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南部七天冬季自驾游

作者:Lawrence 显示图片

         2017年1月25日,开启了期待了半年之久的欧洲之旅。由于是第一次去欧洲,且本次去的国家是非英语国家,所以准备工作做得比以往都细致。不过因为工作太忙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只是为了应付签证的需要,草草编了一个大致的行程框架,至于细节只是在出发前两天才开始准备。尽管如此,这已经是我出游历史中准备工作做得最认真的一次了。在旅途中,根据实际时间对行程有所调整。


       半年前开始留意欧洲特价机票,德国是我第一次进入欧洲的首选之地,另外我们选择了欧洲的很多城市,做了不同的往返组合,最终让我们发现了“广州飞法兰克福”和“日内瓦飞广州”的机票组合最便宜,一共不到四千块,而且还是南航的。因为觉得德国和瑞士紧挨着,交通方便,发现这么便宜的机票兴奋之余果断出手,买了再做行程的安排。
        尽管后来做功课时觉得这样的行程比较难安排,瑞士也不适合冬季前往,但同时觉得这次冲动的购买行为无比的正确,两天后票价涨到六千多,继而一万多,因此我为我的冲动喝彩。


        由于是从德国进入,主要停留地也是德国,因此通过德国领事馆办理申根签证。我是直接去领事馆办理的,其实只要资料齐全,顺利通过签证应该没什么问题的,我当时就是三天顺利出签。
        (不过行程即将结束的一段经历不知道是否会影响我今后的签证,哭……)

        本次旅程纯玩时间(不含往返)大概11天,其中德国七天,法国三天,瑞士一天。本篇主要介绍德国7天自驾之旅。

        首先附上本次旅程的一幅本人手绘的简易版地图(原计划只玩德国南部的两条路,因此地图并无画上科隆),方便大家了解。我们选择走的是地图中部东西向的古城之路(蓝色)和南北向的浪漫之路(紫色)。


         经过接近十五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包括经停长沙+出关时间),飞机在德国时间早晨五点多徐徐降落在法兰克福机场。冬季的欧洲在早上七点多才开始天亮,此时法兰克福仍未天亮,天也好冷,但空气比较清新。

        我们连入境卡都不需要填,只是过海关时被问了几个简单问题(例如什么时候离开、第一天住哪等等)就真正入境了,速度比我想象中快。后来查找资料发现,申根国家的确不需要填写入境卡。

        入境后我们马上前往到达厅的sixt柜台办理租车手续。国外的租车没有中国复杂,办理好证件登记之后甩给你一把车钥匙,让你去停车场直接把车开走。手续简单到让我心里不踏实。

        在中国没钱买车,豪车就更加不用指望,租车也不可能租大牌子。而在德国,就算奔驰宝马的日租金也就三四百块钱人民币,实在太便宜了。
        很多人都说“开宝马、坐奔驰”,意思是宝马车驾驶操控佳,奔驰车乘坐舒服。因此我选择了操控性好的宝马,而且是行李箱容量大的宝马5旅行版。


         租车后,我们的行程正式开启……


DAY 1:法兰克福——科隆——法兰克福(宿:法兰克福)

         科隆是在我们安排好行程和时间之后,特意增加的地方。选择前往科隆,主要是因为世界文明的科隆大教堂,通过做功课,也了解到科隆是香水(古龙水)的发源地。
         我们从法兰克福机场出来的时候也只是七点左右,天还没亮,到了科隆九点左右。在科隆,我们去了科隆大教堂、霍亨索伦桥、香水博物馆、大圣马丁教堂、古集市广场和市政厅。
         在科隆也让我们第一次体会到停车费用的高昂(相对中国大陆),在科隆大教堂附近,停车费一小时3欧。路边还看到类似于广州摩拜的自行车随处停放。








        科隆各景点比较集中,中午后我们就启程回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是一座现代化建筑与典型欧洲风格的古老建筑完美结合的城市,既有高耸的摩天大厦,又有古典的建筑和广场。





         顺便吐槽一句,大城市停车太难了,停车场不少,但车也巨多,停车难的问题不只在中国。
        但也是停车问题,让我获得了一次难忘的经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吸取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后文有描述)。

DAY 2:法兰克福——达姆施塔特——海德堡(宿:海德堡)

        早晨的法兰克福已进入上班模式,路上的车已不少,但空气中仍感觉到清新和安静,感觉比较放松,生活节奏一点都不像在国内(包括香港)的那种压抑的和紧张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我的心情放松。


        达姆施塔特是法兰克福南部的一座小城镇,在这座小城镇里,对于旅游者来说,比较出名的应该婚礼塔,这个塔号称晴天之下在塔顶可能看到几十公里外高楼林立的法兰克福。可惜婚礼塔关闭,我们没机会登顶。不过婚礼塔周围的环境也挺好的,逛一下让人心旷神怡。


