的木椅上站立古代武士。 

1:40 到达张壁古堡,门票50元,60岁以上凭身份证半价优惠。


您瞧持棍武士90度大弯腰给咱指路 —— 走起!



       游览张壁古堡从入口关帝庙进堡。关帝庙建于清康熙48年,公元1709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这座关帝庙坐南面北建在南堡门外边,山门与堡门正对,老百姓想让关老爷在此保佑一方百姓平安。


入口关帝庙对面就是古堡出口——南堡门。


这是我们在这里遇到的唯一的其他参观 游客。
         关帝庙大殿悬挂有一块匾额”亘古一人”,其实这是有一幅对联的横批,上联为”生蒲州聚涿州保豫州镇荆州惟公称神称帝,下联为”扶玄德结翼德斩庞德剿孟德谁人塑像塑身。--------亘古一人。这幅木刻对联过去就挂在这两个柱子上。


关帝老爷旁边抱印者为关平,扶刀者为周仓。



这三间窑洞建于康熙年间,窑洞的后墙是古堡的堡墙。这间普通的窑洞里,供奉着一尊神秘的泥包铁神像。


在关帝庙三转两转见到古地道的入口,见不到人,那就进去再说!

        古堡地下遍布地道,与堡内四通八达。地道为三层立体,高层距地面仅 1米左右,中层距地面8—10米,底层距地面17——20米。各高 2米、宽1.5米,土结构,各弯曲迷离,呈网状结构。堡外北、南面沟中有洞口,既可作为进出口,又可用作哨卡。道内留存有气孔,通于沟堑外,还有隔井直下三层底部。堡内现有水井 6眼,每眼井的井壁上均开有洞口或洞门。有洞口的可垂绳索系水桶汲水,供地道内人畜饮用;有洞门的搭木板跨过井筒可直接进入另一通路。地道洞壁上每隔一段有一小坑,距离不等,是放置油灯的地方。高层有喂养牲畜的土槽;中层洞壁下方每隔一段有一可容二、三人栖身的土洞,是地道的哨位;底层有宽2——3米、长4——5米的深洞,是存粮的洞穴。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地下工程,绝非民财民力所及,是军事需要、对外保密的战略设施。依据堡内有刘武周和尉迟敬德之像考证,认为是在唐武德二年( 619)开始建造的,是尉迟恭帮刘武周与李世民交战守介休时所为,是“明筑城堡、暗挖地道”时的遗物。





地道深处与地面的通风口


加了支护的地道


砌了砖楦的地道


在地道中走了很长的时间,看到一个出口,出来一看眼前是一道大沟。



离出口不远又有一个入口,还得钻回去,找别的出口。






几经高低曲折终于找到了出口。

这地道让我想起影片《地道战》的故事发生地——河北焦庄户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只能是张壁古堡地道的孙子的孙子,辈分差老鼻子啦!




沿着沟边走出




回到地面来到村中




很多老房子失修严重,人去屋空。


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老爷车”。









街中路西有一株根深叶茂的槐抱柳,相传植于宋代,披彩挂红。


         张壁古堡是一个反风水建筑。规划理念也很高超。地面阴阳五行,地下六壬奇门,一条长约300米的主街,串联了5座大庙——关帝庙、可罕庙、真武庙、空王行祠、二郎庙,有着很独特的宗教文化。五座大庙二十多处庙宇建筑内,没有发现释迦牟尼,也没有发现玉皇大帝,包括我们所熟悉的菩萨也座在了汉人佛的两侧,而在千手观音后面那座隐藏了千百年的泥包铁神像,更是给这里的宗教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兴隆寺


