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绍兴游之六——书圣故里

作者:麻衣神算 显示图片

在状元楼吃完饭出来,大概就五点多,因为逛了一下午,实在有点累,我们便叫了一部三轮车送我们去书圣故里。
 书圣故里是绍兴市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不仅是书圣王羲之、教育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也是刘宗周、黄宗羲等名士的求学圣地。主要景点有题扇桥、戒珠寺、墨池、蕺山书院、笔飞弄、蔡元培故居等。
 对王羲之的故事,我大部分是在小时候看小人书知道的,比如给卖扇子的老婆婆题字、他教儿子王献之练字、对鹅有独特的癖好、戒珠寺的故事等等。 






 这里的建筑都很古老,没有被无知的官员强拆,所以感觉很欣慰。低矮的白墙黛瓦建筑,在小河两边,一副现实中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画。


戒珠寺是城内八大名寺之一,原来是王羲之的住宅,后王羲之弃宅为寺。传说王羲之喜欢鹅和珍珠,一天他在家里玩赏一颗宝珠时,一位僧人前来造访。王随手将珠子放在桌案上招待客人。这时又有一个朋友来仿,王请僧人在屋内稍候,自己出去会那个人。王回来时发现桌子上的珠子不见了,便怀疑僧人拿了。虽不便明言,但脸上流露鄙夷之色。僧人深感委曲,却有口难辩,回去后郁闷而死。几天后,王羲之家的大白鹅也死了,刨腹一看原来是鹅吞下了珠子。王心中悔恨交加,从此戒掉赏珠子的习惯,并舍宅为寺。


题扇桥:相传王羲之每次从宅第出来途经蕺山街走上小桥,总看见有位老婆婆在桥头摆小摊卖六角扇,但买的人却很少。有一天,王羲之又过小桥,见婆婆守着扇摊,一脸愁容,顿生恻隐之心,所以提笔在她的扇子上各题了五个字。老婆婆看到了,脸上立刻露出了愤怒的神色。@王羲之  笑着对她说,你只要对人说这是王右军题的字,每把扇子必能卖出百钱的好价格。老婆婆将信将疑,按照王羲之的嘱咐卖扇。不一会儿,由王羲之题过字的扇子便被行人抢购一空了,有的甚至还多给了一些钱,老婆婆高兴得嘴巴也合不拢了。从此以后,这座桥就被称为题扇桥了。





笔飞弄:笔飞弄是王羲之曾经的居处地之一。王羲之不肯把字轻易送人,却仍有人求字。有一富商做通了王羲之邻居老大妈的工作。几日后,大妈怀抱大白鹅,来到王羲之家中,王羲之爱鹅,特别开心,愿意为大妈写几个字。大妈依照富商要求,要王羲之写几个字。当富商去老大妈家拿字时,刚好被王羲之撞见,王羲之极度懊恼,连声说“我今后再也不写字了!”于是一把抓起那支笔,向书桌上一掷。不料,那笔从桌上弹起,穿破窗纸,沿着窗外弄堂向前飞去。这条弄堂,后人就把它称作“笔飞弄”。
除了笔飞弄,还有躲婆弄,自从那卖扇的老婆婆把王羲之题过字的扇子卖了好价钱之后,尝到了甜头,就打听到王羲之的住处,一下子带了好多扇子准备到他家里叫他题字,王羲之听到消息后,赶紧溜出家门,躲到小巷子里。从此那条小巷子就叫躲婆弄。