        即将离开达姆施塔特的路边,一个结冰的小湖吸引了我们,我们立马把车一停,走下湖中冰面玩耍,这一玩又是大半个小时,玩完才继续赶路。


        赶在下午到达海德堡,当天是年三十,我们赶在北京时间晚上九点(德国时间下午两点)吃了年夜饭。


        海德堡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建于内卡河两岸,两岸有桥梁相连,其中最古老的是位于城市中部偏东的老桥。



         两岸还有海德堡城堡和哲学家小径隔河相望。



         海德堡的老街与广场,还有各类建筑物均极具特色,特别是从海德堡城堡俯瞰老城,红顶的建筑非常壮观。



         海德堡大学是德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37的高等学府,也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对于逛校园具有浓厚兴趣的我岂能错过。


DAY 3:海德堡——内卡-施泰纳赫——埃伯巴赫——海尔布隆——麦琴根——罗腾堡(宿:罗腾堡)

         从海德堡到海尔布隆,是古城之路的一小段。这一小段的城镇都在内卡河边上,我们主要游览了内卡-施泰纳赫和埃伯巴赫,两座小城各有特色,内卡河两岸的沿途风光也一样优美。


        之前曾下过几天大雪,因此处处都看到厚厚的积雪。在赶路的同时,一旦看到美景还随时停车玩耍拍照。在内卡河两岸还有大片大片的积雪,我们把车在路边一停就可以下去踩雪,感受冬季欧游的乐趣。


         内卡-施泰纳赫是一座有多座古堡的小镇,古堡在小山上,在早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夺目。


         埃伯巴赫是一座典型的欧洲小镇,建筑充满欧洲特色。可能因为淡季,路上没什么人,我们静静地走在街上,感觉非常舒服。


        我们到达海尔布隆之后,就开始往南走,绕去位于斯图加特南部的麦琴根。

        麦琴根购物村号称是全欧洲最大的奥特莱斯,不管是德国本地人还是外国人都会鹜名前往。我们为了看一眼这最大的购物村,不惜计划外多跑三百多公里,一睹购物村的芳容。
         麦琴根购物村的确是大,真的就像一个村,但感觉显得有点乱,与传统的奥特莱斯的布局不太一样。


        因为计划外多跑了三百多公里,因此到达罗腾堡的时候已天黑。罗腾堡是极具欧洲特色的中世纪古城,黑夜中的罗腾堡充满着神秘。


         看完夜景已经晚上八点多,我们赶在餐厅打烊前吃完饭。餐厅位于我们住的酒店一楼,已经具有上百年历史,建筑与装修的风格极具特色。按照惯例,肯定会有香肠(虽然不好吃)。


DAY 4:罗腾堡——丁克尔斯比尔——讷得林根——奥格斯堡——兰茨贝格——菲森(宿:菲森)

         白天的罗腾堡感觉又不一样了,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古老而庄重。



        离开罗腾堡后,在前往菲森的浪漫之路上,穿梭在一片一片连绵起伏的草原中,而草原又被大雪覆盖着,我们还在草原上玩耍。



        丁克尔斯比尔是浪漫之路上的其中一座小城,在大雪的笼罩下显得格外浪漫。人们悠哉游哉地在雪地溜冰、打冰球,在路上散步,让人感觉小城镇生活的悠闲。



        讷德林根也是一座古老的小城,这座小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小城被古老的城墙围着,城里的建筑也充满中世纪欧洲的特色,在城中央还有一座可以媲美科隆大教堂的教堂。


        奥格斯堡号称已经有两千年历史,整座城市的规模比海德堡、罗腾堡等城市大,但由于查不到古老建筑的英语和德语的名字,城内没找到古老的痕迹。不过人较少,感觉比较安静。



        兰茨贝格是一座环境非常优美的城市,可惜我们到达的时候天已黑,而兰茨贝格又没有什么亮灯工程,只看到漆黑一片,因此选择在第二天去慕尼黑的途中再进入此小镇。


        进入菲森的路上,离远就可以看到黑夜中光亮的新天鹅堡和高天鹅堡,两座天鹅堡充满着神秘的面纱,我们期待着第二天的到来。


         菲森虽然是一座旅游城市,但人烟稀少,可能是因为淡季,而且是周日(所有店铺休息)的缘故吧。


DAY 5:菲森——兰茨贝格——慕尼黑(宿:慕尼黑)

        冬日白天的菲森非常漂亮,到处都是白茫茫,对于生活在南方的我来说,感觉异常震撼。


         新天鹅堡是来菲森的主要目的地。新天鹅堡是迪士尼城堡的原型,当然,附近还有高天鹅堡。而冬季的阿尔普湖已铺满白雪,缺少了春夏绿油油的景色,感觉和其他湖一样,没什么特色,但周围铺满白雪的山体,以及从山上往下看铺满白雪的小镇,也是非常壮观的。至于玛丽安桥,由于我们走错路了,所以没有前往,或多或少有点遗憾。



        再次前往兰茨贝格是因为这个位于里海河畔的小镇实在太美了,为了不留遗憾,选择前往慕尼黑之前再次游览。白天的兰茨贝格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真的太美了。