雀替不是对称的龙头,一边是龙头一边是龙尾。















走出南堡门


“走过的路真够坎坷的,总体上还算平直,还好前途很光明并有关老爷保佑平安。” —— 哈哈,交卦钱吧您呐,贫道不爱财,多多益善。

下午3:10  离开张壁古堡行车37公里,4:00 到双林寺
票价50元,60岁以上半价。

       双林寺,位于平遥古城西南六公里的桥头村,原名“中都寺”,北宋时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双林入灭”之说,改为双林寺。重修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历经维修,现存多为明代作品。 整座建筑群,坐北朝南,占地一万五千平方米,由风格迥异的十座殿堂组成前后三进院落。双林寺彩塑保存非常完整。现存彩塑2052尊,完好的1566尊。并有唐槐、宋碑、明钟、壁画交相辉映,构成一方胜境。双林寺于一九九七年与平遥古城墙 、镇国寺等主要景点一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真正的、独一无二的珍宝”!



离关门还有一个多小时,门外停车场只有我们一辆车(交10元停车费),没有游客又可独享参观专场了。


双林寺拱券形山门

         进入拱券形山门,正北第一座殿为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檐下挂一竖匾,书"天竺胜境"四字,笔力遒劲。前檐置五铺作斗拱,如意头假昂。明间置板门,次、稍间置窗。屋顶悬山式,屋脊正中琉璃宝顶上有明"弘治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题记,乃明代重修时所置。


天王殿

       寺内各殿里边不让拍摄,接近关门时间无人看管,殿里光线昏暗全都用铁栅栏隔开,我是用超广角镜头伸进铁栅栏高感光度近距离拍摄的。鄙人老实本分,脸皮子薄,做贼心虚,匆匆忙忙,实属不易。


        天王殿内,天冠弥勒菩萨结跏居中而坐,帝释、梵天胁侍左右。南墙倒坐四大天王,北墙两侧为八大菩萨。殿中塑像风格都较写实,人物造型生动。


        天王殿廊檐下塑四大金刚,每尊金刚约高3米,金刚 巍然端坐,上身赤裸披巾或系腰裙,头有冠髻,面部方圆,浓眉圆目,宽胸挺腰。或瞪目张口,或闭嘴下视;或扶杵缩臂,形体宏伟,威武严肃,具有护法天神的雄 伟气魄。


       穿过天王殿,北面坐落着释迦殿,同两厢罗汉殿、武圣殿、阎罗殿和土地殿组成第一进院落。释迦殿是本寺主殿之一,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栏额普拍枋出头,檐下无斗拱。明间置门,正中匾额书"灵鹫遗风"四字。屋顶悬山式,满布灰瓦,整个建筑风格质朴简洁。
       释迦殿四壁布满泥塑壁龛,每一壁龛为一独立神话或佛教故事。菩萨殿主像两侧塑有上百尊高约50厘米的菩萨。


释迦殿


释迦殿内,释迦牟尼正中高坐,左右胁侍文殊、普贤,是本殿主要塑像。


殿内东侧雕塑

        殿内四壁运用圆雕、深、浅浮雕手法,采取分层组合、连环壁塑形式,表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从投胎降生到涅盘成佛以及四方传经普渡众生的佛传故事。二百多尊人物形象身份不同,神态各异,活动于建筑、山石之间,构思构图绝妙,令人叹为观止,颇富有我国民间艺术的传统特色。


殿内西侧雕塑

         释迦殿两厢各为四间悬山式建筑,因在殿内隔墙,又分为罗汉、武圣、阎罗、土地四个小殿。罗汉殿内塑十八罗汉,是难得的艺术珍品,他们略与真人等高,分塑于观音两侧。这些罗汉像比例适当,解剖准确,形体厚重,造型优美,一个个神采奕奕,颇具个性,古代艺术大师运用纯熟的传统彩塑技巧,使这些罗汉塑像达到了呼之欲出、若闻其声的艺术境界,被人们称之为"神品"。


罗汉殿内主像观世音菩萨


罗汉殿内罗汉雕像
        罗汉殿内"哑罗汉"嘴巴紧闭,怒目圆睁,怅然若失的眼神,冷视着世界,看到人间许多不平,但欲言不能,以致胸腹部一鼓一鼓,好似在急促地呼吸。把一尊性格耿直的哑罗汉着急但又无奈刹那之间的形象雕塑了出来。