墨池:传说是当年王羲之练字时洗笔的地方。现在看起来比较脏。其实,现在浙江所有的水乡,包括乌镇、周庄、西塘、水系都变成臭水沟了。





这是王羲之《兰亭集序》 的临摹,真迹现在好像失传了。据说被唐太宗当陪葬品了。


书圣故里除了王羲之的一些陈年往事,也有蔡元培故居。蔡元培是著名教育家,曾任过北大校长,其实绍兴有四位担任过北大校长,除了蔡元培还有马寅初、蒋梦麟、何燮侯。
这里还有蕺山书院,蕺山书院是明末富有民族气节的学者刘宗周讲学的地方。著名革命党人徐锡麟曾在此担任教职。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数学家陈建功等,都曾在这里就读。
小小的两三条弄子,出了这么多名人,足见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绍兴除了这么多名人,其实还有很多藏在民间的充满智慧的人。绍兴师爷大家一定不陌生。绍兴,师爷应该也是一种文化。
在古代,当官的人基本上都要聘请师爷,又叫刀笔吏,现在也叫秘书。但是从明开始到清末,在400多年的时间里,绍兴籍的师爷占到很大比例,所以绍兴师爷声名远播。有“无绍不成衙”之说。
 关于绍兴师爷的故事也是小时候看小人书得来的,比较深刻的一个故事就是说有一个新科状元,皇上赏了一副凤冠霞批,给新科状元的母亲,但是新科状元是庶出,有二母,一为生母,一为父亲原配,且彼此水火不容,二人都要把凤冠霞帔据为己有。状元无奈,只得写个奏本,请皇上做主。幸好写罢之后得一友好师爷看见,师爷赶忙阻止,说皇上见你连小小的家务都处理不好,如何放心让你治国,你的仕途就到此为止了。状元吓出一身冷汗,忙问如何是好?师爷说,只需改一字便可。把“两母相争”改成“两母相让”。绍兴师爷的智慧就体现在这里。民间很多传说,很多复杂难以处理的事,都在师爷改动一两个字的功夫下消于无形。






 说了那么多古代名士,也要说说革命党人。比较有名的是徐锡麟和秋瑾。
 秋瑾祖籍绍兴,出生于福建云霄,自称鉴湖女侠。曾结婚生有一子一女。父亲和丈夫都是光绪时代的官员。秋瑾后来在丈夫的支持下自费留学日本,在日本加入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回国后积极革命,为了不拖累家人,她先与家人脱离关系。后来组织起义时遭泄密被俘,在绍兴就义。以前一直以为“秋风秋雨愁煞人”是她所写,到百度上搜了一下,并不是她所写,好像是清朝另外一个人写的。她倒是留下了很多诗词,但是并没有这一句。这一句是她被捕后审讯时写的,审讯她的官员怎么问都问不出什么来,她就引用了别人写的诗,就这7个字。徐锡麟也是革命党,刺杀巡抚恩铭被捕。其实恩铭是他上级,而且一直待他很好,所以刺杀恩铭被捕后,恩铭的夫人及卫兵都对徐锡麟咬牙切齿,觉得他是黑心肝的人。所以徐锡麟受尽了酷刑,遭凌迟处死。之前还被砸碎了睾丸,后来被挖出心肝祭奠恩铭,最后心肝被卫兵们炒了下酒。
实际上,从书圣故里到沈园、鲁迅故居、河边老街,直线距离都不远。利用手机导航选择步行就可以。
从书圣故里回到沈园大越小院,只有1公里左右。我们是步行回去的。





我们回到大越小院之后,到楼顶上隔着围墙又拍了几张沈园的照片。原来站得更高,不单可以尿得更远,也可以看得更远。
早上到达的时候房间还没有退出来,我们只是先寄存行李,并没有办理入住。在逛了一天之后,又渴又累,在办理入住之后,我们到楼顶上拍照、泡茶,正好老板娘在弹古筝,好一副品茗抚琴的画面。
在品茗之时,再次想到唐婉,也许,唐婉的愿望只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陆游刚开始,也只想和唐婉牵手——相守——白首,未曾想到会被棒打鸳鸯。只是,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他们真的如果长相厮守,两个有文化的人是如何吵架的?会不会这样:
唐婉:“寒月清宵倚梦回,这个女人她是谁?”
陆游:“黄河信有澄清日,就是普通一同事。”
唐婉:“曾经沧海难为水,你俩肯定有一腿。”
陆游:“日出江山红胜火,老婆请你相信我。”
唐婉:“海内存知己,鬼才相信你。”
陆游:“影入桃花浪,你要闹哪样?”

 唐婉:“光梁蜀道难,这事咱没完。”
 陆游:“唧唧复唧唧,别把我逼急。”
 唐婉:“常羡人间琢玉郎,有种今晚别上床。”
 陆游:“山川何处不归路,大不了我打地铺。”

 唐婉:“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周不准碰老娘。”
 陆游:“东风不与周郎便,正好出去做保健。”

唐婉:“不畏浮云遮断眼,摸摸裤兜你有钱?”
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老子我有小金库。”
最后,唐婉大哭,这日子没法过了。
唐婉:“凉风起秋末,不过就不过。”
陆游也被逼急了:“枫叶落纷纷,离婚就离婚。”
最后真的离了,不过那是在好多年以后。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我们就不会到沈园逛了。沈园根本就不会这么有名了。唐婉呢?恐怕没有人记得曾经有过唐婉这个人。