        慕尼黑真的是一座大城市,对我来说,对慕尼黑没有任何陌生感,因为……一路堵车。到达慕尼黑已经是下午,我们到达慕尼黑的第一站选择了城西的宁芬堡宫,这是一座皇室的夏宫,宫外广场有好多天鹅栖息。




         之后还去了安联球场,不过由于已经比较晚了,而且家人们对球场不感兴趣,所以只能留点遗憾,只拍个外景。


DAY 6:慕尼黑(宿:慕尼黑)

        上午游览了宝马世界和宝马博物馆。在宝马世界看到好多新车,还“试驾”了电脑驾驶游戏,游戏中的车操控性特别差,撞了好多会墙。


         参观完宝马博物馆之后去了对面的奥林匹克公园,场馆空空如也,只有一个结了冰的湖,匆匆拍了几张照片之后就前往慕尼黑市中心。


        午餐我们选择了在新市政厅底下的一间巴伐利亚风味的餐厅。


        在慕尼黑市中心参观了各个广场、教堂、市政厅等……



         参观完慕尼黑市中心后有一个小插曲。
        由于停车时绕了好久还一直都找不到停车场,当看到有一片开阔地上停满了车,而且旁边有个P(事后发现P字下面还有一个小箭头,示意停车场在往前一点的地方),就不假思索地一车头扎进去,和其他车停在一起,但没找到付钱的机器。当时就感觉有点不妥,没有买停车票而心里有点不舒服,但因为已经不想再找停车场了,所以有点侥幸心理,觉得这么多车都停在那里,应该没什么事的。
         当我们回到停车点的时候,发现刚才停得密密麻麻的车辆集体消失了,包括我那辆。
         当时我就想,我应该是停在一个不能停车的地方了,无意中违法了一次。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丢了”车(我知道应该是被拖走了),一下子几秒钟感觉好无助,不过因为知道不是被盗,所以很快就淡定下来。
        由于语言不通,一开始是打算拨打中国政府提供给国民在国外的救助电话,但一直都拨不通,我也就不再指望那个电话了。
       过了没多久我们找到了在马路上办事的警察,我就用蹩脚的英语和警察交流,得知我的车确实有可能是被拖走之后,我们就按照警察提供的警察局地址走去。在警察局查到我的车的确切地址(八公里外)之后,就打车过去交罚款(203.72欧)和取车。
        通过这件事,让我感觉到欧美国家的违法成本真的很高,难怪普通违法犯罪率比较低,民众都很守规矩。
        而且德国政府机构很节俭,办公室、门卫室等都很小,而大部分公务员对民众的态度也很好。虽然我是被罚了,而且不知道对我今后出国是否有影响,但由于执法者的态度很好,而且执法均有规有举,我也心甘情愿地接受,而没有觉得委屈。
        从我发现车丢了,经过和警察咨询,然后去警察局沟通,到我去了八公里外交罚款和把车开走,一共花了一小时二十分的时间。从时间来看,已经算很快了。
        不过让我心有不甘的是,我一直都遵纪守法,之前每次都肯定会找合法停车位的,我无意违法却因为找不到停车场而不假思索地“随大流”(也许其他车是短暂停留)而挨罚,这真的是人生的一大污点。
        还有一点让我有点疑惑和不服的,就是第二天我又去了那个地方,在那边逛了三四个小时,依然看到好多车停放在那,却没一辆被拖走。只能说我不走运了。
        这件事让我又增加了一段非常珍贵的旅游经历和经验教训,今后必须不能有侥幸心理。

        附上我的罚单,大家要引以为戒。


DAY 7:慕尼黑(宿:慕尼黑)

         经过前几天的奔波和高密度的游览,大家都有点疲惫,这天的行程有点放缓。

        首先又回到市中心,参观了慕尼黑王宫,其实只是逛了一下王宫花园,至于王宫博物馆,由于绕了一圈都没找到入口,所以放弃了。


         后来快十一点时,我们又去了新市政厅,看钟楼的整点报时及钟鸣舞。此前在罗腾堡看过,但慕尼黑新市政厅的这个钟鸣舞时间更长、规模更大。


         离开市中心,我们又去了我心碎碎念的安联球场,在安联球场参观了一小时,从观众席、客场队伍球员更衣室、按摩室、餐厅、新闻发布会会场,到球员出场通道、球场,都让我们一一参观。有点遗憾的是今天没开放主场球员更衣室。



        这次德国之行的最后一站我们选择了英国花园。英国花园是世界最大的花园之一,环境优美,这是感受慕尼黑市民锻炼放松的地方。


        德国时间2月2日早晨6:40(北京时间中午13:40)的航班离开慕尼黑,前往法国巴黎。
        到此为止,德国之行结束。本次德国之行有很多前段值得回味,有雪地、有古城、有城堡,还有……我的罚单。
        租的车贯穿我的行程,见证了旅途中的所有事情。行程由这辆车开始,也由这辆车结束,最后留下车的照片作为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