罗汉殿内罗汉雕像


双林寺中院内有一株古槐树,为唐代所植,树龄约有1200至1400年。

        中轴线上第二进院落为正北的大雄宝殿和东西厢的千佛、菩萨二殿,布局较为宽敞。大雄宝殿乃明初重建,是全寺中最高大的建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六椽,"侧脚"、"生起"较明显,设一步前廊,四周檐下五铺作斗拱一圈,柱头、补间铺作各一朵。梁架结构整洁合理,颇合法制。斗模门窗装修及屋脊吻兽皆为典型明代风格。


大雄宝殿



殿内主像为"三身佛",两侧是文殊、普贤坐像。三身佛前有铁铸包泥"接引佛"迎门而立。这些塑像经清代重新妆绘。



大雄宝殿后面是娘娘殿

        菩萨殿在中院西侧,正与千佛殿相对,主像为千手千眼观音,结跏居中而坐,仪容丰满端庄,神态温柔隽逸,手势千变万化,塑造得十分纤巧而富弹性。殿内四周悬塑四百多菩萨,皆脚登彩云,作行进状,大有衣纹飘动,满壁生风之感。这众多的形象,艳丽的色彩,生动的造型,构成了一座古代雕塑艺术的殿堂。



        千手观音仪容端庄而典雅,神态温柔而又安祥。每支胳膊塑造得圆润丰满,跟身体的比例恰到好处,毫无生硬、造作之感,达到雕塑艺术中和谐、完美的境界。


菩萨殿内西侧雕塑


菩萨殿内东侧雕塑


       东侧千佛殿,悬山式建筑,面宽七间。殿内彩塑达五百余尊,占全寺四分之一。主像为自在观音,面相恬静妩媚,姿态舒畅自然。左右侧塑韦驮和夜叉立像。韦驮像极富个性特征,武中蕴文,颇具动势,是明代彩塑中少见的艺术杰作。殿内四周为悬塑和壁塑,五百菩萨分为五至六层,或驾祥云,或骑异兽,与主像联系照应,浑然一体。窗台和门两侧还塑有供养人像三十多尊,这些塑像造型非常写实,他们的衣冠饰物是研究明代服饰发展演变的可贵资料。



殿内主像自在观音


        千佛殿的韦驮像整个造型,特别是腰部的塑造非常夸张,达到一种人体所不能及的程度,却丝毫没有造作,别扭之感,在全国同类题材作品中,这尊塑像可谓之精品,备受海内外识者交口称誉,说他刚中有柔,武中蕴文,威而不悍,机智勇猛,浑身是力,身如强弓。


千佛殿内东侧五百菩萨群像


千佛殿内西侧菩萨群像


        娘娘殿为全寺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建于明正德年间,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送子娘娘"塑像系根据民间传说所塑,清代曾重妆。前檐墙内有清代壁画"送子图",娘娘殿东侧小殿为贞义祠,内塑"睡姑姑"和"药婆婆"塑像,乃民国年间重塑。






钟楼


在此留影作别伟大的古代艺术珍品殿堂

4:40 出双林寺经18分钟车行9公里回到平遥古城北门停车场

回到客栈休息1小时后(18:00)上街吃饭
先在街上店里称了1斤平遥牛肉然后拿着肉提着酒找菜馆。
“客回头”北街二郎庙对面两间门脸的小店,大众点评人气颇旺,要了牛肉碗秃、干煸栲栳栳、炸油糕,三样才68元很实惠味道也喜人。点赞!



在客栈早餐后 8:30 出门,沿北街→西街→南街→衙门街→城隍庙街→客栈再逛平遥,中饭后12:40离平遥去河北石家庄正定县。

      出客栈不远在平遥北大街上就是二郎庙。坐西朝东。共三进院落,由正殿、玉皇殿、列宿殿、元辰殿、东岳殿等十余座殿堂组成,占地面积三千多平方米。
      步入二郎庙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美的砖雕影壁,两旁钟鼓楼左右对峙,高高耸立,土地殿、神马殿建于两翼。





        神马殿内供奉二郎神所骑龙马,相传此马为岷江龙神,经常兴风作浪,二郎神将此龙收伏化为龙马。现岷江旁尚建有“伏龙观”。


       穿过钟鼓楼下的小门进入二进院落,对面即是二郎庙正殿,坐落于高高的月台之上,琉璃殿顶、石刻护栏,精美绝伦。列宿殿、元辰殿拱卫左右,高低有别、错落有致。






二郎庙鼓楼剪影


      经过正殿两旁的月洞门是三进院落,北为元君殿,南为东岳殿,玉皇殿居中而建,两旁建三星、财神两座耳殿。


拜过财神


比干:《封神演义》中比干为商朝忠臣,天帝怜其忠贞,因无心而不偏私,故封为"财神",又因为比干是一位文臣,所以也被称为文财神。

三星殿吉星高照


福星


禄星


寿星



卖平遥牛肉的小哥一定要我们免费品尝。


卖秋梨膏的老汉现做现卖


街边早点摊老板娘招呼路人用餐


平遥牛肉博物馆外巨型醋坛子


平遥牛肉“兴盛雷”的故事



平遥传统布鞋店大鞋底子招牌


民居杂院



似曾相识,怀念公费医疗的年代,那时心里踏实。



试想当年何等的光鲜气派


偷醋贼人,和以前不一样了到处是电子探头弄不走啦!


劫财的强人,戴着口罩也能认识你!


张灯结彩就等春节客人来



平遥江苏炒货买点儿尝尝

       来平遥就不能不说“晋商”和“票号”,因为这里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的诞生地。 许多第一次走进“日昇昌”的游客绝不会想到,这个“天下第一号”的前身会是一家名为“西裕成”的颜料庄。 道光三年,也就是公元1823年,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与存放款业务的票号诞生了,其创始人是山西商人雷履泰。 这家票号的名字取自“如日初升,繁荣昌盛”的意思,就名叫“日升昌”。有意思的是,过去商家的招牌幌子都是竖挂的,“日昇昌”招牌上的三个字排列起来就是“日日升日日”,非常好的口彩。打“日昇昌”成立以后啊,票号就像雨后春笋般的一样地都冒了出来。   


      跟今天那些豪华气派的金融机构办公地点比起来,“日昇昌”的三进院落显得实在简朴。事实上,“日昇昌”平遥总部在鼎盛时期,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也不过十多人,而全国其他分号的员工也通常只有三、四人。 五开间的门面,就是“日昇昌”当年的营业大厅,墙上张贴着“日昇昌”的规章以及一篇看似普通的诗作。这诗其实是“日昇昌”的密码表,客户的汇款地点、汇款金额、提现地点都要以被当做密码的汉字书写在汇票上,从而达到保密的目的。 








        “日昇昌”的内院,是总经理办公室、会客室以及客房。总经理办公室里,只有土炕和简单的办公家具。总经理的主要工作,就在土炕上的炕桌边完成的。


      当年的雷履泰以及他的继任者,就是盘腿坐在土炕上,听取帐房先生的帐务汇报,通过信房先生把各项指示与要求传送到了全国的各个分号。 做为一个金融机构的总部,就必然设有金库。“日昇昌”的周转金库,出人意料地设在会客室里,一个看似简单的灰坑,打开顶盖,就是一个地下银窑。


大掌柜柜房内景




灶房


通往后院




在如此厚重历史的博物馆,我们也不能免俗。




一定(腚)有钱




        西大街东端的“汇武林武术陈列馆”与日升昌倚门相望,坐北朝南,五开间的临街门厅,门楣上悬挂着金字黒底的“汇武林”牌匾。“汇武林武术陈列馆”是民国初期平遥著名八卦掌拳师王伦先生的旧居,三进青砖青瓦四合院。一进院,两侧厢房夹着狭长的青砖通道,南面是悬山顶青砖便门,门楣上有一块“海川”牌匾。二进院,南面是悬山顶青砖垂花门。三进院,正房是三开间的黒漆檐柱,前出厦,青砖青筒瓦单飞檐的硬山顶,门楣上有一块“海纳百川”牌匾。“汇武林”这三进院落是武师谈武论道和休息的地方,因而显得庭院深深,幽静封闭。








老的,老到什么时候呢?……您得问专家。


摆了个姿势冒充练家子

        在“汇武林武术陈列馆”的后院,是武师们习武练功的场地。三开间的正房,前出厦的门楣上悬挂着金字黒底的“汇武林”牌匾。方正平坦的青砖练武场中央,镶嵌着阴阳八卦图案,抄手游廊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等十八般兵器在两侧林立。


一收式现了原形,见了谁都别提师父是谁,有辱师门。



❶蔚泰厚票号
        在日升昌的隔壁,这里是继日升昌创办之后国内第二大票号,创立于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  “蔚泰厚”票号由曾任“日升昌”的二掌柜毛鸿翙创立。后来毛鸿翙又将蔚丰厚、蔚盛长、天成亨、新泰厚四家商号改组经营为票号。它们的声势相通,左右迎合,构成了一个实力强大的集团,这就是票号史上有名的“蔚”字五联号。 


❷蔚丰厚票号
      蔚丰厚票号于清道光六年(1826)由绸缎庄改组而成,是平遥“蔚”字五联号之一。2000年开设了平遥古民居博览苑。


❸蔚盛长票号位于南大街, 蔚盛长票号是平遥"蔚"字五联号之一。


❹汇源当铺    时间局促没找到正门


❺协同庆票号
        该号财东是榆次聂店王家和平遥县王智村米家,咸丰六年(1856)创立于平遥南大街。协同庆票号最初资本仅 3万 6千两,而先已开办之大票号资本少则十几万两,多则二十几万两。尽管如此,协同庆且"以区区万金,崛起于咸丰末叶"。著名票号商李宏龄认为:这是因为"得人独胜者,厥惟协同庆一业"。


❻同兴公镖局
        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时为平遥名扬京城、威震全国的王正清武林大师创立,展馆为明代建筑,其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清代咸丰直至民国初年同兴公镖局创办、发展、及歇业的全过程,讲述了武林镖局方面的知识。


❼百川通票号
        清代主要票号之一 .位于南大街南口,是南大街店铺、民居建筑中保存最完好、最高的店面 ,也是古城内最早开发的景点之一 ,票号财东祁县城内的渠源浈,经营期间在全国各地设立近30处分号,其旧址现已辟为"三晋大财东家私博物馆"。 


❽崔氏行  古玩文化博物馆  另买票没进去


❾平遥牛肉博物馆

听雨楼,位于山西省平遥古城老县衙外。




从县衙里面可以登上去,在楼上可以俯瞰衙门街街景。



您瞧这整条衙门街空空荡荡,如何联想春节摩肩接踵的场景。


听雨楼紧挨着县衙


       平遥古县衙就位于县城中心偏西南的衙门街上,这里可是城镇的中心地带。据说,平遥县人民政府进驻县衙后,这条街道被改名为政府街。平遥县政府搬出古城后,这里又被修复一新,对外开放。 
      县衙最初的建造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了。根据旧县志的记载,县衙在明清时期都曾有过大规模的增建和改筑,才形成了后来的规模。衙门外东有风水楼,南有照壁。县衙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衙门、仪门、牌坊、大堂、宅门、二堂、内宅,东西厢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占地面积26000多平方米。 




       大堂,也叫公堂、正堂,这里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迎送上级官员的地方。它是整个县衙中主要建筑物,矗立在高于地面2尺多的台基地之上,显得雄伟壮观。



大堂后穿过宅门就是二堂


        二堂在明朝时候叫退思堂,也叫思补堂。这里主要是处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也是知县办公中间临时休息或者幕僚商议政事的地方。


具有讽刺味道的是把它反着念,当今贪官大老虎小苍蝇哪个不是呢!


内堂又叫做内宅、勤慎堂,知县不但在内宅里吃饭、睡觉、读书、办公,而且还在这里审理一些机密案件。


衙门侧院建有土地庙


县太爷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土地爷是一定要供的。现在的地方政府靠土地财政吃饭,把土地爷弄得五迷三道,唉。


“大胆,威严之地不得造次!”
“咋地啦?”
“这是闹公堂!”
“谁啊?”
“你啊。”
“咋地啦?”
“拍的啥玩意儿,花里胡哨的!”
“谁呀?”
-----

        平遥城隍庙按照“天人合一”的礼制,以城内南大街为轴,同平遥县衙东西相对称,城隍庙居上首。平遥城隍庙是一座年代久远,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宗教规制齐全的官祀道教庙宇。它以城隍正殿为中心,集六曹府、土地堂、灶君庙、财神庙(附真武楼)四大部分组成,建筑规模宏大,殿宇建筑保存完好,在国内县级城隍庙中当属珍品。





        照片左侧土地祠供奉平遥四十位土地,各护一方成为乡村段落的保护神,服饰各异、姿态万千,土地是流行于全国各地的俗神之一,许多少数民族也信奉土地爷,而我国汉民族数千年来一直以农业为主,土地成为最重要的生存条件,俗语"万物土中生",土地被人类视作"衣食父母",吃穿全靠他恩赐。


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土地佬可亲可敬。



献殿

城隍庙主殿正在进行一场法事活动,最有意思的是,第一次看到走八卦,我用镜头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众多着八卦红道袍的女道人未在道场四周。




道场中间铺着八卦图


身着黄色八卦道袍的道长口中念念有词。


道长旁一名女道童伴其左右。



        前后共四进院落组成。前方看到的是一座戏楼的背面,自古至今,庙里唱戏,唱给神去听。所以,戏台是面朝里而背来朝外的。


        门匾上写着两个字“敢入”是我国清代著名书法家‘傅山’所写。‘入’写的很像一个‘刀’字,入字头上一把刀,对来这的所有人提出严厉质问“敢入吗”。因为城隍神,上管人间下管阴间,惩恶扬善之神。只要是做过好事的人,不管是从哪来的都是敢入之人。


11:30   在南街一家客栈饭馆用餐。



罐儿面,2个牛肉面、1个茄子素面和一盘素炒油麦菜一共124元,荤素面都是油汪汪的,油麦菜好歹锅里一扒拉真的不咋地。


中午12:30告别平遥,向河北石家庄的正定出发。

经4个半小时车行300公里于下午5:00到达正定大佛寺。
在燕赵北大街入住旅店98元/间,然后还是由大众点评指引开车2公里外吃烤牛骨。





菠菜汤、牛汤饸饹、烤牛骨、腌萝卜香菜根,三人132元吃得非常开心。点赞!


22年前我曾来过大佛寺印象深刻,所以极力推荐妻儿专程前往。

上午8:40至10:40游龙兴寺,然后返京车行275公里下午3:15到家。

        河北正定隆兴寺(大佛寺)隆兴寺,位于河北正定县城东门里街。 隆兴寺是中国现存时代较早、布局较为完整的大型寺院,原来是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在苑内改建寺院,初名龙藏寺。宋初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敕命扩建,改名为龙兴寺。清康熙、乾隆年间两次增建,并改名为隆兴寺,因寺内供奉着一尊巨大的铜铸菩萨,因此又俗称大佛寺,河北民间有“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萨”之说。 寺院占地约5万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布局和建筑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主体建筑都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寺前迎门有一座高大琉璃照壁,经三路三孔石桥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今存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御碑亭、大悲阁、弥陀殿、毗卢殿等。



       大佛寺天王殿南端,有一座宏伟壮观的双龙照壁。这照壁由绿色琉璃砖瓦砌成,东西长22.9米,高6.8米,厚1.2米,。四角用绿色琉璃瓦。盖帽,起脊处有飞禽走兽装饰。照壁的前后心均为菱形,中间为琉璃浮雕二龙戏珠图,烘托浮雕的整个场面为大红色,远远望去给人以金碧辉煌、富丽堂皇之感。这照壁绝妙之处,就是那两条栩栩如生的蚊龙。人们站在浮雕前,细细观看,觉得这龙似乎有了生命,有了灵魂。它那踏波蹈浪之雄姿,吞云吐雾之神韵,令人叫绝。再看下去,只觉那倚天的龙角,飘然的龙须,矫健的龙爪,似乎都活了起来,给人以勃勃欲动之感。


        大佛寺没有山门,前面仅有一琉璃照壁。绕过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迎面是寺院的第一座建筑天王殿,单檐歇山式,七檀中柱式建筑,中有圆拱形大门,门上部横嵌着康熙皇帝亲书的“敕建隆兴寺”金字匾额,兼有山门作用。


        首先看到的就是天王殿,天王殿也是隆兴寺的正门剪票处,供奉弥勒菩萨 。


天王殿


金代木雕大肚弥勒

        穿过大觉六师殿遗址北行就是被中国古建专家梁思成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的宋代建筑摩尼殿,建于宋仁宗元年(元公元1052年),重塘歇山顶,平面布局呈十字形,四面正名五花大阁殿。象这样的巧妙布局建筑特点,在国内,为一孤例。






        摩尼殿内正中须弥台上,五尊金装异彩的佛像,中央是释迦牟尼说法坐像。左侧站着弟子迦叶,象一位严肃的老僧;右侧站着弟子阿难,文静温顺,象是一位善人。这三尊佛像都是宋代原塑,实属珍品。在坐像两旁以璎珞宝珠,飞天彩带为装饰的文殊、普贤这两尊佛像都是明代补塑的。





        最美五彩悬朔观音像摩尼殿内槽北壁为一座宋代的泥塑五彩悬山,悬山上共有佛像30余身,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端坐于中间的五彩自在观音像,俗称"倒坐观音"。观音像高3.4米,左足踏莲,右腿踞起,两手抱膝,身体稍向前倾斜,面容秀丽恬静,姿态优雅端庄。柳眉之下,那双智慧深邃的眼睛微微俯视,恰与礼佛者仰视时形成感情上的交流。这人性化了的佛像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美神"。


东西两侧及大殿四周绘有明代壁画。壁画气势恢宏,人物众多,笔法精细。



此时寺内管理人员都已上岗所有殿内严禁拍照!

        戒坛是一座亭台式建筑,现存木结构部分为清代重建。从外面看去,戒坛三层四面,第一层每一面有六根廊柱,廊柱之上是斗拱结构,支撑着整个戒坛的大屋檐,戒坛屋顶为攒尖式屋顶,四条屋脊,每条屋脊上有六只神兽,索命戒坛的等级还是很高的。


出摩尼殿北门是一座牌楼,穿过牌楼就是戒坛。




 戒坛


         坛内供明代铜铸双面佛像。二佛像相背而坐,背身相连,面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面北而坐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一般寺院的戒坛上多供奉释迦牟尼佛或其十大弟子之一的优婆离。因优婆离持戒第一,所以在戒坛上多供奉其形象。而隆兴寺戒坛上供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及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这在中国也不多见。另外,这尊双面铜佛像具有明显的明朝中期宫廷造像的风格,在民间极为罕见。


双面铜佛(网络照片)




        穿过戒台,左首为转轮藏阁(藏经楼),右首为慈氏阁。转轮藏阁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平面近似方形。阁内正中安置木制的直径七米、八角形的"转轮藏"(即转动的藏经橱):中间两根金柱各向左右让出,其梁架结构,作出由下檐斗拱弯曲向上与承重梁衔接的弯梁,上层梁则有大斜柱(叉手)的应用,是早期木构建筑中的杰作。




八角形的"转轮藏"(即转动的藏经橱)

          大悲阁前,坐东朝西为慈氏阁慈氏阁与转轮藏阁大体相似,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属北宋二层楼阁式建筑。元、明、清进行过不同程度的重修。阁内采用永定柱造和减柱造的做法,是其建筑结构上的特点。特别是檐墙一周的柱子均采用永定柱造的做法,是中国国内保存宋代建筑中的孤例。



        慈氏阁内.立一尊约七米高的弥勒菩萨雕像;为宋代用独木雕刻而成。佛教中弥勒梵语为姓,译为慈,所以人们都称为慈氏菩萨。
  相传修慈氏像所用之独木,系五台山一神木。一日山洪直泻,神木沿滹沱河顺流直下,漂至正定城外为百姓捞获,修大佛寺时,用这棵大树雕刻了一尊慈祥外溢、秀丽端庄的慈氏菩萨。
  


大悲阁前左右各一御碑亭



御碑亭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坐落在中轴线后部。阁高33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三层楼阁。旧名"佛香阁"、"天宁观音阁"。据记载,该阁始建于968-976年(宋初开宝年间)。
大悲阁内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铜铸大菩萨,称"大悲菩萨",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是中国保存最好、最高有大的铜铸观音菩萨像。像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各臂分持日月、净瓶、宝塔、金刚、宝剑等,可惜两侧4o双铜手臂均被毁,已改为木制,仅前胸两臂为原铸。观音像神态自若,比例均匀,衣纹流畅,线条细腻,颇具宋代艺术风格。据寺内一通宋碑记载,其铸造程序是:先铸好基础,然后分七节铸造大菩萨。第一节铸下部莲花座,第二节铸至膝盖,第三节铸至脐下,第四节铸至胸部,第五节铸至腋下,第六节铸至肩膊,第七节铸至头部。最后添铸四十二臂。菩萨的手均为木雕而成,其上裹布,一重漆,一重布,然后用金箔贴成。




中国最高的铜铸大佛"千手观音"(网络图片)
大悲寺后的寿槐

        大悲寺北面是弥陀殿,殿内正中供奉明代泥塑金装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是佛教重要宗派净土宗的信奉对象,据说佛教信徒相信只要一心一意地念诵“阿弥陀佛”的法号,阿弥陀佛就会接引念佛者往生极乐世界。



明代泥塑金装阿弥陀佛(网络图片)

        穿过弥陀殿,便可看到隆兴寺的最后一座建筑—明代毗卢殿。 现殿内供奉有明铸铜质毗卢佛像堪称国宝。“毗卢”是梵文“毗卢遮那”之略称,意思是“光明遍照”。毗卢佛是释迦牟尼得法身佛。毗卢佛设计独特,精美绝伦,为明万历皇帝朱翊钧为其生母慈圣皇太后祝寿所御制的。这尊毗卢佛全部为青铜铸造,高6.72米,由三层坐式毗卢佛和三层圆鼓形莲座层置而成。三层莲座的千叶莲瓣上均铸有一坐式小佛,表情、手印富于变化,整尊造像上共计大小佛像1072尊。这尊皇家御制的毗卢佛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铜铸工艺,据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堪称海内孤例。



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网络图片)


明代“三世中丞”石牌坊


北朝石造像



两个多小时的参观结束后一家人在大佛寺天王殿前留影。

11:45 启程回京
三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儿驾车、妻玩儿手机、我睡觉。

马不停蹄,归心似箭。




下午3:15到家,至此,2017年第一游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